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容器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7774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不锈钢容器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及其制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不锈钢容器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不锈钢容器为了便于加工制造,大多使用纯度较低的钢材制作,因为这些钢材易于弯折、延展,可以以焊料填料的包覆方式将不锈钢件间的缝隙填补并接合形成一个容器,但采用的焊料焊接方法具有易产生氧化、焊接点薄弱、容器内部抗压不足、操作繁琐等诸多缺点,若以氩弧焊的方式则有加热时间长、热变形大的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不锈钢容器的耐用度、加工成本以及制造率,现有技术所制造的不锈钢容器由于需要焊料以及需要助焊剂以辅助焊接,然而焊料本身不是含有铜材就是使用锡材,再辅以具有强酸碱性的助焊剂作用,以将焊料用于填补焊件接合处的缝隙,所以填补的焊料容易产生焊缝,也因为填补并非熔接,所以在结构上易有破损的问题,且经久置或装盛有液体会因为使用纯度不佳的不锈钢材而产生氧化锈蚀,通常锈蚀的情况会因为容置物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锈蚀产生,除此之外,具有强酸碱性的助焊剂残留在金属表面毛细孔也是食用安全的一大问题,以不锈钢制的酒壶为例,请参阅图1A、1B,由于装盛的是含有酒精的液体,常常使得不锈钢酒壶产生氧化而导致生锈,从而使得装盛的美酒变质,且夹杂着氧化后的铜绿,若经饮用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及大的伤害,这就是酒壶内面氧化锈蚀的问题。
另外,在酒壶外侧还会因为不锈钢容器的填补焊料12的焊接方式是需要表面质量而加以研磨抛光,从而造成了填料焊接会使局部酒壶厚度过厚又易产生焊缝,而经研磨处理后又容易产生过薄而破裂的问题,因此,有时会因为上述问题而需要一再地修补导致焊接点薄弱、操作繁琐等缺点。
此外,传统的不锈钢容器例如不锈钢酒壶的制作,在容置饮品时都需要壶盖盖合以避免溅洒,为了避免壶盖15的遗失,一般是将壶盖15用连接的方式设在酒壶1的表面,壶盖15的连接是在酒壶1上穿孔171,然后再将连接壶盖15的连接件17穿入该穿孔171并焊接在酒壶1上,正因为以穿孔171及焊接的方式,从而使得锈蚀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日后也会容易产生破漏之处。
同样地,请参阅图1C,壶口19是焊接在上盖11上,此时,必须加长壶口19的长度并穿出该上盖11,再以填入焊料12的方式焊接在上盖11上,其中壶口19的制作一般是以纯度较低的不锈钢,例如不锈钢编号303系列的钢材车销加工而成,该不锈钢系列的钢材虽易于加工,但也因为钢材含量较少,以及焊接处常受到液体与空气的接触,所以非常容易产生氧化生锈的问题,因此,如果产生了氧化生锈的问题,此时,装盛在壶内的就不再是美酒,而是带有产生氧化的铜绿液体,不仅不安全,更不堪使用。
参阅图1D,传统的不锈钢酒壶为了掩饰其填料焊接的地方,会在上、下盖11、13的四周通过冲压再拉伸延展材料的方式制造折边111、131,上述制法是为了焊接接合后在酒壶1外缘贴皮并防止贴皮16移动脱落,同时也是为了掩饰折边111、131冲压再拉伸延展的制法所造成折边111、131大小不一的问题,此外,传统的不锈钢酒壶在上、下盖11、13的折边111、131与壶身10的金属接合上非常不易填料焊接,同时为了美化焊接点而需要进行的研磨也不容易实施,于是,相对地,就形成贴皮16无法平贴在酒壶1而造成凹凸不平,此时若酒类溢流至壶身10,则会使得贴皮16的皮质变化损坏;若改以通过彩料涂布在壶身的方式,那么,又会因为酒类的溢流而导致壶身10的彩料受到侵蚀而产生淡化的痕迹,非常的不美观,故也使得整体实用度降低。
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开发出可在不锈钢容器焊接加工时,免除填补焊料所造成的食用安全疑虑,以及避免由于加工不易而使用纯度较低的钢材所造成不锈钢容器极易锈蚀的问题,并能避免研磨抛光焊接点造成焊缝的产生,且提高使用安全性、增加美观度、提升耐用度,成为目前制作不锈钢容器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容器及其制法,以便于制造时能避免使用焊料填补焊接处以及达到制造精确、快速、卫生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容器及其制法,以使容置物不容易残留在容器内。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容器及其制法,其可以图案美化不锈钢容器的外缘并能防止图案退化剥落。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容器及其制法,其可以贴皮美化不锈钢容器的外缘并能防止贴皮松脱滑落。
为了解决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管状本体,该管状本体以不锈钢板冲压有第一折边及第二折边并环绕相接且界定出一容置空间,并具有第一开放侧及第二开放侧;第一不锈钢结合板,该第一不锈钢结合板以雷射焊接焊合在第一开放侧的管状本体的第一折边,以封闭该管状本体的第一开放侧,该第一不锈钢结合板具有一开口及邻近该第一折边的第一倒角;以及第二不锈钢结合板,该第二不锈钢结合板以雷射焊接焊合在第二开放侧的管状本体的第二折边,以封闭该管状本体的第二开放侧,该第二不锈钢结合板具有邻近该第二折边的第二倒角,以用于结合至管状本体后形成该容置空间的底部,以使得第一不锈钢结合板与管状本体及第二不锈钢结合板相结合,并将相互接合处以雷射焊接熔融接缝处的不锈钢材使它们成为一体,再辅以接缝处的倒角研磨抛光。
管状本体的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的边缘相互平行,以供雷射焊接为管状的容置空间时与第一不锈钢结合板及第二不锈钢结合板所需的接合处的精密度。
管状本体弯折成管状的容置空间时,管状本体的不锈钢板环绕相接是以雷射焊接热熔融结合。
管状本体是选自不锈钢编号303系列或是不锈钢编号304系列或是及不锈钢编号316系列,例如,管状本体使用纯不锈钢编号316系列所制成,以提供较佳的耐用度及安全性,更佳地,该管状本体是采用食品级的不锈钢材料,以供装盛食品的食用安全功效。
第一不锈钢结合板是选自不锈钢编号303系列或是不锈钢编号304系列或是不锈钢编号316系列,例如,第一不锈钢结合板是使用纯不锈钢编号316系列所制成,以提供较佳的耐用度及安全性,更佳地,该第一不锈钢结合板系采用食品级之不锈钢材料,以供装盛食品的食用安全功效。
第一不锈钢结合板是以雷射焊接无缝地焊接于管状本体的第一折边,其中,该第一不锈钢结合板与管状本体的第一折边的接缝处是以雷射焊接直接熔融两个不锈钢焊件的接缝,从而以形成精确且高质量的焊接面,无须填补焊料,例如,第一不锈钢结合板与第一折边的焊接处是研磨有第一倒角,以使焊接面具有高质量的表面精细度,其中,该第一倒角是圆弧面或斜面。
此外,第一不锈钢结合板包括一嘴头,该嘴头是以雷射焊接焊合在第一不锈钢结合板的开口,以使嘴头与开口无缝结合,以避免现有的焊接填料生锈的问题以及现有嘴头与酒壶接合时,嘴头需制作较长以供焊接的问题,从而可避免因嘴头在壶内长度的剩余而导致未能将容置物完全倒出的困难。
所述嘴头选自不锈钢编号303系列或是不锈钢编号304系列或是不锈钢编号316系列。
所述嘴头是食品级不锈钢材。
第二不锈钢结合板选自不锈钢编号303系列或是不锈钢编号304系列或是不锈钢编号316系列,例如,第二不锈钢结合板是使用纯不锈钢编号316系列所制成,用以提供较佳的耐用度及安全性,更佳地,第二不锈钢结合板是采用食品级的不锈钢材料,以供装盛食品的食用安全功效。
第二不锈钢结合板是以雷射焊接无缝地焊接于管状本体的第二折边,其中,该第二不锈钢结合板与管状本体的第二折边的接缝处是以雷射焊接直接熔融两个不锈钢焊件的接缝,以形成精确且高质量的焊接面,无须填补焊料,较佳地,该第二不锈钢结合板与该第二折边的焊接处是研磨有第二倒角,以使焊接面具有高质量的表面精细度。
本发明的不锈钢容器还包括一瓶盖及瓶顶,第一不锈钢结合板包括有一嘴头,其中,该嘴头是选自不锈钢编号303系列或是不锈钢编号304系列或是不锈钢编号316系列,例如,嘴头是使用不锈钢编号304系列所制成,以提供较佳的耐用度及安全性,且避免现有纯度较低的不锈钢壶口易生锈的问题,而为了制造纯度较高的不锈钢材,该嘴头是经冲压后制成,从而避免了现有壶口以车销的方式制造,车销不锈钢编号304系列的钢材车销刀具易断的问题;而瓶顶的一端部是供套设瓶盖,以供该瓶盖锁固在嘴头,另一端部凸设一凸点,以供焊接时聚热在该凸点并熔融该凸点,使其易于焊接在第一不锈钢结合板的表面,从而,其得以解决现有技术需在壶身穿孔并将连接件穿入焊接造成焊料填补易导致锈蚀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的不锈钢容器,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管状本体外表面的热升华转印图案,例如,该热升华转印图案是包覆于预先在表面涂布有一层转印漆的管状本体,再以热升华的方式将热升华转印图案转印在表面的涂布漆层中,再将载有热升华转印图案的贴纸去除,即可于不锈钢制的管状本体表面形成变化的式样;另外,也可以采用贴皮包覆在管状本体的外表面,并以管状本体外表面的第一折边及第二折边所形成的凹处以限制该贴皮的松脱。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锈钢容器的制法,其步骤包含提供冲压不锈钢板形成第一折边及第二折边并环绕相接且界定出一容置空间及第一开放侧及第二开放侧的管状本体、及提供第一不锈钢结合板、以及提供第二不锈钢结合板;以雷射焊接方式将第一不锈钢结合板焊合于位于第一开放侧的管状本体的第一折边,以封闭该管状本体的第一开放侧;以及以雷射焊接方式将第二不锈钢结合板焊合于位于第二开放侧的管状本体的第二折边,以封闭该管状本体的第二开放侧。
该管状本体的制法是以不锈钢板冲压出折边再环绕出管形状,并定位该管形状,再以雷射焊接方式将不锈钢板接合处熔融,以使无缝焊接地形成该管状本体。
该第一不锈钢结合板还包括一开口,该开口是供增设嘴头,该嘴头是经冲压后制成再以雷射焊接方式将嘴头的一端无缝地焊接于该第一不锈钢板的开口。
本发明包括一瓶盖及瓶顶,该瓶顶的一端部套设该瓶盖,以供该瓶盖锁固在所述嘴头,瓶顶的另一端部凸设一凸点,以供焊接时聚热在该凸点,使易于焊接在第一不锈钢结合板的表面。
本发明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管状本体外表面的热升华转印图案制法,该热升华转印图案制法是提供一载有热升华转印图案的贴纸包覆于预先在表面涂布有一层转印漆的管状本体,以热升华方式将热升华转印图案转印在表面涂布的漆层中,再将该贴纸去除,即可在该管状本体表面形成图案式样。
本发明还包括贴设在所述管状本体外表面的贴皮制法,由于贴皮的制法已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为言赘述,但其特色在于以该管状本体直接冲压而成的第一折边及第二折边所形成的凹处以限制该贴皮的松脱,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在酒壶上下盖处冲压并拉伸延展不锈钢使成为折边的复杂制程。
本发明所提出的不锈钢容器及其制法,主要是由以不锈钢板环绕相接且界定出一容置空间,并具有第一开放侧及第二开放侧的管状本体、雷射焊接于第一开放侧的第一不锈钢结合板、及雷射焊接于第二开放侧的第二不锈钢结合板所组成,并将各接合处以雷射焊接熔融不锈钢,从而使各焊件间无缝接合且在制造时能避免使用焊料填补焊接处并达到制造精确、快速、卫生的效果,同时配合无缝焊接嘴头,以确保使用时容置物不易残留在容器内,并藉瓶顶的凸点设计,使嘴头得以供瓶盖结合,并固定在第一不锈钢结合板的表面,此外,本发明再配合热升华转印图案的制程,以供图案美化不锈钢容器的外缘并能防止图案退化剥落,进一步增加了本发明不锈钢容器的美观度及经济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A是现有技术的不锈钢酒壶的焊接组合示意图。
图1B是现有技术的不锈钢酒壶的爆炸图。
图1C是现有技术的不锈钢酒壶的上盖与壶口相接示意图。
图1D是现有技术的不锈钢酒壶的贴皮不平整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不锈钢容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B是本发明不锈钢容器的第一实施例的雷射焊接组合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不锈钢容器第二实施例的表面热升华转印示意图。
图2D是本发明不锈钢容器第三实施例的表面贴皮示意图。
组件符号简单说明酒壶1、壶身10、上盖11、折边111、焊料12、下盖13、折边131、壶盖15、连接件17、壶口19、管状本体21、管状本体21’、第一开放侧211、第一折边2111、第二开放侧213、第二折边2131、容置空间22、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开口231、嘴头232、瓶盖234、瓶顶235、凸点2351、第二不锈钢结合板25、热升华转印图案27、贴纸28、贴皮29。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2A所示,本发明的不锈钢容器,它是以不锈钢板冲压有第一折边2111及第二折边2131并环绕相接且界定出一容置空间22并具有第一开放侧211及第二开放侧213的管状本体21,而该位于第一开放侧211的第一折边2111是供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以雷射焊接焊合,其中,该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具有一开口231,而位于第二开放侧213的第二折边2131,它是平行相对于第一开放侧211的第一折边2111并供第二不锈钢结合板25以雷射焊接焊合,以使第二不锈钢结合板25结合至管状本体21后形成容置空间22的底部,其中,雷射焊接是将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与之第一折边2111、及第二不锈钢结合板25与之第二折边2131相互接合处以精确、快速、高焊接质量的方式熔融接缝处的不锈钢材使两焊件相接成为一体,再辅以接缝处研磨抛光。
请搭配图2B参阅,本发明的不锈钢容器是以板片冲压有第一折边2111及第二折边2131再弯折而成的管状本体21,其不锈钢板环绕相接处是以雷射焊接熔融并加以表面抛光处理,以使该板片无缝接合,且看似一体成形具有极高的表面质量,较佳地,管状本体21选自不锈钢编号303系列或不锈钢编号304系列或不锈钢编号316系列,在本实施例中,该管状本体21使用纯不锈钢编号316系列制造,以供较佳的耐用度及安全性,但在其它实施例中,该管状本体21是使用例如食品级的不锈钢材制作,只要其符合所需的耐用度及安全性即可,且亦非以不锈钢编号316系列为限。
此外,本发明的不锈钢容器,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与第一折边2111、及第二不锈钢结合板25与第二折边2131是以无焊料的雷射焊接无缝地焊接两焊件,以使焊接成形后施以表面处理时,不会因为需研磨抛光而使得焊接处过薄而有破裂之虞,当然,为了在焊件相接处施以研磨抛光,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与第一折边2111、及第二不锈钢结合板25与第二折边2131任一选用较厚的板材,并在相接处形成的边角加以倒角,使得具有更佳的表面质量,其中,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及第二不锈钢结合板25是选自不锈钢编号303系列或不锈钢编号304系列或不锈钢编号316系列,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及第二不锈钢结合板25是使用纯不锈钢编号316系列制造,以供较佳的耐用度及安全性,但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及第二不锈钢结合板25是使用例如食品级不锈钢材制作,只要其符合所需的耐用度及安全性即可,且亦非以不锈钢编号316系列为限。
本发明的不锈钢容器,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还包括一嘴头232,该嘴头232是经冲压后制成再以雷射焊接焊合在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的开口231,该嘴头232与开口231的焊接方式及材质选用与前述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与管状本体21的焊接方式及材质选用相等,故不在此描述,而其特点在于,使用雷射焊接无填焊料及无缝的加工俾使现有技术在壶口制作时的填料焊接容易因焊料与空气及水分接触而产生生锈的问题得到避免,且因无须填焊料的缘故,该嘴头232深入管状本体21的长度得以缩减为与开口231相接齐即可。
此外,本发明的不锈钢容器为了便于装那些易于溅洒的液体,其还包括一瓶盖234及瓶顶235,其中,瓶顶235的一端部是供套设瓶盖234,以供该瓶盖234锁固在嘴头232,瓶顶235的另一端部是凸设一凸点2351,以供焊接时聚热在该凸点2351并易于焊接在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的表面。
请参阅图2C,上述本发明的不锈钢容器还包括热升华转印图案27,该热升华转印图案27是包覆于预先在表面涂布有一层转印漆的管状本体21’,再以热升华的方式将热升华转印图案27转印在表面的涂布漆层中,再将载有热升华转印图案27的贴纸28去除,即可在不锈钢制的管状本体21’表面形成变化的式样,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的贴皮不平整与液体溢流损坏表面美观度的问题。
此外,请参阅图2D,本发明的不锈钢容器的制法,包括贴设在所述管状本体21外表面的贴皮制法,由于贴皮的制法已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描述,但其特色在于以该管状本体21直接冲压而成的第一折边2111及第二折边2131所形成的凹处以限制该贴皮29的松脱,避免了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需在酒壶上下盖处冲压并拉伸延展不锈钢才成为折边。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出的不锈钢容器,主要以不锈钢板冲压有第一折边及第二折边并环绕相接且界定出一容置空间,并具有第一开放侧及第二开放侧的管状本体,再配合第一不锈钢结合板、及第二不锈钢结合板与管状本体焊接结合,并将各接合处以雷射焊接熔融不锈钢,使各焊件间无缝接合且在制造时能避免使用焊料填补焊接处并达制造精确、快速、卫生的效果,且配合无缝焊接嘴头的设置,以确保使用时容置物不易残留在容器内,并藉瓶顶的凸点设计,使嘴头得以供瓶盖结合,并固定在第一不锈钢结合板的表面,此外再配合热升华转印图案的制程,以供图案美化不锈钢容器的外缘并能防止图案退化剥落,进一步增加其美观度及经济价值,一并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习此项技术的人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
总之,本发明虽然例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因此,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发明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不锈钢容器的制法,其特征在于依序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冲压不锈钢板形成第一折边及第二折边并环绕相接且界定出一容置空间及第一开放侧及第二开放侧的管状本体、及提供第一不锈钢结合板、以及提供第二不锈钢结合板;以雷射焊接方式将第一不锈钢结合板焊合于位于第一开放侧的管状本体的第一折边,以封闭该管状本体的第一开放侧;以及以雷射焊接方式将第二不锈钢结合板焊合于位于第二开放侧的管状本体的第二折边,以封闭该管状本体的第二开放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容器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管状本体的制法是以不锈钢板冲压出折边再环绕出管形状,并定位该管形状,再以雷射焊接方式将不锈钢板接合处熔融,以使无缝焊接地形成该管状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容器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不锈钢结合板包括有一开口,该开口是供增设嘴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锈钢容器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嘴头是经冲压后制成再以雷射焊接方式将嘴头的一端无缝地焊接于该第一不锈钢板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锈钢容器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瓶盖及瓶顶,该瓶顶的一端部套设该瓶盖,以供该瓶盖锁固于所述嘴头,其另一端部凸设一凸点,用以供焊接时聚热于该凸点,以使易于焊接在第一不锈钢结合板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容器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于所述管状本体外表面的热升华转印图案制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锈钢容器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载有热升华转印图案的贴纸包覆于预先在表面涂布有一层转印漆的管状本体,以热升华方式将热升华转印图案转印在表面涂布的漆层中,再将该贴纸去除,即可在该管状本体表面形成图案式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容器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贴设在该管状本体外表面的贴皮制法。
9.一种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管状本体,该管状本体以不锈钢板冲压有第一折边(2111)及第二折边(2131)并环绕相接且界定出一容置空间(22),并具有第一开放侧(211)及第二开放侧(213);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该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以雷射焊接焊合在第一开放侧(211)的管状本体的第一折边(2111),以封闭该管状本体的第一开放侧(211),该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具有一开口(231)及邻近该第一折边(2111)的第一倒角;以及第二不锈钢结合板(25),该第二不锈钢结合板(25)以雷射焊接焊合在第二开放侧(213)的管状本体的第二折边,以封闭该管状本体的第二开放侧(213),该第二不锈钢结合板(25)具有邻近该第二折边(2131)的第二倒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本体的第一折边(2111)、第二折边(2131)的边缘相互平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本体的不锈钢板环绕相接是以雷射焊接热熔融结合。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本体是选自不锈钢编号303系列或是不锈钢编号304系列或是不锈钢编号316系列,所述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是选自不锈钢编号303系列或是不锈钢编号304系列或是不锈钢编号316系列。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本体是食品级不锈钢材。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是食品级不锈钢材。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是以雷射焊接无缝地焊接在管状本体的第一折边(2111)。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与管状本体的第一折边(2111)的接缝处是以雷射焊接熔融两不锈钢焊件的接缝,以形成精确且高质量的焊接面。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的第一倒角是位于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与所述第一折边(2111)的焊接处,以使焊接面具有高质量的表面精细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的第一倒角是圆弧面或是斜面。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包括一嘴头(232),所述嘴头(232)是经冲压后制成再以雷射焊接焊合在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的开口(231)。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嘴头(232)选自不锈钢编号303系列或是不锈钢编号304系列或是不锈钢编号316系列。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嘴头(232)是食品级不锈钢材。
2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不锈钢结合板(25)选自不锈钢编号303系列或是不锈钢编号304系列或是不锈钢编号316系列。
2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不锈钢结合板(25)是食品级不锈钢材。
2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不锈钢结合板(25)是以雷射焊接无缝地焊接在管状本体的第二折边(2131)。
2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不锈钢结合板(25)与管状本体的第二折边(2131)的接缝处是以雷射焊接熔融两不锈钢焊件的接缝,以形成精确且高质量的焊接面。
2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不锈钢结合板(25)的第二倒角位于第二不锈钢结合板(25)与所述第二折边(2131)的焊接处,以使焊接面具有高质量的表面精细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倒角是圆弧面或是斜面。
2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瓶盖(234)及瓶顶(235),所述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包括一嘴头(232),所述瓶顶(235)的一端部用于套设所述瓶盖(234),以供该瓶盖(234)锁固于所述嘴头(232),其另一端部凸设一凸点(2351),以供焊接时聚热在该凸点(2351)并易于焊接在第一不锈钢结合板(23)的表面。
2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在所述管状本体外表面的热升华转印图案(27)。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升华转印图案是包覆于预先在表面涂布有一层转印漆的管状本体,所述热升华转印图案(27)转印在表面的涂布漆层中,再将载有热升华转印图案(27)的贴纸(28)去除。
3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贴设在所述管状本体外表面的贴皮(29)。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皮(29)是贴设在所述管状本体外表面第一折边(2111)及第二折边(2131)所形成的凹处以限制该贴皮(29)的松脱。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锈钢容器及其制法,包括以不锈钢板冲压有第一折边及第二折边并环绕相接且界定出一容置空间并具有第一开放侧及第二开放侧的管状本体、雷射焊接于第一折边的第一不锈钢结合板、雷射焊接于第二折边的第二不锈钢结合板所组成,并将各接合处以雷射焊接熔融不锈钢,使各焊件间无缝接合且在制造时能避免使用焊料填补焊接处,从而使制造精确、快速、卫生,使不锈钢容器具高安全性、高耐用性,且配合无缝焊接的嘴头,确保使用时容置物不易残留容器内,借瓶顶的凸点,使嘴头得以供瓶盖结合,并固定在第一不锈钢结合板的表面,再配合热升华转印图案的制程,图案美化不锈钢容器的外缘并防止图案退化剥落,增加其美观度及经济价值。
文档编号B65D8/04GK101015893SQ20071008528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8日
发明者杨礼宇 申请人:商颖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