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堆码与拆解的钢质板式托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0508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堆码与拆解的钢质板式托盘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质板式托盘箱的制造,特别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可堆码与拆解的钢质板式托盘箱,它是在解决了钢质可拆解托盘箱装配、运输、仓储中可操作性及经济性的同时,进一步提供在钢质板式托盘箱端侧框组对及拆解过程中所必需的锁定装置以及箱体间堆码用的定位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JP240183公开了一种托盘箱是由托盘、端侧框组装而成。通过托盘的底架完全嵌入箱体上部开口的框架内侧。托盘的底架上设有定位导向装置用于堆码。此堆码通过以下结构实现(1)具有直角三角形的结构,两直角边分别与底架上的两相交面结合,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实现堆码时的嵌合;(2)斜向装配的钢板结构安装在底架上用于堆码;(3)断面为具有曲率半径的弯曲板置于底架外缘可实现嵌合堆码。此装置工艺较复杂,限于堆码需底架完全嵌入箱体上框架内侧,对带箱盖的托盘箱易造成箱盖剪断变形,其仅适用于敞口式托盘箱。
JP072061公开了一种托盘箱装配拆卸用的手柄连接结构,此结构与侧框相连,手柄可带动插销轴向旋转移动,插销轴伸出端折弯成钩状(90°角或其它角度如V形、L形、T形等),其伸出锁住另一侧框即可完成装配,向内旋转平移回到其退止位时可完成拆卸。此装置操作安全可靠,但锁钩与长形开孔的配合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可堆码与拆解的钢质板式托盘箱,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使可拆解托盘箱的拆装与堆码简单易行,大大提高装卸效率,更加适应现代仓储及物流运输的要求。整个箱体构造简单,操作便捷,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底架、端框与侧框构成。
所述的底架为双层钢管框架结构,下底架的四个角部有一“L”型堆码置放空间,可为箱体间合理、可靠摞放提供限位保证;所述的端框上横梁顶部靠近横梁两端部的位置装有堆码导向限位装置,端框、侧框两边的立柱上装有箱体锁紧装置。
所述的堆码置放空间是由“L”型折弯板、支撑立柱下封板组成;所述的“L”型折弯板的两个内表面在堆码过程中通过与堆码导向限位装置的导向面A、靠近箱体内侧的表面相互作用来实现箱体水平面内的横向、纵向自由度限位,避免上层箱体向箱外窜动与侧滑。
所述的堆码导向限位装置可采用铁或不锈钢材料;所述的“L”型折弯板的截面形式是等截面或是变截面。
所述的堆码导向限位装置是端框上横梁钢管的顶部表面一具有角度α导向面A的装置,此装置可伸入上层底架角部由“L”型折弯板形成的堆码空间,并通过与“L”型折弯板的两个内表面的作用来限制箱体前后左右窜动,完成箱体多层码放自动导入。
所述的堆码导向限位装置可单独安装在端框或侧框上横梁的两端向,也可在端框、侧框上的相同位置同时使用。
所述的堆码导向限位装置可采用圆钢或方钢材料;所述的导向面A的角度α是30°~75°。
所述的锁紧装置是由固定在端框两边立柱上的锁架,可在锁架内上下运动的锁销及固定在侧框两边立柱上的锁舌组成;锁架上开有两个槽位,顶部靠近端框上梁的锁销挂止凹槽和锁架导向槽上的锁紧止位槽;端框两边立柱上开有方孔,端侧框锁紧装配时侧框两边立柱上的锁舌可穿过此方孔,使其孔位与锁架的导向槽对正,上下移动锁销可实现端侧框的拆解、装配。
所述的锁紧装置中的锁舌是铁或不锈钢材质的“U”型结构,以圆钢或钢板加工成型。
所述的端侧框锁紧装置中的锁架上部钢板90°折弯,非锁紧状态时锁销可卡入折弯处的锁销挂止凹槽;锁架下部导向槽卷制成圆形,锁销插入其中可上下移动。锁紧状态时锁销可嵌入锁架导向槽上的锁紧止位槽,以避免对操作人员的伤害;此锁架上、下部分结构可合二为一制成一整体结构或制成两个单独部件进行组对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端侧框锁紧装置在满足使用功能及结构强度要求的同时,加工简单,操作便捷。此外为有效利用仓储空间,箱体载货后应能进行一定层数的摞放,即堆码。而堆码箱体之间必须具备合理有效的结构来进行配合使用,通过定向限位装置防止上层箱体堆码过程中侧滑倾倒。本实用新型通过端框上横梁钢管上表面有斜向导向面A的圆钢(或方钢、钢环),准确定位摞在上层的底架,控制其前后左右的窜动。上述装置可应用于各种可折叠、可拆解钢质贮运器具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结构功能性及可操作性好;箱体组装拆解无需其它辅助工具,可单人独立操作满足现代物流高效性要求;结构设计通用性强,适用于各种钢质可拆解(可折叠)贮运容器(特别是钢质托盘箱)的堆码与装配锁紧;制造成本低,满足现代物流低成本贮运容器的加工要求。


图1——托盘箱装配示意图。
图2——底架角部限位结构立体图。
图2-1——底架角部限位结构主视图。
图2-2——底架角部限位结构仰视图。
图3——托盘箱堆码导向件示意图。
图4——托盘箱堆码导向结构示意图。
图5——托盘箱堆码结构示意图。
图6——端框结构示意图。
图7——侧框结构示意图。
图8——锁具非锁紧状态止位示意图。
图9——锁具锁紧行程提升止位示意图。
图10——锁具锁紧状态止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如图所示,附图2-1、2-2所示为托盘箱下层底架角部堆码限位结构的主视图和仰视图。此结构的主要部件为“L”型折弯板2、立柱堵板4,其中“L”型折弯板2的两个外端面分别与托盘箱下层底架的外纵向钢管3、横向钢管1的端口搭接,上面由立柱堵板4作为上封板组成角部堆码空间(如附图2所示)。上层托盘箱底架摞放在下面托盘箱端侧周圈上横梁上时,上层托盘箱空间横向、纵向的错位会通过堆码导向件带角度α的导向面A、靠近箱体内侧的表面B与“L”型折弯板2的两个折弯内表面接触而消除,从而防止其堆码过程中向外倾倒(如图4所示)。
所述的堆码导向限位装置由加工成带有角度α导向面A的圆钢(扁铁、方钢、或通过机械加工成导向面的部件等)构成(如图3所示)。此装置组焊在端框(侧框)上横梁6上表面的两端部,带有倾斜角α的导向面A及靠近箱体内侧的表面B与“L”形限位板相作用(参见附图4、5)。当上层托盘箱由叉车叉举落下后,箱体无须特殊对正,只要托盘箱底架角部的堆码限位装置与导向面A接触,则箱体会自动沿着带导向面A滑落,直至与下层箱体的上圈梁完全接触,从而完成仓储堆码、充分利用仓储空间。
所述的端侧框锁紧装置由锁销7、锁架8、锁舌10三部分组成,其中锁销7、锁架8组焊在托盘箱端框两边支撑角钢9的端面上(参见附图6),此端面上开有预制方孔,端侧框组对时,组焊在侧框两边立柱11端向侧(参见附图7)的锁舌10穿过此方孔,从图7中标识的锁销挂止位置(参见附图8)向上提拉锁销7同时转动锁销,锁销抬起最大行程到与端框上横梁接触,但锁销不能脱出导向槽(参见附图9)。沿着锁架的导向槽向下移动锁销并穿过锁舌10,实现锁紧后沿着朝箱内的方向转动锁销7使其卡入导向槽上的锁止凹槽(参见附图10),防止锁销在运输过程中转向箱外造成对操作人员的不必要伤害。此锁紧装置的开锁操作与上述步骤相反,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低,可操作性好。
权利要求1.一种可堆码与拆解的托盘箱,主要包括底架、端框与侧框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为双层钢管框架结构,下底架的四个角部有一可为箱体间摞放提供限位的“L”型堆码置放空间;所述的端框上横梁顶部靠近横梁两端部的位置装有堆码导向限位装置;端框、侧框两边的立柱上装有箱体锁紧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码与拆解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堆码置放空间是由“L”型折弯板、支撑立柱下封板组成,其中“L”型折弯板的两个外端面分别与托盘箱下层底架的外纵向钢管、横向钢管的端口搭接,上面由立柱堵板作为上封板组成角部堆码空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码与拆解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堆码导向限位装置可采用铁或不锈钢材料;所述的“L”型折弯板的截面形式是等截面或是变截面。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码与拆解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堆码导向限位装置是端框上横梁钢管的顶部表面有一具有角度α导向面A的装置。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堆码与拆解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堆码导向限位装置可单独安装在端框或侧框上横梁的两端向,或在端框或侧框上的相同位置。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堆码与拆解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堆码导向限位装置可采用圆钢或方钢材料;所述的导向面A的角度α是30°~75°。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码与拆解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装置是由固定在端框两边立柱上的锁架,可在锁架内上下运动的锁销及固定在侧框两边立柱上的锁舌组成;锁架上开有两个槽位,顶部靠近端框上梁的锁销挂止凹槽和锁架导向槽上的锁紧止位槽;端框两边立柱上开有方孔。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堆码与拆解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装置中的锁舌是铁或不锈钢材质的“U”型结构。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堆码与拆解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侧框锁紧装置中的锁架上部钢板90°折弯;锁架下部导向槽卷制成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可堆码与拆解的托盘箱,包括底架、端框、侧框与用于堆码限位导向装置及箱体锁紧装置。堆码限位导向装置包括下层底架角部的“L”型折弯板及组焊在端框或侧框上横梁顶面的导向件,堆码操作时,当上层箱体叉举下落后“L”型板的内表面会沿着导向斜面滑落实现精确码放,而“L”型折弯板的两个垂直折弯面会通过与堆码导向件的配合限制上层箱体在横纵向的自由度。锁紧装置包括锁销、锁架和锁舌。向上提拉锁销使其脱离上限位槽,转动锁销并使其沿锁架的导向槽向下运动,穿过固定在侧框上的锁舌,向箱内转动,压下锁销使其卡入导向槽上的锁紧限位凹槽实现端侧框的锁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容易,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B65D19/00GK2692053SQ0325806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5日
发明者罗锋, 靳连金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