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174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输送机用输送带,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提高抗划破性和抗撕裂性的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机械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输送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使用的输送带绝大部分为普通织物芯输送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抗冲击性能不好、缺少回弹性、纵向易撕裂等弊端,直接影响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如发现不及时或发现后处理不当,则会使整条带体报废,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还会给用户和生产厂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一种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具有覆盖层、织物带芯,其特征在于覆盖层分为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横向增强体位于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内,中层为织物带芯,两侧为边胶。其中横向增强体为层状、网状、绳状体结构,横向增强体的层状、网状、绳状体的横向绳与织物带芯的纵向夹角为30°-90°。横向增强体与织物带芯及两侧边胶不在同一平面;织物带芯由一层或多层挂胶织物经成型机成型;两侧边胶由胶料加入添加剂经混炼挤出成型。输送带中的横向增强体结构,增加了带体的整体强度,完善了输送带的产品结构,该产品除具有普通织物芯输送带的特点外,还具有抗刺穿、防撕裂、抗冲击、抗划破的特点,从而延长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图1示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结构剖面图。
图2示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结构剖面图。
图3示单层横向增强体的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横向断面图。
图4示单层横向增强体的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纵向断面图。
图5示双层横向增强体的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横向断面图。
图6示双层横向增强体的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纵向断面图。
图7示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又一实施例结构剖面图。
图中,1-上覆盖层;2-横向增强体;3-织物带芯;4-边胶;5-下覆盖层参照附
图1、2、7,一种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具有覆盖层、织物带芯,覆盖层分为上覆盖层1和下覆盖层5、横向增强体2位于上覆盖层1和下覆盖层5内,中层为织物带芯3,两侧为边胶4,位于上、下覆盖层1、5内的横向增强体2为层状、网状及绳状体结构,横向增强体2的层状、网状、绳状体的横向绳与织物带芯3的纵向夹角30°-90°,织物带芯3与两侧边胶4在同一平面,而横向增强体2、与织物带芯3及两侧边胶4不在同一平面。
参照附图3、4,为单层横向增强体的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横向、纵向断面结构。
参照附图5、6,为双层横向增强体的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横向、纵向断面结构。
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的横向增强体所用材料可选用钢丝、锦纶、涤纶,其它金属材料或高强力的纤维材料。对横向增强体的直径、抗断强度、配置角度、间距、网格大小及配置位置均按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的使用条件,设计规范选定。除适用于一般作业环境外,可制成在-45℃使用的耐寒型、适用于煤矿使用的阻燃型、适用于有酸碱环境的耐酸碱型、适用于野外恶劣环境的耐臭氧型、更适用于输送较尖锐、锋利的硬物料作业环境中。
目前,由于该产品国内外尚无标准,在执行GB7984-87《普通用途织物芯输送带》标准基础上,有关横向增强体的防撕裂性能参照采用了国外公司的试验方法及参数。
技术规格如下纵向拉伸强度 N/mm 400~2500织物带芯层数 层3~10横向增强体的横向绳直径 mm 0.5~2.0横向最小拉伸强度 N/mm 80~400带厚 mm11~45上覆盖层厚度 mm4.5~7.5下覆盖层厚度 mm1.5~3.0带宽 mm300~2200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在覆盖层内设计横向增强体及织物带芯结构,延长使用寿命,为冶金、矿山、港口、电厂等长距离、高速、高效及有较尖锐、锋利的硬物料等条件较为严苛的环境,提供一种优良输送带。
权利要求1.一种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具有覆盖层、织物带芯,其特征在于覆盖层分为上覆盖层1和下覆盖层5、横向增强体2位于上覆盖层1和下覆盖层5内,中层为织物带芯3,两侧为边胶4。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其特征在于位于上、下覆盖层1、5内的横向增强体2为层状、网状及绳状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向增强体2的层状、网状、绳状体的横向绳与织物带芯3的纵向夹角为3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其特征在于织物带芯3与两侧边胶4在同一平面,而横向增强体2、与织物带芯3及两侧边胶4不在同一平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输送机用输送带,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抗刺穿、抗划破性能的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具有覆盖层、织物带芯,覆盖层分为上覆盖层1和下覆盖层5、横向增强体2位于上覆盖层1和下覆盖层5内,中层为织物带芯3,两侧为边胶4。增强了带体的整体使用强度,延长使用寿命,为冶金、矿山、港口、电厂等长距离、高速、高效及有较尖锐、锋利的硬物料等条件较为严苛的环境,提供一种优良输送带。
文档编号B65G15/32GK2425059SQ0021194
公开日2001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20日
发明者邢磊, 金桂菊, 张春蕾, 赵大敏, 刘占龙 申请人:阜新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