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着用片状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343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粘着用片状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粘着用片状体,尤系一种关于可以粘贴至一被封合体的封口部,使封口部得藉其缄封并可多次撕开/缄封的粘着用片状体。
习知的缄封带1系如


图1所示,系在用以粘附于袋口的胶粘层100的上下两表面粘附有撕开膜111及112,并于该胶粘层100与撕开膜111及112间涂覆有离型剂层121及122,以使该撕开膜111及112能顺利自该胶粘层100上撕离,且当以该缄封带1封合袋口时,能自如地撕开/缄封。
然而,此种缄封带1具有两层撕开膜111及112,使得该缄封带1卷绕成圆盘单元时的径向厚度会大幅增加,并亦会增加制造成本;且如
图1B所示,当该封缄胶带卷绕成圆盘单元时,位于较外层部分A′的撕开膜112及与之相接的较内层部分B′的撕开膜111间无粘着关系,使撕开膜卷绕后的圆盘单元在无夹固件的辅助下,无法保持形状不变而会粘脱卷绕的状态,故往往得依靠圆盘状的夹固元件(未图示)由两侧来辅助卷绕与形状的保持,如此一来会造成制造的不便与使用夹固件的成本耗费。
为降低制造成本以省除双层撕开膜的使用,于台湾第○八九二一五七二六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案中,逐提出一种仅须使用单一撕开膜的缄封胶带。该缄封胶系包括具有第一面与第二表面的撕开膜,涂布于该撕开膜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离型剂层,涂布于该撕开膜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离型剂层,以及敷设于该第一离型剂层上以供粘附于物件的表面上的胶粘层,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离型剂层与该胶粘层间的粘着力大于该第二离型剂层与该胶粘层间的粘着力;且该胶粘层与该物件表面间的粘着力大于该胶粘层与第一离型剂层间的粘着力。因而,当本实用新型的封缄胶带卷绕成圆盘单元时,位于较外层部分的胶粘层得与位于较内层部分的第二离型剂层相粘接,而得固持卷绕成型的圆盘单元的形状,同时,在将较外层部分的封缄胶带撕离较内层部分时,由于该胶粘层与第一离型剂层的粘着力大于其与第二离型剂层间的粘着力,故该胶粘层仍得安适地附着于该撕开膜的第一离型剂层上,而不致粘附于第二离型剂层上。然而,该封缄胶带的撕开膜的两相对表面上均须涂覆离型剂,制造成本的降低仍有限。
又,市售的胶带中遂有一种仅具一撕开膜且于撕开膜的表面上毋须敷设有离型剂层的产品问世。该种产品的撕开膜的成型乃予以锯齿状的处理,如图2所示,使其截面形成波浪状的多数连续摺曲部。如此,在该种胶带卷绕成盘状后,位于较外层部分的胶粘层仅会部分粘接至位于较内层部分的撕开膜上。然而,这种胶带由于须将撕开膜予以锯齿状化,撕开膜的使用长度即会大幅增加,且因须使该锯齿状化的型状得能保持,撕开膜的厚度即须予以大幅增厚,以防止撕开膜会回复为平坦状;若欲不增厚撕开膜,该撕开膜便须予特殊成型处理,则将使制造成本进一步增加。同时,由于锯齿状化的撕开膜与胶粘层间的粘接面积减少甚多,为使该撕开膜与胶粘层在使用前得有效接合,往往即须提高胶粘层的胶粘度,而使成本增加,并导致撕开膜自胶粘层上撕除的不易。
此外,前述诸种胶带的胶粘层均整面地敷设至该撕开膜上而将撕开膜完全覆盖,故在是等胶带藉该胶粘层粘贴至如塑胶带的被封合件上后,欲撕除该撕开膜时,则因不易以手指寻获撕开膜与胶粘层间的粘接面而往往造成撕离上的不便,同时,亦经常会导致胶粘层的受损。
再者,前述胶粘层以整面地敷设至撕开膜上的胶带在解卷时极易产生大量静电,使在撕除该撕开膜后,该撕开膜仍因静电的作用而粘附在使用者的手上,造成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不便与困扰。因此,为减少静电的产生,常须在胶带上添加抗静电用的化学药剂,而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并增加制造上的难度。同时,此种习用的抗静电药剂会对胶粘层的材料成份造成不良影响,使有损及产品品质之虞。
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撕开膜毋须敷设有离型剂而可降低制造成本的粘着用片状体。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系提供一种可减少胶粘剂的使用而可降低成本且便利于撕开膜的撕离的缄封带。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系提供一种毋须添加抗静电药剂即可灭少静电产生,而可降低成本并免除对胶粘层产生不良影响的粘着用片状体。
为达成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粘着用片状体系包括一具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撕开膜,该撕开膜的第一表面上并形成有多数凸部;以及一敷设于该撕开膜第二表面上的胶粘层,且该胶粘层的敷设面积系小于该撕开膜的面积。
该凸点的形成得为不规则或规则分布,且其高度与分布密度并无特定限制,只要其形成足以使叠接状态下的位于较上层的胶粘层仅会粘接至位于较下层的凸部上,而不致以面与面粘接的方式贴粘至位于较下层的撕开膜的第一表面上即可。因而,该粘着用片状体于卷绕收束成一盘状体时,位于较外层部分的撕开膜的第二表面与胶粘层间的粘结面积系大于该较外层部分上的胶粘层与位于较内层部分的撕开膜的第一表面间的粘结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征在于该撕开膜系为以聚乙烯或聚丙烯塑胶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特征在于该胶粘层系敷设于撕开膜第二表面的中间部位或敷设于该撕开膜第二表面的一侧上。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特征在于该撕开膜的第二表面系与该胶粘层形成面与面的粘接关系,该粘着用片状体于卷绕收束成一盘状体时,位于较外层部分的撕开膜的第二表面与胶粘层间的粘结面积系大于该较外层部分上的胶粘层与位于较内层部分的撕开膜的第一表面间的粘结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撕开膜之表面上毋须敷设有离型剂,故可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同时藉由该凸部的设置,可有效减少静电的产生,使亦毋须再添加抗静电药剂,而可进一步减少生产费用,并可免除因添加抗静电药剂而对胶黏层产生的不良影响。
以下兹以具体实施例配合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功效,然须知所附图示仅仅叁考与说明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A系为一种习知的缄封带剖面图;
图1B系
图1A的习知封缄胶带卷绕后的剖面图;图2系另一种习知胶带的剖面图;图3系为本实用新型封缄胶带的正面图;图4系图3沿A-A线的剖面图;图5系本实用新型缄封带卷绕成圆盘单元后部份放大的剖面图;图6系本实用新型缄封带粘附在袋体封口部的剖面图;以及图7系图6撕离撕开膜的剖面示意图。1、2 缄封带100、220胶粘层111、112、200撕开膜121、122 离型剂层201第一表面202第二表面203凸部3 塑胶袋30 表面如图3、图4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缄封带2,其包括有一具有第一表面201与第二表面202的撕开膜200,该撕开膜200并形成有多数自该撕开膜200的第一表面201向上凸起的凸部203,以及敷设于该撕开膜200的第二表面202上的胶粘层220,同时,该胶粘层220的敷设面积须小于该撕开膜200的面积。在此一具体实施例中,该胶粘层220乃敷设于撕开膜200的中央部位上,使撕开膜200位于该胶粘层220两侧外的第二表面202的部分外露出。
该撕开膜200系以如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等的塑胶材料制成,且该胶粘层220与撕开膜200间的粘着力则须小于胶粘层220与该封缄胶带2欲粘贴对象的如塑胶袋等物件的表面间的粘着力。
如图5所示,使该缄封带2以卷绕方式收束成一圆盘单元时,该封缄胶带2位于较外层部分A的敷设于该撕开膜200的第二表面202上的胶粘层220将会粘接至其位于较内层部分B的凸部203上,而令胶粘层220不致直接粘贴至较内层部分B的撕开膜200的第一表面201上,并依此叠合粘接方式将缄封带2卷绕成为一圆盘单元而不会松脱散落,且在自较内层部分B上将较外层部分A分离时较容易,亦不会有胶粘层220于脱离较内层部分B的凸部203时产生胶粘层220粘附于撕开膜200的第一表面201上的问题,亦即,胶粘层220与撕开膜200的第一表面201间系为凸部203所阻隔开,故胶粘层220仅有少部分会与凸部203粘接,使胶粘层220与撕开膜200的第一表面201不会形成面与面(Surface-to-Surface)的接触,而得令胶粘层220得在撕开膜200的第一表面201无离型剂的存在下仍能大致保持完整,而不会损及胶粘层220的粘着性。同时,因胶粘层220与撕开膜200间仍存有大致为面与面的粘结关系,即胶粘层220与撕开膜200得在胶粘层220胶粘度毋须提升下,仍保有良好的粘接性。
如图6所示,使用该缄封带2粘贴至一塑胶袋3的封口部位以藉的将袋口缄封时,该缄封带2乃系藉该胶粘层220粘附在该塑胶袋3的封口部位的表面30上,此时该撕开膜200仍粘接于该胶粘层220上;再如第7图所示,将该撕开膜200自该胶粘层220上撕离,该胶粘层220会因其与塑胶袋3封口部位的表面30间的粘着力大于该撕开膜200与胶粘层220间的粘着力,故该胶粘层220不会随该撕开膜200的撕离而脱离塑胶袋3的表面30,而令该表面30上仅馀该胶粘层220粘附其上,继而将该封口部位向内翻折并叠合于该塑胶袋3的对应部位(未图示)上,即可藉该胶粘层220将其两者粘着封合,而完成塑胶袋3的袋口缄封的动作。当欲将该塑胶袋3的袋口再度开启时,仅需将该封口部位自该塑胶袋3上掀离即可。
由于该胶粘层220两侧至该撕开膜200的侧边间的部位不会与塑胶袋3的表面30产生粘接关系,故使用者可便利地自撕开膜200的侧边至胶粘层220的相对侧边间的部位夹持住该撕开膜200,以将该撕开膜200与胶粘层220分离。因而,该胶粘层220于撕开膜200撕离的过程中不致受损,而可确保胶粘层220的完整性。
上述中的撕开膜200以聚乙烯或聚丙烯塑胶材质制成。胶粘层220所适用的材料均可使用习知制品,故在此不再赘述。同时,该胶粘层220亦可敷设于撕开膜200第二表面202的一侧上。
此外,由于胶粘层220与撕开膜200间系由“面与面”的接触改为经由凸部203的“点”接触,故可有效减少静电的产生,使毋须添加抗静电药剂,而可降低成本并简化制程,同时亦得免除因添加抗静电药剂而对胶粘层产生的不良影响。
须知上述的实施例仅系用以例释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技术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畴,故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上揭技术内容所完成的改变或替换,均应仍为上揭的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粘着用片状体,包括一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撕开膜,该撕开膜并形成有多数自该第一表面向上凸起的凸部;以及一涂敷设于该撕开膜第二表面上的胶粘层,供其粘附于物件的表面上,其特征在于该胶粘层的敷设面积系小于该撕开膜的面积,且该胶粘层与物件表面间的粘着力系大于其与该撕开膜间的粘着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用片状体,其特征在于该撕开膜系为以聚乙烯塑胶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用片状体,其特征在于该撕开膜系为以聚丙烯塑胶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用片状体,其特征在于该胶粘层系敷设于撕开膜第二表面的中间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用片状体,其特征在于该胶粘层系敷设于该撕开膜第二表面的一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用片状体,其特征在于该撕开膜的第二表面系与该胶粘层形成面与面的粘接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用片状体,其特征在于该粘着用片状体于卷绕收束成一盘状体时,位于较外层部分的撕开膜的第二表面与胶粘层间的粘结面积系大于该较外层部分上的胶粘层与位于较内层部分的撕开膜的第一表面间的粘结面积。
专利摘要一种粘着用片状体,其包括有一具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撕开膜,该撕开膜的第一表面上形成有多数凸部;以及一敷设于该撕开膜的第二表面上的胶粘层,该胶粘层的敷设面积小于该撕开膜的面积。该粘着用片状体位于较外层部位的胶粘层仅会粘贴至其位于较内层部位的撕开膜的凸部,而使该撕开膜的表面上毋须敷设有离型剂,故可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同时藉由该凸部的设置,可有效减少静电的产生。
文档编号B65B51/00GK2476502SQ01224269
公开日2002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22日
发明者王崇庆 申请人:张美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