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售货机的打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8895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售货机的打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自动售货机在其制造完成后到安装期间,以适于保管和运输、移动的状态打包的自动售货机的打包装置。
托盘23在利用叉车移动·搬运时使用,将多个木制的板材装配成规定的箱形而构成。另外,防护袋24保护自动售货机22不受灰尘和潮气损害,并且发挥防止由于塑料带26的捆缚而造成的损伤等作用。并且,盖25通过在将自动售货机22、22多层堆积时,使之不相互直接接触,防止自动售货机22特别是顶面的损伤等,此外具有在相邻放置的自动售货机22、22相互之间确保间隙等功能。
但是,根据这样的以往的打包装置21,由于在架设塑料带26时,其架设位置不确定,所以有塑料带26被斜着架设,或架设在盖25的端部附近的情况。在这样未将塑料带架设在适当的位置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由于自动售货机22运输时的震动等而使塑料带松弛,或者脱落这样的问题。
而且,在上述的打包装置21中,托盘23、防护袋24、盖25以及塑料带26都是一次性的东西,在安装自动售货机22后即被废弃。这与最近倡导的资源再生或者再利用背道而驰,故最好是在打包装置21上也进行改进。但是,关于盖25,为了原封不动地再利用,就需要再利用时具有宽敞的保管空间,另外,有仅能用于适合该盖25的大小的自动售货机这样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有以覆盖处于与自动售货机的顶面相对的位置处的2个边的形态设置的顶面防护构件,和从自动售货机的顶面到底面围绕着自动售货机架设、将所述顶面防护构件捆缚固定在自动售货机上的捆缚构件,所述顶面防护构件具有与所述捆缚构件结合并决定捆缚构件的架设位置的结合部分。
根据该构造,由于在顶面防护构件上设置着与捆缚构件结合的结合部分,所以能够将捆缚构件架设在适当的位置捆缚固定顶面防护构件。
在上述的自动售货机的打包装置中,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分为可以收进所述捆缚构件并凹下的凹部。
根据该构造,由于捆缚构件被凹部收进,所以捆缚构件不会从结合部分偏离。因此,能够更加确实可靠地捆缚固定顶面防护构件。
另外,在上述的自动售货机的打包装置中,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为将所述顶面防护构件的一部分切除而形成的装置。
根据该构造,因为能够将所述凹部与所述顶面防护构件整体形成,所以能够减少零件数量,控制成本。
另外,在上述的自动售货机的打包装置中,特征在于,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捆缚构件和与该捆缚构件结合的结合部分。
根据该构造,能够将多个捆缚构件分别架设在适当的位置捆缚固定顶面防护构件。
另外,在上述的自动售货机的打包装置中,特征在于,所述顶面防护构件配置有覆盖顶面的一个边的第1顶面防护构件,和覆盖处于与所述的顶面的一个边相向的顶面的另一个边的第2顶面防护构件而构成。
根据该构造,由于顶面防护构件由第1顶面防护构件和第2顶面防护构件这2个构件构成,所以能够使顶面防护构件的安装、拆卸操作容易进行,能够节省空间地保管。而且,能够将同一顶面防护构件安装在大小不同的自动售货机上。另外,由于能够将顶面防护构件以覆盖自动售货机顶面的所需要的最小限度地形态形成,所以相对于以往的一体型顶面防护构件,能够控制顶面防护构件的材料成本并且减少废弃量。
另外,在上述的自动售货机的打包装置中,特征在于,所述第1顶面防护构件以覆盖所述顶面的前面的边的形态从自动售货机的顶面沿着自动售货机的前面弯曲形成,所述第2顶面防护构件以覆盖所述顶面的后面的边的形态从自动售货机的顶面沿着自动售货机的后面弯曲形成,所述结合部分在第1顶面防护构件以及第2顶面防护构件的弯曲部分形成。
根据该构造,由于结合部分形成于弯曲部分,所以第1顶面防护构件以及第2顶面防护构件以分别被压向顶面的前面的边以及后面的边的方向被捆缚。因此,各顶面防护构件以稳定的状态被捆缚固定。
另外,在上述的自动售货机的打包装置中,特征在于,配置有覆盖处于与所述顶面的2个边相向的位置的自动售货机的底面的2个边的底面防护构件,该底面防护构件具有与所述捆缚构件结合并决定捆缚构件的架设位置的结合部分。
根据该构造,由于在底面防护构件上也设置着与捆缚构件结合的结合部分,所以能够将捆缚构件架设在更加适当的位置。
图2为表示利用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打包装置打包自动售货机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为表示将利用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打包装置打包的自动售货机上下摞起来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为表示利用以往的打包装置打包自动售货机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中,1—打包装置,2—自动售货机,3—托盘,4—顶面防护,4a—第1顶面防护构件,4b—第2顶面防护构件,4c—第1顶面防护构件,4d—第2顶面防护构件,6—底面防护,6c—第1底面防护构件,6d—第2底面防护构件,7—垫圈,10—打包装置,20—顶面,20a—前端部分(前面的边),20b—后端部分(后面的边),20c—前端部分(前面的边),20d—后端部分(后面的边),26—塑料带(捆缚构件),30a、40、60—凹部(结合部分),50—底面,400、600—弯曲部分。
这样,实施例1的打包装置1,具有

图1的实线所示的顶面防护4,托盘3,塑料带26、26,和防护袋(未图示)而构成。
顶面防护4由覆盖自动售货机2的顶面20的前段部分(前面的边)20a的第1顶面防护构件4a,和覆盖顶面20的后端部分(后面的边)20b的第2顶面防护构件4b构成,分别由瓦楞板纸等构成,分别左右对称地形成。
如图1所示的那样,第1顶面防护构件4a由放置在自动售货机2的顶面20上的顶板部分41,从顶板部分41的前边缘部分处沿着自动售货机2的前面弯曲、垂直垂下的前板部分42,和从顶板部分41的两侧边缘部分沿着自动售货机的两侧面弯曲、垂直垂下的侧板部分43、43构成。而且,在顶板部分41和前板部分42的弯曲部分400处,在塑料带26、26的适当的架设位置形成左右2处凹部40、40(结合部分)。该凹部40、40,为以能够收进塑料带26、26的尺寸,将第1顶面防护构件4a切除而形成的,与第1顶面防护构件一体形成。
并且,由于第2顶面防护构件4b为使第1顶面防护构件4a绕垂直轴旋转180得到的,与第1顶面防护构件4a相同,所以赋予与图1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另一方面,在铺设在自动售货机2的底面50上的前后1对横长形的托盘片3a、3b上,也在塑料带26、26的适当的架设位置分别形成左右2处凹部30a、30a(结合部分)。而且,该凹部30a、30a为以能够收进塑料带26、26的尺寸,将托盘片3a、3b切除形成的。并且,后方的托盘片3b为将前方的托盘片3a绕垂直轴旋转180得到的,为相同的东西。
下面说明这样构成的打包装置1的打包方法。
首先,将自动售货机2放置在托盘片3a、3b上。然后,将未图示的乙烯树脂等制成的防护袋套在自动售货机2上,从上面装上第1、第2顶面防护构件4a、4b。
然后,架设塑料带26、26,一边使其与第1、第2顶面防护构件4a、4b的凹部40、40以及托盘片3a、3b的凹部30a、30a结合一边捆缚好。
通过这样,塑料带26、26被捆缚在适当的位置。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能够象这样将塑料带26、26捆缚在适当的位置,所以能够确实可靠地捆缚固定顶面4。特别是在捆缚固定时,由于塑料带26、26被顶面防护4和托盘3的凹部40、30a收进,所以塑料带26、26不会左右偏移。因此,能够更加确实可靠地捆缚固定顶面防护4。另外,由于顶面防护4和托盘片3的凹部40、30a,为分别将顶面防护4以及托盘3的一部分切除而一体形成的,所以能够减少零件数量,控制成本。另外,由于顶面防护4由第1顶面防护构件4a,和第2顶面防护构件4b这2个构件构成,所以能够使顶面防护4的安装、拆卸操作容易进行,能够节省空间地保管。另外,对于进深不同的自动售货机2,能够仅通过改变塑料带的长度即可共用第1顶面防护构件4a和第2顶面防护构件4b。另外,由于能够以覆盖顶面20的所需要的最小限度的部分的形态形成顶面防护4,所以与如图4所示的那样的覆盖整个顶面的以往的盖25相比,能够控制顶面防护4的材料成本,并且减少废弃量,并且由于保管空间可以很少,故使再利用成为可能。另外,由于顶面防护4的凹部40形成于第1、第2顶面防护构件4a、4b的各自的弯曲部分400、400处,所以塑料带26、26的捆缚力,以将第1、第2顶面防护构件4a、4b分别压向顶面20的前面的边20a以及后面的边20b的方向的形态作用。因此,第1、第2顶面防护构件4a、4b,以不易向上下、前后方向偏移、稳定的状态被捆缚固定。
并且,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举出将顶面防护4以及托盘3配置在自动售货机2的前后位置的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即使配置在自动售货机的左右位置、以塑料带26、26捆缚也能够同样地打包。
另外,虽然举出利用2根塑料带26、26将顶面防护4在2处捆缚的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是限定于特别要在2处捆缚,根据自动售货机的大小等也可以将捆缚位置为1处或者3处以上。
另外,虽然举出顶面防护4覆盖顶面20的前面的边20a以及后面的边20b的整个范围的例子,但是不需要特别要覆盖整个范围,也可以仅覆盖前面的边20a以及后面的边20b中需要防护的区域即可。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使顶面防护更小地构成。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
图2以及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图。并且,关于与上述的实施例1相同的构造,在图2以及图3中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2所示的那样,该打包装置10将顶面防护4装在竖长箱体形的自动售货机2的顶面20上,并且将底面防护构件6装在自动售货机2的底面50上。顶面防护构件4和底面防护构件6分别通过塑料带26(捆缚构件)捆缚固定在自动售货机2上。虽然在图2中未图示,但是这时覆盖自动售货机2整体的防护袋与以往相同地使用。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取代以往的托盘3,以通过套在未图示的自动售货机各支脚上的4个垫圈7、7、7、7(左后的垫圈未示出)支承自动售货机2的形态构成。该垫圈7由成型为圆筒形的厚纸构成,以套住自动售货机支脚的状态不脱落地安装着。象这样,在本实施例中,改变以往的托盘3而用纸制的垫圈7在自动售货机2的底面50和地面之间确保叉车等的爪能够插入的空间地构成。通过象这样利用垫圈7构成,与以往的托盘3相比较,能够减少材料成本、保管空间、废弃量。
这样,实施例2的打包装置10具有顶面防护4,底面防护6,塑料带26、26,垫圈7、7、7、7,和防护袋(未图示)而构成。
顶面防护4由覆盖自动售货机2的顶面20的前端部分(前面的边)20a的第1顶面防护构件4c,和覆盖顶面20的后端部分(后面的边)20b的第2顶面防护构件4d构成,分别由瓦楞板等纸构件构成,分别左右对称地形成。
如图2所示的那样,第1顶面防护构件4c由放置在自动售货机2的顶面20上的顶板部分41,和从顶板部分41的前边缘部分沿着自动售货机2的前面弯曲、垂直地垂下的前板部分42构成。而且,在顶板部分7和前板部分42的弯曲部分400处,在塑料带26、26的适当的架设位置形成左右2处凹部40、40(结合部分)。该凹部40、40为以能够收进塑料带26、26的尺寸,将第1顶面防护构件4c切除而形成的,与第1顶面防护构件4c一体形成。
并且,由于第2顶面防护构件4d为使第1顶面防护构件4c绕垂直轴旋转180得到的,与第1顶面防护构件4c相同,所以赋予与图2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装在自动售货机2的底面50上的底面防护6,由覆盖自动售货机2的底面50的前端部分(前面的边)20c的第1底面防护构件6c,和覆盖自动售货机2的底面50的后端部分(后面的边)20d的第2底面防护构件6d构成,分别由瓦楞等纸构件构成,分别左右对称地形成。
第1底面防护构件6c,由与自动售货机2的底面50接触的底板部分61,和从底板部分61的前边缘部分沿着自动售货机2的前面弯曲、垂直上升的前板部分62构成。而且,在底板部分61和前板部分62的弯曲部分600处,在塑料带26、26的适当的架设位置形成左右2处凹部60、60(结合部分)。该凹部60、60为以能够收进塑料带26、26的尺寸,将第1底面防护构件6c切除而形成的。
并且,由于第2底面防护构件6d为使第1底面防护构件6c绕垂直轴旋转180得到的,与第1底面防护构件6c相同,所以赋予与图2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而且,该第1、第2底面防护构件6c、6d,如图2所示的那样,以装着垫圈7的状态,底板部分61以能够插入左右的垫圈7、7之间的长度形成。
下面,说明这样构成的打包装置的10的打包方法。
首先,以将垫圈7、7、7、7装在自动售货机2的各自动售货机支脚(未图示)上的状态设置自动售货机2。然后,将未图示的乙烯树脂等制成的防护袋套在自动售货机2上,从上面将第1、第2顶面防护构件4c、4d放置在顶面20上。另一方面,第1、第2底面防护构件6c、6d,以使其底板部分61、61插入左右的垫圈7、7之间的状态先放在地面上。
然后,将塑料带26、26从第1、第2顶面防护构件4c、4d以及第1、第2底面防护构件6c、6d的外侧以围绕自动售货机2的形态架设,与第1、第2顶面防护构件4c、4d的各凹部40以及第2底面防护构件6c、6d的各凹部结合捆缚。通过这样,塑料带26、26被捆缚在适当的位置。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能够将塑料带26、26捆缚在第1、第2顶面防护构件4c、4d以及第1、第2底面防护构件6c、6d的适当的位置,所以能够将顶面防护构件4以及底面防护构件6确实可靠地捆缚固定。
特别是,在捆缚固定时,由于塑料带26、26被收进顶面防护4和底面防护6的各凹部40、60中,所以塑料带26、26不会向左右偏移。因此,能够更加确实可靠地将顶面防护4以及底面防护6捆缚固定。而且由于顶面防护4以及底面防护6的凹部40、60为分别将顶面防护4以及底面防护6的一部分切除而一体形成的,所以能够减少零件数量,控制成本。
另外,由于顶面防护4由第1顶面防护构件4c和第2顶面防护构件4d这2个构件构成,并且底面防护6也由第1底面防护构件6c和第2底面防护构件6d这样2个构件构成,所以能够使顶面防护4以及底面防护6的安装、拆卸容易进行。而且由于能够将拆卸下来的构件节省空间地进行保管,所以使再利用也成为可能。另外,对于进深不同的自动售货机2,能够仅通过改变塑料带的长度即可共用第1、第2顶面防护构件4c、4d以及第1、第2底面面防护构件6c、6d。另外,由于能够以覆盖顶面20的所需要的最小限度的部分的形态形成顶面防护4,所以与以往的盖25(图4)相比,能够控制顶面防护4的材料成本,并且减少废弃量。并且由于用第1、第2底面防护构件6c、6d和垫圈7来发挥以往的托盘23的作用,所以能够减少材料成本、保管空间、废弃量。
另外,由于顶面防护4以及底面防护6的凹部40、60,分别在弯曲部分400、600处形成,所以塑料带26、26的捆缚力,以将第1、第2顶面防护构件4c、4d分别压向顶面20的前面的边20a以及后面的边20b的方向的形态作用,同时以将第1、第2底面防护构件6c、6d分别压向底面的前面的边20c以及后面的边20d的方向的形态作用,所以第1、第2顶面防护构件4c、4d以及第1、第2底面防护构件6c、6d,以不易向上下、前后方向偏移的稳定的状态被捆缚固定。
图3为表示将应用该打包装置10的自动售货机2摞成上下2层的状态的图。
将自动售货机2在仓库等处保管时,为了有效利用仓库空间,有时将自动售货机2上下摞起来。这时,在如本实施例那样取代以往的托盘25使用垫圈7的情况下,由于设置面积少,故在下侧的自动售货机2的顶面20上放置时对定位精度有要求。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塑料带26、26通过顶面防护4的凹部40架设在规定位置上,所以在用叉车等摞起自动售货机2时,该塑料带26成为左右方向的定位的记号,所以能够将自动售货机2精度良好地摞起。
并且,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举出将顶面防护4以及底面防护6分别配置在自动售货机2的前后位置的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即使配置在自动售货机2的左右位置、以塑料带26、26捆缚也能够同样地打包。
另外,虽然举出利用2根塑料带26、26将顶面防护4以及底面防护6分别在2处捆缚的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是限定于特别要在2处捆缚,根据自动售货机的大小等也可以将捆缚位置为1处或者3处以上。
另外,虽然举出顶面防护4覆盖顶面20的前面的边20a以及后面的边20b的整个范围的例,但是不需要特别要覆盖整个范围,也可以仅覆盖前面的边20a以及后面的边20b中需要防护的区域即可。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使顶面防护更小地构成。
如上面详细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打包装置,由于在顶面防护构件上设置有与捆缚构件结合的结合部分,所以能够将捆缚构件架设在适当的位置、将顶面防护构件捆缚固定。而且,通过将顶面防护分成2个构件构成,具有能够减少顶面防护的废弃量,促进资源节省等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售货机的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有以覆盖处于与自动售货机的顶面相对的位置处的2个边的形态设置的顶面防护构件,和从自动售货机的顶面到底面围绕着自动售货机架设、将所述顶面防护构件捆缚固定在自动售货机上的捆缚构件,所述顶面防护构件具有与所述捆缚构件结合、决定捆缚构件的架设位置的结合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分为可以收进所述捆缚构件并凹下的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为将所述顶面防护构件的一部分切除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捆缚构件和与该捆缚构件结合的结合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防护构件配置有覆盖顶面的一个边的第1顶面防护构件,和覆盖处于与所述的顶面的一个边相向的顶面的另一个边的第2顶面防护构件而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顶面防护构件以覆盖所述顶面的前面的边的形态从自动售货机的顶面沿着自动售货机的前面弯曲形成,所述第2顶面防护构件以覆盖所述顶面的后面的边的形态从自动售货机的顶面沿着自动售货机的后面弯曲形成,所述结合部分在第1顶面防护构件以及第2顶面防护构件的弯曲部分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有覆盖处于与所述顶面的2个边相向的位置的自动售货机的底面的2个边的底面防护构件,该底面防护构件具有与所述捆缚构件结合并决定捆缚构件的架设位置的结合部分。
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售货机的打包装置配置有以覆盖处于与自动售货机2的顶面20相对的位置处的2个边20a、20b的形态设置的顶面防护构件4,和从自动售货机2的顶面20到底面50围绕着自动售货机2架设、将顶面防护构件4捆缚固定在自动售货机2上的捆缚构件26,顶面防护构件4上设置有与捆缚构件26结合、决定架设位置的结合部分40。这种打包装置能够将打包材料的捆缚构件架设在适当的位置,而且通过减少打包材料的废弃量促进资源节省。
文档编号B65D85/08GK1356247SQ0113688
公开日2002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4日
发明者牧野敦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