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840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上使用的捆绑工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运输货物过程中,货物通常需要捆绑,以防止货物在汽车行驶时脱落或者相互碰撞而造成丢失或者损坏。用绳索直接捆绑的方式虽然很常用,但费时费力,且难以将货物绑紧,存在着安全隐患。
铰车是一种先进的捆绑工具,采用铰车捆绑货物既方便又安全,深受广大驾驶员的欢迎。目前广泛使用的铰车设有一个支架和带轴,带轴装于支架上,且可以转动。捆绑器的捆绑带绕在带轴上。通过转动带轴,把绑于货物上的捆绑带收紧,就可以将货物捆绑起来。现有的转动带轴收紧捆绑带的方法是将一根撬棒插入带轴一端的撬棒孔,扳动撬棒,使带轴转动。由于铰车是固定于车体上的,受位置限制,在操作过程中当扳动撬棒使带轴转动一定的角度后,必须拔出撬棒插入另一个撬棒孔,以便继续转动带轴。显而易见,这样操作费时费力,同时,由于不断地使撬棒拔出和插入,容易造成人体手指或者其他部位损伤。
为此,本发明人申请了名为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申请号200410052805.7)的专利,包括一个固定座和一个转动体,固定座与带轴固连在一起,转动体套接于固定座的侧部,且在固定座与转动体的接触面处设有一个单向联动机构,在转动体上有至少一个撬棒孔。铰车采用上述转动装置后,由于采用了单向联动机构,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不必将撬棒拨出,使用安全可靠且省力,不会对产品或者人体造成损伤。但是,由于上述的带轴快速转动装置是与铰车成一体化设置的,这样在每一个带轴伸出端都必须设置这样一个转动装置,因此造成了铰车制作难度、制作工序的增加;而且每一个铰车的制作成本也相应增加。另外,一旦转动装置出现故障无法修复时,就必须将整个铰车替换,增加了使用成本,使用的灵活性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与铰车配合使用,便于随时拆卸和安装,使用的灵活性高,制作成本低廉,且加工制作方便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带轴转动装置与铰车一体化设置,增加了制作难度和制作工序,生产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日常维修保养,一旦损坏无法修复时,只需更换本装置即可,保证铰车能够继续使用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利于维护保养,一旦损坏就会造成整个铰车报废,使用成本较高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铰车带轴能够快速转动,在操作时不必将撬棒拔出,从而操作方便、省力,提高铰车的捆绑速度,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可靠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操作过程繁琐,工作效率不高,费时费力,使用时需要不断地使撬棒拔出和插入等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设置于铰车支架侧部的带轴伸出端,包括一个带轴接头和一个转动体,在转动体上至少有一个撬棒孔,所述转动体套接于带轴接头的侧部,在带轴接头和转动体的接触面处设有一个单向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轴伸出端至少有一个销孔,带轴接头可以插入或者套于带轴伸出端上,在带轴接头和带轴伸出端之间设有一个利用销轴插入销孔使两者相固连且可以脱卸的连接机构。
在使用时,铰车支架固定于汽车上,本装置装于铰车支架侧部的带轴伸出端,且与带轴伸出端相连接。操作时,将撬棒插入撬棒孔,来回反复地扳动撬棒,利用单向联动机构,就可使铰车的带轴沿单向转动,将卷于带轴上的捆绑带收紧。
在本发明中,利用销轴使本装置与铰车之间成为可脱卸的分体式结构。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方便地装配上去。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生产制作成本,而且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在上述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中,所述的连接机构为设于带轴接头一端的可以插入带轴伸出端的柱体,销轴穿过带轴伸出端上相应的销孔并固连在柱体上。通过这种结构可将带轴伸出端和带轴接头固连起来。在此结构中,带轴快速转动装置的连接机构是插于带轴伸出端中的。
这里销轴与柱体的配合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为了安全可靠,在上述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中,所述的销孔有若干个,每个销孔中均设有销轴,且销轴与柱体之间通过螺纹相连接。
在上述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中,所述的连接机构为带轴接头一端具有一可以容纳带轴伸出端的内腔,且在内腔侧壁上设有销孔,销轴贯穿带轴伸出端上的销孔和内腔侧壁的销孔。通过这种连接机构也可将带轴伸出端和带轴接头固连起来。在此结构中,带轴快速转动装置的连接机构是将带轴伸出端包容起来。
为了进一步提高带轴伸出端和带轴接头固连的强度,在上述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中,所述的销轴上设有通孔,在通孔内穿设有一根传动销,传动销两端插于带轴伸出端的销孔和带轴接头的传动销孔内。一般情况下,这里的传动销和销轴是相互垂直设置的,两者形成十字结构。当然两者非垂直设置也是可行的,并且在其上可以设置不止一根的传动销和销轴。
在上述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中,在带轴接头的端部设有凸起的铆接块,在铆接块上铆接有挡块,转动体套于带轴接头后,通过挡块的外缘挡住转动体。这是带轴接头与转动体的一种连接方式。
也可以是另一种方式,即在上述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中,在带轴接头和转动体之间设有连接螺钉,转动体套于带轴接头后,通过连接螺钉的顶部外缘挡住转动体。
在上述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中,所述的单向联动机构包括位于转动体与带轴接头接触面处的转动体上的若干弹簧孔,每个弹簧孔内由内至外均装有一根弹簧和一个顶柱,顶柱在弹簧的作用下顶压于带轴接头的侧部,在带轴接头的侧部设有与弹簧孔相同数量且位置对应的滑槽,滑槽的一个侧面为一个沿转动体转动方向向一侧倾斜且延伸至带轴接头侧表面的斜面,另一个侧面为垂直于带轴接头侧表面的直面。
在使用过程中,当沿着滑槽斜面倾斜的方向转动转动体时,在弹簧作用下伸出弹簧孔的顶柱会顺着滑槽的斜面向上移动,使顶柱缩入弹簧孔内,直至顶柱顶压于固定座的侧表面上。接着,顶柱进入下一个滑槽内,又重复这一过程。显然,在转动体沿着这一方向转动时,带轴接头是固定不动的,也就是说转动体不能带动带轴转动。
反之,如果使转动体沿相反方向转动,则当顶柱进入滑槽后,顶柱会被滑槽的直面挡住,从而顶柱无法滑过滑槽。这样,转动体与带轴接头成为联动关系。在转动体的转动力矩作用下,带轴接头也一起转动,最后带动带轴转动。
在上述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中,所述的滑槽均匀分布于带轴接头的侧部,弹簧孔也均匀分布于转动体上。
在上述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中,所述的转动体上设有两个用于插撬棒的撬棒孔,上述两个撬棒孔相对设置。
本转动装置应用于铰车时,需要使转动体与带轴接头联动时转动体的转动方向与铰车带轴卷带的方向相一致。在使用时,只要将撬棒插入转动体的撬棒孔中,来回反复地扳动撬棒。由于只能使带轴接头沿单向转动,故可以带动带轴将捆绑带收紧。使用完毕后可以将本装置整体卸下,用本装置与其他的铰车配合使用。也就是多个铰车只要采用一个转动装置就可以实现带轴的收紧工作。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的优点在于1、采用分体式结构,有效地简化了铰车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多个铰车可以共用一个转动装置即可完成捆绑带的收紧。
2、便于日常维修保养,一旦转动装置损坏无法修复时,只需更换即可,保证铰车能够继续使用,有效利用资源。
3、便于随时拆卸和安装,使用的灵活性高,操作过程简便。
4、在操作时不必将撬棒拔出,从而操作方便、省力,提高铰车的捆绑速度,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可靠。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本铰车的侧向示意图。
图6是本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中带轴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中转动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中带轴接头的剖面图。
图9是沿图8的A-A剖面图。
图10是本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中带轴接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中带轴接头的侧视图。
图12是沿图11的B-B剖面图。
图13是沿图11的C-C剖面图。
图14是本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实施例二中带轴接头局部视图。
图16是沿图15的D-D剖面放大图。
图17本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实施例二中转动体的剖面图。
图中,铰车支架1、带轴孔1a、带轴接头2、销孔2a、传动销孔2b、转动体3、撬棒孔4、带轴5、带轴伸出端5a、销孔5aa、外罩6、柱体7、销轴8、内腔9、销子10、通孔11、传动销12、铆接块13、挡块14、连接螺钉15、弹簧孔16、弹簧17、顶柱18、滑槽19、斜面20、直面21、棘爪轴22、单向棘轮23、棘爪24、螺纹孔25、单向齿26、弹簧衬片27。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设置在铰车支架1侧部的带轴伸出端5a处。本装置包括一个带轴接头2和一个转动体3,在转动体3上开设有用于插撬棒的撬棒孔4,撬棒孔4为两个且相对的设置在转动体3上。在铰车支架1的另一侧设有与带轴5固连的单向棘轮23,带轴5的一端穿过支架1上的带轴孔1a伸出支架1侧面,棘轮23就固连在带轴5的伸出处。在单向棘轮23的一侧设有一个用于卡住单向棘轮23的棘爪24,见图5所示。这样可以保证带轴5在收卷的时候单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棘爪轴22固连在绞车支架1侧面,棘爪24套在棘爪轴22上,使得棘爪24能够转动,但不能从棘爪轴22上脱出。
在铰车支架1的另一侧也有带轴5伸出,即带轴伸出端5a,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带轴伸出端5a侧面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销孔5aa。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快速转动装置就设置于上述的带轴伸出端5a处,包括一个带轴接头2和一个转动体3,转动体3套接于带轴接头2的侧部,在带轴接头2和转动体3的接触面处设有一个单向联动机构。
带轴接头2的侧面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销孔2a,见图6和图7所示。在带轴接头2与上述的带轴伸出端5a之间有一个可以脱卸的连接机构。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8、图9所示,该连接机构为带轴接头2一端的一个可以容纳带轴伸出端5a的内腔9,带轴伸出端5a就装于该内腔9中。销轴8贯穿带轴伸出端5a上相对应的两个销孔5aa并插入带轴接头2内腔9侧壁上的销孔2a内,将带轴伸出端5a和带轴接头2固连起来。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销轴8上设有通孔11,在通孔11内穿有一根传动销12。传动销12贯穿带轴接头2上的两个传动销孔2b、带轴伸出端5a上的两个销孔5aa及销轴8上的通孔11,从而使销轴8得到定位。另外,在传动销12的末端开孔,用一根销子10穿入该孔,以防止传动销12脱出。这里的传动销12和销轴8是相互垂直设置。
如图3、图4、图10、图11、图12所示,单向联动机构包括转动体3上均匀分布的六个弹簧孔16,弹簧孔16位于转动体3与带轴接头2接触面处,每个弹簧孔16内由内至外均装有一根弹簧17和一个顶柱18,顶柱18在弹簧17的作用下顶压于带轴接头2的侧部。在带轴接头2的侧部设有与弹簧孔16相同数量且位置对应的滑槽19,滑槽19的一个侧面为一个沿转动体3转动方向向一侧倾斜且延伸至带轴接头2侧表面的斜面20,另一个侧面为垂直于带轴接头2侧表面的直面21。显然,由于弹簧孔16是均匀分布的,因此滑槽19也均匀分布于带轴接头2的侧部。
如图3、图4所示,在带轴接头2和转动体3之间设有连接螺钉15,转动体3套于带轴接头2后,通过连接螺钉15的顶部外缘挡住转动体3,使带轴接头2与转动体3连接在一起。如图11、图13所示的另一个连接方式,在带轴接头2与连接螺钉15的接触面设有相互啮合的单向齿26。采用这样的结构,转动体3不会脱离带轴接头2,但转动体3可以相对于带轴接头2转动。单向齿26可以保证连接螺钉15与带轴接头2紧密固连,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松动。
在使用时,将铰车的带轴伸出端5a插入带轴接头2的内腔9,将带轴接头2和带轴伸出端5a上相应的销孔2a、销孔5aa对准,然后插入销轴8,并且在销轴8的通孔11内插入传动销12。这样就将本发明提供的装置与铰车固连起来了。本实施例中,转动体3上有两个撬棒孔4,且相对设置。在使用铰车时,将一根撬棒插入位于转动体3中的撬棒孔4内,反复来回扳动撬棒,利用单向联动机构使带轴5单向转动,以收紧卷于带轴5上的捆绑带。
完成上述操作以后,本装置可以继续连在铰车上,也可以将其卸下用于其它铰车上或者储存起来下次使用。在脱卸时,首先拨出销子10将传动销12拆下,然后拔出销轴8,就可使本发明提供的装置与铰车分离了。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在转动体3及带轴接头2的外侧还可套一个外罩6,以防止雨水或者杂物进入转动体3与带轴接头2的连接处。
实施例二如图14、图15、图16所示,这是本发明提供的快速转动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带轴接头2的一端为一个柱体7,柱体7插于带轴伸出端5a内。在带轴伸出端5a上开有四个均匀分布的销孔5aa,四个销轴8穿过带轴伸出端5a上相应的销孔5aa固连在柱体7的螺纹孔25上。销轴8与柱体7通过螺纹配合将带轴伸出端5a和带轴接头2固连。
如图14所示,在带轴接头2的端部设有凸起的铆接块13,在铆接块13上铆接有挡块14,转动体3套于带轴接头2后,通过挡块14的外缘挡住转动体3。从而使转动体3不会脱离带轴接头2。
在使用时,将带轴接头2的柱体7插入带轴伸出端5a,销轴8穿过带轴伸出端5a上相应的销孔5aa通过螺纹结构与柱体7固连。为了保证销轴8与柱体7紧密固连,在销轴8还可以套上弹簧衬片27。这样就将本发明提供的快速转动装置与铰车固连起来了。
本实施例二的快速转动装置用法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本实施例中,转动体3上的撬棒孔4有四个,且均匀分布,见图17所示。
在本装置使用完毕并需要卸下时,用扳手之类的工具将销轴8旋下,就可以使本装置与铰车脱离。
实施例二的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类同,本文不作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铰车支架1、带轴孔1a、带轴接头2、销孔2a、传动销孔2b、转动体3、撬棒孔4、带轴5、带轴伸出端5a、销孔5aa、外罩6、柱体7、销轴8、内腔9、销子10、通孔11、传动销12、铆接块13、挡块14、连接螺钉15、弹簧孔16、弹簧17、顶柱18、滑槽19、斜面20、直面21、棘爪轴22、单向棘轮23、棘爪24、螺纹孔25、单向齿26、弹簧衬片2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它设置于铰车支架(1)侧部的带轴伸出端(5a),包括一个带轴接头(2)和一个转动体(3),在转动体(3)上至少有一个撬棒孔(4),所述转动体(3)套接于带轴接头(2)的侧部,在带轴接头(2)和转动体(3)的接触面处设有一个单向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轴伸出端(5a)至少有一个销孔(5aa),带轴接头(2)可以插入或者套于带轴伸出端(5a)上,在带轴接头(2)和带轴伸出端(5a)之间设有一个利用销轴(8)插入销孔(5aa)使两者相固连且可以脱卸的连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机构为设于带轴接头(2)一端的可以插入带轴伸出端(5a)的柱体(7),销轴(8)穿过带轴伸出端(5a)上相应的销孔(5aa)并固连在柱体(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孔(5aa)有若干个,每个销孔(5aa)中均设有销轴(8),且销轴(8)与柱体(7)之间通过螺纹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机构为带轴接头(2)一端具有一可以容纳带轴伸出端(5a)的内腔(9),且在内腔(9)侧壁上设有销孔(2a),销轴(8)贯穿带轴伸出端(5a)上的销孔(5aa)和内腔(9)侧壁的销孔(2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轴(8)上设有通孔(11),在通孔(11)内穿设有一根传动销(12),传动销(12)两端插于带轴伸出端(5a)的销孔(5aa)和带轴接头(2)的传动销孔内(2b)。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轴接头(2)的端部设有凸起的铆接块(13),在铆接块(13)上铆接有挡块(14),转动体(3)套于带轴接头(2)后,通过挡块(14)的外缘挡住转动体(3)。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轴接头(2)和转动体(3)之间设有连接螺钉(15),转动体(3)套于带轴接头(2)后,通过连接螺钉(15)的顶部外缘挡住转动体(3)。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联动机构包括位于转动体(3)与带轴接头(2)接触面处的转动体(3)上的若干弹簧孔(16),每个弹簧孔(16)内由内至外均装有一根弹簧(17)和一个顶柱(18),顶柱(18)在弹簧(17)的作用下顶压于带轴接头(2)的侧部,在带轴接头(2)的侧部设有与弹簧孔(16)相同数量且位置对应的滑槽(19),滑槽(19)的一个侧面为一个沿转动体(3)转动方向向一侧倾斜且延伸至带轴接头(2)侧表面的斜面(20),另一个侧面为垂直于带轴接头(2)侧表面的直面(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19)均匀分布于带轴接头(2)的侧部,弹簧孔(16)也均匀分布于转动体(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体(3)上设有两个用于插撬棒的撬棒孔(4),上述两个撬棒孔(4)相对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涉及机械技术领域。本装置设置于铰车支架侧部的带轴伸出端,包括一个带轴接头和一个转动体,在转动体上至少有一个撬棒孔,所述转动体套接于带轴接头的侧部,在带轴接头和转动体的接触面处设有一个单向联动机构,所述的带轴伸出端至少有一个销孔,带轴接头可以插入或者套于带轴伸出端上,在带轴接头和带轴伸出端之间设有一个利用销轴插入销孔使两者相固连且可以脱卸的连接机构。本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成本较低、维修方便、操作灵活性高且能够提高绞车的捆绑速度。
文档编号B65B13/18GK1749068SQ20051006123
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4日
发明者阮卜琴 申请人:玉环双友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