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刮板堆取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773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刮板堆取料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料场中的堆取料机,尤其是一种双刮板 堆取料机,属于散货堆取设备技术领域。背彔技术随着环保意识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成为 大型现代化储料场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还需要避免恶劣天气对储料场 安全运行的影响。圆形料场因其具有巨大的环保功能、场地节约的经济 性、煤场作业的高自动化水平等优势,以及料场的核心设备圆形料场堆 取料机的不断完善,正在得到世界各地大型现代化储料场的青睐。但由 f应用于料场中的堆取料设备取料出力不髙,现有料场出料量小成为大 型现代化储料场发展的瓶颈。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种双刮板堆取料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布置合理,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刮板堆取料机,设置在由顶棚、挡料墙围设 而成的料场,包括中心立柱、悬臂堆料机和门架式刮板取料机,中心立柱固定在料场中央的料场基础上,悬臂堆料机和取料机以中心力:柱为回转中心,刮板取料机一端与门架下方铰接,另一端吊挂在门架上,门架 的弯折形状与圆形料场内料堆的形状相对应,门架一端与中心立柱枢接, 另-端支撑在挡料墙上部的圆形轨道上,圆形轨道上设有用f驱动取料 机回转的台车,所述的取料机为设置在门架上的两台刮板取料机。为了使整体结构简单,布置合理,所述的两台刮板取料机在门架上 并排设置。在实际的圆形料场结构中,取料机的一端与门架下方铰接,
另一端通过钢丝绳吊挂在门架下。另外.根据结构布置的需要,门架采 用单箱梁结构。为了操作、控制方便,两台刮板取料机分别设有各自独 立的钢丝绳俯仰装置,分别设有各自独立的刮板驱动装置。另外,取料 机还与中心漏斗相接,取料机刮板分层刮取的物料在中心漏斗集中并从 出料胶带输送机输出。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双刮板堆取料机,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布置合理,生产效率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步地说明。附圉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圆形料场中的整体结构布置图; 图2为
图1的E-E剖视图;图3为
图1的B-B剖视图。主要部件附图标记1-门架 2-刮板取料机 21、 22-刮板取料机 3-钢丝绳俯仰装置4-中心立柱 5-悬臂堆料机 6-中心漏斗 7-刮板驱动装置100-顶棚 200-挡料墙201-圆形轨道202-回转台车 300-料场基础400-料堆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圆形料场中的整体结构布置图,从图 l中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种双刮板堆取料机,在本实施例中,该双刮 板堆取料机应用于圆形料场,具体结构如图所示。堆取料机在由顶棚100、 挡料墙200围设而成的圆形料场中,堆取料机包括中心立柱4、悬臂堆料 机5和门架式刮板取料机,门架式刮板取料机由门架i和刮板取料机2、 钢丝绳俯仰装置3、回转台车202和中心漏斗6组成。中心立柱4固定在 料场中央的料场基础3.00上,悬臂堆料机5和门架式刮板取料机以中心 &柱4为回转中心,刮板取料机2 -端与门架1下方铰接,另-端吊.&. 在门架1 .匕.门架1的弯折形状与圆形料场内料堆400的形状相对应。 门架1 --端与中心立柱4枢接,另一端支撑在挡料墙200上部的圆形轨 道20上,圆形轨道201上设有用于驱动取料机2回转的台车202,结合图2、图3所示,分别为
图1的B-B、 E-E剖视图,从图2、图3中可知, 刮板取料机2为设置在门架1上的两台刮板取料机21、 22。如图2、图3所示,为了使整体结构简单,布置合理,两台刮板取 料机21、 22在门架1上并排设置。在实际的圆形料场结构中,刮板取料 机2的 -端与门架1下方铰接,另一端通过钢丝绳23吊挂在门架1下。 另外,门架1根据结构布置的需要,采用单箱梁结构。为了操作、控制 方便,两台刮板取料机21、 22分别设有各自独立的钢丝绳俯仰装置3, 分别设有各自独立的刮板驱动装置7。另外,取料机还与中心漏斗6相连, 取料机刮板分层刮取的物料在中心漏斗集中并从出料胶带输送机输出。门架1一端与中心立柱4亦采用回转支承轴承连接,另一端支撑在 料场挡料墙上部的圆形轨道上,两台刮板取料机21、 22的回转一起通过 圆形轨道201上的台车202驱动来完成。结合
图1、图2和图3可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中,双刮板 圆形料场堆取料机21、 22的取料模式为双刮板分层取料的工艺模式,即 由两台刮板取料机21、 22分两层同时取料,刮板取料机21、 22的吃料 深度分别由各自的钢丝绳俯仰机构3来控制。刮板取料机21、 22的切料 速度由台车202驱动门架1,从而带动两台取料机21、 22同时回转完成 切向取料。两台刮板取料机21、 22刮取的物料由一个中心漏斗6集中到 出料胶带输送机上,运至输料系统。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双刮板堆取料机与传统堆取料机应 用于圆形料场中的区别在于1、 取料出力不同在国际上,传统圆形料场堆取料机的取料出力仅局限在2200t/h以 下,而双刮板大出力圆形料场堆取料机的取料出力可以达到3000t/h 4000t/h,冲破了传统圆形料场取料出力小这--发展瓶颈。例如内蒙白音 华项目,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圆形料场所建的圆形煤场堆取料机设 备堆料出力5000t/h,取料出力3000t/h,超越了国外的圆形煤场最大取料 能力2200Vh,因此大幅度提升了我国环保型煤场的科技水平。2、 门架式刮板取料机结构型式不同传统的圆形料场堆取料机的门架结构型式采用双箱梁结构,将 一台 刮板取料机设在一门形构架上,取料机的回转通过圆形轨道上的台车驱 动来完成;而双刮板大出力圆形料场堆取料机的门架结构型式采用单箱 梁结构,将两台刮板取料机并排设在一门形构架上,两台取料机的回转 一起通过圆形轨道上的台车驱动来完成。3、 取料工艺模式不同传统的圆形料场堆取料机的取料模式为单刮板分层取料的工艺模 式,即由一台刮板取料机分层取料,刮板取料机的吃料深度由 -台俯仰 机构来控制,回转台车驱动门架,带动一台取料机回转完成切向取料; 而双刮板大出力圆形料场堆取料机的取料模式为双刮板分层取料的工艺 模式,即由两台刮板取料机分两层同时取料,刮板取料机的吃料深度分 别由各自的俯仰机构来控制,回转台车驱动门架,带动两台取料机同时 回转完成切向取料。刮板取料机刮取的物料由一个中心漏斗集中到出料 胶带输送机上,运至输料系统。4、 电气系统的控制和操作不同由于电气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堆取料工艺模式的要求,传统的圆形 料场堆取料机的取料模式和双刮板大出力圆形料场堆取料机的取料模式 不同,所以其电气系统的控制和操作也是不一样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在国际上圆形料场系统中首次采用双刮板取料模 式,应用于圆形料场的双刮板堆取料机的设计关键是双刮板取料机的整 体设计和双刮板取料工艺的控制,整体设计将综合考虑两台刮板取料机、 门架钢结构、驱动装置、两台钢丝绳俯仰机构、回转行走机构和下部中 心漏斗等最佳布置使用。即在一个门架钢结构下布置两台刮板取料机, 随门架回转,并设有独立的俯仰机构和刮板驱动装置,按双刮板分层取 料的全新工艺设计要求分别驱动和控制。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双刮板堆取料机,不仅 可以适用于圆形料场,同时还可以适用于其他多种结构形状的料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 非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 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 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双刮板堆取料机,设置在由顶棚、挡料墙围设而成的料场中,包括中心立柱、悬臂堆料机和门架式刮板取料机,中心立柱固定在料场中央的料场基础上,悬臂堆料机和取料机以中心立柱为回转中心,刮板取料机一端与门架下方铰接,另一端吊挂在门架上,门架的弯折形状与圆形料场内料堆的形状相对应,门架一端与中心立柱枢接,另一端支撑在挡料墙上部的圆形轨道上,圆形轨道上设有用于驱动取料机回转的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料机为设置在门架上的两台刮板取料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刮板堆取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 台刮板取料机在门架上并排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刮板堆取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 料机的--端与门架下方铰接,另一端通过钢丝绳吊挂在门架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刮板堆取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架 采用单箱梁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双刮板堆取料机,其特征在 f,所述的两台刮板取料机分别设有各自独立的钢丝绳俯仰装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刮板堆取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 台刮板取料机分别设有各自独立的刮板驱动装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刮板堆取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 料机与中心漏斗相接,取料机刮板分层刮取的物料在中心漏斗集中并从 出料胶带输送机输出。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刮板堆取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 场为圆形料场。
专利摘要一种双刮板堆取料机,设置在由顶棚、挡料墙围设而成的料场中,包括中心立柱、悬臂堆料机和门架式刮板取料机,中心立柱固定在料场中央的料场基础上,悬臂堆料机和门架式取料机以中心立柱为回转中心,刮板取料机一端与门架下方铰接,另一端吊挂在门架上,门架的弯折形状与圆形料场内料堆的形状相对应,门架一端与中心立柱枢接,另一端支撑在挡料墙上部的圆形轨道上,圆形轨道上设有用于驱动取料机回转的台车,所述的取料机为设置在门架上的两台刮板取料机。本实用新型采用两台刮板取料机分两层同时取料,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布置合理,生产效率高。
文档编号B65G65/00GK201052932SQ200720149769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1日
发明者任改运, 阜 叶, 波 李, 李玉民, 涛 杨, 王汝贵, 白建明 申请人: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