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主体与提手的连结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050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容器主体与提手的连结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容纳小食品、嗜好品等食品、服饰配件、杂货等小物品类之类的
物品且能携带的带提手的容器中的容器主体与提手的连结构造。
背景技术
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以往公知有这样地制成的带提手的纸制容器,即,在纸上形成围出构成底板的矩形的折线、及自该折线的交点延伸用于划分形成容器的侧面部与转角部的连接部的折线,在其中一对相对侧面部的顶端缘边经折线延伸形成回折包覆缘部,而且在该回折包覆缘部与连接部上设置提手通孔,沿着上述折线将纸弯折立体化为容器状,使上述提手通孔在该状态下分别重合,在提手通孔中贯穿纸制带体。 另外,如下述专利文献2所示,公知有这样地构成的带提手的纸制容器,即,在将展开状态的片材组装为立体形状的纸制容器(方筒体)之后,在组装成的纸制容器上安装绳状的提手构件而固定立体形状。 并且,如下述专利文献3所示,公知有这样地制成的带提手的纸制容器,S卩,形成由底面开口的带止动件的铰链式开闭盖体和顶面开口的箱体主体构成的纸箱容器,自形成箱体主体侧面的4个面中的、不与形成盖体的面相邻的3个面的箱体上缘部分别延伸设置加强板并将其向箱体内侧弯折,该加强板是将靠近该箱体上缘部的部位弯曲形成而成的,用粘接剂将箱体上缘部的顶面周缘的较厚部分和与该部分相对应的开闭盖体的内表面部位、即封口粘接部相互粘接。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1240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4-51155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4-18114号公报 但是,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 3所示的内容,在容器主体与提手的连结构造中,由于在容器主体上设置用于供提手的端部贯穿的孔,因此,在使提手反复旋转时,有可能使提手的与容器主体的连结部分脆弱化,还存在提手相对于容器主体的装卸非常麻烦等缺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人在经过了反复深入研究后,研究出一种不在容器主体上形成提手
用的通孔、而且相对于容器主体容易地装卸提手的容器主体与提手的连结构造。 本发明的容器主体与提手的连结构造是一种相对于在由相面对的一对平面构成
的侧面分别具有提手安装部的容器主体、将提手架设在上述提手安装部彼此间而进行该提
手的安装的连结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提手由带状提手部和设置在带状提手部两端的板
状的安装端部构成,该安装端部向比带状提手部的宽度扩大的方向扩展,上述提手安装部
具有供上述安装端部自由旋转的安装区域、供带状提手部左右摆动规定角度的游隙区域和
按压安装端部的左右的按压部,更详细地讲,在上述安装区域的上部设有防止安装端部向
上方脱出的脱出制止部,在该安装区域的下部设有防止安装端部向下方脱落的脱落防止部,通过使提手的安装端部位于按压部的内侧地将该提手安装在安装区域内,从而使安装 端部及与其连结的带状提手部能够相对于容器主体旋转规定角度。另外,在该连结构造中, 容器主体和提手也可以全部是纸制。 通过如上所述地构成,能够从安装区域中的间隙区域插入提手的安装端部而将提 手安装于容器主体上,通过相反的操作,能够自容器主体上拆下提手。另外,通过将提手的 安装端部嵌入安装区域并利用按压部按压安装端部,从而将安装端部安装于容器主体上, 带状提手部能在游隙区域中左右摆动规定角度,因此,安装端部能够相对于容器主体旋转 规定角度,而且不会脱落。 本发明的容器主体与提手的连结构造中,即使不在容器主体上设置提手用的通孔 也能够安装提手,而且,提手能够相对于容器主体旋转,并且,提手相对于容器主体容易地 装卸,即使容器主体和提手全部为纸制,也具有容器主体与提手的连结部分不会脆弱化的 优点。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容器主体的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提手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容器主体的第一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容器主体的第二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容器主体的第三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的欲将提手安装于容器主体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1的将提手的安装端部插入提手安装部中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1的将提手的安装端部嵌入提手安装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1的将提手安装于容器主体上后的带提手的容器的完成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容器主体与提手的连结构造详细说明较佳的实施 例。 图1 图9是实施例1的图,图1是表示容器主体的展开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提 手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容器主体的第一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容器主体的第二组 装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容器主体的第三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欲将提手安装 于组装后的状态的容器主体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将提手的安装端部插入容器主 体的提手安装部中的状态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将提手的安装端部嵌入容器主体的提手安 装部的状态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将提手安装于容器主体上后的带提手的容器的完成图。
实施例1的容器主体及提手由纸制形成,组装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的薄片A而构 成容器主体A(由于仅是形态变形,因此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利用组装后的容器主体A 的一部分形成提手安装部。另外,容器主体及提手并不限定于纸制,也可以由合成树脂制薄 片、或纸和合成树脂片的层叠片、或混合了纸和合成树脂而做成的薄片等构成容器主体及 提手。另外,在完全由纸制形成容器主体时,具有易于进行废弃、再生处理的优点。
首先,说明图1所示的容器主体的展开图。在图1中,在组装成容器主体时,构成
4底面的底面部10形成为以折线al、bl、cl、dl为四条边的矩形。在各折线al、bl、cl、dl上 分别延伸设置有在组装成容器主体时成为侧面的侧面部11、12、13、14。另外,自各侧面部
11、 12、13、14经折线a2、b2、c2、d2向外方分别延伸设置有在组装成容器主体时成为开闭盖 的盖部21、22、23、24。并且,相邻的侧面部11、 12之间通过中间部15相连续,相邻的侧面部
12、 13之间通过中间部16相连续,相邻的侧面部13、 14之间通过中间部17相连续,相邻的 侧面部14、11之间通过中间部18相连续。 上述侧面部11是由折线a 1和折线a2及成为左右的侧边的折线a3、 a4所划分 出的部分,与侧面部11相面对的侧面部13是由折线cl和折线c2及成为左右的侧边的折 线c3、 c4所划分出的部分。另外,侧面部12是由折线bl和折线b2及成为两个侧边的折 线b3、 b4所划分出的部分,与侧面部12相面对的侧面部14是由折线dl和折线d2及成为 两个侧边的折线d3、d4所划分出的部分。上述4个侧面部11、12、13、14的成为侧边的折线 a 3、a4、b3、b4、c3、c4、d3、d4的长度均相等,上述4个侧面部11、 12、 13、 14形成为将折线 al、bl、cl、dl作为下边、折线a2、b2、c2、d2作为上边的倒梯形。 在上述中间部15上,从底面部10的角部10a到中间部15的外缘部中央的前端15p 配置有折线a 5,利用该折线a5形成有左右对称的折入部15a、15b,在折入部15b上形成有 半圆状切口部15c和长孔15d,该半圆状切口部15c位于自前端15p沿着折线a5向内方进 入少许的位置,该长孔15d与该半圆状切口部15c连续且位于沿着折线a5进一步向内方进 入的位置。在上述中间部16上,从底面部10的角部10b到中间部16的外缘部中央的前端 16p配置有折线b5,利用该折线b5形成有左右对称的折入部16a、 16b,在折入部16b上形成 有半圆状切口部16c和长孔16d,该半圆状切口部16c位于自前端16p沿着折线b5向内方 进入少许的位置,该长孔16d与该半圆状切口部16c连续且位于沿着折线b5进一步向内方 进入的位置。在上述中间部17上,从底面部10的角部10c到中间部17的外缘部中央的前 端17p配置有折线c5,利用该折线c5形成有左右对称的折入部17a、17b,在折入部17b上 形成有半圆状切口部17c和长孔17d,该半圆状切口部17c位于自前端17p沿着折线c5向 内方进入少许的位置,该长孔17d与该半圆状切口部17c连续且位于沿着折线c5进一步向 内方进入的位置。在上述中间部18上,从底面部10的角部10d到中间部18的外缘部中央 的前端18p配置有折线d5,利用该折线d5形成有左右对称的折入部18a、18b,在折入部18b 上形成有半圆状切口部18c和长孔18d,该半圆状切口部18c位于自前端18p沿着折线d5 向内方进入少许的位置,该长孔18d与该半圆状切口部18c连续且位于沿着折线d 5进一 步向内方进入的位置。于是,由上述半圆状切口部15c、 16c、 17c、 18c及长孔15d、 16d、 17d、 18d如后所述地形成提手安装部。 在盖部24上形成有被切削为半圆形的卡定片24a,在与盖部24相面对的盖部22 上形成有能供该卡定片24a插入的切口 22a,通过将卡定片24a插入到切口 22a中而卡住, 从而以盖部24重合在盖部22上的状态封闭容器主体。 另外,容器主体A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形态,只要是包括由相对的一对平面构 成的侧面部、且在该侧面部分别具有提手安装部的形状,可以是长方体形状、多面体形状, 甚至可以是其他侧面为曲面的形状。 图2所示的提手B由大致长条且宽度朝向中央逐渐变宽一些的带状提手部90和 设置在带状提手部90两端的板状的安装端部91、92构成。安装端部91、92形成为朝向比带状提手部90的宽度扩大的方向扩展的圆形。另外,该安装端部并不限定为圆形,只要是 朝向比带状提手部的宽度扩大的方向扩展的形状即可,也能够以半圆状的形态使用。
接着,参照图3 图6说明由展开状态的薄片A组装成的立体形状的容器主体A。 如图3所示,首先,沿着展开状态的薄片A的相当于矩形底面部10的各边的折线al、 bl、 cl、 dl向内侧弯折,并且沿着中间部15、16、17、18的折线a5、 b5、 c5、 d5向内侧弯折,而且 将作为侧面部11、12、13、14与盖部21、22、23、24的边界的折线a2、b2、c2、d2向内侧弯折。 然后,如图4所示,使侧面部11、13与底面部10垂直,使盖部21在下、盖部23在上地重合。 接着,如图5所示,使侧面部12、 14与底面部10垂直,使盖部22在下、盖部24在上地重合, 将盖部24的卡定片24a插入到盖部22的切口 22a中而卡住,从而封闭容器主体A,并且, 分别将折入部15a、15b、折入部16a、16b、折入部17a、17b、折入部18a、18b两折重合,如图6 所示,将折入部15a、18a粘贴在侧面部11上、将折入部16a、 17a粘贴在侧面部13上而完成 容器主体A,此时,利用半圆状切口部15c、 16c、 17c、 18c及长孔15d、 16d、 17d、 18d形成提手 安装部C、 D,以图7及图8所示的步骤安装提手B。 S卩,提手安装部C、D由供上述安装端部91、92自由旋转的安装区域、供带状提手部 90左右摆动规定角度的游隙区域、按压上述安装端部91、92的左右的按压部C1、D1、C2、D2形成。 上述安装区域是通过使折入部15a、 15b、折入部16a、 16b、折入部17a、 17b、折入部 18a、18b重合而形成的间隙。上述游隙区域是分别由侧面部11 一侧的半圆状切口部15c、 18c和未切削的折入部15b、18b形成的圆弧状台阶部、及侧面部13 —侧的半圆状切口部 16c、17c和折入部16b、17b形成的圆弧状台阶部。该圆弧状台阶部是与形成上述安装端部 91、92的圆大致相同直径的圆,被设计为弦比安装端部91、92的直径短的圆弧状。上述按 压部C1、D1、C2、D2是分别由半圆状切口部15c和长孔15d、半圆状切口部16c和长孔16d、 半圆状切口部17c和长孔17d、半圆状切口部18c和长孔18d形成的三角状突起。长孔15d 与长孔18d的下端之间的间隔及长孔16d与长孔17d的下端之间的间隔分别被设计得比安 装端部91、92的直径短。 由于如上所述地形成有提手安装部C、D,因此,如图7所示,通过将安装端部91、92 稍稍弯折而将其宽度縮窄后从由长孔15d、 18d及长孔16d、 17d形成的间隙插入到安装区域 内后,则成为图9所示的带提手的容器的完成状态。在该状态下,由于位于安装区域的上部 的圆弧状台阶部是上述安装端部91、92无法通过的尺寸,因此,起到防止安装端部向上方 脱出的脱出防止部的作用。另外,位于安装区域的下部的长孔15d与长孔18d的下端之间 的间隔及长孔16d与长孔17d的下端之间的间隔分别小于安装端部91、92的直径,因此,起 到防止安装端部91、92向下方脱落的脱落防止部的作用。并且,由三角状突起构成的按压 部C1、D1、C2、D2的上缘起到使安装端部91、92及与其连结的带状提手部90相对于容器主 体A旋转规定角度的作用。 另外,实施例1的提手安装部C、D利用薄片A的中间部15、16、17、18而构成,但并 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提手安装部形成如下结构的构造,即,将与容器主体分别独立的两张 重合的内部非粘接的、比安装端部稍大的圆板作为安装区域,通过将圆板的上缘以规定角 度开口为弦比安装端部的直径小的圆弧状而作为游隙区域,通过将圆板的下部切削为弦比 安装端部的直径小的圆弧状而将非切削的部分作为按压部,然后将通过该提手安装部粘贴于容器主体的由相面对的一对平面构成的平面上,以此来安装提手的安装端部。
权利要求
一种容器主体与提手的连结构造,是一种相对于在由相面对的一对平面构成的侧面分别具有提手安装部的容器主体、将提手架设在上述提手安装部之间而进行该提手的安装的连结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提手由带状提手部和设置在带状提手部两端的板状的安装端部构成,该安装端部向比带状提手部的宽度扩大的方向扩展为半圆以上大小;上述提手安装部具有供上述安装端部自由旋转的安装区域、供上述带状提手部左右摆动规定角度的游隙区域和按压安装端部的左右的按压部;通过使上述提手的安装端部位于上述按压部的内侧地将该提手安装在上述安装区域内,从而使该安装端部及与其连结的上述带状提手部能够相对于上述容器主体旋转规定角度。
2. —种容器主体与提手的连结构造,是一种相对于在由相面对的一对平面构成的侧面分别具有提手安装部的容器主体、将提手架设在上述提手安装部之间而进行该提手的安装的连结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提手由带状提手部和设置在带状提手部两端的板状的安装端部构成,该安装端部向比带状提手部的宽度扩大的方向扩展为半圆以上大小的;上述提手安装部具有供上述安装端部自由旋转的安装区域、供带状提手部左右摆动规定角度的游隙区域和按压安装端部的左右的按压部;上述安装区域为直径大于等于上述安装端部的直径的圆形,在该安装区域的上部设有防止上述安装端部向上方脱出的脱出防止部,在该安装区域的下部设有防止上述安装端部向下方脱落的脱落防止部,并且,在该安装区域设有能供上述安装端部插入的间隙区域;通过使上述提手的安装端部位于上述按压部的内侧地将该提手安装在上述安装区域内,从而使该安装端部及与其连结的上述带状提手部能够相对于上述容器主体旋转规定角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主体与提手的连结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容器主体及上述提手为纸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主体与提手的连结构造。该连结构造不在容器主体上形成提手用的通孔,而且能相对于容器主体容易地装卸提手。本发明的容器主体与提手的连结构造是相对于在由相面对的一对平面构成的侧面分别具有提手安装部的容器主体(A)、将提手(B)架设在上述提手安装部彼此间而进行提手的安装的连结构造,提手具有半圆以上大小的板状的安装端部(91、92),提手安装部具有供上述安装端部自由旋转的安装区域(C、D)、供带状提手部左右摆动规定角度的游隙区域、按压安装端部的左右的按压部(C1、C2、D1、D2),通过将提手的安装端部安装在安装区域内,安装端部及与其连结的带状提手部能够相对于容器主体旋转规定角度。
文档编号B65D5/46GK101758944SQ20091025247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5日
发明者天满隆 申请人:天满纸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