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打包机的活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905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打包机的活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打包机结构的改进,涉及一种自动打包机的活套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打包机实施打包作业,在送带过程中为了避免散卷,打包带开卷机有
反向的拉力,导致送带轮磨损快,打包带在送带过程中容易打滑;并且在送带 和抽带过程中要保证分配器电机和气动马达同步非常困难,常出现散卷情况, 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打包机的活套装置,能够防止出现打 包机的分配器电机和气动马达之间出现转速不同步问题,避免散卷情况,确保 正常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打包机的活套装置,包括支架,
该支架呈门字形,在支架的上部呈左、中、右间隔吊装设置着三个定滑轮,在 支架的下部设置着一个配重底座,该底座上间隔设置着两只动滑轮,打包机的 打包带由左至右、由上到下依次从所说的定、动滑轮中绕过。
本实用新型能够起到储存打包带以及缓冲打包带张紧力的作用,防止发生 打包带松卷和送带轮打滑事故。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在送带和抽带过程 中只使用从所说的定、动滑轮中绕过的打包带,即如果打包带张紧,则只有配 重底座被提拉上升,而不需要开巻机电机在送带和抽带过程中运转,也就不存 在分配器电机与气动马达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了,减少了送带轮的磨损,降低 打滑的可能,开卷机只需在打包结束后低速转动,将配重底座下放到支架底部 即可,不占用打包时间。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大大降低了送带轮的磨损,解决了 打包带开卷机分配器电机与送带轮气动马达的速度匹配问题。消除了松卷和送
带轮打滑事故,避免出现散卷情况,彻底消除了以前每月600多分钟打包机事 故时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动打包机的活套装置,如图l、图2、图3所示,包括支架2,该支
3架2呈门字形,在支架2的上部呈左、中、右间隔吊装设置着三个定滑轮l,在
支架2的下部设置着一个配重底座5,该底座5上间隔设置着两只动滑轮4,打 包机的打包带3由左至右、由上到下依次从所说的定、动滑轮l、 4中绕过。当 打包带张紧时,首先会将配重底座5向上提升,而不需要开卷机电机7在送带
和抽带过程中运转,也就不存在分配器电机与气动马达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了。 如图2、图3所示,所说的配重底座5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着支撑滑轮6, 支架2的左、右两侧立柱分别构成导轨,所说的支撑滑轮6分别与所说的导轨 相接触。这样能够使得配重底座5能够更顺滑的沿着支架2进行上、下升降。
坐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在支架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着接 近开关,接近开关与开卷机电机7相连接。这样,当配重底座5降落到支架2 底部时,下部接近开关点亮自动停止充套,制动器夹紧;当配重底座5上升到 支架2顶部时,上部接近开关点亮,不容许送带,起保护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打包机的活套装置,包括支架(2),其特征是该支架(2)呈门字形,在支架(2)的上部呈左、中、右间隔吊装设置着三个定滑轮(1),在支架(2)的下部设置着一个配重底座(5),该底座(5)上间隔设置着两只动滑轮(4),打包机的打包带(3)由左至右、由上到下依次从所说的定、动滑轮(1)、(4)中绕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包机的活套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配重底 座(5)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着支撑滑轮(6),支架(2)的左、右两侧立 柱分别构成导轨,所说的支撑滑轮(6)分别与所说的导轨相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包机的活套装置,其特征是在支架(2) 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着接近开关,接近开关与开卷机电机(7)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打包机的活套装置,包括支架,该支架呈门字形,在支架的上部呈左、中、右间隔吊装设置着三个定滑轮,在支架的下部设置着一个配重底座,该底座上间隔设置着两只动滑轮,打包机的打包带由左至右、由上到下依次从所说的定、动滑轮中绕过。本实用新型能够起到储存打包带以及缓冲打包带张紧力的作用,防止发生打包带松卷和送带轮打滑事故。
文档编号B65B57/00GK201390392SQ20092013999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5日
发明者刘奉家, 孔侦峰, 朱雪松, 李刚夫, 诚 郭 申请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