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876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标签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于从卷筒纸内衬剥离已打印标签的标签剥离机构的标签打印机。
背景技术
标签打印机用于在标签上打印诸如贴到产品上的产品名称、价格和产品代码(条形码)的信息。
例如在仓库的库房中,由于标签要被粘贴到产品上,标签打印机一般被放置在工作台上以打印标签。标签打印机也用于批量打印多个标签,然后将其送到某一分开的地点,诸如存贮产品的仓库,以贴到各个产品上。
在前一应用中,随着标签的打印,标签剥离机构被优选地用于一个接一个地从卷筒纸内衬自动剥离标签。在后一种方法中,甚至更迫切地希望使用标签剥离机构。
这种类型的标签打印机一般在标签纸存贮室中存贮标签纸(其中标签以固定间隔附于连续卷筒纸内垫表面),并传送经供打印的打印机构的标签。这种标签打印机通常具有标签剥离机构,其传送以锐角、从卷筒纸的背面围绕剥离单元弯曲的标签纸,以从卷筒纸内衬一个接一个地从标签的前缘逐渐剥离已打印的标签,并从标签分配器的开口分配标签。例如,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H4-272876。
这种一个接一个地打印和剥离标签的模式被称作“剥离模式”。
前述标签打印机也能够以“非剥离模式”操作,其中指定数量的标签被连续打印,而不从卷筒纸内垫剥离标签。
由于标签以不从卷筒纸剥离标签的非剥离模式分配,在非剥离模式和剥离模式中,打印单元下游的卷筒纸传送路径是不同的。因此,当装载标签纸时,操作者必须根据将使用的标签分配模式来选择在打印单元的下游使用哪条纸传送路径。
当以剥离模式和非剥离模式打印和分配标签时,也要使用不同的纸馈送操作。更具体地说,在非剥离模式中,标签保持附于卷筒纸,而标签纸被不中断地连续传送以打印和传送多个标签。然而在剥离模式中,卷筒纸被间歇地传送,具体地说,在打印每个标签后卷筒纸停止,而在前一打印标签脱离标签分配器开口后,开始打印下一标签。因此,打印和卷筒纸传送是与每个标签同步的间歇操作。因此,改变分配模式并不只是改变传送路径,也需要改变馈纸控制和打印控制。
前述标签打印机还具有开启和关闭打印机机壳的打印机盖,以能够更换标签纸并拿走在纸传送路径中的卡纸。因此,打印机盖可以被开启以开启标签纸室,以便可以更换标签纸。打印机盖也可以被开启以开启纸传送通路,以便去除卡纸。
例如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H4-272876中教导的标签打印机,也具有设置到打印机背面的纸盖和设置在打印机前部的打印机盖。该纸盖被用于开启和关闭打印机的纸存贮室(标签纸存贮室),而打印机盖用于开启和关闭打印机的打印机构和标签剥离机构。
有关这种结构的问题在于为了将纸张标签纸装载入标签打印机,纸盖和打印机盖必须同时被开启。这需要在打印机的前部和后部处操作,这很麻烦。
此外,覆盖纸存贮室的盖也必须足够大,以适合更换卷轴式标签纸,从而需要相当大的空间以开启和关闭盖子。在有限工作空间中,诸如也要放置贴标签的产品的工作台上,当需要开启和关闭打印机盖时,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当标签剥离机构被容纳在打印机外壳中时,开启和关闭盖子以去除标签剥离机构的传送路径中卡住的卷筒纸或标签尤其困难。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标签剥离机构的标签打印机,其优点在于利用有限的开启和关闭打印机的空间,可以完成诸如装载标签纸和去除卡纸的任务,从而解决了前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标签打印机,具有一个用于在传送具有多个粘贴到连续卷筒纸内衬(web liner)的标签的标签纸的同时、打印标签的打印机构;和一个标签剥离机构,标签剥离机构从经弯曲传送通路传送的卷筒纸内衬,通过从卷筒纸内衬的背面成锐角地弯曲已打印标签纸,剥离已打印标签。该标签剥离机构被附于打印机盖,所述打印机盖被可自由开启和关闭地装配到打印机机壳中的标签纸室。
由于标签剥离机构在打印机中被设置到该标签打印机盖,开启打印机盖便打开了打印机机壳内部的标签纸室,并同时将标签剥离机构暴露到打印机机壳外。
这使得更换和装载带有标签剥离机构的标签打印机中的标签纸简单,和容易去除夹在标签的传送通路(包括在剥离机构中)中的卷筒纸内衬或标签。更具体地说,由于用户能够从打印机的前侧(打印机盖侧),即使用打印机时面对的打印机的一侧,执行所有这些操作,这种设置提高了生产率。
此外,当标签分配模式被改变到剥离模式或非剥离模式时,在打印机盖保持关闭的同时,标签剥离机构被开启,标签纸被装载到期望的纸传送通路,而然后,简单地关闭标签剥离机构。例如,在商店的库房操作中,剥离模式通常用于打印和将标签粘贴到产品上,但多个标签也可以被批量打印而被送至仓库或其它地方,用于粘贴到产品。在这种情况中,打印机盖可以保持关闭,而仅开启和关闭标签剥离机构以改道标签纸,用于以非剥离模式打印。
更优选地,该标签打印机还具有操作限制机构,其设置到用于打开打印机盖的开启操作器。当标签剥离机构被打开时,该操作限制机构使得能够操作开启操作器,而当所述标签剥离机构被关闭时,操作限制机构使得不能操作开启操作器。
采用本发明的这种结构,仅当标签剥离机构打开时,该打印机盖开启操作器才能操作。因此,在开启打印机盖前,使用者被自动地强制首先打开标签剥离机构,而因此,打印机盖不能被无意地打开以改变剥离模式或非剥离模式。因此,标签纸的位置不会改变,而可以防止标签纸的浪费(需要前进到正确的位置)。通过消除其中标签剥离机构和打印机盖被开启的顺序中的错误,因此可以防止由于颠倒上述开启顺序而引发的问题。
而更优选地,操作限制机构具有一个关闭器,其结合开启和关闭标签剥离机构,移动到开启操作器能够操作的位置或不能操作的位置。
因此,开启操作器的操作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得到可靠地控制。此外,由于能够指示操作被允许与否的关闭器被设置到使用者直接用手指操作的开启操作器处,开启操作器将不会被错误地操作,而无用的力不会施加到打印机盖。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标签打印机的标签剥离机构形成一条标签引导通路,用于在标签从卷筒纸剥离后,将标签传送到标签分配开口;和一条卷筒纸引导通路,其用于引导和导致标签纸锐角地弯曲到卷筒纸的背面,然后在标签从所述卷筒纸剥离后,从卷筒纸排放开口排放卷筒纸。该标签剥离机构自由地开启和关闭到打印机盖,以便标签引导通路和卷筒纸引导通路能够被开启。
标签剥离机构的这方面能够选择剥离模式,其中已打印标签被一个接一个地从卷筒纸剥离,并从标签分配狭缝分配;或非剥离模式,其中多个标签被连续打印和分配,而不从卷筒纸内衬剥离标签。
此外,由于标签剥离机构能够自由地开启和关闭到打印机盖,因此通过仅开启标签剥离机构而不开启打印机盖,可改变标签剥离机构中的卷筒纸传送通路。因此,使用者能够以有限的接近传送通路的空间、容易地改变卷筒纸传送通路。
更优选地,标签打印机还具有锁定机构,其用于将标签剥离机构锁定在到所述打印机盖的关闭位置。
由于标签剥离机构因此能够可靠地锁定在关闭位置中,标签剥离机构将不会被无意地打开,即使由每个狭缝处的手动切割器切割从卷筒纸排放狭缝(在剥离模式中)或从标签排放狭缝(在非剥离模式中)排放的卷筒纸时,很大的张力被施加到剥离机构。
更优选地,该标签打印机的打印机构具有热敏打印头,其被设置到所述打印机机壳、标签纸的对面;和压纸辊,其被设置到所述打印机盖、用于将标签纸按压到热敏打印头。
本发明的这一方面将用于将标签纸按压到热敏打印头的打印机构的压纸辊设置到打印机盖。因此,开启打印机盖也打开了热敏打印头和压纸辊之间的传送通路。
此外,由于当打印机盖被关闭时,压纸辊和热敏打印头保持标签纸,因此开启打印机盖释放了标签纸,而当打印机盖被再次关闭时,标签纸的位置会因此而改变。因此,标签纸必须行进到能够被热敏打印头打印的正确位置,而因此,会浪费多张标签。然而,根据本发明的标签打印机的优点在于标签分配模式可以通过仅打开标签剥离机构而打印机盖保持关闭地改变。因此,标签的位置不会改变,而消除了标签的纸浪费。
因此,当更换标签纸时,标签纸的前端可以容易地设置到打印机构,而如果某个标签被卡在传送通路时,卡在传送通路中的标签纸能够容易地被去除。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的外部斜视图,其打印机盖和剥离单元是关闭的;图2是如图1中所示的标签打印机的外部斜视图,其剥离单元是打开的;图3是从一个不同角度观看的、图2中所示标签打印机的外部斜视图;图4是打印机盖打开的、图1中所示标签打印机的外部斜视图;图5为图4中所示的标签打印机的侧剖视图;图6是显示图1中所示的标签打印机的主要内部元件的侧剖视图;图7是显示当剥离单元释放杆在图1中所示的标签打印机中操作时,打印机盖释放杆和关闭器之间关系的主要部件的侧剖视图;图8是显示当剥离单元释放杆在图1中所示的标签打印机中操作时,打印机盖释放杆和关闭器之间关系的主要部件的侧剖视图;图9是显示当剥离单元释放杆在图1中所示的标签打印机中操作时,打印机盖释放杆和关闭器之间关系的主要部件的侧剖视图;图10是显示当剥离单元释放杆在图1中所示的标签打印机中操作时,打印机盖释放杆和关闭器之间关系的主要部件的侧剖视图;图11是显示当剥离单元释放杆在图1中所示的标签打印机中操作时,打印机盖释放杆和关闭器之间关系的主要部件的侧剖视图;图12A是显示在图1中所示标签打印机的不同标签分配模式中的卷筒纸传送路径之间差别的示意图,更具体地说,显示了剥离模式中卷筒纸传送路径;和图12B是对应图12A的示意图,但显示了非剥离模式中的卷筒纸传送路径。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附图,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
图1到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的外斜视图。图6是显示该标签剥离机构的主要内部元件的侧视图。图7到图11是显示当剥离单元(标签剥离机构)的释放杆操作时,打印机盖释放杆和关闭器(操作限制机构)之间关系的主要部件的侧剖视图。图12A和图12B是显示在该标签打印机的不同标签分配模式中、卷筒纸传送路径之间差别的示意图。
如图1到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当前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包括具有大致为平行六面体形状的打印机机壳2。卷轴纸室4(标签纸存贮室)位于打印机机壳2的内部。用于较宽敞开卷轴纸室4的打印机盖3(参见图4和图5)被连接于打印机机壳2的前部,以便打印机盖3能够自由地开启和关闭。
利用可使打印机盖3自由枢轴旋转的旋转轴5,打印机盖3连接到打印机机壳2的底部。用于分配已打印标签的标签分配狭缝8形成在打印机盖3的顶部,而在处于剥离模式时,卷筒纸排放狭缝7用于排放标签被剥离后的卷筒纸,并形成在标签分配狭缝8的下部。
打印机构40用于在传送具有多个可剥离地附于连续卷筒纸101上的标签102的标签纸100(参见图4和图6)的同时,打印标签102,如图6所示,打印机构40被设置在由打印机机壳2和打印机盖3形成的机壳内部。
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中的打印机构40具有热敏打印头13,其被设置到打印机机壳2、标签纸100的对面;和被设置到打印机盖3的压纸辊12,其用于挤压和传送靠着热敏打印头13的标签纸100。该标签纸被保持在压纸辊12和热敏打印头13之间,并通过旋转压纸辊12前进。在使标签纸100前进时,通过驱动热敏打印机头13,打印标签102。
标签打印用的卷轴纸9被装载在打印机机壳2内部的底部中形成的卷轴纸室4中(参见图4)。这种标签打印用的卷轴纸9是标签纸100,其具有可剥离地附于卷成卷的特定宽度的连续卷筒纸101的多个标签102。
该剥离单元50(标签剥离机构)被安装在打印机盖3的顶部。在剥离单元50底部处的旋转轴6(参见图4)上,剥离单元50自由地枢轴旋转打开和关闭到打印机盖3。标签分配狭缝8位于剥离单元50的顶部边缘和打印机机壳2的壁之间。卷筒纸排放狭缝7位于打印机盖3和剥离单元50的底部边缘之间。
卷筒纸切割器27被设置到卷筒纸排放狭缝7,而剥离标签检测器400和手工切割器28被设置到标签分配狭缝8。
当在剥离模式中时,通过从卷筒纸的背面、将标签纸100挤靠在卷筒纸弯曲导向器14(参见图6)上,从而卷筒纸围绕锐角弯曲,从标签102的前缘开始,剥离单元50逐步从经弯曲传送路径传送的卷筒纸101上剥离已打印的标签102。
关闭剥离单元50(到正常的操作位置)可形成标签引导路径21,用于将从卷筒纸101剥离的标签102引导到标签分配狭缝8(参见图1和图6);以及卷筒纸引导路径22,用于在标签102从卷筒纸101剥离后,将卷筒纸101引导到卷筒纸排放狭缝7而排放卷筒纸(参见图1和图6)。
开启剥离单元50打开并将标签引导路径21和卷筒纸引导路径22暴露到外部。
如图6所示,卷筒纸压辊16、标签排放辊17、标签引导辊18和剥离辊19可自由旋转地设置到剥离单元50的机架或外壳51,以形成标签引导路径21和卷筒纸引导路径22。
该剥离辊19将卷筒纸101保持和挤压到压纸辊12,从而随着压纸辊12的旋转而旋转,并与压纸辊12一起沿卷筒纸引导路径22传送卷筒纸101。
该剥离单元50由剥离辊19保持在关闭位置,剥离辊19在辊旋转的路径处,与压纸辊12的外部表面相交和接合。
该卷筒纸压辊16被设置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14的下游引导面附近,从而将卷筒纸101压到卷筒纸弯曲引导器14上,从而随着卷筒纸的前进而旋转。
该标签排放辊17可自由旋转地设置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14的弯曲表面的下游侧附近。该标签排放辊17可通过未示出的诸如齿轮系的动力传送机构连接到剥离辊19,这样标签排放辊17就通过剥离辊19的旋转而被驱动,而当如此连接时,标签排放辊17传送从卷筒纸101剥离的标签102。
该标签引导辊18被可自由旋转地、以与标签排放辊17实质相同的高度设置在标签分配狭缝8侧,而保持剥离的标签102。
这些剥离的标签102可以仅由标签排放辊17或仅由标签引导辊18保持。这些剥离的标签102由剥离标签检测器400检测。
肋15被设置在卷筒纸弯曲引导器14上方和对面,以从上方向下挤压标签纸100。当处于非剥离模式中,手动切割器28根据需要切割已打印标签纸100的卷筒纸101部分,并被设置在标签排放辊17的上方。
形成卷筒纸传送路径21的部分的肋20也被设置到外壳51并位于剥离辊19和卷筒纸压辊16之间(参见图2)。肋15和肋20减小了与标签102和卷筒纸101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标签的粘合剂的粘接。
当压纸辊12处于特定位置中时,热敏打印头13和压纸辊12位于标签纸100的传送路径(卷筒纸传送路径)11的相对侧,而在将纸传送到下游侧的同时,压纸辊12将标签纸100压到热敏打印头13。
压纸辊12和卷筒纸弯曲引导器14被设置到打印机盖3,而开启打印机盖3也打开了传送路径11。保持在压纸辊12和热敏打印头13之间的标签纸100也被释放。
根据本发明当前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可以选择两种标签分配模式中的任一种剥离模式和非剥离模式(连续标签分配模式)。
在如图12A中所示的剥离模式中,经打印的标签102被从卷筒纸101剥离,而标签102和卷筒纸101分别从标签引导路径21和卷筒纸引导路径22,从标签分配狭缝8和卷筒纸狭缝7排出。剥离单元50的开启位置如图12A中点线所示。
在如图12B中所示的非剥离模式中,标签纸100(包括卷筒纸101)经标签引导路径21传送,并从标签分配狭缝8排放,而被打印的标签102不会从卷筒纸101剥离。
这些模式通过开启标签引导路径21和卷筒纸引导路径22和改变卷筒纸101装载的路径而被机械配置。
如图1所示,用于开启打印机盖3的打印机盖释放杆60被设置在打印机盖3侧。该打印机盖释放杆60被连接到图4中所示锁定臂63。当操作人员用手指向前拉动打印机盖释放杆60的顶部时,锁定臂63旋转和分离打印机机壳2内部的接合部分(未示出),从而使打印机盖3开启。当打印机盖3关闭时,锁定臂63自动接合该打印机机壳2内部的接合部分,从而进行锁定。
如图8所示,用于抓握打印机盖释放杆60的顶部边缘的凹陷部分61(参见图2和图8)被设置在打印机盖释放杆60的顶部处的背面。关闭器70(操作限制机构)也被设置到凹陷部61,以防止操作人员意外地用手指钩住凹陷部61。
关闭器70能够在如图1和图8所示的关闭凹陷部61的位置与如图2和图11中所示的开启凹陷部61的位置之间枢轴旋转。如图7中所示,关闭器70被装配以结合开启和关闭剥离单元50的剥离单元释放杆52的操作而操作。
如图7所示,利用支撑轴53,剥离单元释放杆52在剥离单元50的外壳51上旋转并被附于剥离单元50的外壳51,并如图2所示,位于剥离单元50侧面处打印机盖释放杆60附近。
如图9所示,剥离单元50可以通过将手指钩在剥离单元释放杆52的顶端部分52a上并向前拉动杆52而被开启。
如图2所示,锁定单元(锁定装置)80也被设置到剥离单元50,用于锁定关闭到打印机盖3的剥离单元50。该锁定单元80被连接到剥离单元释放杆52,从而结合剥离单元释放杆52向剥离单元50的旋转而操作。
当操作者关闭了剥离单元释放杆52时,结合剥离单元释放杆52旋转的方向,锁定单元80沿突出到并接合剥离单元50内的接合部分(图中未示出)的方向移动,从而锁定。
当剥离单元释放杆52开启时,结合剥离单元释放杆52旋转的方向,锁定单元80沿缩回到剥离单元内部的方向移动,从而解锁打印机盖3。
由于剥离单元50能够可靠地锁定在关闭位置中,剥离单元50将不会被无意地打开,即使例如在剥离模式中,当由卷筒纸切割器27切割从卷筒纸排放狭缝7排放的卷筒纸101时,或在非剥离模式中时,由手动切割器28切割从标签排放狭缝8排放的卷筒纸101时,很大的张力被施加到剥离单元50。
如图8所示,关闭器70被设置在打印机盖释放杆60的后部的凹陷部分61,并实质上为半圆形管,其外壁具有径向对准到管的直壁71和从打印机盖释放杆60的顶部边缘到凹陷部61的入口连续覆盖的弯曲壁72(不能接近打印机盖释放杆60)。在设置在直壁71中部处的轴74上,该关闭器70在凹陷部61内部成圆形地运动。在与打印机盖释放杆60相同的旋转平面中,该关闭器70成圆形地运动,而如图11所示,该关闭器70由弹簧部件(图中未示出)旋转地推动到开启凹陷部61(使能够接近打印机盖释放杆60)的位置。
销75配合在关闭器70的端壁73的外部表面中。如图3所示,该销75突出进入外壳51中的剥离单元50的存贮空间(打印机盖3的打开部分),并接合剥离单元50的外壳51上形成的凸轮槽59(参见图7和图9)。
当剥离单元50从开启位置被关闭到打印机盖3而容纳在存贮空间中时,凸轮59如图7所示升高销75。随着销75的移动,关闭器70围绕轴74如图8所示顺时针旋转,而弯曲壁72关闭了凹陷部61的入口。
当剥离单元50被打开时,如图10所示,销75被凸轮59松开并释放。当销75自由时,关闭器70如图11所示逆时针旋转,直壁71到达前部,从而开启凹陷部61的入口。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中的关闭器70、销75和凸轮59形成了操作限制机构,由此,当剥离单元50被打开时,关闭器70移动到开启凹陷部61入口的位置,从而能够操作打印机盖子释放杆60;当剥离单元50被关闭时,关闭器70移动到关闭凹陷部61开口的位置,从而禁止操作打印机盖子释放杆60。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中,模式选择开关202被设置到剥离单元50如图3所示被开启时,该开关才能够被操作的位置。更具体地说,在打印机机壳2内部,模式选择开关被设置在当剥离单元50打开时开关被暴露、而当剥离单元50关闭时开关被隐藏的位置。该模式选择开关202仅能够在剥离单元50被开启以改变剥离模式或非剥离模式时操作。
当通过改变卷筒纸101装载的传送路径而改变标签分配模式时,打印机机壳2内部的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识别模式变化,并改变纸传送控制和打印控制。模式选择开关202是一种手动开关,其用于将这种模式变化(也就是,设置的标签分配模式)向主计算机报告,并且其能够根据开关的位置向主计算机发送对应于选择标签分配模式的选择信号。
该模式选择开关202能够被设置在打印机机壳2上,用于其中剥离模式或非剥离模式不被频繁改变的应用。在另一种情况中,模式选择开关202优选地设置到打印机机壳2的前部,而指示模式选择的标记被设置在打印机机壳2上,以便用户能够容易地从模式选择开关202的位置可视地识别选择的模式。模式选择开关202还优选地位于打印机机壳2的内部(具体地说,在一个凹陷中),以便用户不会无意地操作开关。
模式选择开关202的位置可以从设置在打印机机壳2的前部或其它外部部分的模式指示器(显示装置)205可视地确定。该模式指示器205可以被设置在当剥离单元50被关闭时,模式指示 205可视的外部上的任何地方,而模式指示器205可以是机械(位置)指示器或例如使用LED的电指示器。还提供馈送开关200(标签馈送开关)。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的操作。
如图6和图12A所示,当标签分配模式被设置到剥离模式时,在用热敏打印头13打印标签102的同时,当前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间歇地向前移动具有多个附于卷筒纸101的标签102的标签纸100(即一次传送一个标签102)。
然后,标签纸100以卷筒纸101的背面压靠剥离单元50的卷筒纸弯曲引导器14并围绕剥离单元50的卷筒纸弯曲引导器14成锐角弯曲的模式被传送,而标签102从经该弯曲路径传送的卷筒纸101剥离。
在从卷筒纸101剥离后,在卷筒纸101经过卷筒纸引导通路22而从卷筒纸排放狭缝7排放出的同时,已打印的标签102则经标签引导通路21行进,并从标签分配狭缝8排放出来,并且由剥离标签检测器400检测。
基于剥离标签检测器400的检测结果,打印机机壳2内部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纸传送和打印操作,并向主计算机机发送检测结果(是否有纸)。
更具体地说,只要剥离标签检测器400检测到已剥离标签102在标签分配狭缝8内,标签打印机1就保持待用状态。当用户拿走标签102时,剥离标签检测器400会感应到。然后,压纸辊12旋转而热敏打印头13打印下一标签102,其被相似地传送到标签分配狭缝8。向主计算机发送剥离标签检测器400的检测结果,能够促使用户拿走已打印的标签102,并控制下一标签的打印数据发送到标签打印机1的定时。
用户还周期地使用卷筒纸切割器27切割从卷筒纸狭缝7排放的废卷筒纸,以便废卷筒纸不会挡住出口。
如图12B所示,如果标签分配模式被设置到非剥离模式,在连续传送标签纸100的同时,热敏打印头13连续地打印标签102。然后,已打印标签纸100经过标签引导路径21并从标签分配狭缝8排放出来。使用手动切割器28,已打印标签纸100的卷筒纸101部分能够根据需要被切割到期望的长度。
在非打印模式中,不使用剥离标签检测器400。
为改变标签分配模式,打印机盖3可保持关闭而只开启剥离单元50。图12A中由虚线指示的部分显示了开启时的剥离单元50,而实线显示了关闭的剥离单元50。只开启剥离单元50可同时打开标签引导路径21和卷筒纸引导路径22,而使得容易改变卷筒纸100装载的路径。更具体地说,标签纸100的卷筒纸101经卷筒纸引导通路22馈送以设置剥离模式,而标签纸100经标签引导通路21被馈送以设置非剥离模式。
因此,不需要开启需要很大空间开启的打印机盖3,以改变标签分配模式,很小的工作区域足以开启和关闭剥离单元,而操作变得简单。
操作者也可以从当使用打印机时通常可以看到的标签打印机1的打印机盖侧(前侧)执行所有操作,从而提高了生产率。由于不必开启打印机盖3,标签纸100由热打印头13和压纸辊12保持固定,标签102的位置不发生变化,而打印可以在标签分配模式改变后迅速重新开始。此外,只有当需要较宽地接近打印机机壳2的内部时,诸如更换标签纸,才需要开启打印机盖3。
此外,通过将关闭器70设置到该标签打印机1上,除非剥离单元50开启时,打印机盖3的释放杆60才能操作,从而在开启剥离单元50后开启打印机盖3的操作顺序被自动强制。
更具体地说,仅在首先开启剥离单元50,标签引导路径21和卷筒纸引导路径22被开启,而标签纸100的前端部被释放后,才允许开启打印机盖3。这避免了因无意中开启打印机盖3而保持在剥离单元50中的标签纸100的前端被不必要地拉出,从而避免了标签102的浪费。标签纸100保持固定在热打印头13和压纸辊12之间,标签102的位置不发生变化,而不必行进标签纸以定位标签,从而避免了标签102的浪费。
更具体地,用于检测标签位置的检测器(未示出)可以设置在热敏打印头13和压纸辊12组成的打印机构的上游,当行进标签纸100时,标签102的位置能够被检测出,而因此标签102被如期望的定位。大体上,标签102的前缘被定位到热敏打印头13,这样当从主计算机接收到下一标签102的打印数据时,可以从标签102的前缘进行打印,然后打印机等待。
如果标签102未被正确地定位,标签纸100必须被再次传送以至将标签102与热打印头13对齐,而因此浪费了标签纸100。
当将标签100设置在剥离模式中时,如图12A所示,只要卷筒纸101被穿入卷筒纸引导路径22中,多个标签102必须从前端拿走,因此甚至会浪费更多的标签102。仅有卷筒纸101可以经卷筒纸引导路径22馈送的原因在于围绕卷筒纸弯曲引导器14的纸传送负载很高,没有足够将诸如具有附于其上的标签102的标签纸100的厚纸在卷筒纸引导路径22中压纸辊12和剥离辊19之间传送的动力。此外,标签102趋向从卷筒纸101分离,而粘在卷筒纸引导路径22中,因此纸容易出现阻塞。
如图8所示,操作期间,当关闭器70关闭了凹陷部61时,用户不能抓握和操作打印机盖释放杆60,而只有当关闭器70被如图11所示开启时,打印机盖释放杆60才能被操作。
因此,操作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得到可靠地限制。此外,由于指示打印机盖释放杆60的操作被允许或不被允许的关闭器70被设置到操作者可以用手指直接施加力的打印机释放杆60上,因此打印机盖释放杆60不能被错误地操作,而过度的力量将不会施加到打印机盖3。
此外,由于剥离单元50被装配到根据本发明当前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中的打印机盖3,因此开启打印机盖3打开了打印机机壳2的卷轴纸室4而将剥离单元50从打印机机壳2暴露出来。
这使得可以将标签纸100装载入标签打印机1,而更容易地移走阻塞在剥离单元50的标签引导路径21和卷筒纸引导路径22中的卷筒纸101和标签102。
此外,通过将打印机构40的压纸辊12装配到打印机盖3侧,开启打印机盖3就开启了热打印头13和压纸辊12之间的标签纸100传送路径11,使标签纸100的前端穿过打印机构40,而出现夹纸时,使拿走夹在传送路径11中的标签纸100更容易。
此外,由于剥离单元50的剥离辊19接合压纸辊12的外表面,因此剥离单元50可以保持在根据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中的关闭位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标签打印机中的打印机构、标签剥离机构、打印机机壳、打印机盖、模式选择开关和操作限制装置的布置并不局限于本发明的前述实施例,而在不背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
例如,在本发明的前述实施例中的标签打印机1被描述为将关闭器70作为用于限制打印机盖释放杆60的开启操作的操作限制装置,但本发明并不应该被如此限制。例如,可以使用锁定部件,其与标签剥离机构的开启和关闭操作联动,移动到允许或不允许开启操作器的操作的的位置。
此外,在前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具有热敏打印头13的打印机构40,但作为选择,可以使用利用喷墨打印头或其它类型的打印头的打印机构。
开启根据本发明的标签打印机的打印机盖打开了标签纸室,并暴露出标签剥离机构,从而使标签纸更容易装载入标签打印机,并提高了去除夹在标签剥离机构的传送路径的卷筒纸内衬或标签的能力。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标签打印机能够以有限的用于开启和关闭盖的空间容易地更换标签纸和去除夹纸,而标签剥离机构在打印机内部。
使用打印机时,也可以从通常面对使用者的打印机的打印机盖侧进行所有操作,从而提高了生产率。
剥离模式和非剥离模式也可以不用开启打印机盖而被切换,从而防止标签纸的浪费。
虽然参照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已描述了本发明,但应该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而言,很明显可以进行多种变化和修改。这种变化和修改应理解为在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之内,除非它们不在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标签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构,所述打印机构用于在传送具有粘贴到连续卷筒纸内衬的多个标签的标签纸的同时打印标签;和标签剥离机构,所述标签剥离机构用于通过从所述卷筒纸内衬的背面成锐角地弯曲所述已打印标签纸,从经弯曲传送通路传送的所述卷筒纸内衬剥离所述已打印标签;其中,所述标签剥离机构被连接到打印机盖,所述打印机盖被可自由开启和关闭地安装到打印机机壳中的标签纸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打印机,还包括操作限制机构,所述操作限制机构被设置到用于打开所述打印机盖的开启操作器;当所述标签剥离机构开启时,所述操作限制机构使所述开启操作器能够操作,而当所述标签剥离机构被关闭时,所述操作限制机构使所述开启操作器不能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签打印机,其中所述操作限制机构包括关闭器,所述关闭器与开启和关闭所述标签剥离机构联动,移动到所述开启操作器能够操作的位置或不能操作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打印机,其中所述标签剥离机构形成标签引导通路,所述标签引导通路用于在所述标签从所述卷筒纸剥离后,将所述标签传送到标签分配开口;和卷筒纸引导通路,所述卷筒纸引导通路用于引导所述标签纸和使所述标签纸锐角地弯曲到所述卷筒纸的背面侧,然后在所述标签从所述卷筒纸剥离后,从卷筒纸排放开口排放所述卷筒纸;并且所述标签剥离机构自由地开启和关闭到所述打印机盖,以便所述标签引导通路和卷筒纸引导通路能够被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签打印机,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标签剥离机构锁定在到所述打印机盖的关闭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所述的标签打印机,其中所述打印机构包括设置到所述打印机机壳、所述标签纸对面的热敏打印头;和设置到所述打印机盖、用于将所述标签纸压到所述热敏打印头的压纸辊。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标签剥离机构的标签打印机,其能够以有限的供开启和关闭打印机的空间、容易地更换标签纸和去除夹纸。该标签打印机(1)具有一个打印机构(40),其用于在传送具有多个粘贴到连续卷筒纸内衬(101)上的标签(102)的标签纸(100)的同时,打印标签;和一个剥离单元(50),其通过从卷筒纸内衬(101)的背面成锐角地弯曲已打印标签纸(100),用于从经弯曲传送通路传送的卷筒纸内衬(101)上剥离已打印标签(102)。剥离单元(50)被附于打印机盖(3),该打印机盖被可自由开启和关闭地装配到打印机机壳(2)中的标签纸室(4)。
文档编号B65H41/00GK1733555SQ200510088299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9日
发明者高见彻, 山田高司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