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剥离机构和标签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8766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标签剥离机构和标签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签剥离机构,该标签剥离机构通过卷筒纸从卷筒纸内衬的无标签侧成锐角地弯回到其自身地传送标签纸,而从粘附有标签的卷筒纸内衬剥离标签。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在标签被打印后、从卷筒纸内衬剥离标签的标签剥离机构的标签打印机。
背景技术
通常,打印和排出标签用的标签打印机打印到卷式标签纸,该卷式标签纸包括具有可剥离地附于卷纸筒的一侧(此处称为“前面”)的固定长度的粘合标签的卷纸筒内衬。该标签打印机传送标签纸,直到标签到达打印机构打印标签的打印位置。然后,标签纸向下游传送到标签剥离机构,从而已打印标签脱离卷纸筒,然后剥离的标签和卷纸筒内衬从分开的排放路径排出。典型的标签剥离机构经从其背面(无标签侧)弯曲卷筒纸的路径,通过小于或等于90度的角度传送其上附有标签的卷筒纸,并利用标签的刚性(脱离平面的刚性)以从每个标签的前缘开始,逐渐从内衬分离标签。例如,在日本未审核专利申请公开H4-272876就描述了具有此类标签剥离机构的打印机。
此类标签剥离机构具有被设置围绕90度或更小角度的角部以弯曲和引导卷筒纸内衬背面的卷筒纸引导器,并传送接触该卷筒纸引导器的卷筒纸内衬。卷筒纸内衬传送通过的曲率半径越小,就能够越可靠地从内衬剥离标签。
当标签纸设置成卷时,标签以固定间隔附于其表面的连续卷筒纸内衬被卷成卷。标签利用粘合剂附于卷筒纸的表面,而即使在标签从卷筒纸剥离后,粘合剂会被留在卷筒纸的表面上。少量粘合剂也出现在附于卷筒纸的标签区域周围。这会导致粘合剂传送到与卷筒纸和标签表面接触的传送路径部分。随着粘合剂在传送通路上的如此积累,卷筒纸和标签会趋向粘到目前已变粘的这些传送通路部分。例如,这使得很难传送用于标签精确定位的卷筒纸,也会导致卡纸和其它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标签剥离机构的一个优点在于可以防止由粘到传送通路的粘合剂引发的卡纸或其它问题,而因此卷筒纸内衬和标签可以可靠地被传送。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该标签剥离机构的标签打印机也具有同样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标,根据本发明的标签剥离机构具有具有凸起表面的卷筒纸弯曲引导器,其用于将前表面附有标签的连续卷筒纸向该卷筒纸的背面弯曲90度或更小角度;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其设置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的引导面部分的对面的、自凸弯曲表面的卷筒纸传送方向的上游;和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其设置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的引导面部分的对面的、自接触表面的卷筒纸传送方向的下游。用于接触卷筒纸的表面的多个接触部分,以某一间隙、横过垂直于卷筒纸传送方向的卷筒纸宽度,被设置到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和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中的至少一个处。卷筒纸在上游引导面部分和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之间传送;围绕凸弯曲表面弯曲90度或更小的角度;而然后在下游引导面部分和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之间传送。随着标签围绕凸弯曲表面被弯曲地传送,标签从卷筒纸上被剥离。
沿卷筒纸的传送方向,这种标签剥离机构具有凸弯曲表面的上游和下游侧的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和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以防止卷筒纸上升脱离凸起的弯曲表面,从而使卷筒纸经较小的曲率半径而被传送。因此,随着卷筒纸围绕该凸弯曲表面行进,标签从卷筒纸上被可靠地剥离。接触卷筒纸的前表面的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和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具有卷筒纸被传送时,在横过卷筒纸的宽度的有限位置处接触卷筒纸的接触部。这样,可以使与卷筒纸和标签的表面的接触面积最小,而防止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和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上粘合剂的积累。
此外,即使来自卷筒纸表面的粘合剂粘到了接触部分,结合卷筒纸的传送,粘合剂也会逐渐从这些接触部分移动到与卷筒纸垂直的其间的间隙中。因此,防止在这些接触部分上粘合剂的累积,防止出现诸如卡纸的问题,而能够平滑地传送卷筒纸。
更优选地,接触部分形成有肋,而所述肋在接触卷筒纸的远端的两侧上具有锥形表面,其形成从底部向肋的远端逐渐变窄的锥形断面。
可选地,接触部分形成有辊子,而所述辊子在接触卷筒纸的外围端的两侧上具有锥形表面,其形成从底部向外围逐渐变窄的锥形断面。
这些肋状或辊子接触部分减小了与卷筒纸和标签表面的接触面积,结合卷筒纸的传送,有效地促进了粘合剂从宽度方向的接触部分向垂直于卷筒纸的其间的间隙的运动;从而更有效地防止粘合剂在接触部分上的累积。
更优选地,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的接触部分沿与其中卷筒纸弯曲引导器弯曲卷筒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向卷筒纸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侧弯曲,并逐渐使卷筒纸传送通路变窄。
这种布置可防止卷筒纸在沿卷筒纸传送方向的凸弯曲表面的上游侧,升离凸弯曲表面,而能够经较小的曲率半径传送卷筒纸。此外,由于标签沿脱离卷筒纸的方向被弯曲表面弯曲,因此标签就能够更可靠地从卷纸筒剥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标签剥离机构,具有凸起表面的卷筒纸弯曲引导器,其用于将前表面附有标签的连续卷筒纸向该卷筒纸的背面弯曲90度或更小角度;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其设置在自凸弯曲表面的卷筒纸传送方向的上游,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的引导面部分的对面;和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其设置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的引导面部分的对面的、自接触表面的卷筒纸传送方向的下游。不接触卷筒纸的表面的多个凹陷部分,以某一间隙、横过垂直于卷筒纸传送方向的卷筒纸宽度,被设置到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和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中的至少一个处。卷筒纸在上游引导面部分和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之间传送;围绕凸弯曲表面弯曲90度或更小的角度;而然后在下游引导面部分和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之间传送。随着标签围绕凸弯曲表面被弯曲地传送,标签从卷筒纸上被剥离。
沿卷筒纸的传送方向,这种标签剥离机构具有凸弯曲表面的上游和下游侧的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和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以防止卷筒纸上升脱离凸起的弯曲表面,从而使卷筒纸经较小的曲率半径而被传送。因此,随着卷筒纸围绕该凸弯曲表面行进,标签从卷筒纸上被可靠地剥离。多个凹陷部分横过卷筒纸的宽度设置在接触卷筒纸表面的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和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中,并同样使与卷筒纸和标签表面的接触面积最小,从而使粘合剂很难在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和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上累积。此外,即使来自卷筒纸表面的粘合剂粘到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或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上,结合卷筒纸的行进,粘合剂也会逐渐移动进入凹陷部分。因此,可以防止在这些接触部分上粘合剂的累积,防止出现诸如卡纸的问题,而能够平滑地传送卷筒纸。
进一步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标签剥离机构,具有具有凸起表面的卷筒纸弯曲引导器,其用于将前表面附有标签的连续卷筒纸向该卷筒纸的背面弯曲90度或更小角度。随着卷筒纸围绕凸弯曲表面被弯曲90度或更小度数地传送,标签从所述卷筒纸上被剥离,而在当卷筒纸被传送时至少接触所述卷筒纸表面的部分的表面为不粘表面。
通过使用不粘材料形成或涂敷至少该标签剥离机构中的接触部分的表面,当不粘接触部分接触卷筒纸表面时,则粘合剂很难粘到不粘接触部分。因此,即使不使与卷筒纸表面的接触面积最小,也可以防止粘合剂的累积,防止出现诸如卡纸的问题。
更优选地,该标签剥离机构具有标签引导辊,其在所述标签围绕凸弯曲表面弯曲90度或更小角度地传送时,随着所述标签从卷筒纸剥离,支撑所述标签。
因此,当标签从由卷筒纸弯曲引导器弯曲的卷筒纸剥离而排出时,这种标签剥离机构的标签引导辊支撑着该标签。因此,可以防止剥离的标签落下或下垂。如果标签从标签分配器开口落下,标签将粘到工作台或地板上。如果标签较长,标签的下垂部分可能会粘到标签打印机的外壳。
更优选地,这种标签剥离机构还优选地具有当标签从卷筒纸剥离时排放标签的标签排出辊。这种标签排出辊被设置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和标签引导辊之间。当所述标签被剥离和排出时,已剥离标签的尾端部分由标签排出辊支撑,而标签的中间部分由标签引导辊支撑。这样,标签可完全从卷筒纸剥离,而标签的尾端不用保持附于卷筒纸,可以防止标签落下,并可以防止标签前端的下垂,从而使用户更容易地拿走标签。
可选地,当标签被剥离和排出时,标签的尾端部分可由卷筒纸支撑,而标签的中间部由标签引导辊支撑。
这样,标签被支撑在尾端和中部处的多个位置,而不会垂下地被可靠地支撑。
更优选地,每个标签引导辊和标签排出辊为多个辊的同轴组件,而当接触标签的粘合表面时,辊的表面的粘合强度不同。
这些辊中的一些的表面可以具有与标签的粘合表面相对较高的粘合强度,而其它辊可具有相对较低的粘合强度。通过组合多个这种辊子以同轴形成标签引导辊和标签排出辊,辊子的标签保持强度可以被最佳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标签打印机,具有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标签剥离机构;一个用于打印所述标签的打印头;传送机构,其用于将其上附有标签的连续卷筒纸顺序地经过用于由所述打印头打印的打印位置,和用于由所述标签剥离机构剥离标签的标签剥离位置;卷筒纸排出开口,用于在所述标签被剥离后排放所述卷筒纸;和标签分配开口,用于在所述标签从所述卷筒纸剥离后排放所述标签。
更优选地,打印头为热敏打印头;而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被压到所述热敏指印头的压纸辊。
因此,这种标签打印机可以可靠和完全地从卷筒纸内衬分离经标签剥离机构传送的标签,并将该标签从打印机排出。从而,可以防止由于标签从卷筒纸分离而粘到纸通路内部而导致的卡纸,因此,可以实现高度可靠的标签打印机。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标签打印机和标签剥离机构可以使粘合剂转移和粘到卷筒纸传送通路减到最小;可以防止粘合剂累积在接触卷筒纸和标签的传送通路的部分,从而可以平稳地传送卷筒纸,而不会出现如夹纸的问题。
结合附图,通过参考下述描述及权利要求,通过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成果将会清晰而易于理解。


图1是根照本发明的标签打印机的外部斜视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标签打印机的侧剖视图;图3是显示图1中所示的标签打印机的标签剥离机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4是图1中所示标签打印机中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的主视图;图5是显示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的引导辊的主视图;图6是如图1中所示的标签打印机的外部斜视图,其门组件是打开的;图7为图6中所示的标签打印机的剖视图;图8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的剖视图;图9是显示图8中所示的标签打印机的标签剥离机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0是显示图8中所示的标签打印机的门组件开启的外部斜视图;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标签打印机的剖视图;图12是显示本发明的标签剥离机构中的标签支撑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3是显示本发明的标签剥离机构中的标签支撑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标签剥离机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和图15是显示下垂标签的传统标签剥离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标签剥离机构的标签打印机的优选实施例。
总体结构图1是根照本发明的标签打印机1的外部斜视图;图2为显示标签打印机内部结构的侧剖视图;而图3是显示标签打印机中的标签剥离机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中的标签打印机1具有形状实质上为平行六面体的打印机机壳2,标签分配器开口3形成在其上部;和卷筒纸排出开口(出口)4,其位于打印机机壳2的前部2a的底部处。卷纸室5形成在打印机机壳2内部的下半部中。用于标签打印的卷纸6被装载入卷纸室5内。
用于打印标签的卷纸6包括具有固定宽度的卷成卷的连续卷筒纸8,通常为矩形的标签7以规则间隔附于其上。未示出的可调纸引导器被设置在标签打印机1内部(例如在卷纸室5中),以控制卷纸6和卷筒纸8的宽度,并能够设置到使用中的卷纸6的宽度。
注意在图2中由标号8表示的点划线代表当使用剥离机构20时卷筒纸8的传送路径,而由标号7表示虚线代表当使用剥离机构20时标签7的传送路径。
标签附于其上的卷筒纸8,自装载在卷纸室5中的卷纸6经传送路径11传送;保持在压纸辊13和热敏打印头12之间;并通过压纸辊13的旋转传送。标签7被附于卷筒纸8的前侧8a。在打印头12打印标签7后,卷筒纸8通过标签剥离机构20传送。
标签剥离机构20具有实质以V形结构弯曲到锐角的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当卷筒纸8围绕该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顶点传送时,已打印标签7自其前缘逐渐从卷筒纸8剥离,并从标签分配器开口3排出。
作为标签剥离机构20部分的剥离辊22,被设置在卷筒纸8传送通路的下游侧,在压纸辊13的与打印头12相对侧的某一位置处。当标签剥离机构20关闭时,剥离辊22被压到压纸辊13的外表面,从而随着压纸辊13的旋转而旋转。在标签7从卷筒纸8剥离后,卷筒纸8沿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前进,并被压纸辊13和剥离辊22保持。压纸辊13的旋转将围绕剥离辊22的外部的卷筒纸8传送到打印机的前部,这样卷筒纸8从卷筒纸出口4排出。
标签剥离机构以下将参照图2和图3,描述用于从卷筒纸8剥离已打印标签7的标签剥离机构20。
标签剥离机构20的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具有在末端形成的弯曲表面21a。该弯曲表面21a是具有较小曲率半径的凸弯曲表面。平坦的上游引导器表面21c沿卷筒纸传送方向从弯曲表面21a的上游侧端点21b平滑延伸。平坦的下游引导器表面21e沿卷筒纸8传送方向从弯曲表面21a的下游侧端点21d平滑延伸。
上游侧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被设置在上游引导表面21c的相对侧,并具有以特定间隔横过卷筒纸宽度设置的多个肋31。下游侧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4相类似地被设置在下游引导表面21e的相反侧,并具有以特定间隔横过卷筒纸宽度的多个引导辊32。上游引导器表面21c和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的肋31之间的距离比卷筒纸8和标签7的总厚度略大。
利用具有凸弓形(其沿由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弯曲卷筒纸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弯曲)的上游肋31d,该间隙被制作得从卷筒纸传送方向的上游向下游侧逐渐变窄。这具有将卷筒纸8压到传送通路的上游侧的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上的效果。
更具体地说,上游肋31d在联接确定该传送通路中的弯曲表面21a的曲率中心25与端点21b的直线L1的附近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弯曲表面21a的上游侧按压卷筒纸8;而引导辊32在连接曲率中心25和端点21d的直线L2的附近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弯曲表面21a的下游侧按压卷筒纸8。该卷筒纸8被按压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弯曲表面21a的上游侧(L1)和下游侧(L2)的两个点上。这种结构可防止卷筒纸8从弯曲表面21a突出,而能够经较小的曲率半径传送卷筒纸8。
此外,随着卷筒纸8经上游肋31d的弯曲部分和肋31传送,标签7沿脱离卷筒纸8的方向沿该弯曲部分弯曲,而标签7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从卷筒纸8剥离。通过卷筒纸8略微向背面弯曲,上游肋31d也将卷筒纸8引导到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弯曲表面21a,而然后卷筒纸8围绕该弯曲表面21a成锐角弯曲。这种结构能沟通过较小的曲率半径传送卷筒纸8。
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的肋31向卷筒纸传送方向的下游侧延伸,超出卷筒纸引导器21的弯曲表面21a的上游侧端21b某一特定长度。更具体地说,这些肋31从连接端点21b和确定弯曲表面21a的曲率中心25的直线L1向下游延伸。
在另一(即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4中的引导辊32的外表面沿卷筒纸传送方向,从弯曲表面21a的下游端点21d向上游突出某一特定长度。更具体地说,导辊32的外表面从连接曲率中心25和端点21d的直线L2向上游突出。
换言之,沿卷筒纸传送方向,上游肋31d被设置在上游侧某一位置处、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上,该上游肋31d具有随着卷筒纸8向弯曲表面21a行进,导致卷筒纸8凸起弯曲到卷筒纸的表面侧(标签侧)的凸起弧形。这些上游肋31d自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的肋31,略向上游引导表面21c侧突起,以便可以使卷筒纸8略向由弯曲表面21a导致的卷筒纸8弯曲的相反方向弯曲。这样在卷筒纸8被上游肋31d略向表面侧(标签侧)弯曲后,卷筒纸8然后被引导到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弯曲表面21a,并随着卷筒纸8围绕弯曲表面21a行进而被弯曲为锐角。上游肋31d平滑地连接到肋31。该卷筒纸8被按压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弯曲表面21a的上游侧(L1)和下游侧(L2)的两个点上。这种结构可防止卷筒纸8从弯曲表面21a突出,而能够经较小的曲率半径传送卷筒纸8。
如图4所示,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具有以特定间隔横过卷筒纸的宽度,也就是,垂直于卷筒纸传送方向设置的多个肋31(和上游肋31d)。每个肋31(和上游肋31d)具有与卷筒纸8前侧8a接触的接触表面31a。锥形表面31b形成在接触表面31a的两侧上,以便锥形的宽度在接触表31a处最窄,从而使与卷筒纸8的前侧8a的接触面积最小。每条肋31(和上游肋31d)之间的空间形成了该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中的凹陷(间隙)31c。接触卷筒纸8的前侧8a的肋31(和上游肋31d)由诸如硅塑料或氟塑料的不粘化合物或混合物制成。可选择地,可以用诸如硅塑料或氟塑料的不粘化合物或混合物对肋31(和上游肋31d)的表面进行涂层。进一步可选地,也可以仅在肋31和上游肋31d的表面涂诸如硅油的不粘化合物。引导辊32也优选地被处理以具有不粘表面。在标签分配开口3处接触标签7的粘贴面的标签排出辊27和标签引导辊28,也优选地进行不粘处理。对于硅油,一般用作标签7粘合剂的丙烯酸乳胶的粘合强度非常低。
引导辊32是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4的接触部分,它包括其间以特定间隔横过卷筒纸8宽度,也就是,垂直于卷筒纸8的传送方向的多个辊段。如图5所示,引导辊32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轴33上。每个引导辊32具有接触卷筒纸8的前侧8a的接触表面32a。锥形表面31b形成在接触表面32a的每一侧,以便锥形向外部表面变窄,并在接触表面32a处最窄,从而使与卷筒纸8的前侧8a的接触面积最小。直径较小的凹陷部32c也形成在引导辊32的两侧,以便不接触卷筒纸8的前侧8a。
该标签排出辊27可自由旋转地设置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弯曲表面21a附近的下游侧。标签排出辊27的外表面的顶部被设置得实质上与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的肋31延伸的直线成一条直线。该标签引导辊28可自由旋转地设置在标签分配器开口3侧,接近标签排出辊27。标签引导辊28和标签排出辊27实质上被定位于同一高度。而标签引导辊28和标签排出辊27可以保持被剥离的标签。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标签7可以完全从卷筒纸8分离而排放,标签7不需要利用附于卷筒纸8的尾端保持,而标签7可以容易地被用户拿走。
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4的下游侧为肋状引导器29,其与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下游引导表面21e相对的部分为弯曲离开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平缓的弧。引导器29的肋使与卷筒纸8的前侧8a的接触面积最小。该引导器29由诸如硅塑料或氟塑料的不粘化合物或混合物制成。可选地,该表面可以用诸如硅塑料或氟塑料的不粘化合物涂层。进一步可选地,诸如硅油的不粘性化合物或混合物可以涂覆到该表面。这可以防止标签粘合剂粘到处理表面。卷筒纸8由引导器29和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下游引导表面21e引导并在引导器29和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下游引导表面21e之间传送。
作为标签剥离机构20一部分的剥离辊22由不粘性硅橡胶制成。可选地,该表面可以用诸如硅塑料或氟塑料的不粘化合物或混合物涂层。进一步可选地,诸如硅油的不粘性化合物或混合物可以涂覆到该表面。这样,卷筒纸8由剥离辊22和压纸辊13保持和传送,并从卷筒纸出口4排放到打印机的前部。
如图6到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当前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还具有围绕卷筒纸出口4的顶部向打印机前部打开的门组件30。标签剥离机构20的剥离辊22、引导辊32、标签排出辊27和标签引导辊28均附于该门组件30。
开启门组件30就开启了从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到卷筒纸出口4的卷筒纸排放通路。如图6和图7所示,当门组件30被打开时,卷筒纸8的前端就可以从门组件30下方的卷筒纸出口4拉出,而简单地关闭门组件30则将卷筒纸8设置在标签剥离机构20中。注意在图7中由标号8表示的点划线代表当使用剥离机构20时卷筒纸8的传送路径。
标签剥离机构的操作以下将描述前述标签剥离机构20从卷筒纸8剥离标签7的操作。
当具有附于其表面的标签7的卷筒纸8被保持在打印头12和压纸辊13之间,并由其传送时,打印头12将具体信息打印到空白标签7的表面上。当卷筒纸8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上游引导表面21c和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的上游肋31d之间传送时,卷筒纸8略向卷筒纸的表面侧(标签侧)弯曲,而然后被传送到弯曲表面21a。因为上游肋31d导致卷筒纸8弯向表面侧,其上附有标签7的卷筒纸8沿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上游引导表面21c传送,而不会上升离开上游引导表面21c。
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表面23和上游引导表面21c之间的距离比卷筒纸8和标签7的总厚度略大。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也与弯曲表面21a的上游部分重叠。从而,标签7附于其上的卷筒纸8沿肋31被传送到弯曲表面21a,而不会上升离开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23的肋31。
通过以特定间隔、横过垂直于卷筒纸8的传送方向的宽度安排多个肋31,使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和卷筒纸8的前侧8a之间的接触面积最小。这使得卷筒纸8的前侧8a上的粘合剂更难转移到接触表面31a,而即使粘合剂被传送到接触表面31a,卷筒纸的持续传送也会使粘合剂逐渐移动进入每条肋31(和上游肋31d)两侧上的凹陷(间隙)31c。
因此,使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的卷筒纸8接触表面上的粘合剂积累最小,从而卷筒纸8可以顺利地传送。
弯曲表面21a为具有较小曲率半径的凸弯曲表面,而卷筒纸8沿该弯曲表面21a以弯曲成锐角的形式传送。因此,当标签7被传送经过上游肋31d时,标签7朝向从卷筒纸8分离的方向前进,标签7的刚度导致标签7从标签7的前端开始逐渐脱离标签7附于其上的卷筒纸8,并且标签7沿与传送到该点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从标签分配器开口3排出。卷筒纸8沿弯曲表面21a而行;在下游引导表面21e和与下游引导表面21e相对的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4的引导辊32之间被引导;经过下游引导表面21e和凹陷的弯曲引导器29之间;而在压纸辊13和剥离辊22之间从卷筒纸出口4排出。这些结构能够经每条传送通路平滑地引导卷纸筒8和剥离标签7。
下游卷筒纸引导器24中的引导辊32的外表面与弯曲表面21a重叠,从而防止在卷筒纸8围绕弯曲表面21a弯曲后,上升离开弯曲表面21a。由于卷筒纸8由弯曲表面21a弯曲到较小的曲率半径的,标签7可以可靠地从卷筒纸8剥离。
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4的引导辊32沿垂直于卷筒纸8传送的方向的方向以特定间隔、横过卷筒纸8的宽度地设置,而使每条肋与卷筒纸8的前侧8a的接触面积最小。这使得留在其上附有标签7的卷筒纸8的前侧8a上的粘合剂更难附于引导辊32上,而由卷筒纸8在引导辊32上的运动,粘附到引导辊32的任何粘合剂被移动到每个引导辊32每侧上的凹陷部分32c。
由此,使粘附到接触卷筒纸8的引导辊32的表面上的粘合剂最少,并且平稳传送卷筒纸8。
引导标签7粘附的卷筒纸8上的前侧8a的引导器29和接触卷筒纸8的前侧8a的剥离辊22具有无粘性的表面。这防止了残留在卷筒纸8上的粘合剂粘附到接触卷筒纸8的前侧8a的剥离辊22和引导器29。由此卷筒纸8平稳地传送并且从卷筒纸出口4输出。
标签排出辊27位于标签7开始脱离卷筒纸8处的弯曲表面21a的下游、标签7的馈出侧。该标签排出辊27结合剥离辊22的旋转,沿标签排放方向被旋转驱动。因此,当已开始脱离卷筒纸8的标签7的前端部分驶上标签排出辊27上时,沿与卷筒纸8的方向不同的方向,标签排出辊27将标签7向标签分配器开口3传送。一旦标签7的前缘开始在弯曲表面21a处脱离,剥离操作会不被打断地继续下去,而结合标签7的传送而旋转的标签引导辊28将标签7引导到标签分配器开口3。标签排出辊27和标签引导辊28也具有不粘表面。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标签剥离机构20在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上具有多条肋31,所述肋31沿垂直于卷筒纸8行进的方向,横过卷筒纸8其间形成有间隙,所述肋31为接触卷筒纸8的前侧8a的部分,从而使与卷筒纸8的前侧8a的接触面积最小。因此,粘合剂从卷筒纸8的前侧8a到该接触部分的转移则更困难,而卷筒纸8可以无夹纸和其它问题地平滑地传送。
此外,通过沿垂直于卷筒纸8传送方向的方向、以其间的某一间隙横过卷筒纸的宽度设置了多个引导辊32,可以使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4与卷筒纸8的前侧8a的接触面积最小。这也使来自卷筒纸8的前侧8a的粘合剂向该接触部分的转移更为困难,而因此卷筒纸8可以被平稳地传送,而不会出现卡纸或其它问题。
因此,具有这种标签剥离机构20的标签打印机1利用标签剥离机构20,可以可靠而完全地从卷筒纸8剥离和排出已打印标签7。
此外,即使粘合剂粘到肋31或引导辊32上,粘合剂也可以被清理到在每侧形成的锥形表面31b,32b。此外,由于凹陷(间隙)31c,32c也设置在肋31和引导辊32的两侧上,粘在肋31或引导辊32的粘合剂可以被移入这些凹陷(间隙)31c,32c,从而消除对传送卷筒纸8的任何影响。
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粘合剂粘附到接触卷筒纸8的表面上,而卷筒纸8可以无夹纸或其它问题地平滑地传送。
不粘表面也被设置在与卷筒纸8的前侧8a接触的表面上,包括剥离辊22和其它辊和肋,以及卷筒纸引导器29的其它部分。因此,使与卷筒纸8接触的表面上的粘合剂的粘性最小,而卷筒纸8可以被平滑地传送,而不会出现诸如夹纸的问题。
这种不粘处理并不局限于辊子和肋,而可以应用到接触卷筒纸8的前侧(标签侧)8a的任何部分。
如上所述,剥离辊22和其它辊可以由具有很好防粘特性的硅橡胶制成。
肋形成在与卷筒纸8接触的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部分,而辊被用于接触卷筒纸8的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4部分。然而,本发明不受如此限制,而肋和辊可以根据期望有选择地设置在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和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4。
根据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使用热敏打印头,但也可以使用喷墨打印头或其它类型的打印头。
第二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以下将描述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标签剥离机构的标签打印机的另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和前述第一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中的类似部件由相似的标号表示,省略了其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8和图9,描述用于从卷筒纸8剥离已打印标签7的标签剥离机构20A。
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A被设置在上游引导表面21c对面,并具有以特定间隔横过卷筒纸8的宽度设置的、作为接触卷筒纸8的接触部的多个引导表面23a。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4A也类似地设置在下游引导表面21e对面,并具有以特定间隔横过卷筒纸8的宽度设置的、作为接触卷筒纸8的接触部的多个引导表面24a。上游引导器表面21c和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A的引导表面23a之间的距离比卷筒纸8和标签7的总厚度略大。卷筒纸压具26具有凸起弓形(其沿由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弯曲卷筒纸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弯曲),该压具26导致该距离向卷筒纸传送方向的下游侧逐渐变窄。如同下面更详细的描述,这具有将卷筒纸8压到传送通路的上游侧上的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上的效果。
更具体地说,卷筒纸压具26在连接确定弯曲表面21a的曲率中心25与端点21b的直线L1附近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弯曲表面21a的上游侧按压卷筒纸8;而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弯曲表面21a的下游侧,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4A的引导表面24a在连接曲率中心25与端点21d的直线L2附近向卷筒纸8施加压力。该卷筒纸8被按压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弯曲表面21a的上游侧(L1)和下游侧(L2)的两个点上。这种结构可防止卷筒纸8从弯曲表面21a突出,而能够经较小的曲率半径传送卷筒纸8。当标签7经卷筒纸压具26的弯曲部分行进时,标签7被该弯曲弧形部分沿脱离卷筒纸8的方向弯曲,而因此可以更可靠地从卷筒纸8剥离。在由卷筒纸压具26略微向表面侧(标签则)弯曲后,卷筒纸8被引导到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弯曲表面21a,而围绕弯曲表面21a成锐角弯曲。
从卷筒纸引导器21的弯曲表面21a的端点21b,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A的引导表面23a沿卷筒纸传送方向向下游侧延伸特定长度。更具体地说,引导表面23a从连接端点21b和确定弯曲表面21a的曲率中心25的直线L1向下游侧延伸。沿卷筒纸传送方向,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4A的引导表面24a从弯曲表面21a的下游侧端点21d向上游侧延伸特定长度。更具体地说,引导面24a从连接端点21d和曲率中心25的直线L2向上游突出。
换言之,卷筒纸压具26自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A,被设置在沿卷筒纸传送方向的上游的某一位置处,并导致卷筒纸8向弯曲表21a行进,以凸起地弯曲到卷筒纸的表面侧(标签侧)。为使卷筒纸8沿与其中弯曲表面21a弯曲卷筒纸8的方向相反方向略微地弯曲,卷筒纸压具26的凸起弧形按压表面26a从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的引导表面23a,略向上游引导表面21c侧突起。因此,在由卷筒纸压具26略微向卷筒纸表面侧(标签则)弯曲后,卷筒纸8被引导到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弯曲表面21a,卷筒纸8然后围绕弯曲表面21a成锐角弯曲。
该标签排出辊27可自由旋转地设置在下游侧,接近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弯曲表面21a。标签排出辊27的外表面的顶部被设置得实质上与从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A的引导表面23a延伸的直线成一直线。该标签引导辊28可自由旋转地设置在标签分配开口3侧和靠近标签排出辊27。标签引导辊28和标签排出辊27实质上被定位于同一高度。而标签引导辊28和标签排出辊27可以保持被剥离的标签。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标签7可以完全从卷筒纸8分离以排出,标签7不需要利用附于卷筒纸8的尾端保持,而标签7可以容易地被用户拿走。
标签排出辊27和标签引导辊28包括其间具有一定间隙、横过标签7的宽度同轴设置的多个辊,以便标签7只在横过垂直于标签7传送方向的标签宽度的多个位置处被接触。这防止了诸如由于标签7的粘合侧粘到标签排出辊27和标签引导辊28,用户难以去除标签7标签的问题。此外,由于暴露到标签7的粘合侧的接触面积很小,也防止了由于来自标签7的粘合侧的粘合剂转移到并积累在标签排出辊27和标签引导辊28上,影响标签7的平稳分配。
动力传送辊39可自由旋转地设置在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4A的下游侧,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下游引导表面21e相反的位置处。当卷筒纸8在动力传送辊39和下游引导表面21e之间传送时,动力传送辊39与卷筒纸8联动旋转。
动力传送辊39经未示出的诸如齿轮系的动力传送机构被连接到标签排出辊27,而因此标签排出辊27沿将标签7排放到标签排放器开口3的方向被旋转驱动。
手动切割器34被设置在标签排出辊27的上方。如果标签7将不从卷筒纸8剥离地分配(不使用标签剥离机构20A),装载卷筒纸8以便卷筒纸8从标签分配器开口3被排出。使用手动切割器34,卷筒纸8则可以手动切割,而打印的标签7完好地在卷筒纸8上。
如图10到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当前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A也具有围绕卷筒纸出口4的顶部向打印机前部开口的门组件30A。标签剥离机构20A的剥离辊22、标签排出辊27、标签引导辊28、动力传送辊39和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4A被附于该门组件30A。
开启门组件30A就开启了从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到卷筒纸出口4的卷筒纸排放通路。因此,为设置其中标签7从卷筒纸8被剥离并从标签分配开口3排出(使用标签剥离机构20A)的标签分配模式,门组件30A被打开,如图10和图11所示,卷筒纸8的前端从门组件30A下方的卷筒纸出口4被拉出,然后简单地关闭门组件30A。为设置其中标签7完好地在卷筒纸8上从标签分配开口3排出(不使用标签剥离机构20A)的标签分配模式,从门组件30A上方拉出卷筒纸8(也就是,从标签分配开口3),而不是经卷筒纸出口4,然后关闭门组件30A。
标签剥离操作以下将描述该标签剥离机构20A的标签7的剥离操作。
当标签7附于其表面的卷筒纸8被保持在压纸辊13和打印头12中间,被压纸辊13传送和被打印头12打印时,具体信息被打印头12打印到空白标签7的表面上。作为经过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上游引导表面21c和卷筒纸压具26之间的结果,卷筒纸8在被略微向卷筒纸表面侧(标签则)弯曲后,向弯曲表面21a传送。因为卷筒纸压具26使卷筒纸8弯向其表面侧(标签侧),具有完好标签7的卷筒纸8沿上游引导表面21c传送,而不会上升离开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的上游引导表面21c。
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A位于卷筒纸压具26的下游,而引导表面23a和上游引导表面21c之间的距离比卷筒纸8和标签7的总厚度略大。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A的引导表面23a也与弯曲表面21a的上游部重叠。因此,具有完好标签7的卷筒纸8沿引导表面23a被传送到弯曲表面21a,而不会上升离开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A的引导表面23a。
弯曲表面21a为具有较小曲率半径的凸弯曲表面,而卷筒纸8沿该弯曲表面21a以弯曲成锐角的形式传送。因此,当标签7被传送经过卷筒纸压具26时,标签7朝向从卷筒纸8分离的方向行进,标签7的刚度导致标签7从标签7的前端开始逐渐脱离标签7附于其上的卷筒纸8,并且标签7沿与传送到该点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排出。卷筒纸8沿弯曲表面21a而行;在下游引导表面21e和与下游引导表面21e相对的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4A的引导表面24a之间被引导;经过下游引导表面21e和动力传送辊39之间;而在压纸辊13和剥离辊22之间从卷筒纸出口4排出。
下游卷筒纸按按压引导器24A的引导表面24a与弯曲表面21a重叠,而因此,在卷筒纸8围绕弯曲表面21a弯曲后,卷筒纸8不会升高离开弯曲表面21a。由于卷筒纸8被弯曲表面21a弯曲为较小曲率半径,标签7可从卷纸筒8可靠地被剥离。
标签排出辊27位于自标签7开始脱离卷筒纸8的弯曲表面21a的下游的标签7的馈出侧。该标签排出辊27由动力传送辊39沿标签排放方向被旋转地驱动,动力传送辊39与被传送的卷筒纸联动而旋转。因此,当已开始脱离卷筒纸8的标签7的前端部分驶到标签排出辊27上时,标签7由标签排出辊27沿与卷筒纸8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向标签分配器开口3传送。一旦标签7的前缘在弯曲表面21a处开始脱离,剥离操作会不被打断地继续下去,而标签7被与标签7传送联动而旋转的标签引导辊28引导到标签分配器开口3。
如图12所示,被排放到标签分配器开口3的标签7被保持在标签排出辊27和标签引导辊28之间,而然后可以被用户拿走(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当标签7被用户拿走时,用于检测在分配位置处是否有标签7的、未示出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触发打印头12和标签剥离机构20A打印和剥离下一标签7,而下一标签7则从标签分配器开口3被类似地排放到分配位置。
如图15所示,当标签53被传统标签剥离机构的卷筒纸弯曲引导器52从卷筒纸51完全剥离时,则在标签被完全剥离后,没有东西来支撑标签。因此,卷筒纸51前进到标签53的尾端的微小部保持附于卷筒纸51的位置,从而保持标签53,供使用者拿走。保持在其尾端处的标签53的重量经常导致标签53的前端低垂。当标签53因此低垂时,拿走标签53会变得困难,而标签53会粘到打印机外壳侧。
此外,如果标签53因此而低垂,标签53的位置会改变,而检测已剥离标签53存在的传感器对标签的检测会变得不精确。更具体地,即使标签53未被拿走,传感器也可能会错误地检测到没有标签,而下一标签会被错误地分配。例如当标签53较长时,当标签53具有极小硬度而很薄时或有风时,标签53的这种低垂或落下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此外,由于标签53的尾端保持附于卷筒纸51,标签53被由用户从卷筒纸51剥离,而当使用具有很高粘合强度的粘合剂时,这会很困难。
然而,采用根据本发明当前实施例的打印机1A的剥离机构20A,当标签7被标签排出辊27排放到标签分配开口3并定位于分配位置时,标签7的尾端由标签排出辊27保持,而标签7的中间部分由标签引导辊28支撑。因此,标签7被支撑在尾端和中部处的多个位置,而因此可被保持而不会在分配位置处垂下。
此外,即使例如由于风或其它原因,标签7的尾端脱离标签排出辊27,标签的尾端也会接触手动切割器34,而同时标签7的中部保持由标签引导辊28支撑。因此,可以防止标签7落下或下垂。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当前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A中使用的标签剥离机构20A中,作为接触卷筒纸8的部分(肋)的多个引导表面23a以其间的特定间隙横过卷筒纸8的宽度地被设置到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3A,从而使与卷筒纸8的前侧8a的接触面积最小。因此,可以抑制粘合剂从卷筒纸8的前侧8a转移到该接触表面,而卷筒纸8可以无卡纸和其它问题地平滑地传送。
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24A也具有以其间具有特定间隔横过卷筒纸8的宽度设置的、作为接触卷筒纸8的接触部(肋)的多个引导表面24a,从而使与卷筒纸8的前侧8a的接触面积最小。因此,可以抑制粘合剂从卷筒纸8的前侧8a转移到该接触表面,而卷筒纸8可以无卡纸和其它问题地平滑地传送。
因此,利用标签剥离机构20A,根据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的、具有标签剥离机构20A的标签打印机1A能够可靠而完全地从卷筒纸8剥离和分配已打印标签7。
此外,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标签打印机1A中的标签剥离机构20A具有用于支撑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21处从卷筒纸8剥离和排放的标签7的标签引导辊28,因此从卷筒纸8剥离的标签7可以被可靠地支撑。因此,即使标签7很长或有风,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标签7下垂或落下。
此外,该标签剥离机构20A可以可靠地使已打印标签7脱离卷筒纸8,并支撑已剥离的标签7,并消除诸如已剥离标签7下垂而粘合侧粘到打印机外壳的问题。
由于已剥离标签7的位置不会由于标签下垂而改变,由检测已剥离标签7是否存在的传感器的检测也会更可靠。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诸如虽然前一标签7未被拿走而下一标签7被分配的问题。
如图14所示,可以省去标签排出辊27,而标签引导辊28定位于标签排出辊27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中,标签引导辊28与已分配标签7联动而转动,而将标签7沿分配方向引导。标签7向标签分配开口3传送,到达标签7的尾端的小部保持附于卷筒纸8的位置,从而保持标签7的尾端。标签7的中部由标签引导辊28支撑。因此,标签7在标签7的尾端和中部处的多个位置处被支撑,而因此不会下垂地被支撑。
诸如聚缩醛树脂的合成塑料可以用作标签排出辊27和标签引导辊28的表面材料,但作为选择,也可以使用相对于标签7的粘合剂具有相对较高结合强度的氯丁二烯橡胶辊和具有相对较低结合强度的硅橡胶辊的组合。对于硅橡胶,用作标签7粘合剂的丙烯酸乳(acrylic emulsion)胶的粘合强度非常低,从而可防止粘合剂粘到辊子上。通过使用相对于标签7的粘合剂,具有不同粘合强度的多个同轴设置的辊子,辊子的组合可以被调节以提供理想的标签7的保持力。
标签排出辊27和标签引导辊28可以沿标签7的传送方向串联或连续地设置,或该辊可以交错地横过标签7的宽度设置在不同位置。当标签7很窄时,交错辊子可以使对标签7的支撑更可靠。
用于将较长的已剥离标签7传送到标签分配器开口3的辊子不应局限于标签排出辊27和标签引导辊28,而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个此类辊子。
根据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A使用热敏打印头,但本发明不应受此局限,而也可以使用喷墨打印头或其它类型的打印头。
虽然参照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已描述了本发明,但应该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而言,很明显可以进行多种变化和修改。这种变化和修改应理解为在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之内,除非它们不在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标签剥离机构,包括卷筒纸弯曲引导器,所述卷筒纸弯曲引导器具有凸弯曲表面该凸弯曲表面用于将其前表面附有标签的连续卷筒纸向所述卷筒纸的背面侧弯曲到90度或更小角度;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所述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设置在自所述凸弯曲表面的卷筒纸传送方向的上游,在所述卷筒纸弯曲引导器的引导面部分的对面;和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所述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设置在自所述接触表面的卷筒纸传送方向的下游,在所述卷筒纸弯曲引导器的引导面部分的对面;其中用于接触所述卷筒纸的表面的多个接触部分,以其间具有间隙、垂直于卷筒纸传送方向横过卷筒纸宽度,被设置到所述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和所述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的至少一个,所述卷筒纸在所述上游引导面部分和所述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之间传送;围绕所述凸弯曲表面弯曲90度或更小的角度;而然后在所述下游引导面部分和所述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之间传送,和随着所述卷筒纸围绕所述凸弯曲表面被弯曲地传送,所述标签从所述卷筒纸剥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剥离机构,其中所述接触部分形成肋,而所述肋在接触所述卷筒纸的末端附近的两侧具有锥形表面,由此形成从基部向所述肋的末端逐渐变窄的锥形断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剥离机构,其中所述接触部分形成辊子,而所述辊子在接触所述卷筒纸的外圆周端部附近的两侧具有锥形表面,由此形成从基部向外圆周逐渐变窄的锥形断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剥离机构,其中所述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的所述接触部分沿与其中所述卷筒纸弯曲引导器弯曲所述卷筒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到所述卷筒纸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侧,并逐渐使卷筒纸传送通路变窄。
5.一种标签剥离机构,包括卷筒纸弯曲引导器,所述卷筒纸弯曲引导器具有凸弯曲表面,该凸弯曲表面用于将其前表面附有标签的连续卷筒纸向所述卷筒纸的背面侧弯曲到90度或更小角度;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所述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设置在自所述凸弯曲表面的卷筒纸传送方向的上游,在所述卷筒纸弯曲引导器的引导面部分的对面;和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所述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设置在自所述接触表面的卷筒纸传送方向的下游,所述卷筒纸弯曲引导器的引导面部分的对面;其中不接触所述卷筒纸的表面的多个凹陷部分,以其间具有间隙、垂直于卷筒纸传送方向横过卷筒纸宽度,被设置到所述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和所述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的至少一个,所述卷筒纸在所述上游引导面部分和所述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之间传送;围绕所述凸弯曲表面弯曲90度或更小的角度;而然后在所述下游引导面部分和所述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之间传送,和随着所述卷筒纸围绕所述凸弯曲表面被弯曲地传送,所述标签从所述卷筒纸剥离。
6.一种标签剥离机构,包括卷筒纸弯曲引导器,所述卷筒纸弯曲引导器具有凸弯曲表面,该凸弯曲表面用于将其前表面附有标签的连续卷筒纸向所述卷筒纸的背面侧弯曲到90度或更小角度;其中随着所述卷筒纸围绕所述凸弯曲表面被弯曲90度或更小度数地传送,所述标签从所述卷筒纸剥离,和当所述卷筒纸被传送时至少接触所述卷筒纸表面的部分的表面为不粘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任一项所述的标签剥离机构,还包括标签引导辊,在所述卷筒纸围绕凸弯曲表面弯曲90度或更小角度地传送时,当所述标签从所述卷筒纸剥离并排出时,所述标签引导辊支撑所述标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标签剥离机构,包括排放从所述卷筒纸剥离的标签的标签排出辊,所述标签排出辊设置在所述卷筒纸弯曲引导器和所述标签引导辊之间;其中当所述标签被剥离和排出时,所述标签的尾端部分由所述标签排出辊支撑,而所述标签的中间部分由所述标签引导辊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标签剥离机构,其中当所述标签被剥离和排出时,所述标签的尾端部分由所述卷筒纸支撑,而所述标签的中间部分由所述标签引导辊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标签剥离机构,其中所述标签排出辊是多个辊的同轴组件,而当接触所述标签的粘合表面时,所述辊的表面的粘合强度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标签剥离机构,其中所述标签引导辊是多个辊的同轴组件,而当接触所述标签的粘合表面时,所述辊的表面的粘合强度不同。
12.一种标签打印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到11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标签剥离机构;用于打印所述标签的打印头;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用于传送其上附有标签的连续卷筒纸,所述连续卷筒纸顺序地经过用于由所述打印头打印的打印位置,和用于由所述标签剥离机构剥离标签的标签剥离位置;卷筒纸排出开口,所述卷筒纸排出开口用于在所述标签被剥离后排出所述卷筒纸;和标签分配开口,所述标签分配开口用于在所述标签从所述卷筒纸剥离后排出所述标签。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标签打印机,其中所述打印头为热敏打印头;以及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被压到所述热敏打印头的压纸辊。
全文摘要
一种标签剥离机构和一种能够可靠打印和分配标签而不会出现诸如卡纸问题的、具有标签剥离机构的标签打印机。该标签打印机具有具有凸弯曲表面的卷筒纸弯曲引导器,用于将前表面附有标签的连续卷筒纸向该卷筒纸的背面弯曲度或更小角度;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设置在自卷筒纸弯曲引导器的凸弯曲表面的卷筒纸传送方向的上游,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的引导表面的对面;和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设置自卷筒纸引导器的弯曲表面的卷筒纸传送方向的下游,下游引导表面的对面。多个肋以某一间隙、横过垂直于卷筒纸传送方向的卷筒纸宽度被设置到上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多个引导辊以间隙、横过垂直于卷筒纸传送方向的卷筒纸宽度被设置到下游卷筒纸按压引导器。
文档编号B65C11/02GK1736838SQ200510088300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9日
发明者高见彻, 山田高司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