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馈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111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片材馈送器的制作方法
片材馈送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06年12月26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 No.2006-350680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内容在此以参考的方式全文 并入。技术领域与本发明一致的设备与装置涉及片材馈送器,尤其地涉及通过利 用多个旋转体输送片材的片材馈送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片材馈送器设置在例如打印机的图像记录装置中。相 关技术的片材馈送器包括片材盘和馈送辊。放置在相关技术的片材盘 上的片材由馈送辊一张接一张地分开,并且分开的片材沿输送方向馈 送。上述相关技术的片材馈送器包括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沿片材输 送方向分开的两个馈送辊,如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披露的那样。[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的未审专利申请No.2003-146455发明内容此外,在相关技术的片材馈送器中,在输送宽的片材与输送窄的 片材相比较时,较大的输送阻力(输送摩擦)施加到片材。结果,相关技 术关注的是馈送辊可能在片材上滑动。因此,尝试解决该问题,专利 文献1提出设置两个馈送辊。但是,该方法具有的缺点在于在通过 两个馈送辊输送片材的机构中,不可能使两个馈送辊的旋转速度完全 同步。这在片材在两个馈送辊之间偏斜或被馈送辊拉动的情况下造成 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偏斜的片材可能遭受例如褶铍或切口的损坏。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克服了以上缺点和以上未描述的其他缺 点。但是,不需要本发明克服上述缺点,因此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可能不克服上述任何问题。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片材馈 送器,该片材馈送器能够可靠地输送片材,而不会在输送阻力施加到 片材的情况下造成损坏。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片材馈送器是一种片材馈送器,该片材馈 送器包括片材盘,该片材盘保持片材;至少一个驱动源;第一输送 机构,该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旋转体和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该第 一旋转体与片材盘上的片材接触,该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将驱动源的 驱动力传递到第一旋转体;和第二输送机构,该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 二旋转体和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该第二旋转体与片材盘上的片材接 触,该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将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二旋转体;其 中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传递的驱动力使第一旋转体沿片材的输送方向 旋转,使得位于片材盘上的片材沿预定方向以第一速度被输送;当片 材在片材盘上的输送速度大于比该第一速度小的第二速度时,在片材 与第二旋转体之间的摩擦力使第二旋转体旋转;并且当片材在片材盘 上的输送速度小于该第二速度时,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传递的驱动力 使第二旋转体沿片材的输送方向旋转。此外,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片材馈送器是根据第一方面的片材馈送 器,其中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单向离合器。此外,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片材馈送器是根据第二方面的片材馈送 器,其中驱动源驱动第一旋转体的周向速度大于驱动源驱动第二旋转体的周向速度。
此外,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片材馈送器是根据第一方面的片材馈送 器,其中第一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臂构件,第一旋转体设置在该第一 臂构件上,使得第一旋转体可以旋转;第二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臂构 件,第二旋转体设置在该第二臂构件上,使得第二旋转体可以旋转。此外,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片材馈送器是根据第四方面的片材馈送 器,其中第二臂构件的延伸方向相对于位于片材盘上的片材的表面的 角度大于第一臂构件的延伸方向相对于位于片材盘上的片材的表面的 角度。此外,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片材馈送器是根据第一方面的片材馈送 器,其中在片材的输送方向上,第二旋转体与第一旋转体分开设置且 设置在第一旋转体的上游。此外,本发明第七方面的片材馈送器是根据第一方面的片材馈送 器,其中第二输送机构还包括速度检测机构,该速度检测机构检测位 于片材盘上的片材的输送速度。此外,本发明第八方面的片材馈送器是根据第七方面的片材馈送 器,其中第二输送机构还包括螺线管,该螺线管切换是否将驱动源的 驱动力传递到第二旋转体。此外,本发明第九方面的片材馈送器是根据第七方面的片材馈送 器,其中速度检测机构检测第二旋转体的旋转速度。此外,本发明第十方面的片材馈送器是根据第九方面的片材馈送 器,其中速度检测机构检测第一旋转体的旋转速度,并将该第一旋转 体的旋转速度与第二旋转体的旋转速度比较。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片材馈送器,其中如果第一 旋转体在片材上滑动,则输送力从第二旋转体施加到片材,而在第一 旋转体在片材上不滑动的情况下,输送力仅仅通过第一旋转体施加到 片材。


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方面将通过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结合附图的以下说明变得更明显并且更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多功能装置的打印机部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的打印机部的片材馈 送装置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片材馈送机构的放大模式图;图5是图4所示片材馈送机构的平面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片材馈送装置的控制器的 方框图;并且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切换和控制驱动力传 递机构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给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应注意的是, 以下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例,当然,在不偏离权 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必要时能够改进这些示例性实 施例。(实施例1)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的透视图。多功 能装置l(MFD)包括打印机部2和扫描器部3,该多功能装置1具有打 印功能、扫描功能、复印功能、和传真功能。但是,多功能装置1不
局限于这些功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多功能装置1可具有附 加部分和/或可提供附加的相关功能。在多功能装置1的上部为扫描部3的情况下,多功能装置1具有大致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的宽度和深度大于高度。扫描器部3构造 成所谓的平板扫描器。如图1所示,文件盖5设置成作为多功能装置1 的顶板自由地打开和关闭。压板玻璃和图像传感器设置在文件盖5的 下方。放置在压板玻璃上的文件被图像传感器读取为图像。多功能装置1的下部是打印机部2。根据包括外部输入的图像数据 和/或文本数据的打印数据,打印机部2将图像和文本记录在记录片材 上。开口 10形成在打印机部2的前面上。上片材馈送盘12、下片材馈 送盘13和片材排出盘14以类似分级的方式垂直设置在开口 10内侧。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上片材馈送盘12、下片材馈送盘13和片材排出 盘14分别装配到一体的片材馈送盒中。记录片材叠置并容纳在上片材馈送盘12和下片材馈送盘13中。 相应的盘可容纳具有不同尺寸的记录片材。例如,A4规格的片材可容 纳在所述盘中的一个盘中,而小于A4规格的片材、例如B5规格或明 信片规格的片材可容纳在下片材馈送盘13中。作为可选的示例,具有 小尺寸的记录片材、例如明信片规格或照片L规格的记录片材可容纳 在上片材馈送盘12中。下片材馈送盘13的盘面可通过拉出滑动盘15 而延伸,从而使下片材馈送盘13能够容纳例如法律公文纸规格的记录 片材。容纳在上片材馈送盘12和下片材馈送盘13中的记录片材在打 印机部2内部馈送,以记录期望的图像,并且将片材排出到片材排出 盘14。应注意的是,根据从设置在多功能装置1的前面的上部上的操 作面板4给出的操作指令和/或从计算机经由打印机驱动器或扫描器驱 动器发出的指令,启动打印机部2和扫描器部3。以下,参考图2和图3,将给出多功能装置的打印机部2的说明。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1的打印机部2的 纵向剖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的打印机部2 的片材馈送装置6的局部放大剖视图。打印机部2包括片材馈送装置6。片材馈送装置6包括上片材馈送 盘12、下片材馈送盘13和片材馈送机构33。如图3中最佳所见,片 材馈送机构33包括第一馈送辊25、第二馈送辊26、第一和第二驱动 力传递机构30、 31、用于支撑第一馈送辊25和第二馈送辊26的第一 摇臂27和第二摇臂28。回到图2,下片材馈送盘13设置在打印机部2的底部。上片材馈 送盘12设置在打印机部2的上侧。换句话说,上片材馈送盘12和下 片材馈送盘13是两级垂直结构。在打印机部2内部,第一馈送辊25 和第二馈送辊26附连在上片材馈送盘12和下片材馈送盘13的上方。 图2示出第一馈送辊25及第二馈送辊26与下片材馈送盘13接触的状 态。在上片材馈送盘12和下片材馈送盘13都被安装的状态下,上片 材馈送盘12相对于下片材馈送盘13相对抽出,通过这种方式第一馈 送辊25及第二馈送辊26与下片材馈送盘13接触。相反,在上片材馈 送盘12相对于下片材馈送盘13沿深度方向相对推入装置内的情况下, 上片材馈送盘12的前缘提升第一馈送辊25和第二馈送辊26,第一馈 送辊25和第二馈送辊26的辊面与上片材馈送盘12接触。以下,将说 明如下情况下的片材馈送装置6,即上片材馈送盘12和下片材馈送盘 13的状态如图2所示地定位。换句话说,为了说明该示例性实施例, 例如,如图2所示地采用两级片材馈送盘结构。但是,当然,根据本 发明也可以使用一级片材馈送盘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倾斜分离板22设置在下片材馈送盘13的后 部。倾斜的分离板22将以重叠方式从下片材馈送盘B送来的记录片 材分开,从而向上引导下片材馈送盘13的最上面的(即最高的)记录片 材。在从倾斜的分离板22向上延伸之后,片材输送通道23经由以弯
曲方式形成的弯曲部17转向前面。因而,片材输送通道23从多功能 装置1的背侧延伸到前面,并经由图像记录单元24通向片材排出盘14。 因此,容纳在下片材馈送盘13中的记录片材由片材输送通道23引导, 以便形成从下方到上方进入图像记录单元24的U形转弯。在图像通过 图像记录单元24之后,将记录片材排出到片材排出盘14。如图3所示,第一馈送辊25及第二馈送辊26的辊面与下片材馈 送盘13的上面接触。当记录片材在下片材馈送盘13中时,第一馈送 辊25及第二馈送辊26的辊面与记录片材的表面接触。在这种情形下, 下片材馈送盘13中的记录片材由第一馈送辊25和第二馈送辊26供应 到片材输送通道23。如附图所示,第一馈送辊25和第一馈送辊26分 别通过第一和第二摇臂27、 28连接到驱动轴29,以便自由摆动,从驱 动轴29输入的驱动力分别由第一和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30、 31传递 到第一馈送辊25和第二馈送辊26。因此,第一馈送辊25和第二馈送 辊26与记录片材联系,从而减少施加到记录片材的输送力的传递损失。 应注意的是,稍后将详细说明第一馈送辊25、第二馈送辊26的支撑机 构和第一和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30、 31。片材输送通道23在除了设置图像记录单元24等以外的部分处由 以彼此间隔对置的外引导面和内引导面形成。该间隔可以是预定的。 例如,片材输送通道23在多功能装置1后部处的弯曲部17由固定到 多功能装置1的框架上的外引导件18和内引导件19构成。当记录片 材输送到弯曲部17时,弯曲部17以弯曲的形式弯曲记录片材。因此, 当记录片材通过弯曲部17时,记录片材与外引导件18相接触地运动, 从而受到来自引导面沿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的输送摩擦(即,摩擦阻 力)。在待输送的记录片材是厚纸张或光面纸的情况下,输送摩擦倾向 于特别大,其中该厚纸张具有较强的弹性,而光面纸的记录表面经过 涂层处理。如图3所示,图像记录单元24设置在片材输送通道23中。图像
记录单元24包括盒38。盒38包括喷墨记录头39。导轨43、 44沿与 记录片材的输送方向正交的主扫描方向(与图3的片材空间垂直的方向) 延伸。盒38由导轨43、 44支撑,以便沿主扫描方向往复运动。各种 颜色的墨通过墨管41从墨盒供应到喷墨记录头39,该墨管41与喷墨 记录头39无关地布置在多功能装置1内部。在盒38往复运动的同时, 从喷墨记录头39选择性地喷射各种颜色的墨作为微墨滴,通过这种方 式将图像记录在压板42上输送的记录片材上。如图3所示,输送辊60和夹送辊61设置在图像记录单元24的上 游侧。夹送辊61设置在输送辊60的下方与输送辊60压力接触。在片 材输送通道23上输送的记录片材被接收在输送辊60与夹送辊61之间 并输送到压板42上。排出辊62和正齿辊63设置在图像记录单元24 的下游侧,并且排出辊62和正齿辊63压力接触。已记录图像的记录 片材被接收在排出辊62与正齿辊63之间并输送到片材排出盘14。当 从马达71(图5中示出)传递驱动力时,以可预定的换行宽度间歇地驱动 输送辊60和排出辊62。以下,参考图4和图5,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分别说明片 材馈送机构33、支撑机构和第一馈送辊25和第二馈送辊26的第一和 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30、 31。在这种情形下,图4是用于示出片材馈 送机构33的放大模式图。此外,图5是图4所示片材馈送机构33的 平面图。片材馈送机构33包括第一馈送辊25、第二馈送辊26、第一驱动 力传递机构30、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31、第一摇臂27和第二摇臂28。 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30还包括多个齿轮,而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31 也包括多个齿轮。第一馈送辊25和构成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30的多 个齿轮连接到第一摇臂27,而第二馈送辊26和构成第二驱动力传递机 构31的多个齿轮连接到第二摇臂28。
驱动轴29设置在上片材馈送盘12的上方。驱动轴29在多功能装 置1的宽度上延伸。多功能装置1的主体框架支撑驱动轴29,以便驱 动轴29可自由旋转。如图5所示,传动齿轮70连接到驱动轴29的一 端。传动齿轮70与直接连接到马达71的传动齿轮72啮合。因此,当 马达71驱动并旋转时,沿预定方向的旋转驱动力(即,旋转扭矩)经由 传动齿轮72和传动齿轮70传递到驱动轴29。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 如图4所示,逆时针的旋转驱动力由马达71传递到驱动轴29。但是, 根据第一和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30、 31的多个齿轮的布置,旋转驱动 力可以沿顺时针旋转方向。第一摇臂27由两个板状构件75形成。板状构件75由合成树脂制 成。但是,可使用提供足够结构支撑的任何材料。以可预定的间隔彼 此面对地设置两个板状构件75,并且所述板状构件75在每端由在相应 的长板状构件75的两端之间的肋条76连接在一起。如图4所示,第 一摇臂27的一端连接到驱动轴29,以便第一摇臂27的另一端可绕驱 动轴29旋转地运动。具体地,驱动轴29通过形成在第一摇臂27的一 端中的轴孔74插入。第一馈送辊25连接到第一摇臂27的另一端。具体地,两个第一 馈送辊25分别连接到第一支撑轴78的两端,该支撑轴78连接到第一 摇臂27的另一端(g卩,前端),以便第一摇臂27可旋转地运动。例如, 如图5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相应的板状构件75的外侧连接第 一馈送辊25中的每个馈送辊。第一馈送辊25的辊面涂布有橡胶构件, 以便当第一馈送辊25与记录片材联系时,将摩擦力容易地供应到记录 片材。如图4所示,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30包括多个齿轮,所述多个齿 轮包括第一传动齿轮77、第一和第二中间齿轮80、 81和第二传动齿轮 79。在板状构件75内侧,将第一传动齿轮77配合在驱动轴29上。将 第一传动齿轮77牢固地配合到驱动轴29上,从而以与驱动轴29相同
的方向旋转。在板状构件75内侧,将第二传动齿轮79配合到支撑轴 78上。该第二传动齿轮79牢固地配合到第一支撑轴78上,从而以与 第一支撑轴78相同的方向旋转。第一和第二中间齿轮80、 81串联安 装在第一传动齿轮77与第二传动齿轮79之间。因而,输入至驱动轴 29的旋转驱动力经由第一传动齿轮77、中间齿轮80、 81和第二传动 齿轮79传递到第一馈送辊25。第一摇臂27由驱动轴29支撑,以便旋转运动。因此,通过第一 摇臂27、第一馈送辊25和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30的重力以及由弹簧 产生的弹簧弹力,允许第一摇臂27向下旋转运动,并停止在第一馈送 辊25的面与记录片材接触的位置。如图4所示,第一摇臂27沿相对 于记录片材的表面成角度"的方向倾斜。换句话说,从驱动轴29延 伸的第一摇臂27的方向与记录片材的表面相关,以便形成角度W。当 旋转驱动力(旋转扭矩)传递到第一馈送辊25时,通过在该状态下的第 一摇臂27,在辊面与记录片材之间产生摩擦力,通过该摩擦力输送该 片材以便沿由箭头68标识的方向拾取片材。换句话说,将上述摩擦力 施加到记录片材,并且通过该摩擦力输送记录片材。因此,摩擦力表 示输送力。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摇臂28包括两个板状构件85,所述两个 板状构件85比第一摇臂27的两个板状构件75短。第二摇臂28的两 个板状构件85布置成以间隔彼此面对。该间隔可以是预定的。第二摇 臂28的第一端支撑到驱动轴29,以便第二摇臂28可旋转地运动。具 体地,驱动轴29通过形成在第二摇臂28的第一端中的轴孔(未示出) 插入。两个板状构件85设置在第一摇臂27的板状构件75之间。第二馈送辊26设置在第二摇臂28的第二端(g卩,前端)。具体地, 第二馈送辊26连接到设置在第二摇臂28的前端的第二支撑轴88,以 便第二摇臂28可旋转地运动。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两个板状构件 85内侧连接第二馈送辊26,如图5所示。橡胶构件设置在第二馈送辊26的辊面上,以便当与记录片材滑动接触时容易地产生摩擦力。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31包括多个齿轮。所述多个齿轮包括第一传 动齿轮87、第一和第二中间齿轮90、 91和第二传动齿轮89。第二驱 动力传递机构31的第一传动齿轮87的直径与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30 的第一传动齿轮77相同。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31的第一传动齿轮87 的齿数与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31的第一传动齿轮87相同。在两个板 状构件85内侧,第一传动齿轮87连接到驱动轴29。第一传动齿轮87 牢固地固定到驱动轴29并沿与驱动轴29的旋转相同的方向旋转。在 两个板状构件75内侧,第二传动齿轮89连接到第二支撑轴88。第二 传动齿轮89牢固地固定到第二支撑轴88并沿与第二支撑轴88的旋转 相同的方向旋转。第一和第二中间齿轮90、 91串联地设置在第一传动 齿轮87与第二传动齿轮89之间。因而,输入至驱动轴29的旋转驱动 力经由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31的第一传动齿轮87、第一和第二中间齿 轮90、 91和第二传动齿轮89传递到第二馈送辊26。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31还包括单向离合器92。如图5所示,该单 向离合器92安装成以便容纳到第二馈送辊26的内孔中。单向离合器 92是如下的一种离合器,即当沿由箭头68标识的方向输送记录片材的 旋转驱动力传递到第二支撑轴88时,该离合器将旋转驱动力(即,旋转 扭矩)传递到第二馈送辊26;当沿与由箭头68标识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第二支撑轴88时,该离合器不将旋转驱动力传递 到第二馈送辊。相反,当沿与由箭头68标识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旋转 驱动力传递到第二支撑轴88时,单向离合器92滑动。稍后将更详细 地说明单向离合器92的效果和作用。第二摇臂28连接到驱动轴29,以便第二摇臂28可旋转地运动。 因此,通过第二摇臂28、第二馈送辊26和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31的 重力以及由弹簧(未示出)产生的弹簧弹力,允许第二摇臂28向下旋转 运动,并停止在第二馈送辊26的面与记录片材接触的位置。第二摇臂
28在从驱动轴29延伸的方向上比第一摇臂27短。因此,如图4所示, 从驱动轴29延伸的第二摇臂28沿相对于记录片材的表面成角度02的 方向倾斜。角度02大于上述由第一摇臂27形成的角度01。换句话说, 从驱动轴29延伸的第二摇臂28的方向与记录片材的表面相关,以便 形成角度M。当旋转驱动力(即,旋转扭矩)传递到第二馈送辊26时, 在保持该状态的情况下,在辊面与记录片材之间产生摩擦力,并且将 该摩擦力作为输送力施加到记录片材,以沿由箭头68标识的方向输送 记录片材。在这种情形下,由于角度02大于角度W,所以从第二馈送 辊26施加到记录片材的输送力大于从第一馈送辊25施加到记录片材 的输送力。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直径和齿数上合适地设计相应的第一和 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30、 31的传动齿轮、或者在外周边长度上合适地 设计第一馈送辊25和第二馈送辊26,以便使第一馈送辊25的周向速 度V,大于第二馈送辊26的周向速度V2。例如,在构成第一和第二驱 动力传递机构30和31的传动齿轮中的每个齿轮在结构上相同的情况 下,使第一馈送辊25的外径大于第二馈送辊26的外径,从而使得能 够使周向速度V,大于周向速度V2。可选地,在第一馈送辊25的外径 与第二馈送辊26的外径相同的情况下,可相对于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 31的齿轮直径和齿数增加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30的传动齿轮的齿轮直 径和齿数,以便使周向速度Vi大于周向速度V2。由于如上所述构造片材馈送机构33,所以旋转驱动力经由第一驱 动力传递机构30从驱动轴29传递到第一馈送辊25。因而,以周向速 度V,旋转第一馈送辊25。此外,以慢于周向速度V,的周向速度V2旋 转第二馈送辊26的旋转驱动力经由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31传递到第 二支撑轴88。在这种情形下,通过从第一馈送辊25施加的输送力沿由 箭头68(参考图4)标识的输送方向输送记录片材。另一方面,使第二馈 送辊26以周向速度V2旋转的旋转驱动力也从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31 传递到第二支撑轴88。但是,从由第一馈送辊25输送的记录片材施加
到第二馈送辊26的旋转力大于传递到第二支撑轴88的旋转驱动力, 从而,使第二馈送辊26以与第一馈送辊25相同的周向速度Vi旋转的 旋转力从记录片材施加到第二馈送辊26的辊面。具体地,第二馈送辊 26在从记录片材接受旋转力之后不是以周向速度V2而是以周向速度 V,旋转。在这种情况下,使第二支撑轴88相对于第二馈送辊26相对 反向旋转。换句话说,显然,沿与输送记录片材的方向(由箭头68给出 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施加到第二馈送辊26的第二支撑轴 88。在这种情况下,单向离合器92滑动,并且传递到第二支撑轴88 的旋转驱动力不传递到第二馈送辊26。如上所述,在记录片材由第一 馈送辊25输送的情况下(即,第一馈送辊25不滑动的情况下),将以周 向速度V2旋转的第二馈送辊26与由第一馈送辊25输送并以与第一馈 送辊25相同的周向速度V,—起旋转的记录片材接触。也就是说,当 片材盘上的片材由第一馈送辊25以大于周向速度V2的速度输送时, 第二馈送辊26由片材与第二馈送辊26之间的摩擦力旋转。因此,沿 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的载荷不可能从第二馈送辊26施加到记录片 材。结果,记录片材没有褶皱或切口。此外,在输送可能宽或厚的记录片材之后,存在如下情况,即在 弯曲部17施加到记录片材的输送阻力(即,输送摩擦)大于第一馈送辊 25的输送力。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馈送辊25的输送力不足,并且第一 馈送辊25在记录片材的表面上滑动。在这种情况下,记录片材的输送 速度从Vt减小到小于V2。然后,第二馈送辊26的第二支撑轴88连同 第二馈送辊26 —起沿使第二馈送辊26沿由箭头68(参考图4)标识的输 送方向旋转的方向旋转。在这种情况下,由单向离合器92传递到第二 支撑轴88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第二馈送辊26。因而,连同记录片材一 起旋转的第二馈送辊26由从轴88传递来的旋转驱动力以周向速度V2 正向地旋转,并且记录片材的输送速度至少基本保持为V2。如上所述, 由第二馈送辊26施加到记录片材的输送力大于第一馈送辊25的输送 力,从而,记录片材可能不会被输送阻力阻止,而是一定能够被输送。 因此,由于多功能装置1具有片材馈送机构33,所以在输送诸如厚纸
和光面纸的记录片材的情况下,不管施加到记录片材的输送阻力如何, 一定能够持续地输送记录片材。为了减小记录片材的输送速度的变化, 速度V2可略微(例如,在百分之一与百分之五之间)小于Vt。(实施例2)以下,将参考图6和图7说明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图6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片材馈送装置的控制器100的方框 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切换和控制驱动力传 递机构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在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片材馈 送装置6的控制器100与用于全面控制多功能装置1的整个部件的主 控制器无关。但是,控制器100可选择地结合在主控制器内。此外, 在以下的描述中,该示例性实施例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将 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它们的详细说明。如图6所示,控制器100全面地控制多功能装置1的整个运动, 该多功能装置1不仅包括打印机部3,而且包括扫描器部2(例如,如图 1所示)。如图6所示,控制器100包括微型计算机,该微型计算机包 括CPU101、 ROM102、 RAM103和EEPROM104,并且控制器100 经由总线105联接到专用集成电路(ASIC)。ROM102容纳用于控制多功能装置1的各种运动的程序和其它信 息。RAM103用作临时存储用于由CPU101执行的程序的各种数据的存 储区和工作区。此外,EEPROM104容纳在电源切断后要保持的各种设置和标记。ASIC106根据来自CPU101的命令产生激励马达71的相位激励信 号,并向马达71的驱动电路110提供该信号,从而激励经由驱动电路 110至马达71的驱动信号,因此执行马达71的旋转控制。驱动电路110驱动连接到第一馈送辊25和第二馈送辊26的马达
71。在接收来自ASIC106的输出信号之后,驱动电路110产生用于使 马达71旋转的电信号。马达71在接收电信号之后旋转,并且马达71 的旋转驱动力经由驱动轴29、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30和驱动力传递机 构121传递到第一馈送辊25和第二馈送辊26。马达71还经由由齿轮、 驱动轴等构成的驱动机构连接到输送辊60和排出辊62(参考图3)。因 此,马达7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输送辊60与排出辊62。在该示例性 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机构121替换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驱动力传递 机构31,并将驱动轴29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第二馈送辊26。除了使 用螺线管113代替单向离合器92以外,驱动力传递机构121类似于驱 动力传递机构31。ASIC106联接到第一旋转编码器115和第二旋转编码器116。第一 旋转编码器115检测第一馈送辊25的旋转量,而第二旋转馈送辊116 检测第二馈送辊26的旋转量。CPU101分别根据第一和第二旋转编码 器115、 116中的每个编码器的旋转量,计算第一馈送辊25的旋转速度 Vj和第二馈送辊26的旋转速度V2。ASIC106联接到螺线管113。CPU101根据容纳在ROM102中的控 制程序控制ASIC106,以定时地进行输出信号的输出,从而致动螺线 管113。该定时可以是预定的。螺线管113装配到驱动力传递机构121 中。螺线管113使中间齿轮卯与连接到第二馈送辊26的传动齿轮89 连接或分开,或者使中间齿轮90从传动齿轮89脱离,并且螺线管轴 经由已知的连杆机构连接到传动齿轮89,或者连接到中间齿轮90。当 信号输入到螺线管113时,螺线管113沿传动齿轮89与中间齿轮90 啮合的方向运动。因而,旋转驱动力传递到第二馈送辊26。此外,在 没有向螺线管113输出信号的状态下,传动齿轮79与中间齿轮90脱 离。因此,在该状态下,没有旋转驱动力传递到第二馈送辊26。现在转向图7,将说明用于切换和控制驱动力传递的处理程序。该 处理程序可在输入打印命令以及驱动并旋转马达71之后执行。
在操作Sl中,检测第一馈送辊25的旋转速度Vi与第二馈送辊26的旋转速度V2。根据旋转编码器115和116的旋转量检测这些旋转 速度V,和V2。在操作S2中,确定旋转速度Vi是否大于旋转速度V2。在第一馈 送辊25不滑动的情况下,第二馈送辊26也连同记录片材一起以与第 一馈送辊25的速度相同的速度V,旋转。因此,旋转速度V,不会超过 旋转速度V2。相反,在第一馈送辊25滑动的情况下,记录片材以低于 旋转速度V,的速度输送。可选地,记录片材没有被输送而是被停止, 通过这种方式,第二馈送辊26的旋转速度减小或者记录片材被停止。 另一方面,第一馈送辊25在滑动当中以旋转速度V,旋转。因此,在 这种情况下,旋转速度V,大于旋转速度V2。换句话说,在操作S2中, 将旋转速度V,与旋转速度V2相比较,从而使得能够确定第一馈送辊 25是否滑动。在操作S2中,如果确定旋转速度Vi大于旋转速度V2,则控制器 100的CPU101接通螺线管113(操作S3)。因而,传动齿轮89与中间齿 轮90啮合,并且马达71的旋转驱动力经由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121 传递到第二馈送辊26。如上所述,即使第一馈送辊25滑动,旋转驱动 力也立即传递到第二馈送辊26,从而记录片材总是平稳且稳定地输送。 应注意的是,在操作S2中判断旋转速度Vt小于或等于旋转速度V2的 情况下,保持螺线管113断开,并且记录片材仅仅由第一馈送辊25持 续地输送(操作S4)。在操作S5中,确定记录片材的前端是否达到临界位置。该临界位 置是可预定的。该确定基于片材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作出,该片材传感 器包括安装在片材输送通道23中的光学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临界 位置例如是如下位置,即使得记录片材能够由安装在输送方向下游的 输送辊60从第一馈送辊25输送。当记录片材的前端到达该临界位置 时,记录片材由输送辊60输送,并且螺线管113不切换驱动力的传递。 因此,如果在操作S5中确定记录片材的前端已到达临界位置,则该程 序完成并且处理结束。如果确定记录片材的前端没有到达临界位置(在 操作S5中"No"),则处理返回到操作S2。应注意的是,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旋转速度V,与旋转速度 V2相比较,并确定第一馈送辊25是否滑动。但是,第一馈送辊25是 否滑动也可基于旋转速度V2是否低于临界值而确定,该旋转速度V2 根据旋转编码器116的检测信号计算。(1) 实施例是沿输送方向输送片材的片材馈送器。片材馈送器具有 片材盘、第一旋转体、第二旋转体和输送力传递装置。第一旋转体和 第二旋转体都向保持在片材盘上的片材施加输送力。输送力传递装置 在第一旋转体在片材上滑动的情况下从第二旋转体向片材施加输送 力,而在第一旋转体在片材上不滑动的情况下不从第二旋转体向片材 施加输送力。(2) 输送力传递装置具有单向离合器,该单向离合器沿输送方向向 第二旋转体传递旋转驱动力,并且不沿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向第二 旋转体传递旋转驱动力而是在片材上滑动。从而,能够机械地构造如下机构,即该机构在第一旋转体的滑动 之后从第二旋转体向片材施加输送力。(3) 将驱动第一旋转体的周向速度设定成大于驱动第二旋转体的周 向速度。因而,在第一旋转体在片材上不滑动的情况下,单向离合器不会 将旋转驱动力传递到第二旋转体。因此,不会造成第一旋转体与第二 旋转体之间的片材的偏斜或拉动。
(4) 本发明的片材馈送器具有用于支撑第一旋转体以进行旋转的第 一臂构件,并且还具有用于支撑第二旋转体以进行旋转的第二臂构件。因而,能够有利地实现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的支撑。(5) 在片材馈送器中,从第二旋转体施加到片材的输送力大于从第一旋转体施加到片材的输送力。因而,片材馈送器甚至能够在没有第一旋转体的输送力的情况下 仅仅由第二旋转体输送不能仅仅由第一旋转体输送的片材。例如,在 第一旋转体完全在片材上滑动的情况下,第二旋转体能够可靠地输送 片材。(6) 第二臂构件沿延伸方向相对于保持在片材盘上的片材表面的第 二角度大于第一臂构件沿延伸方向相对于保持在片材盘上的片材表面 的第一角度。因而,能够具体地实现如下机构,即从第二旋转体施加到片材的 输送力大于从第一旋转体施加到片材的输送力的机构。(7) 在实现本发明中优选的是,第二旋转体沿输送方向间隔地设置 在第一旋转体的上游。(8) 片材馈送器还具有弯曲的片材输送通道,允许从片材盘输送的 片材通过该弯曲的片材输送通道。在片材由具有上述片材输送通道的装置输送的情况下,较大的输 送阻力施加到片材。因此,本发明有利地适用于这种片材馈送器。
权利要求
1.一种片材馈送器,该片材馈送器包括片材盘,该片材盘保持片材;至少一个驱动源;第一输送机构,该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旋转体和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该第一旋转体与片材盘上的片材接触,该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将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一旋转体;和第二输送机构,该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旋转体和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该第二旋转体与片材盘上的片材接触,该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将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二旋转体;其中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传递的驱动力使第一旋转体沿片材的输送方向旋转,使得位于片材盘上的片材沿预定方向以第一速度被输送;当片材在片材盘上的输送速度大于比该第一速度小的第二速度时,在片材与第二旋转体之间的摩擦力使第二旋转体旋转;并且当片材在片材盘上的输送速度小于该第二速度时,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传递的驱动力使第二旋转体沿片材的输送方向旋转。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片材馈送器,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力传递机 构包括单向离合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馈送器,其中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第 一旋转体的周向速度大于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第二旋转体的周向速 度。
4. 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馈送器,其中 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臂构件,所述第一旋转体设置在该第一臂构件上,使得所述第一旋转体可以旋转;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臂构件,所述第二旋转体设置在该 第二臂构件上,使得所述第二旋转体可以旋转。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馈送器,其中所述第二臂构件的延伸方向相对于位于所述片材盘上的片材的表 面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臂构件的延伸方向相对于位于所述片材盘上的 片材的表面的角度。
6. 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馈送器,其中 在所述片材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第二旋转体与所述第一旋转体分开设置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体的上游。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片材馈送器,其中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还包括速度检测机构,该速度检测机构检测位 于所述片材盘上的片材的输送速度。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馈送器,其中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还包括螺线管,该螺线管切换是否将所述驱动 源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第二旋转体。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馈送器,其中 所述速度检测机构检测所述第二旋转体的旋转速度。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馈送器,其中所述速度检测机构检测所述第一旋转体的旋转速度,并将所述第 一旋转体的旋转速度与所述第二旋转体的旋转速度比较。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片材馈送器。该片材馈送器包括片材盘,该片材盘保持片材;第一旋转体,该第一旋转体用于对保持在片材盘中的片材施加第一输送力;第二旋转体,该第二旋转体用于对保持在片材盘中的片材施加第二输送力;和输送力传递单元,该输送力传递单元根据第一旋转体是否在片材上滑动来控制第二旋转体。
文档编号B65H3/06GK101209785SQ20071030530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6日
发明者伊藤慎悟, 伊藤规次, 杉山亘, 棚桥真种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