一种定位机构及无人机起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1490发布日期:2020-12-29 09:4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位机构及无人机起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机构及无人机起降平台。



背景技术:

无人机的落点定位技术在无人机回收、续航、搭载设备更换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当下主流的无人机落点定位方案主要通过无人机飞行控制程序与视觉设备(如,摄像机)配合使无人机进入落点位置。

现有的定位机构及无人机起降平台在使用时不便于自动对降落后的无人机进行定位,费时费力效率低,所以我们推出了一种定位机构及无人机起降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使用时不便于自动对降落后的无人机进行定位,费时费力效率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定位机构及无人机起降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位机构及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上端中心处开设有放置槽的平台本体,且平台本体的内部位于放置槽的下侧处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侧腔壁位于放置槽的左右两侧处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水平的支撑板,所述放置槽的槽底部中部竖直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空腔的上侧腔壁与矩形孔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水平的拉板,所述矩形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直的矩形杆,所述矩形杆的上下两端均延伸至矩形孔的外部并分别与支撑板的下端中部和拉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杆的杆壁位于放置槽的槽底部和支撑板的底部之间处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放置槽的左右两侧槽壁上端对称水平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的左右两端均延伸至通孔的外部,两个所述活动杆的前侧壁均开设有条形孔,两个所述条形孔的内部均固定设有推动机构,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上侧远离放置槽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空腔的内部下侧与两个第一滚轮的位置对应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且空腔的内部下侧位于矩形杆的左右两侧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滚轮,两个所述活动杆的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绳,两个所述拉绳均依次绕过对应的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并与拉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杆和第二弹簧,所述固定杆纵向设置在条形孔的内部靠近放置槽的一侧,且固定杆的前后两端均延伸至条形孔的外部并与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水平设置在条形孔的内部,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条形孔的左侧孔壁和固定杆的左侧杆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左右两侧槽壁与两个通孔的位置对应处均开设有圆槽,两个所述圆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夹板,两个所述活动杆的相对的一端均延伸至通孔的外部并与夹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夹板的相对的一侧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优选的,两个所述防滑垫均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平台本体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位机构及无人机起降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定位机构及无人机起降平台,通过设有的拉绳、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拉板、矩形杆、推动机构、第一弹簧和支撑板,便于在无人机降落后自动对其进行定位,省时省力效率高。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便于在无人机降落后自动对其进行定位,省时省力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定位机构及无人机起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支撑块、2第二滚轮、3平台本体、4第一滚轮、5支撑板、6矩形杆、7第一弹簧、8拉绳、9拉板、10第三滚轮、11第二弹簧、12夹板、13防滑垫、14固定杆、15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定位机构及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上端中心处开设有放置槽的平台本体3,且平台本体3的内部位于放置槽的下侧处开设有空腔,空腔的上侧腔壁位于放置槽的左右两侧处对称开设有凹槽,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水平的支撑板5,放置槽的槽底部中部竖直开设有矩形孔,空腔的上侧腔壁与矩形孔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水平的拉板9,矩形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直的矩形杆6,矩形杆6的上下两端均延伸至矩形孔的外部并分别与支撑板5的下端中部和拉板9的上端固定连接,矩形杆6的杆壁位于放置槽的槽底部和支撑板5的底部之间处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7,放置槽的左右两侧槽壁上端对称水平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15,两个活动杆15的左右两端均延伸至通孔的外部,两个活动杆15的前侧壁均开设有条形孔,两个条形孔的内部均固定设有推动机构,两个凹槽的内部上侧远离放置槽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4,空腔的内部下侧与两个第一滚轮4的位置对应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2,且空腔的内部下侧位于矩形杆6的左右两侧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滚轮10,两个活动杆15的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绳8,两个拉绳8均依次绕过对应的第一滚轮4、第二滚轮2和第三滚轮10并与拉板9的下端固定连接,推动机构包括固定杆14和第二弹簧11,固定杆14纵向设置在条形孔的内部靠近放置槽的一侧,且固定杆14的前后两端均延伸至条形孔的外部并与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7的弹力大于第二弹簧11的弹力,第二弹簧11水平设置在条形孔的内部,第二弹簧11始终为拉伸状态,且第二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条形孔的左侧孔壁和固定杆14的左侧杆壁固定连接,放置槽的左右两侧槽壁与两个通孔的位置对应处均开设有圆槽,两个圆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夹板12,两个活动杆15的相对的一端均延伸至通孔的外部并与夹板12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夹板12的相对的一侧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3,两个防滑垫13均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的防滑效果更好,平台本体3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支撑块1可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通过无人机飞行控制程序与视觉设备配合使无人机降落在支撑板5上后,无人机自身的重量向下压动支撑板5,支撑板5挤压第一弹簧7的同时通过矩形杆6带动拉板9向下移动,此时第一弹簧7可拉动活动杆15使得夹板12对无人机进行夹持,本实用新型便于在无人机降落后自动对其进行定位,省时省力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定位机构及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上端中心处开设有放置槽的平台本体(3),其特征在于,且平台本体(3)的内部位于放置槽的下侧处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侧腔壁位于放置槽的左右两侧处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水平的支撑板(5),所述放置槽的槽底部中部竖直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空腔的上侧腔壁与矩形孔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水平的拉板(9),所述矩形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直的矩形杆(6),所述矩形杆(6)的上下两端均延伸至矩形孔的外部并分别与支撑板(5)的下端中部和拉板(9)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杆(6)的杆壁位于放置槽的槽底部和支撑板(5)的底部之间处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放置槽的左右两侧槽壁上端对称水平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15),两个所述活动杆(15)的左右两端均延伸至通孔的外部,两个所述活动杆(15)的前侧壁均开设有条形孔,两个所述条形孔的内部均固定设有推动机构,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上侧远离放置槽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4),所述空腔的内部下侧与两个第一滚轮(4)的位置对应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2),且空腔的内部下侧位于矩形杆(6)的左右两侧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滚轮(10),两个所述活动杆(15)的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绳(8),两个所述拉绳(8)均依次绕过对应的第一滚轮(4)、第二滚轮(2)和第三滚轮(10)并与拉板(9)的下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机构及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杆(14)和第二弹簧(11),所述固定杆(14)纵向设置在条形孔的内部靠近放置槽的一侧,且固定杆(14)的前后两端均延伸至条形孔的外部并与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1)水平设置在条形孔的内部,且第二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条形孔的左侧孔壁和固定杆(14)的左侧杆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机构及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的左右两侧槽壁与两个通孔的位置对应处均开设有圆槽,两个所述圆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夹板(12),两个所述活动杆(15)的相对的一端均延伸至通孔的外部并与夹板(12)的侧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位机构及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12)的相对的一侧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定位机构及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滑垫(13)均为橡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机构及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3)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定位机构及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上端中心处开设有放置槽的平台本体,且平台本体的内部位于放置槽的下侧处开设有空腔,空腔的上侧腔壁位于放置槽的左右两侧处对称开设有凹槽,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水平的支撑板,放置槽的槽底部中部竖直开设有矩形孔,空腔的上侧腔壁与矩形孔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水平的拉板,矩形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直的矩形杆,矩形杆的上下两端均延伸至矩形孔的外部并分别与支撑板的下端中部和拉板的上端固定连接,矩形杆的杆壁位于放置槽的槽底部和支撑板的底部之间处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便于在无人机降落后自动对其进行定位,省时省力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江纪兵;周岭;陈文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天齐航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4
技术公布日:2020.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