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液-液、液-固混合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639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液-液、液-固混合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液体与液体或固体进行瓶内混合的包装瓶。
背景技术
用瓶等固形容器包装液体是常规技术,但一般瓶子只能盛装一种液体,对两种液体、固体需分开存放,饮用或使用时需混合,就必须使用两个容器,给人们出行携带造成不便。为此本设计人针对现有液体包装瓶的不足,经过潜心研究,开发设计了一种分开存放并可实现在瓶内进行两种液体或液体固体混合的包装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便携式混合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由瓶体和瓶盖构成,在瓶体内设置有内胆,内胆顶部与瓶盖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内胆下部横截面大于瓶体上部内径。所述的内胆顶部与瓶盖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瓶体及内胆上部呈园形,内胆下部为正多面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胆下部为正四棱柱体、正六棱柱体、正八棱柱体。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内胆结构,使得瓶子可以盛装两种液体或一种液体和固体,并且可短时间在瓶内实现混合,且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加工制作简便、携带使用尤为方便,是一种理想的自行混合包装容器。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由瓶体1和瓶盖2构成,在瓶体1内设置有内胆3,内胆3顶部与瓶盖2通过螺纹连接,内胆3下部横截面大于瓶体1上部内径。瓶体1及内胆3上部呈园形,内胆3下部为正六棱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液体装于瓶体内,另一种液体或固体装于内胆内。使用时旋转开启瓶盖,开始时内胆上部进入瓶体口,内胆可以自由转动,当下部进入瓶体口,瓶体口阻碍了内胆转动,当使内胆与瓶盖产生相对转动,内胆与瓶盖的连接松脱,内胆掉入瓶体内,即实现液体与液体或液体与固体的在瓶内的混合。或使用时通过瓶体直接挤压内胆,使内胆破裂,实现液体与液体或液体与固体的在瓶内的混合。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液-液、液-固混合瓶,由瓶体(1)和瓶盖(2)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瓶体(1)内设置有内胆(3),内胆(3)顶部与瓶盖(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液-液、液-固混合瓶,其特征在于内胆(3)下部横截面大于瓶体(1)上部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液-液、液-固混合瓶,其特征在于内胆(3)顶部与瓶盖(2)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液-液、液-固混合瓶,其特征在于瓶体(1)及内胆(3)上部呈园形,内胆(3)下部为正多面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液-液、液-固混合瓶,其特征在于内胆(3)下部为正四棱柱体或正六棱柱体或正八棱柱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液-液、液-固混合瓶,由瓶体和瓶盖构成,在瓶体内设置有内胆,内胆顶部与瓶盖连接,内胆下部横截面大于瓶体上部内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胆顶部与瓶盖通过螺纹连接。瓶体及内胆上部呈圆形,内胆下部呈正多面体。内胆下部为正四棱柱体、正六棱柱体、正八棱柱体。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内胆结构,使得瓶子可以盛装两种液体或一种液体和固体,并且可短时间在瓶内实现混合,且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加工制作简便、携带使用尤为方便,是一种理想的自行混合包装容器。
文档编号B65D81/32GK2737718SQ20042010774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2日
发明者龚晓 申请人:龚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