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管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5102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管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管打印机,上述带/管打印机具有在长条状的管或带等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对打印介质进行半切的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根据打印介质来设定半切深度的带/管打印机。
背景技术
特开平06-286241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打印机该打印机具有在容纳在盒中的长条状的带上进行打印,并且对带进行半切或全切(full cut)的机构。
半切是指仅将背面粘贴有剥离纸的封条状的带的表面侧的打印带切断,在长方形的多个封条连接的状态下进行输送等,并且在使用时可以容易地揭下剥离纸。
此外,在本发明的相关技术涉及的某种打印机中,可以将容纳带的盒卸下来,放置长条状的管来进行打印。对管的半切是指使管的一部分残留地切断管,在已打印的管连接的状态下进行输送等,并且在使用时可以容易地切断,而无需使用剪刀等。而且,切断的管被安装在电气布线的软线等上,用作软线种类的识别机构。
在有选择地安装带和管作为上述相关技术涉及的打印介质、并进行打印的打印机中,将用于进行半切的半切深度设为在带和管的情况下相同时,根据厚度较薄的带设定半切深度。
因此,对管进行半切时,半切深度深,因此在半切后进行输送等时会不小心被切断,存在得不到半切的效果的问题。
此外,在为了根据打印介质来改变半切深度,根据打印介质更换刀具的情况下,在每次改变所使用的打印介质时必须更换刀具,存在操作性能差的问题。
进而,增加所使用的打印介质的种类时,则还必须准备与之相应的刀具,存在关系到成本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带/管打印机,可以根据打印介质容易地设定半切深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带/管打印机具有使长条状的打印介质移动的传送机构;在传送机构所传送的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的打印机构;以及将打印介质切断的切断机构。切断机构具有接收打印介质的接收台;刀具,在靠近和离开该接收台的方向上移动,并具有切断打印介质的刃部以及与接收台抵接,在刃部与接收台之间形成间隙的撞块部;以及调整机构,设在与该刀具的撞块部抵接的位置上,且具有切换从接收台突出的突出量的位移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刀具上,在刃部的延伸方向的两侧形成有撞块部,调整机构在与刀具的一个撞块部抵接的位置上具有位移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调整机构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接收台上,位移面是突出量随着旋转而变化的凸轮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刀具由刃部和撞块部构成为一体,且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由接收台支撑打印介质,使刀具移动至撞块部与接收台抵接的位置上时,则刀具的刃部与接收台之间形成间隙,从而打印介质残留一部分地被切断。而且,通过调整机构使与刀具的撞块部抵接的部位的突出量产生位移,从而调整刀具的刃部与接收台的间隙量。
由此,无需更换接收台或刀具,也可以调整半切深度,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打印介质设定优选的半切深度。
根据实施例的记载及所附的权利要求,可以进一步理解其他特征及效果。


图1是表示带/管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带/管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3(a)表示头移动机构的结构的一例,是表示热敏头位于压印辊侧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b)表示头移动机构的结构的一例,是表示热敏头从压印辊退避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a)表示头移动机构的结构的一例,是表示热敏头位于压印辊侧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b)表示头移动机构的结构的一例,是表示热敏头从压印辊退避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5(a)表示引导移动机构的结构的一例,是表示热敏头位于压印辊侧的状态的主要部分透视图。
图5(b)表示引导移动机构的结构的一例,是表示热敏头从压印辊退避的状态的主要部分透视图。
图6是表示排出引导凸缘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的一例的主要部分正视图。
图7是表示半切部的大致结构的正视图。
图8(a)表示半切部的结构的一例,是表示加大半切深度的状态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8(b)表示半切部的结构的一例,是表示减小半切深度的状态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9(a)是表示将管半切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9(b)是表示将带半切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0是表示刀具的结构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11(a)是表示管引导部的结构的一例的正视图。
图11(b)是表示管引导部的结构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安装管之前的状态的带/管打印机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13(a)表示排出引导凸缘以及全切部的动作,是表示热敏头位于压印辊一侧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正视图。
图13(b)表示排出引导凸缘以及全切部的动作,是表示热敏头从压印辊退避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正视图。
图14(a)是表示管引导部的动作的正视图。
图14(b)是表示管引导部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15(a)表示行程调整杆的动作,是表示加大半切深度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5(b)表示行程调整杆的动作,是表示减小半切深度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6(a)表示半切时的刀具,是表示加大半切深度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6(b)表示半切时的刀具,是表示减小半切深度的状态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1,带/管打印机;2,打印部;3,后处理部;4,盒架部;4a,引导板;7,底盘;8,压印辊;9,热敏头;11,头移动机构;12,头滑块;13,头移动杆;14,头移动凸轮;16,压印引导部;17,排出引导凸缘;18,全切部;19,半切部;20,引导架;21,刀具;22,接收台;22a,碰撞面;25电动机;26,刀具杆26;27,齿轮组;27a,蜗轮;28,刃部;28a,脚部;30,行程调整杆;30b,凸轮面;31,管引导机构;32,引导辊;33,管引导部;34,管推压板;34a,推压部;34b,弹簧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图1及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管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的一例,图1是透视图,图2是俯视图。
带/管打印机1在被选择性地安装的带或管等长条状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在下面的例子中,主要以在管51上打印的例子为中心进行说明。
带/管打印机1具有打印部2和后处理部3。打印部2具有盒架部4,用于有选择地安装未图示的带盒或管51;和带架部6,用于放置墨带盒5。盒架部4和带架部6例如由树脂一体形成,被安装在底盘(口アプレ一ト)7上。
此外,打印部2具有压印辊8(传送机构)和热敏头9(打印机构)。压印辊8由安装在底盘7等上的轴承7a支撑,利用未图示的电动机传达驱动力而旋转。
在这里,对压印辊8进行驱动的未图示的电动机的驱动力,还传达到对卷绕墨带盒5的墨带5a的卷盘进行驱动的卷绕轴上,从而压印辊8的旋转和墨带5a的传送同步进行。
热敏头9与压印辊8相对配置。热敏头9以能够以轴9a为支点旋转的方式支撑在底盘7上,通过以轴9a为支点向箭头a1方向进行的旋转动作,热敏头9向靠近压印辊8的方向移动。由此,热敏头9在与压印辊8之间夹持墨带5a和带或管,从而变成可印刷的状态。
此外,热敏头9通过以轴9a为支点向箭头a2方向进行的旋转动作,向远离压印辊8的方向移动并退避。在这里,图1及图2表示热敏头9位于压印辊8侧的状态。
打印部2具有头移动机构11。图3(a)~图4(b)是表示头移动机构11的结构的一例的透视图,图3(a)、图4(a)是热敏头9位于压印辊8侧的状态,图3(b)、图4(b)是热敏头9从压印辊8退避的状态。在这里,图3(a)及图3(b)表示头移动机构11和后处理部3,图4(a)及图4(b)主要表示头移动机构11的主要部分。
头移动机构11具有头滑块12、头移动杆13、以及头移动凸轮14。如图4(a)及图4(b)所示,头滑块12可滑动地安装在底盘7上,一侧端部具有凸轮推压面12a,另一侧端部具有头推压部12b。
头滑块12在头推压部12b和热敏头9之间具有未图示的拉力螺旋弹簧,通过头滑块12向箭头b1方向移动,头推压部12b推压热敏头9,使热敏头9推压压印辊8。
此外,通过头滑块12向箭头b2方向移动,头推压部12b经由未图示的弹簧拉动热敏头9,使热敏头9从压印辊8退避。
图3(a)及图3(b)所示的头移动杆13和头移动凸轮14,由安装在图1所示侧板15上的轴可自由旋转地支撑,上述侧板15被安装在底盘7的端部上。头移动杆13具有齿轮部13a,头移动凸轮14具有与齿轮部13a咬合的齿轮部14a,通过头移动杆13的旋转动作,头移动凸轮14旋转。
此外,头移动凸轮14具有随着旋转动作而与中心的距离变化的凸轮面14b。当头移动凸轮14的凸轮面14b与头滑块12的凸轮推压面12a抵接,且头移动凸轮14的凸轮面14b随着头移动杆13的旋转动作而发生位移,则头滑块12进行滑动。由此,热敏头9以轴9a为支点进行旋转。
打印部2具有压印引导部16(安装引导机构),该压印引导部16在将图2所示的管51等安装到压印辊8上时用作引导部。此外,配置在打印部2的后段的后处理部3具有排出引导凸缘17(排出引导机构)、全切部18、以及半切部19(切断机构)。在本例中压印引导部16、排出引导凸缘17、以及全切部18与头滑块12连动地移动的机构。
图5(a)及图5(b)是表示引导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的结构的一例的主要部分透视图,图5(a)是热敏头9位于压印辊8侧的状态,图5(b)是热敏头9从压印辊8退避的状态。
压印引导部16与头滑块12一体地滑动,在其端部上形成有引导部16a。在本例中,为了避开压印辊8的轴,引导部16a以被分割为2部分的形状配置在压印辊8的下部。
如图5(b)所示,压印引导部16通过头滑块12向箭头b2方向移动,引导部16a从压印辊8的下部突出。此外,如图5(a)所示,通过头滑块12向箭头b1方向移动,引导部16a向压印辊8的下部退避。
排出引导凸缘17被配置在压印辊8和热敏头9的后段。排出引导凸缘17具有引导面17a,具有使得被全切部18切割的管51或带在下一打印过程中正常排出的引导功能。
图6是表示排出引导凸缘17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的一例的主要部分正视图。排出引导凸缘17被安装在引导架20上。引导架20与头滑块12平行且可自由移动地安装在底盘7的下面。引导架20具有凸台20a,凸台20a插入到形成在压印引导部1 6的侧部上的长孔16b中。
由此,通过压印引导部16与头滑块12一同移动,引导架20也向相同方向滑动,排出引导凸缘17与热敏头9连动地移动。
因此,在安装管或带时,通过使排出引导凸缘17退避,从而容易安装管或带。此外,使引导面17a倾斜,同样容易安装管或带。
全切部18被配置在排出引导凸缘17的后段。全切部18具有固定刀刃18a和可动刀刃18b。固定刀刃18a被固定在引导架20上,可动刀刃18b由引导架20所具有的轴18c可自由旋转地支撑,通过可动刀刃18b以轴18c为支点的旋转,从而由固定刀刃18a和可动刀刃18b将管或带夹住并将其切断。此外,可动刀刃18b与图1等所示的操作杆18d的动作连动,由人手来操作。
图7、图8(a)及图8(b)表示半切部19的结构的一例,图7是表示半切部19的大致结构的正视图,图8(a)及图8(b)是主要部分俯视图。半切部19在刀具21与接收台22之间将管或带夹住并进行半切。
图9(a)及部9(b)是表示将管51及带52半切的状态的透视图,图9(a)表示将管51半切的状态,图9(b)表示将带52半切的状态。半切是指如下状态当处理对象为管51时,将圆周方向上的一部分切除的状态。由此,通过施加外力,可以容易地切断连续的管51。
当处理对象为带52时为如下状态表面侧的打印带52a被切断,而背面侧的剥离纸52b则未被切断。由此,通过弯曲带52,从而可以容易地将打印带52a一张一张剥离。
返回图7、图8(a)及图8(b),刀具21被安装在刀具架23上。在底盘7及侧板15上形成有架引导部24,刀具架23可在与管或带相交的方向上自由移动。
半切部19具有用于驱动刀具架的电动机25、刀具杆26、以及将电动机25的驱动力传达给刀具杆的齿轮组27。
刀具杆26以轴26a为支点可自由旋转地被安装在侧板15上。刀具杆26的一端具有与刀具架23抵接的架推压部26b。此外,刀具杆26的另一端上形成有长孔26c。
电动机25被安装在侧板15上,轴上安装有蜗轮27a。蜗轮27a与构成齿轮组27的第1齿轮27b咬合,第1齿轮27b与第2齿轮27c咬合,第2齿轮27c与第3齿轮27d咬合。
第3齿轮27d在偏离中心的位置上具有凸台27e,凸台27e插入刀具杆26的长孔26c中。由此,电动机25的驱动力经由齿轮组27传达到刀具杆26,刀具杆26使安装在刀具架23上的刀具21移动。
在这里,利用蜗轮27a传达来自电动机25的驱动力,从而可以将电动机25安装在与齿轮组27的轴正交的方向上,实现节省空间。
图10是表示刀具21的结构的一例的侧视图。刀具21具有刃部28和固定部29。刃部28以可以凸台29a为支点自由旋转的状态被固定部29支撑。此外,刃部28在上下突出形成有脚部28a(撞块部)。
返回图7、图8(a)及图8(b),接收台22具有刀具21的图10所示脚部28a的碰撞面22a。此外,接收台22的上部具有行程调整杆30。
行程调整杆30可以轴30a为支点自由旋转地被安装在接收台22的上部,具有随着旋转动作而发生位移的凸轮面30b。刀具21的一侧脚部28a与接收台22的碰撞面22a抵接,另一侧的脚部28a与行程调整杆30的凸轮面30b抵接。由此,通过使凸轮面30b随着行程调整杆30的旋转动作而发生位移,从而调整刀具21的刃部28和接收台22的间隙。
返回图1及图2,打印部2在盒架4上具有管引导机构31。管引导机构31具有将管51向压印辊8推压的引导辊32,以及对送入压印辊8的管进行引导的管引导部33(移动引导机构)。
引导辊32被设置在相对于压印辊8与热敏头9相对的位置的上游侧。由此,将管51夹在引导辊32和压印辊8之间、及热敏头9和压印辊8之间,从而相对于压印辊8的缠绕角度变多,管状的管51在热敏头9和压印辊8之间成为平面状。
管引导部33与立设在盒架部4上的引导板4a相对配置。图11(a)及图11(b)表示管引导部33的结构的一例,图11(a)是正视图,图11(b)是侧视图。
管引导部33具有管推压板34。管推压板34由弹簧材料构成,具有推压部34a,向主要将管51推向引导板4a的方向变形;和弹簧部34b,向经由推压部34a主要将管51推向盒架部4的底面的方向变形。
如图11(a)所示,推压部34a相对于引导板4a的垂直方向倾斜,在其与引导板4a之间夹入管51,从而推压部34a产生变形,则产生将管51推向引导板4a的力,和推向盒架4的底面的力。
此外,如图11(b)所示,由于弹簧部34b,推压部34a相对于盒架部4的底面倾斜,在其与引导板4a之间夹入管51,从而弹簧部34b产生变形,则产生经由推压部34a将管51主要推向盒架4的底面的力。
此外,在带/管打印机1中,可以使用不同直径的管51,在管引导机构31中,推压部34a相对于盒架部4的底面倾斜,因此通过弹簧部34b的变形来吸收管51的直径的变化。
带/管打印机的动作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带/管打印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管安装前的状态的带/管打印机1的主要部分俯视图,首先对将管安装到带/管打印机1上的动作进行说明。将管51安装到带/管打印机1上时,在未将未图示的带盒安装到盒架部4上的状态下,操作管引导机构31的退避杆31a,从而使引导辊32及管引导部33退避到图12所示的位置。
若使引导辊32退避,则在引导辊32和压印辊8之间形成空间。此外,若使管引导部33退避,则在其与引导板4a之间形成空间。
在这里,使引导辊32及管引导部33退避,则退避杆31a位于盒架部4的中间附近,从而不会错误安装带盒。
此外,如图3(b)、图4(b)、以及图5(b)所示,操作头移动杆13,使热敏头9从压印辊8退避。使热敏头9退避时,使头移动杆13从图3(a)所示状态向箭头c1方向旋转。使头移动杆13向箭头c1方向旋转时,齿轮13a与头移动凸轮14的齿轮14a咬合,从而头移动凸轮14向箭头d1方向旋转。
由此,头移动凸轮14的凸轮面14b与头滑块12的凸轮推压面12a抵接。通过使头移动杆13从该状态进一步向箭头c1方向旋转,从而头移动凸轮14在凸轮推压面12a上推压头滑块12,使头滑块12向箭头b2方向移动。
头滑块12向箭头b2方向移动时,头推压部12b经由未图示的弹簧拉动热敏头9,则如图1所示,热敏头9以轴9a为支点向箭头a2方向旋转,则如图3(b)、图4(b)、以及图5(b)所示,使热敏头9从压印辊8退避。
接着,通过使热敏头9退避的动作,压印引导部16与头滑块12连动地向箭头b2方向移动。由此,如图5(b)等所示,使热敏头9退避,则压印引导部16的引导部16a在压印辊8的下部从压印辊8的圆周面突出。
进而,压印引导部16向箭头b2方向移动时,排出引导凸缘17和全切部18连动地向箭头b2方向移动。
即,如图6所示,由于凸台20a插入到压印引导部16的长孔16b中,因此通过压印引导部16与头滑块12连动的移动,凸台20a被长孔16b推压,安装有排出引导凸缘17及全切部18的引导架20也向箭头b2方向移动。
图13(a)及图13(b)是表示排出引导凸缘17及全切部18的动作的主要部分正视图,图13(a)表示热敏头9位于压印辊8侧的状态,图13(b)表示热敏头9从压印辊8退避的状态。
如图13(b)所示,通过使头滑块12向箭头b2方向移动,使热敏头9从压印辊8退避时,排出引导凸缘17及全切部18也连动地向箭头b2方向移动,由此排出引导凸缘17从管51的移动路径退避。
在上述动作中,如图12所示,开放作为管51的移动路径的管引导部33和引导板4a之间,引导辊32和压印辊8之间、以及热敏头9和压印辊8之间,从而形成可安装管51的状态。
管51在安装在图2所示路径中。如上所述,在安装管51时,在压印辊8的下方突出有压印引导部16的引导部16a,因此防止了管51进入压印辊8的下侧。
此外,排出引导凸缘17从管51的移动路径退避,因此在安装管51时可以使管在较宽的空间通过,易于安装。
接着,操作退避杆31a,从而使引导辊32及管引导部33移动至图2所示安装位置。使引导辊32移动至安装位置时,管51被夹入引导辊32和压印辊8之间。
此外,使管引导部33移动至安装位置时,管51被夹入管引导部33和引导板4a之间。如图11(a)及图11(b)所示,管51被夹入管引导部51和引导板4a之间时,由于管推压板34的推压部34a相对于引导板4a的垂直方向倾斜,因此管51被推压部34a推向引导板4a,并被推向盒架部4的底面。
图14(a)及图14(b)表示管引导部33的动作,图14(a)是正视图,图14(b)是侧面图。在这里,图11(a)及图11(b)表示安装有直径细的管51的状态,图14(a)及图14(b)表示安装有直径粗的管51的状态。
带/管打印机1可以使用直径从2.5mm左右至5.5mm左右的管51。因此,如图11(a)及图11(b)所示,管推压板34的板厚、推压部34a的形状及倾斜角度等被设定为即使在安装有直径细的管51时,推压部34a也能以预定的力推压管51。
此外,如图14(a)及图14(b)所示,在安装有直径粗的管51时,推压部34a相对于引导板4a的垂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及相对于盒架部4的底面的倾斜角度进一步变小,推压部34a及弹簧部34b的变形量变大。
这样,通过弹簧部34b使推压部34a相对于盒架部4的底面倾斜,从而可以使推压部34a的上下方向的变形量变大,可以应对不同直径的管51。而且,管推压板34的板厚、推压部34a的形状及倾斜角度等被设定为即使是直径粗的管51,推压力也不会过大。
此外,由于推压部34a相对于引导板4a的垂直方向倾斜,因此不论被安装的管51的直径如何,都可以将管51推向引导板4a,并且可以保持推压在盒架部4的底面的状态,在管引导机构31,相对于管51的移动方向,可以在上下左右均进行定位。
接着,为了在热敏头9和压印辊8之间夹入管51,将头移动杆13从图3(b)所示状态向箭头c2方向旋转。使头移动杆13向箭头c2方向旋转时,齿轮13a与头移动凸轮14的齿轮14a咬合,从而头移动凸轮14向箭头d2方向旋转。
头移动凸轮14的凸轮面14b从图3(b)所示状态向箭头d2方向旋转时,由于是自中心的突出量逐渐减小的形状,因此通过头移动凸轮14向箭头d2方向的旋转,头滑块12被未图示的弹簧按压,从而向箭头b1方向移动。
头滑块12向箭头b1方向移动时,如图4(a)所示,头推压部12b推压热敏头9,如图1所示,热敏头9以轴9a为支点向箭头a1方向旋转,如图3(a)、图4(a)、以及图5(a)所示,使热敏头9接近压印辊8,如图2所示,将管51夹入。
接着,通过在热敏头9与压印辊8之间夹入管51的动作,压印引导部16与头滑块12连动而向箭头b1方向移动。由此,引导部16a与热敏头9共同移动,在通过热敏头9与压印辊8之间夹入管51时,如图2等所示,压印引导部16的引导部16a从压印辊8的圆周面退避。
由此,热敏头9与引导部16a不会抵接。此外,在热敏头9移动时,引导部16a存在于压印辊8的下侧,因此热敏头9与压印辊51之间夹入管51的动作中,防止管51进入压印辊8的下侧,防止变成管堵塞等无法打印的状态。
进而,如图13(a)所示,压印引导部16向箭头b1方向移动,则排出引导凸缘17和全切部18连动地向箭头b1方向移动,排出引导凸缘17向管51的移动路径的一部分突出。
在上述动作中,如图2所示,管51在管引导机构31中被夹入管引导部33和引导板4a(未图示于图2中)之间,如图11(a)及图11(b)等所示,保持如下状态相对于移动方向,在上下左右均进行定位。
此外,如图2所示,管51被夹入于引导辊32和压印辊8之间、以及热敏头9和压印辊8之间,从而在热敏头9的上游侧的移动路径上,管51缠绕在压印辊8上。这样,管51相对于压印辊8的缠绕角度变多,足够的传送力被传达到管51上,并且管状的管51在热敏头9和压印辊8之间变成平面状。
接下来,对打印动作进行说明。此外,热敏头9和压印辊8的打印动作是周知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利用未图示的电动机驱动压印辊8驱动使其旋转,由此使管51移动,同时利用热敏头9在管51上进行打印。
如上所述,管51在管引导机构31中保持如下状态通过管引导部33,相对于移动方向,在上下左右均进行定位。
由此,为了打印,在管51移动时,管51在送入压印辊8之前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被抑制,可以防止产生打印位置的偏离。
已打印的管5从热敏头9和压印辊8之间被排出到后处理部3,根据需要在半切部19被半切。
接下来,对半切动作进行说明。首先,说明进行半切时的整体动作的流程,在预定时序开始电动机25的旋转驱动,如图7所示,通过电动机25的旋转,第3齿轮27d向箭头e1方向旋转时,第3齿轮27d具有的凸台27e在刀具杆26的长孔26c内移动,使刀具杆26以轴26a为支点向箭头f1方向旋转。
刀具杆26向箭头f1方向旋转时,架推压部26b与刀具架23抵接,推压刀具架23。由此,刀具架23被架引导部24引导,与刀具21共同向箭头g1方向移动。
刀具21移动至与接收台22碰撞的位置时,由于长孔26c和凸台27e的位置关系,利用第3齿轮27d向箭头e1方向的旋转,刀具杆26向反方向的箭头f2方向旋转。由此,刀具架23通过未图示的弹簧的力向箭头g2方向移动,刀具21从接收台22离开。
而且,由未图示的传感器等检测出刀具杆26返回到原来位置时,停止电动机25的驱动。由此,管51被半切。
接下来,对半切动作进行详细说明。本例的带/管打印机1可以在图9(a)所示的管51、和图9(b)所示的带52这两者上进行打印。此外,也可以在不同直径的管51上进行打印,而且,不论打印对象物的种类如何,作为用于正确进行半切的调整机构,具有行程调整杆30。
图15(a)及图15(b)是表示行程调整杆30的动作的透视图,图15(a)及上述图8(a)表示扩大半切深度的状态,图15(b)及图8(b)表示减小半切深度的状态。
行程调整杆30具有以轴30a为支点进行旋转动作而发生位移的凸轮面30b。凸轮面30b是如下形状随着行程调整杆30的旋转动作,从作为中心的轴30a的距离逐渐变化。由此,通过使行程调整杆30旋转,调整凸轮面30b从接收台22突出的突出量。
使行程调整杆30旋转,变成图8(a)、图15(a)所示的方向时,凸轮面30b从接收台22的碰撞面22a的突出量达到最小值。图16是表示半切时的刀具21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6(a)表示减小凸轮面30b的突出量,增大半切深度的状态,图16(b)表示加大凸轮面30b的突出量,减小半切深度的状态。
使行程调整杆30变成图8(a)、图15(a)所示的方向,进行上述半切动作时,刀具21如图16(a)所示,下侧的脚部28a与接收台22抵接,并且上侧的脚部28a与接收台22的碰撞面22a抵接。
在本例中,使凸轮面30b从接收台22的突出量变成最小,则凸轮面30b和碰撞面22a大致设定在同一面上。由此,刀具21的刃部28与接收台22的面大致平行,从而半切深度加大。
相对地,使行程调整杆30旋转,变成图8(b)、图15(b)所示的方向,凸轮面30b从接收台22的突出量变成最大。使行程调整杆30变成图8(b)、图15(b)所示的方向,进行上述半切动作时,如图16(b)所示,刀具21的下侧的脚部28a与接收台22的碰撞面22a抵接,并且上侧的脚部28a与从碰撞面22a突出的行程调整杆30的凸轮面30b抵接。
刀具21以刃部28可以凸台29a为支点自由旋转的状态由固定部29支撑。由此,通过图7等所示的刀具杆26的动作,将刀具21推向接收台22时,根据凸轮面30b的突出量,刃部28以凸台29a为支点旋转,变成刃部28与接收台22的碰撞面22a倾斜的状态。因此,与图16(a)相比,刀具21的刃部28与接收台22的间隙变大,半切深度减小。
在对图9(b)所示的带52进行半切时,为了切断时留下剥离纸52b,如图16(a)所示,将半切深度设定得较大。与此相对,在对图9(a)所示的管51进行半切时,若设定为与带52相同的半切深度,则切割量过大,在搬运已半切的管51等情况下会不小心被切断。
因此,如图16(b)所示,通过将半切深度设定得较小,从而在搬运等情况下不会不小心被切断,且可以半切成根据需要可以容易切断的状态。
这样,通过对行程调整杆30的操作,可以调整半切深度,因此不必根据处理对象更换接收台22和刀具21,提高了操作性能。此外,由于行程调整杆30可以任意调整半切深度,因此也可以容易地应对不同直径的管51等。
进行了打印、并根据需要被半切的管51结束了预定的打印时,停止热敏头9的驱动及压印辊8的旋转驱动,从而停止移动。而且,被全切部18切断。
全切部18通过对图1等所示的操作杆18d进行操作,从而图6所示的可动刀刃18b以轴18c为支点旋转,由固定刀刃18a和可动刀刃18b将管51夹住并将其切断。
由全切部18将管51全部切断,则由于管51具有弹性,未打印的管51的前端向在压印辊8上缠绕的方向的相反侧返回。
因此,若不设置排出引导凸缘17,则在传送下次打印时的管51的过程中,管51的前端与半切部19等接触,无法移动,从而产生管堵塞或打印不良。
对此,如图13(a)所示,通过设置排出引导凸缘17,管51的前端被引导向在压印辊8上的缠绕方向,可以防止管51在下次打印时与半切部19等接触。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在安装管51等时,排出引导凸缘17如图13(b)所示退避,因此不必在狭窄的空间中进行安装管51等的操作,提高了安装时的操作性能。
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的情况下,实施各种变更及修正。
本申请基于2004年7月2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4-213583),作为参照其内容被引入本申请中。
产业上的利用性本发明适用于可有选择地安装长条状的带或管的打印机,特别是在管上打印时可以抑制产生半切不良。
权利要求
1.一种带/管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打印介质的接收台;刀具,在靠近和离开上述接收台的方向上移动,并具有切断上述打印介质的刃部;以及与上述接收台抵接,在上述刃部与接收台之间形成间隙的撞块部;以及调整机构,设在与上述刀具的上述撞块部抵接的位置上,具有切换从上述接收台突出的突出量的位移面。
2.一种带/管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使上述打印介质移动的传送机构;以及打印机构,在上述传送机构所传送的上述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管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刀具上,在上述刃部的延伸方向的两侧设有上述撞块部,上述调整机构在与上述刀具的一个上述撞块部抵接的位置上具有上述位移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管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调整机构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上述接收台上,上述位移面是突出量随着旋转而变化的凸轮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管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调整机构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上述接收台上,上述位移面是突出量随着旋转而变化的凸轮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管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刀具由上述刃部和上述撞块部构成为一体,且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管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刀具由上述刃部和上述撞块部构成为一体,且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管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刀具由上述刃部和上述撞块部构成为一体,且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管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刀具由上述刃部和上述撞块部构成为一体,且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撑。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带/管打印机。半切部具有对管进行支撑的接收台,和将管切断的刀具。接收台在上部具有行程调整杆,行程调整杆具有自接收台突出的突出量随着旋转动作而发生位移的凸轮面。刀具通过与凸轮面抵接,从而根据凸轮面自接收台突出的突出量的位移,设定半切深度。
文档编号B65H35/04GK1989014SQ200580024269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1日
发明者斋藤正夫, 须藤博昭, 工藤靖则 申请人:美克司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