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0399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浮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尤其是一种气浮式输送机,属于输送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长期以来,煤炭、矿石之类的碎散物料输送普遍采用皮带输送机。
其基本结构为,机架两端分别安置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两滚筒之间绕有传输皮带,上层的
皮带被间隔安装在机架上的承载托辊撑托。此类皮带传输存在以下明显缺点1)物料处于
敞开状态,易受风雨等外界环境影响,引起细小物料飞扬,污染环境,或者导致粉状物料结
块,影响物料品质;2)难以实现小弯曲半径输送,难以灵活布局,往往导致工程造价高;3)
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容易跑偏,特别在重载运输时更是如此,结果造成物料的散落;4)皮带
与托辊间摩擦力大,能耗及运行费用高;5)易损件损坏快,寿命短,维修费用高。 检索发现,申请号为93235045. 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输送粉粒状物
料的高效浓向气力输送机,包括进料、进气和输送三部分,其中料管套在空气管道内,在料
管上开有角度可调的进气口与空气管道连通,料管内还可装内空气管,进料仓装在料管上,
空气管道上连接有压縮空气管,空气管道的尾部装有带过滤网的减振器或风机。该输送机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皮带机输送的缺点,但由于其原理是借助气流使物料一起向低压
方向运动,以实现物料的输送,因此只适合粉状料的输送,不能输送块状或胶体状的物料,
且该设备输送能力受物料湿度的影响比较大。 此外,申请号为200720151658. 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改变板状物 料方向的气浮输送台,包含一旋转单元,具有一底座,于该底座上设有一旋转驱动器,其上 设有一第一气浮台;一升降单元,具有一底座,于该底座上设有一升降驱动器,其上设有一 第二气浮台,该升降驱动器是驱动该第二气浮台于一第一高度以及一第二高度之间升降; 该第二气浮台位于该第一高度时,该第一气浮台与该第二气浮台是同高度且彼此相邻,且 该第一气浮台与该第二气浮台的相邻边形状相吻合。该气浮输送台仅限于形状比较规则的 物料,例如模具中出来的成品半成品,无法实现对不规则物料的输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不仅可以克服现有皮带输送机的缺点、而且可以输 送包括块状或糨糊状等不规则物料的气浮式输送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气浮式输送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包括分别安置在机 架两端的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所述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绕有回环的传输带,所述机架沿 输送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托辊截面,所述托辊截面安装有托辊组;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 托辊组在其相应的各托辊截面以迫使传输带由机架两端的水平状逐渐过渡到机架中部的 圆管状的分布规律来安装,所述各托辊截面还装有与压縮气源连通的吹气管,所述吹气管 的形状与输送带在该截面形状相吻合,所述吹气管上开有将输送带吹离托辊的出气孔。
当传动滚筒带动输送带回环运动时,在各托辊截面托辊组循序渐进的聚拢作用 下,输送带的截面形状将由物料进料端的平面状,先变成圆弧状,再逐渐成为圆环状,从而 使物料在输送带形成的管道中输送;当物料接近卸料端时,输送带又在托辊组的作用下,由 圆管状逐渐展开成平面状,从而使物料落到目的地。在此过程中,吹气管吹出的压縮空气在 输送带与托辊之间形成气垫,使物料在气浮状态下被输送。由于物料在输送带形成的管道 中输送,因此不受风雨等外界环境影响,有效抑制了污染环境,也彻底避免了跑偏,而物料 的形态既可以是粉状、也可以是块状或胶体状;而气浮输送使得输送带运行轻巧,降低了能 耗及运行费用,托辊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此外,在托辊组的约束作用下,输送带的布局转 弯半径明显小于皮带输送机,因此布局灵活,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输入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输出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C-C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的D-D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的E-E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3的F-F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3的G-G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3的H-H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2的K-K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气浮式输送机基本结构如图所示,由低噪音电机通过传动系统驱动的 传动滚筒1和从动的改向滚筒2分别安置在机架两端,机架由两端的支撑架3-l、3-2以及 两端支撑架之间的矩形截面通道状衍架3-3构成,衍架3-3下间隔设置有支撑腿3-4。传动 滚筒1和改向滚筒2上绕有位于衍架内的回环传输带4。机架的衍架3-3沿输送带4延伸 方向间隔设置托辊截面,托辊截面安装有托辊组5。各托辊组在其相应的各托辊截面以迫 使传输带4由机架两端的水平状逐渐过渡到机架中部的圆管状的分布规律来安装。即托辊 组的分布使输送带4的截面变化规律为在机架的传动滚筒端呈平展的水平状态,而向衍 架3-3中部延伸的过程中其截面形状经大曲率半径圆弧、小曲率半径圆弧逐渐变成中部的 圆管状,接着在向卸料端延伸的过程中,与前述相反,由中部的圆管状逐渐变成改向滚筒端 的平展水平状态。 此外,各托辊截面还装有与压縮气源8分别经分气包7后连通吹气管,吹气管的形 状与输送带4在该截面形状相吻合,并开有将输送带吹离托辊的出气孔。
由图1还可以看出,进料端的支撑架3-1安置在隔间9内,隔间9的上部装有斗状 加料仓IO,加料仓10的底部安装位于防洒挡板12上的计量称11。 本实施例气浮式输送机的输入段和输出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各托辊组 5在相应截面的具体分布分别如图4至图11所示。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从结构较为简单的改向滚轮端(即卸料端)看起,在如图 4所示的B-B截面,输送带4绕在通过轴承支撑在衍架3-3上的改向滚轮2上,因此其截面 呈水平状态。 当输送带4延伸到图6所示的第一托辊截面D-D时,衍架3_3上支撑有上、下两组 三节托辊组成的托辊组5,处于输送带进程段、即在上的三节托辊的中间托辊呈水平状,两 端托辊分别以约30°的倾角对称上翘,从而使撑托其上的进程输送带4截面呈大曲率半径 凹陷圆弧状;而处于输送带回程段、即在下的托辊组与在上的托辊组对称(图中省略),因 此使在下的回程输送带4'截面呈大曲率半径凸起圆弧状。 当输送带4延伸到图7所示的第二托辊截面E-E时,衍架3_3上支撑的上、下两组 三节托辊组成的托辊组5中,处于输送带进程段、即在上的三节托辊的中间托辊仍呈水平 状,两端托辊分别以约60。的倾角对称上翘,从而使撑托其上的进程输送带4截面呈小曲 率半径凹陷圆弧状;而处于输送带回程段、即在下的托辊组与在上的托辊组对称(图中省 略),因此使在下的回程输送带4'截面呈小曲率半径凸起圆弧状。 当输送带4延伸到图9所示的第三托辊截面G-G时,输送带进入到圆环截面段,衍 架3-3上支撑的上、下各两组三段托辊组成的托辊组5,截面G-G的一侧,处于输送带进程 段、即在上的一组三段托辊分别支撑在正六边形中相互隔开的三边,其中最下的托辊呈水 平状;截面G-G的另一侧,另一组三段托辊也分别支撑在正六边形中相互隔开的三边,但最 上的托辊呈水平状。因此,截面G-G两侧的三段托辊组错位分布,构成一个投影为正六边形 的包络圈,从而使撑托其中的进程输送带4截面呈内切于其中的圆环状,即使此处的输送 带自巻成了圆管状(参见图10);处于输送带回程段、即在下的托辊组与上述在上的托辊组 对称,因此使在下的回程输送带4'也呈相应的圆环状。 当输送带4延伸到图10所示的第四托辊截面H-H时,也是圆环截面段,衍架3-3 上支撑的上、下各两组三段托辊组成的托辊组5与G-G截面情形相同,不另赘述。
为了使输送带在以上过程中的形变更加自然顺畅,在改向滚筒端截面B-B与第一 托辊截面D-D之间的C-C截面附近,如图5所示,在衍架3-3的两内侧上部通过三角架3-4 支撑沿输送带延伸方向,前、后分别与进程输送带4两侧接触的三对侧辊13(至少两对即 可),三对侧辊13与输送带4的接触间隔通过改变垂向倾角,逐渐向中间縮小,因此产生将 进程输送带4向中间推挤、使其截面呈凹陷圆弧状的趋势;在衍架3-3的两内侧下部设有与 之对称的结构(图中省略),因此使在下的回程输送带4'截面呈凸起圆弧状的趋势。
此外,在第二托辊截面E-E与第三托辊截面G-G之间的F_F截面附近,如图8所 示,在固定于衍架3-3内的上框架3-6两侧,还安装有沿输送带延伸方向,前、后分别与进程 输送带4 一侧接触、并通过侧压角变化使在上的进程输送带4截面上部产生逐渐聚拢成环 趋势的二对侧压辊14 ;在衍架3-3的两内侧下部设有与之对称的结构(图中省略),因此 使在下的回程输送带4'截面下部产生逐渐聚拢成环的趋势。所述第二托辊截面与第三托 辊截面之间的上框架两侧衍架上安装有沿输送带延伸方向前、后分别与进程输送带一侧接触、并使进程输送带截面上部产生逐渐聚拢成环趋势的至少二对侧压辊。 如果从传动滚筒端(进料端)开始描述起,各托辊截面托辊组以及侧辊和侧压辊
的分布不难通过对上述描述的理解类推,不另赘述。 各托辊截面的吹气管结构可以通过对图12的理解而得知。由于该托辊截面的输 送带4或4'呈圆环性,因此吹气管8也呈环状,其进气端通过接管17、中心管路18并经分 气包7与压縮气源8连通,环形吹气管8的内圆间隔分布有吹向输送带的出气孔,因此可以 产生使输送带与托辊分离的气隙,及使输送带处于悬浮状态。其它托辊截面的吹气管结构 原理相同,具体形状与该截面输送带的形状相吻合。 图2中,输入段的输送带水平段较长,因为要在下部设重力张进装置20。由图ll、 图12可以看出,此处的衍架3-3旁设有操作通道。工作时,气浮式输送机的装料端至卸料 端与普通皮带输送机类似,但在装料后通过托辊支撑点的不断改变,使水平逐渐过渡到封 闭的圆管段,在装料端(展开段)装入物料后,经过过度段托辊的作用,输送带(平带)慢 慢形成圆管状,将物料包在圆管中间,随圆管状输送带一起向前运动,到卸料段再经过过度 段托辊的作用,使输送带由圆管慢慢展为平带将料泄出。在此输送过程中,由于是托辊组将 输送带强行约束为管状,因此摩擦力会比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每个托辊组边架设气 体喷吹装置,外部气源送入分气包实现稳压后,近距离送入气浮管道,将皮带微微吹起成悬 浮状,使气体充当润滑介质,达到减小摩擦力的目的,实现低成本运行。 除上述特点之外,本实施例的气浮式输送机还包括安全保护(防扭、防弯)装置、 检测装置(计量、测速、打滑)、拖辊组(缓冲、过度、调心)、清扫器(高压清凝)以及控制部 分(微机、传感器、电磁阀、调压阀)。传感器可以将皮带上浮信号不断采集并传送入微机, 微机将接受到的信号不断与设定值进行比处理,并将相应指令发送到电磁调压装置上以不 断修正波动上浮量的,达到皮带的安全平稳运行。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回程输送带可以始终保持 平带状。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气浮式输送机,包括分别安置在机架两端的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所述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绕有回环的传输带,所述机架沿输送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托辊截面,所述托辊截面安装有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组在其相应的各托辊截面以迫使传输带由机架两端的水平状逐渐过渡到机架中部的圆管状的分布规律来安装,所述各托辊截面还装有与压缩气源连通的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的形状与输送带在该截面形状相吻合,所述吹气管上开有将输送带吹离托辊的出气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由两端的支撑架以及 两端支撑架之间的通道状衍架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浮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的进程段由输送机 端部向中部延伸到第一托辊截面时,所述第一托辊截面支撑有三节托辊组成的托辊组,所 述第一托辊截面三节托辊的中间托辊呈水平状,两端托辊分别以使撑托其上的进程输送带 截面呈大曲率半径凹陷圆弧状的倾角对称上翘。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浮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的进程段由输送机 端部向中部延伸到第二托辊截面时,所述第二托辊截面支撑有三节托辊组成的托辊组,所 述第二托辊截面三节托辊的中间托辊呈水平状,两端托辊分别以使撑托其上的进程输送带 截面呈小曲率半径凹陷圆弧状的倾角对称上翘。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浮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的进程段延伸到圆 环截面段时,对应的托辊截面两侧分别各支撑一组由三段托辊组成的托辊组,每一侧的三 段托辊分别支撑在正六边形中相互隔开的三边,且在托辊截面两侧的三段托辊组错位分 布,构成一个投影为正六边形的包络圈。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浮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回程段皮带托辊构成的 托辊组,所述回程段托辊组的托辊分布与所述进程段托辊组的托辊分布上下对称。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气浮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端部与第一托 辊截面之间的衍架上部两内侧支撑沿输送带延伸方向前、后分别与进程输送带两侧接触的 至少两对侧辊,所述两对侧辊与输送带的接触间隔逐渐向中间縮小。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浮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辊截面与第三托辊 截面之间的上框架两侧衍架上安装有沿输送带延伸方向前、后分别与进程输送带一侧接 触、并使进程输送带截面上部产生逐渐聚拢成环趋势的至少二对侧压辊。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浮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端的支撑架安置在隔 间内,所述隔间的上部装有斗状加料仓,所述加料仓的底部安装位于防洒挡板上的计量称。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浮式输送机,属于输送机械技术领域。该输送机包括分别安置在机架两端的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绕有回环的传输带,机架沿输送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托辊截面,托辊截面安装有托辊组;托辊组在其相应的各托辊截面以迫使传输带由机架两端的水平状逐渐过渡到机架中部的圆管状的分布规律来安装,各托辊截面还装有与压缩气源连通的吹气管,吹气管的形状与输送带在该截面形状相吻合,吹气管上开有将输送带吹离托辊的出气孔。本发明的输送机不受风雨等外界环境影响,有效抑制了污染环境,彻底避免了跑偏,输送物料可以是粉状、块状或胶体状;运行轻巧,寿命长;布局灵活,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文档编号B65G47/16GK101734465SQ20091023438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4日
发明者杨裕能 申请人:南通海鹰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