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签自动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245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标签自动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签自动投放装置,具体地说就是涉及固体颗粒物料产品标
签自动投放一种装置,属于化工、食品行业产品的全自动包装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化工、食品行业包装生产过程中,有时需要将描述包装物料特征信息 (如产品批号,使用方法等)的标签(产品标签可以是纸制或其它材料制成,大小一般为 长100X宽60 长30X宽25)放入包装袋中。而现在都是使用人工将标签放入产品包装 袋中,该方式只能用于半自动包装生产,无法适应全自动包装生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采用真空吸取方式将产 品标签从标签盛放装置处自动运至夹袋器,再自动投入夹袋器,落入包装袋中;其既能用在 半自动包装生产线上,又能满足全自动包装生产线要求的一种标签自动投放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标签自动投放装置包括标签,特征是采用 在基座上安装标签盛放装置与插板装置,上基座装在基座上,上基座上安装气缸输送装置, 气缸输送装置通过气缸输送导杆与真空吸取装置连接;所述真空吸取装置和插板装置配合 吸取标签盛放装置中的标签通过气缸输送装置完成标签自动投入夹袋器和包装袋中。 所述标签盛放装置由标签盛放装置气缸、标签气缸支架、标签盛放盒及毛刷、标签 盛放支架、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组成,毛刷装于标签盛放盒开口边缘,标签盛放盒螺接安装 在标签盛放支架上,标签盛放支架下部前后安装有两两配对的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一滚 轮、第二滚轮安装在基座上,标签盛放装置气缸通过标签气缸支架螺接安装在基座上。 所述真空吸取装置由升降气缸、真空吸盘、气缸输送导杆组成,在气缸输送导杆上 螺接安装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前端固定有真空吸盘。 所述气缸输送装置由气缸输送导杆气缸、第二检测元件组成,在气缸输送导杆气 缸上安装气缸输送导杆,气缸输送导杆气缸通过气缸输送装置支架安装在基座上,第二检 测元件也安装在气缸输送装置支架上。 所述插板装置由插板、插板气缸组成,插板与插板气缸连接,插板气缸通过插板气
缸支架安装在基座上。 所述标签盛放盒底面设有圆孔。 所述标签盛放盒下面装有第一检测元件。 以上所述固定安装连接可以是螺栓连接,也可以是铆接或焊接。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与目前人工将标签放入产品包装袋中相比,完全克服了人工方式只能 用于半自动包装生产,无法适应全自动包装生产的弊端,减轻了粉尘对操作工人身体的伤 害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自动包装生产线的效率,使生产线更加节能环保。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图1 图2所示,包括标签盛放装置1、真空吸取装置2、气缸输送装置3、第一检 测元件4、插板装置5、基座6、真空吸盘7、插板8、标签盛放装置气缸9、毛刷10、标签盛放盒 11、升降气缸12、气缸输送导杆气缸13、第二检测元件14、插板气缸15、标签16、夹袋器17、 气缸输送导杆18、基座19、标签气缸支架20、插板气缸支架21、标签盛放支架22、第一滚轮 23、第二滚轮24、气缸输送装置支架25等。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基座19上安装标签盛放装置1与插板装置5,上基座6装在基 座19上,上基座6上安装气缸输送装置3,气缸输送装置3与真空吸取装置2连接,真空吸 取装置2与夹袋器和包装袋17连接。所述真空吸取装置2吸取标签盛放装置1中的标签 16通过气缸输送装置3和插板装置5完成标签16自动投入夹袋器和包装袋17中。 所述标签盛放装置1由标签盛放装置气缸9、标签盛放盒11、第一检测元件4、毛 刷10、标签盛放支架22、第一滚轮23、第二滚轮24及标签16组成,第一检测元件4置于开 孔的标签盛放盒11底部,毛刷10装于标签盛放盒11开口 2边缘,吸取的标签16盛放在标 签盛放盒11内,标签盛放盒11螺接安装在标签盛放支架22上,标签盛放支架22下部前后 安装有两两配对的第一滚轮23和第二滚轮24,第一滚轮23和第二滚轮24安装在基座19 上,标签盛放装置气缸9通过标签气缸支架20螺接安装在基座19上。所述标签盛放盒11 底面设有圆孔;标签盛放盒11下面装有第一检测元件4。所述标签盛放装置通过标签盛放 盒11螺接安装在带有两两配对的第一滚轮23和第二滚轮24上,采用双工位轮换工作的盛 放标签盒。其作用为盛放标签以供给真空吸取装置吸取,其可盛放两垛标签的标签盛放盒, 可通过标签盛放装置气缸运动交替供给真空吸取装置吸取。标签盛放装置边缘上装有毛 刷,毛刷的作用是用来分离标签,使真空吸取装置只吸取一张而不是多张标签。标签盛放盒 下面设有第一检测元件,第一检测元件通过圆孔进行检测此垛标签盛放盒中的标签是否用 完,如用完,则发出信号,使气缸输送装置将另一垛标签盛放盒进入工作位置,操作人员可 更换用完的 一垛标签盛放盒。 所述真空吸取装置2由升降气缸12、真空吸盘7安装在气缸输送导杆18上组成, 在气缸输送导杆18上安装升降气缸12,所述升降气缸12前端固定有真空吸盘7。真空吸 取装置用装置上吸盘和升降气缸将一垛标签盛放盒中的标签吸起,通过标签盛放装置上毛 刷分离,将一张标签吸取出来。 所述气缸输送装置3由气缸输送导杆气缸13、第二检测元件14组成,在气缸输送 导杆气缸13上安装气缸输送导杆18,气缸输送导杆气缸13通过气缸输送装置支架22安装 在基座6上,第二检测元件14也安装在气缸输送装置支架22上。 所述插板装置5由插板8、插板气缸15组成,插板8与插板气缸15连接,插板气 缸15通过插板气缸支架21安装在基座19上。所述气缸输送装置将真空吸取装置以及其吸取的标签运至夹袋器处,气缸输送导杆上的第二检测元件发出到位信号,插板装置上插
板打开,真空吸取装置将其吸取的标签投入夹袋器中,插板装置上插板再关闭,夹袋器和包
装袋中可以放入包装物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双工位轮换工作的标签盛放装置1将盛放标签16的标签盛放 盒11移至工作位置,真空吸取装置2的真空吸盘7下降吸取盛放标签盒11中标签16,通 过毛刷10的分离,将单张标签16吸取后上升。气缸输送装置3通过气缸输送导杆气缸13 将固定在气缸输送导杆18的真空吸取装置2以及其吸取的标签16运至夹袋器和包装袋17 处,检测元件14发出到位信号,插板装置5上插板8打开,真空吸取装置2将其吸取的标签 16投入夹袋器和包装袋17中,插板装置5上插板8再关闭,夹袋器和包装袋17和于其中的 包装袋中可以放入包装物料。可双工位轮换工作的标签盛放装置l,其可盛放两垛标签16 的标签盛放盒ll,第一检测元件4通过圆孔进行检测此垛标签盛放盒11中的标签16是否 用完,如用完,则发出信号,通过标签盛放装置气缸9运动交替另一垛标签盛放盒11进入工 作位置,操作人员可更换用完的一垛标签盛放盒ll,达到标签自动的发明目的。
权利要求一种标签自动投放装置,包括标签(16),其特征是采用在基座(19)上安装标签盛放装置(1)与插板装置(5),上基座(6)装在基座(19)上,上基座(6)上安装气缸输送装置(3),气缸输送装置(3)通过气缸输送导杆(18)与真空吸取装置(2)连接;所述真空吸取装置(2)和插板装置(5)配合吸取标签盛放装置(1)中的标签(16)通过气缸输送装置(3)完成标签(16)自动投入夹袋器和包装袋(17)中。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一种标签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盛放装置(1)由 标签盛放装置气缸(9)、标签气缸支架(20)、标签盛放盒(11)及毛刷(10)、标签盛放支架 (22)、第一滚轮(23)、第二滚轮(24)组成,毛刷(10)装于标签盛放盒(11)开口边缘,标签 盛放盒(11)螺接安装在标签盛放支架(22)上,标签盛放支架(22)下部前后安装有两两配 对的第一滚轮(23)、第二滚轮(24),第一滚轮(23)、第二滚轮(24)安装在基座(19)上,标 签盛放装置气缸(9)通过标签气缸支架(20)螺接安装在基座(19)上。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一种标签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取装置(2)由升 降气缸(12)、真空吸盘(7)、气缸输送导杆(18)组成,在气缸输送导杆(18)上螺接安装升 降气缸(12),所述升降气缸(12)前端固定有真空吸盘(7)。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一种标签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输送装置(3)由气 缸输送导杆气缸(13)、第二检测元件(14)组成,在气缸输送导杆气缸(13)上安装气缸输送 导杆(18),气缸输送导杆气缸(13)通过气缸输送装置支架(22)安装在基座(6)上,第二检 测元件(14)也安装在气缸输送装置支架(22)上。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一种标签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装置(5)由插板 (8)、插板气缸(15)组成,插板(8)与插板气缸(15)连接,插板气缸(15)通过插板气缸支 架(21)安装在基座(19)上。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标签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盛放盒(11)底面设 有圆孔。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标签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盛放盒(11)下面装 有第一检测元件(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签自动投放装置,特征是采用在基座上安装标签盛放装置与插板装置,上基座装在基座上,上基座上安装气缸输送装置,气缸输送装置通过气缸输送导杆与真空吸取装置连接;所述真空吸取装置和插板装置配合吸取标签盛放装置中的标签通过气缸输送装置完成标签自动投入夹袋器和包装袋中。本实用新型与目前人工将标签放入产品包装袋中相比,完全克服了人工方式只能用于半自动包装生产,无法适应全自动包装生产的弊端,减轻了粉尘对操作工人身体的伤害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自动包装生产线的效率,使生产线更加节能环保。
文档编号B65H3/46GK201447085SQ20092004169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1日
发明者王剑, 王志新, 邬海清 申请人:无锡力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