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击发开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06966发布日期:2023-10-29 03:4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击发开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缓冲气囊预充气气瓶开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击发开瓶装置。


背景技术:

1、无人机降落着陆主要有滑撬缓冲和气囊缓冲两种方式。采用气囊缓冲时(如申请号为201910631252.7中公开的一种无人机主动开伞回收装置以及无人机),需要提前对无人机上的气囊充气。充气气源一般选用高压气瓶,高压气瓶有两种,一种是可反复使用的气瓶,一种是在小型无人机上使用的一次性的预充气气瓶。

2、预充气气瓶主要以预充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为主,在瓶口用金属膜片封装,使用时机械式开瓶装置的刺针将气瓶的膜片刺破,气瓶打开,瓶内气体释放,通过管路给气囊充气。

3、现有的机械式开瓶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管体100`、瓶体200`、刺针300`、限位机构400`及弹性件500`,所述管体100`包括第一安装管110`及第二安装管120`,所述第一安装管110`上开设有一出气口111`,所述第二安装管120`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管1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管1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管110`连通,所述瓶体200`的瓶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管110`内,所述刺针300`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管110`内,所述刺针300`内具有一气流通道310`,所述刺针300`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一卡槽320`,所述限位机构400`的一端与所述刺针300`卡接,以使所述刺针300`远离所述瓶体200`的瓶口,所述弹性件50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管110`内,所述弹性件5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管110`和所述刺针300`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刺针300`插入所述瓶体200`内,当所述刺针300`插入所述瓶体200`内时,所述气流通道310`的进口端与所述瓶体200`连通,所述气流通道310`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气口111`连通,所述限位机构400`包括钢球410`、顶块420`及拔销430`,所述钢球410`卡设于所述卡槽320`内,所述顶块420`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管120`内,并可沿着所述第二安装管120`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顶块420`的一端与所述钢球410`抵接,所述拔销430`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管120`内,并与所述顶块420`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拔销430`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第二安装管120`的外部。由于机械式开瓶装置一般采用弹簧压缩储能,使用时解除弹簧压缩,弹簧释放推动刺针刺破气瓶膜片,将气瓶打开。弹簧的压缩采用钢球、顶块和拔销对刺针进行限位,通过刺针压缩弹簧实现弹簧的压缩储能,拔销拔走后,顶块解除位置约束,并沿着第二安装管的长度方向滑动,钢球失去顶块的约束后,从刺针的卡槽内移出,致使弹簧解除压缩,由于气瓶的膜片刺破后,刺针的尖端在弹簧的压力作用下留在气瓶内,气瓶内气体沿刺针内的气流通道流出,并对气囊充气。

4、上述机械式开瓶装置中,由于在拉拔拔销时必须按规定方向对拔销施加拉力才能打开气瓶,导致该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由于需要在无人机中布置额外的施力装置方能打开气瓶,而无人机对机载设备的重量和空间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额外的施力装置会增加设备重量和空间,导致机械式的开瓶装置在无人机上不能广泛使用。此外,气瓶的膜片刺破后,刺针留在瓶内,瓶口位置气流通道截面积小于气瓶膜片直径,减缓了气体的流出,气流流速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电击发开瓶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机械式开瓶装置中,由于在拉拔拔销时必须按规定方向对拔销施加拉力才能打开气瓶,导致该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由于需要在无人机中布置额外的施力装置方能打开气瓶,而无人机对机载设备的重量和空间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额外的施力装置会增加设备重量和空间,导致机械式的开瓶装置在无人机上不能广泛使用。此外,气瓶的膜片刺破后,刺针留在瓶内,瓶口位置气流通道截面积小于气瓶膜片直径,减缓了气体的流出,气流流速较慢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击发开瓶装置,包括:

3、管体,其包括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上开设有一出气口;

4、刺针,密封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管内,以在所述安装管内分隔出互不连通的第一安装腔及第二安装腔;

5、瓶体,其瓶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并朝向所述刺针;

6、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刺针与所述瓶体之间,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管和所述刺针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刺针远离所述瓶体的瓶口,当所述刺针远离所述瓶体的瓶口时,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安装腔连通;

7、发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用于产生瞬时气体,以推动所述刺针插入所述瓶体内,当所述刺针插入所述瓶体内时,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安装腔连通。

8、进一步的,所述刺针包括针座及针头,所述针座密封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管内,所述针头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并固定于所述针座上。

9、进一步的,所述针座的侧壁上环向开设有若干个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安装腔连通的排气孔。

10、进一步的,当所述针头插入所述瓶体内时,至少一所述排气孔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11、进一步的,所述管体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管内,所述隔板与所述针座用于在所述安装管内依次分隔出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及第三安装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二安装腔和所述第三安装腔的通孔。

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管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瓶体的瓶口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腔内,并朝向所述通孔。

14、进一步的,所述发生器为电发火头,所述电发火头经由电缆与无人机电性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并套设于所述针头的外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针座固定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管体还包括气流管,所述气流管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所述气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管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气流管的另一端用以与气囊连通。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在使用时,将出气口与气囊连通,通过操作发生器,可以使得发生器瞬时产生大量气体,气体会推动刺针插入瓶体内,从而可以通过刺针将瓶体的瓶口处的膜片刺破,此时弹性件在刺针的挤压下处于压缩状态,由于当刺针插入瓶体内时,出气口与第一安装腔连通,可以使得第一安装腔内的大量气体沿着出气口排入气囊内,使得第一安装腔内的压力恢复至初始状态,弹性件释放压缩的弹性势能,刺针在弹性件和气瓶气体的同时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刺针移出并远离瓶体的瓶口,出气口与第二安装腔连通,瓶体内的气体可以沿着第二安装腔、出气口进入气囊内,实现对气囊的充气,相较于传统的需按规定方向对拔销施加拉力才能打开气瓶的方式,本开瓶装置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并且不需要在无人机中布置额外的施力装置即可打开气瓶,更适应无人机对机载设备的重量和空间的严格要求,保证了无人机的机载设备具有较小的重量和空间,在无人机上可以被广泛使用,此外,相较于机械式的开瓶装置,采用本开瓶装置开瓶后,刺针移出瓶口,瓶口的气流通道截面积等于气瓶膜片直径,气体流速较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