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防碰撞起落架结构

文档序号:38059712发布日期:2024-05-20 11:4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防碰撞起落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起落架,具体为一种无人机防碰撞起落架结构。


背景技术:

1、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在起降时需要使用起落架对无人机进行缓冲,避免无人机在下落时直接与地面接触产生碰撞,但是现有的起落架常常是固定的,受到的碰撞的力会直接传输至无人机,无人机还是会受到损伤,降低了装置使用时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防碰撞起落架结构,解决现有的起落架常常是固定的,受到的碰撞的力会直接传输至无人机,无人机还是会受到损伤,降低了装置使用时的实用性。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防碰撞起落架结构,包括安装板与延伸杆,所述安装板的下方安装有缓冲盒,且缓冲盒的内部安装有液压阻尼,所述液压阻尼的外侧套接有高强度弹簧,所述缓冲盒的内部安装有辅助弹簧,所述液压阻尼的上方连接有导杆,所述缓冲盒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缓冲支脚,所述延伸杆安装于缓冲盒的外侧,且延伸杆的下方连接有防倾支脚。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无人机下降时,缓冲支脚和防倾支脚与地面接触,导杆收缩进入缓冲盒的内部,导杆挤压液压阻尼、高强度弹簧与辅助弹簧对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可以全面有效的对撞击力进行吸收。

4、为了方便无人机平稳的降落: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盒关于安装板中线对称设置有两个。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两个缓冲盒可以对安装板与无人机进行全面支撑。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盒与安装板之间采用相互平行设置。

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相互平行设置可以使缓冲盒对安装板与无人机进行可靠平稳的支撑。

9、为了减少无人机受到的冲击: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压阻尼与高强度弹簧之间采用轴线重合设置。

1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液压阻尼配合高强度弹簧可以在无人机下降时对无人机进行缓冲,减少无人机受到的冲击。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杆与缓冲盒之间为插接连接。

13、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插接连接可以使导杆更好的将力传输至液压阻尼、高强度弹簧与辅助弹簧,进而方便其对无人机进行缓冲。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弹簧等间距分布于缓冲盒的内部。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等间距分布可以使辅助弹簧对无人机的缓冲更加全面可靠。

16、为了增加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杆采用l型设置,且延伸杆关于安装板中线对称设置有六个。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l型设置可以使延伸杆向外延伸安装防倾支脚,增加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使装置下降时更加平稳。

19、为了减少重量: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杆采用镂空设置。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镂空设置可以使装置更加轻便,保证无人机的正常飞行。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防碰撞起落架结构,包括安装板(1)与延伸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下方安装有缓冲盒(2),且缓冲盒(2)的内部安装有液压阻尼(21),所述液压阻尼(21)的外侧套接有高强度弹簧(22),所述缓冲盒(2)的内部安装有辅助弹簧(23),所述液压阻尼(21)的上方连接有导杆(24),所述缓冲盒(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缓冲支脚(25),所述延伸杆(3)安装于缓冲盒(2)的外侧,且延伸杆(3)的下方连接有防倾支脚(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碰撞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盒(2)关于安装板(1)中线对称设置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碰撞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盒(2)与安装板(1)之间采用相互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碰撞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阻尼(21)与高强度弹簧(22)之间采用轴线重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碰撞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24)与缓冲盒(2)之间为插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碰撞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弹簧(23)等间距分布于缓冲盒(2)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碰撞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3)采用l型设置,且延伸杆(3)关于安装板(1)中线对称设置有六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碰撞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3)采用镂空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起落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防碰撞起落架结构。包括安装板与延伸杆,安装板的下方安装有缓冲盒,且缓冲盒的内部安装有液压阻尼,液压阻尼的外侧套接有高强度弹簧,缓冲盒的内部安装有辅助弹簧,液压阻尼的上方连接有导杆,缓冲盒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缓冲支脚,延伸杆安装于缓冲盒的外侧,且延伸杆的下方连接有防倾支脚。在无人机下降时,缓冲支脚和防倾支脚与地面接触,导杆收缩进入缓冲盒的内部,导杆挤压液压阻尼、高强度弹簧与辅助弹簧对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可以全面有效的对撞击力进行吸收。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达,蒋邹,覃秋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927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