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叠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983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片材叠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叠放片材诸如钞票的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借助简单的 结构以期望方式叠放片材的装置,即使在片材的基本上中部部分发生折叠;片材在其前端 部分发生卷曲;片材容易折叠或者片材褶皱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叠放操作。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No. 3,336,210公开了一种钞票处理设备,该设备装备有钞票叠放装置, 所述钞票叠放装置包括钞票叠放板,钞票将会叠放在该钞票叠放板上;钞票推压板,其后 端部分受到支撑可以摆动并且该钞票推压板适配成向下引导钞票;用于向上偏压前端部分 的扭簧;用于抵抗扭簧的弹簧力向钞票叠放装置推压钞票前端部分的螺线管;用于检测待 叠放的每张钞票的后端部分的传感器;和控制部件,在传感器检测到钞票后端部分后经过 预定时间周期时,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输出而促动所述螺线管。根据上述构造的钞票叠放装置,由于在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上的时候,钞票 推压板保持在位于钞票叠放板上方的位置,所以在传感器检测到钞票的后端部分之后经过 预定的时间周期时,钞票推压板的前端部分被压向钞票叠放板,并且钞票的前端部分被压 向钞票叠放板,从而钞票保持在钞票推压板和钞票叠放板的表面之间,即使在钞票容易折 叠或者钞票褶皱的情况下,钞票也可能以期望方式叠放。但是,在这样构造的钞票叠放装置中,在钞票包括被钱包在基本上中央部分产生 折叠的钞票或者在其端部发生卷曲的钞票需要传送,以使钞票的长边与钞票传送方向重合 并叠放时,被钞票推压板推压的部分的后侧的钞票部分有时向上伸出。在这种情况下,难于 让钞票推压板实施推压,以使钞票与钞票叠放板的表面对齐,因此钞票有时无法以期望方 式叠放。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件No. 2005-247524提出了一种钞 票叠放装置,该装置包括其上叠放钞票的钞票叠放板;第一钞票推压板和第二钞票推压板, 第一钞票推压板和第二钞票推压板每一个构造成使得其后端部分受到可摆动地支撑并且 前端部分被偏压部件向上偏压;第三钞票推压板,所述第三钞票推压板的后端部分被可摆 动地支撑,前端部分在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抵靠钞票叠放板,而其重量非常轻,以致在容易 折叠的钞票或褶皱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的情况下,或者在钞票基本上中央部分发生折 叠或者前端部分向上卷曲的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并且前端部分向上伸出的情况下,第 三钞票推压板被钞票前端部分确定地向上推起;用于抵抗偏压装置的偏压力而驱动第一钞 票推压板和第二钞票推压板并向着钞票叠放板推压第一钞票推压板的另一端部分和第二 钞票推压板的钞票推压板驱动部件;用于检测叠放在钞票叠放板上的钞票的后端部分的传 感器部件;和控制部件,在所述传感器部件检测到钞票后端部分之后经过预定时间周期时, 所述控制部件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部件输出的检测信号促动所述钞票推压板驱动部件,所 述钞票叠放装置构造成在所述传感器部件检测到叠放在钞票叠放板上的钞票的后端部分 之后经过预定的时间周期时,所述钞票推压板驱动部件受到促动,从而第一钞票推压板的另一端部分推压与钞票后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3的钞票部分,而第二钞 票推压板的另一端部分推压钞票沿着纵轴线基本上中央部分,而第三钞票推压板推压与所 述前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3的钞票部分。根据如此构造的钞票叠放装置,即使在容易发生折叠的钞票或者褶皱钞票运输时 其长边与钞票运输方向重合,并且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中的情况下,或者在基本上中央部 分发生折叠的钞票或者前端部分向上卷曲的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中并且钞票前端部 分向上伸出的情况下,钞票也能馈送到钞票叠放板的表面上,同时沿着第三钞票推压板的 另一端部分受到引导,并且第一钞票推压板和第二钞票推压板受到驱动,以使第一钞票推 压板的另一端部分推压与钞票后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3的钞票部分,而 第二钞票推压板的另一端部分推压钞票沿着纵轴线方向基本上中央部分,从而钞票停止, 并且第三钞票推压板推压与钞票前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3的钞票部分。 因此,即使钞票容易发生折叠、钞票褶皱、钞票在基本上中央部分发生折叠或者钞票在其前 端部分发生卷曲,也能以期望方式将钞票叠放在钞票叠放板上。但是,由于钞票叠放装置设置有第一钞票推压板和第二钞票推压板,在第一钞票 推压板受到钞票推压板驱动部件的驱动时,第一钞票推压板的前端部分推压叠放在钞票叠 放板上的钞票与其后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3的钞票部分,而在第二钞票 推压板受到钞票推压板驱动部件的驱动时,第二钞票推压板的另一端部分推压叠放在钞票 叠放板上的钞票的基本上中央部分,所以钞票叠放装置的结构不可避免地复杂并且制造成 本也无可避免地高昂。此外,在这种钞票叠放装置中,第三钞票推压板的前端部分在其自身重量下抵靠 钞票叠放板,并被钞票前端部分推起,从而将钞票引导到钞票叠放板上。因此,在容易发生 折叠的非常薄的钞票叠放在钞票叠放板上的情况下,第三钞票推压板不会被钞票前端部分 推起,所以有时无法以期望方式将钞票叠放在钞票叠放板上。尚未提出一种用于叠放除钞票之外的片材的片材叠放装置,该装置能在片材基本 上中央部分发生折叠、片材前端部分向上卷曲、片材容易折叠或者片材褶皱的情况下,以期 望方式叠放片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借助简单的结构以期望方式叠放片材的装置,即 使在片材基本上中部发生折叠、片材前端部分卷曲、片材容易折叠或者片材褶皱的情况下, 也可以实现叠放。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标可以借助片材叠放装置来实现,该装置包括片材叠放 板,片材叠放于其上;第一片材推压构件,其相对于片材传送方向的上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 到支撑轴,从而随着支撑轴旋转而摆动;偏压部件,所述偏压部件用于偏压第一片材推压构 件,从而脱离片材叠放板并将第一片材推压构件保持在其等待位置;单一片材推压构件驱 动部件,该驱动部件用于抵抗所述偏压部件的偏压力而驱动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并将第 一片材构件的下游端部分向所述片材叠放板推压;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所述第二 片材推压构件上游端部分安装在该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上而下游端部分安装到所述第一 片材推压构件;传感器部件,所述传感器部件用于检测叠放在片材叠放板上的片材的后端
5部分;和控制部件,在所述传感器部件检测到所述片材之后经过预定时间周期时,所述控制 部件根据所述传感器部件输出的片材检测信号促动所述单一片材推压构件驱动部件,所述 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以挠性材料制成,所述片材叠放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 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上游端部分安装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上而所述至少一个片材 推压构件的下游端部分安装到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以使得在所述单一片材挤压构件驱 动部件动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来抵抗所述偏压部件的偏压力而将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 件的下游端部分向所述片材叠放板推压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上游端部分 及其下游端部分之间的距离缩短。根据本发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挤压构件以挠性材料制成,并且所述至少一 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上游端部分与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连接,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 片材推压构件的下游端部分与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连接,以使得在所述单一片材推压构 件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片材挤压构件并抵抗所述偏压部件的偏压力将所述第一片材推 压构件的下游端部分向所述片材叠放板推压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上游端 部分及其下游端部分之间的距离缩短,以便在所述单一片材挤压构件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 一片材推压构件从而抵抗所述偏压部件的偏压力推压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下游端部 分以便将所述片材叠放在所述片材叠放板上的时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向着 所述片材叠放板凸起变形,由此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将馈送到所述片材叠放板上的片材 引导端部分(下游端部分)附近的片材部分向着所述片材叠放板推压,而由所述至少一个 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变形所形成的凸起部分将馈送到所述片材叠放板上的片材引导端部 分的后侧部分(所述下游端部分上游一侧)向着所述片材叠放板推压。因此,即使在片材 基本上中央部分发生折叠、片材引导端部分向上卷曲、片材非常容易发生折叠或者片材褶 皱的情况下,也能通过驱动所述单一片材推压构件驱动部件而以期望方式叠放片材。在本发明优选的方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上游端部分安装到所述 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上位于所述支撑轴上游一侧。根据本发明的该优选方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上游端部分安装到 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上位于所述支撑轴上游一侧,以便在所述单一片材推压构件驱动 部件驱动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从而抵抗所述偏压部件的偏压力向着所述片材叠放板推 压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下游端部分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上游端部分 及其下游端部分之间的距离相应缩短,并且因此,即使在片材基本上中央部分发生折叠、片 材引导端部分向上卷曲、片材非常容易发生折叠或者片材褶皱的情况下,也能通过驱动所 述单一片材推压构件驱动部件而以期望方式叠放片材。在本发明另一个优选方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上游端部分安装到 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上位于从包括所述支撑轴并与包括处于等待位置的所述第一片 材推压构件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平行的平面朝向所述片材叠放板的一侧。根据本发明的该优选方面,由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上游端部分安 装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上位于从包括所述支撑轴并与包括处于等待位置的所述第 一片材推压构件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平行的平面朝向所述片材叠放板的一侧,所以在所述单 一片材推压构件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从而抵抗所述偏压部件的偏压力向 着所述片材叠放板推压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下游端部分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上游端部分及其下游端部分之间的距离相应缩短,并且因此,即使在片材基本上 中央部分发生折叠、片材引导端部分向上卷曲、片材非常容易发生折叠或者片材褶皱的情 况下,也能通过驱动所述单一片材推压构件驱动部件而以期望方式叠放片材。在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上游端部分安装 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上位于从包括处于等待位置的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主要 部分以及所述支撑轴的平面朝向所述片材叠放板的一侧。根据本发明的该优选方面,由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上游端部分安 装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上位于从包括处于等待位置的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主 要部分以及所述支撑轴的平面朝向所述片材叠放板的一侧,以便在所述单一片材推压构件 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从而抵抗所述偏压部件的偏压力向着所述片材叠放 板推压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下游端部分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上游端 部分及其下游端部分之间的距离相应缩短,并且因此,即使在片材基本上中央部分发生折 叠、片材引导端部分向上卷曲、片材非常容易发生折叠或者片材褶皱的情况下,也能通过驱 动所述单一片材推压构件驱动部件而以期望方式叠放片材。在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上游端部分附近的 表面牢固地固定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由此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上游 端部分安装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在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上游端部分牢固地 固定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的线性区域,由此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上游 端部分安装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在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上游端部分牢固地 固定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中形成的缝隙的内表面,由此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 构件的上游端部分安装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在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上游端部分牢固地 固定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从而围绕设置在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上的支撑轴摆动。在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下游端部分附近的 表面牢固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由此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安装到所 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在本发明另一优选方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下游端部分牢固地固 定到所述第一片材叠放装置的线性区域。在本发明另一优选方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下游端部分牢固地固 定到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从而围绕设置在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上的支撑轴摆动。在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面,所述第一片材挤压构件具有叉形形状并具有通过使 得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下游端部分分支而形成的多个齿,而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 推压构件的下游端部分安装到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所述多个齿至少其中一个。在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面,所述片材叠放装置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二片材推压构 件并且所述多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每一个的下游部分安装到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所 述多个齿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面,所述多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上游 部分安装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安装方式不同于所述多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其他 上游部分安装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的安装方式。在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面,所述多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下游 部分安装到所述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所述多个齿,安装方式不同于所述多个第二片材 推压构件的其他下游部分安装到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所述多个齿的安装方式。在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面,所述第二片材推压构件以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片材 制成。在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面,所述第二片材推压构件以具有挠性的金属片材制 成。在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面,所述片材叠放装置进一步包括叶轮,用于向所述片 材叠放板的上表面刮擦所述片材的后端部分。参照附图,本发明的上述目标和其他目标将从以下描述内容中体现出来。


图1是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的简略侧视图;图2是示出第二钞票推压板上游部分附近的部分的细节的简略放大侧视图;图3是示出钞票叠放装置的第一钞票推压板的和第二钞票推压板的布置的简略 平面图;图4是钞票叠放装置的输入系统、驱动系统、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图5是示出第一钞票推压板和第二钞票推压板的简略透视图,第一钞票推压板围 绕支撑轴沿着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摆动;图6是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的简略侧视图;图7是示出第二钞票推压板上游部分附近的部分的细节的简略放大侧视图;图8是简略示出第一钞票推压板和第二钞票推压板位置和形状的示意图,第一钞 票推压板围绕支撑轴沿着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摆动;图9是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的简略侧视图;图10是简略示出第一钞票推压板和第二钞票推压板位置和形状的示意图,第一 钞票推压板围绕支撑轴沿着图9中的逆时针方向摆动;图11是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的简略侧视图;图12是简略示出第一钞票推压板和第二钞票推压板位置和形状的示意图,第一 钞票推压板围绕支撑轴沿着图11中的逆时针方向摆动;图13是示出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的第一钞票推压板 和第二钞票推压板的布置的简略平面图;图14是简略侧视图,示出了图13所示多个第二钞票推压板中的第二钞票推压板 的一部分位于钞票叠放装置上游端部分附近的中央部分;图15是简略示出在第一钞票推压板围绕支撑轴沿着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摆动时, 位于中央部分的第二钞票推压板的变形形状和位于相对两端部分的第二钞票推压板的变 形形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的简略侧视图。根据该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构成钞票接收和分散设备的一部分,并且构造成 将存放在钞票接收和分散设备中并被钞票鉴别区段鉴别为可接受钞票的那些钞票叠放起 来。由钞票叠放装置叠放的票据永久存放在钞票接收和分散设备中或者根据操作者或者客 户的指令返回操作者或者客户。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构造成垂直叠放基本上水平取向的钞票,如 图1所示,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包括钞票叠放板1,用于在其上表面上叠放 钞票;一对辊子2和叶轮3,叶轮3设置在所述一对辊子2下方并适配成向着钞票叠放板的 上表面,即向下刮擦钞票的后端部分。如图1所示,提供传感器5,该传感器适配成用于检测钞票的后端部分并且相对于 钞票传送方向设置在叶轮3的上游。另一方面,间板6设置在设在出口部分,相对于钞票传 送方向设置在钞票叠放装置的最下游端部分。如图1所示,钞票叠放板1包括从叶轮3附近的部分向着基本上水平方向延伸的 第一水平表面部分Ia ;从第一水平表面部分Ia的下游端部分向下倾斜延伸的倾斜表面部 分Ic ;和从倾斜表面部分Ic的下游端部分向着基本上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水平表面部分 lb。如图1所示,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钞票推压板 11,其上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到支撑轴10,从而可以随着支撑轴10旋转而摆动,并且该推 压板可以推压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第一钞票推压板11包括与处于等待位置的 钞票叠放板1的第一水平表面部分Ia平行的主要部分;与处于等待位置的钞票叠放板1的 倾斜表面部分Ic平行的倾斜部分;和安装到支撑轴10的安装部分。第一钞票推压板11被 张力弹簧13沿着顺时针方向围绕支撑轴10偏压,以使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主要部分在如 图1所示的等待位置时,保持基本上水平。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钞票推压板15,第二钞票推 压板下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而其上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 牢固地固定到安装构件16上位于支撑轴10上游位置并且位于从支撑轴10朝向钞票推压 板1的一侧。第二钞票推压板15由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片材形成,所述树脂片材诸如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图2是简略放大侧视图,示出了第二钞票推压板15上游端部分附近的一部分的细 节。如图2所示,第二钞票推压板15形成有折痕15a,该折痕与第二钞票推压板15牢固地 固定到安装构件16处的部分接触,并且第二钞票推压板15构造成可以围绕折痕15a摆动。 虽然未在图2中示出,如下所述,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下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 推压板11并且形成有折痕15b,折痕15b与第二钞票推压板15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 板11处的部分接触,以使第二钞票推压板15可以围绕折痕15b摆动。图3是简略平面图,示出了第一钞票推压板11和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布置。如图3所示,第一钞票推压板11包括牢固地固定到支撑轴10的基座端部分12和 大致叉形的板构件,所述板构件具有相对于钞票传送方向向下游侧延伸且彼此平行的三个齿IlaUlb和11c,并且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每个齿IlaUlb和Ilc的下游端部分构成一 个推压表面12a、12b、12c,用于将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向钞票叠放板1的倾斜表面 部分Ic推压。如图1至3所示,第二钞票推压板15上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安装构 件16上位于支撑轴10上游位置并且位于从支撑轴10朝向钞票推压板1的一侧。另一方 面,第二钞票推压板15下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3个齿 IlaUlb和Ilc之中位于中部位置的齿lib的推压表面12b。如图1和3所示,第二钞票推压板15形成有折痕15b,折痕15b与第二钞票推压板 15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处的部分接触,并且第二钞票推压板15构造成可以围 绕折痕15b摆动。图4是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的输入系统、驱动系统、检测系统和 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如图4所示,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的输入系统包括输入部件20, 该输入部件由操作者或者客户操作,并且输入信号可以通过该输入部件输入。如图4所示,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的驱动系统包括用于旋转叶轮 3的马达25 ;用于驱动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螺线管27和用于打开和闭合闸板6的螺线管 28。此外,如图4所示,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的检测系统包括钞票鉴 别传感器30,所述钞票鉴别传感器设置在钞票传送通道中,并适配成检测钞票的光学图案 等以及输出钞票检测型号;和传感器5,所述传感器设置在叶轮3的上游并适配成检测馈送 到钞票叠放板1的钞票的后端部分。如图4所示,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40, 该控制单元根据从钞票鉴别传感器30输入的检测信号来鉴别由钞票鉴别传感器30检测到 的钞票是否为实际流通的真实钞票和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钞票诸如伪钞、外币等,并且在 钞票可接受的情况下鉴别钞票面额,和根据从传感器5输入的检测信号驱动马达25和螺线 管27。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如此构造的钞票叠放装置利用以下方式将钞票叠放在钞票 叠放板1上。在操作者或者客户将钞票存放在钞票接收和分散设备的钞票接收和分散开口 (未示出)中,并通过输入部件20输入指令信号用于指令钞票接收和分散设备处理钞票时, 指令信号被输入到控制单元40,并且在控制单元40接收到来自输入部件20的指令信号时, 它向马达25输出驱动信号来转动叶轮3。如图1所示,在这种状态下,第一钞票推压板11被张力弹簧13沿着顺时针方向偏 压,并且离开钞票叠放板1的上表面保持在等待位置。因此,第二钞票推压板15也离开钞 票叠放板1的上表面而保持在等待位置,其中第二钞票推压板下游端部部分附近的表面牢 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中部齿lib的推压表面12b。在铺放到钞票接收和分散设备中的钞票在钞票输送通道(未示出)中输送,并且 利用设置在钞票输送通道中的钞票鉴别传感器30检测钞票的光学图案等特征时,从钞票 鉴别传感器30向控制单元40输出钞票检测信号。
在控制单元40根据从钞票鉴别传感器30输入的钞票检测信号判断被钞票鉴别传 感器30检测的钞票为可接受钞票时,控制单元将钞票向钞票叠放装置馈送,并且所述钞票 被一对辊子2馈送的钞票叠放板1上。由一对辊子2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的后端部分被叶轮3向着钞票叠放板 1的上表面刮擦。在钞票的后端部分被设置在钞票叠放装置的入口部分的传感器5检测到时,从传 感器5向控制单元40输出钞票检测信号。在控制单元40从传感器5接收钞票检测信号时,控制单元40在接收到所述钞票 检测信号之后经过预定时间周期时,向螺线管27输出驱动信号。因此,螺线管27沿着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围绕支撑轴10抵抗张力弹簧13的弹簧 力摆动第一钞票推压板11,从而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被齿lla、llb、llc的推压表 面12a、12b、12c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倾斜表面部分lc。图5是简略透视图,示出了在第一钞票推压板11围绕支撑轴10沿着图1中的逆 时针方向摆动时,第一钞票推压板11和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状态。如上所述,第二钞票推压板15下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 压板11的齿lib的推压表面12b,而第二钞票推压板15形成有折痕15b,该折痕15b与第 二钞票推压板15牢固地固定到齿lib的推压表面12b处的部分接触。另一方面,第二钞票 推压板15上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安装构件16,位于支撑轴10上游位置并位 于从支撑轴10朝向钞票叠放板1的一侧,而第二钞票推压板15形成有折痕15a,该折痕15a 与第二钞票推压板15牢固地固定到安装构件16处的部分接触。因此,在第一钞票推压板 11围绕支撑轴10逆时针摆动时,如图5所示,第二钞票推压板15被迫摆动。因此,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上游端部分和下游端部分之间的距离缩短且以具有 挠性的合成树脂片材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形成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因此发生 变形,从而凸起部分15c形成地向钞票叠放板1伸出。因此,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方的钞票介于其前端部分(下游端部分)和与所述 前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5的部分之间的部分,被第一钞票推压板11压向 钞票叠放板1的倾斜表面部分lc,而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介于沿着其纵轴线基本 上中央部分与其后端部分(上游端部分)之间的部分被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变形所产生 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凸起部分15c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第一水平表面部分la。采用这种方式,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介于其前端 部分(下游端部分)和与所述前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5的部分之间的钞 票部分被第一钞票推压板11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倾斜表面部分lc,而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 上的钞票介于沿着其纵轴线基本上中央部分和其后端部分(上游端部分)之间的部分被具 有挠性的合成树脂片材形成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变形所产生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凸 起部分15c压向第一水平表面部分la。因此,即使在其大致中央部分折叠的钞票或者其前 端部分向上卷曲的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的情况下,或者即使在倾向于非常容易折叠的 钞票或褶皱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的情况下,钞票也能以期望的方式叠放在钞票叠放板 1的上表面上。在钞票已经叠放在钞票叠放板的上表面上的时候,控制单元40向螺线管27输出驱动停止信号,从而将螺线管断电。因此,第一钞票推压板11利用张力弹簧13的弹簧力返回到图1所示的等待位置, 而下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也返回到图1所示的
等待位置。传感器5每次检测钞票后端部分且向控制单元40输入钞票检测信号时,控制单元 40都重复相同的操作,而在控制单元40判断铺放在钞票接收和分散设备中并被鉴别为可 接受钞票的全部钞票都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中的时候,控制单元40终止钞票叠放装置中 用于叠放钞票的钞票叠放操作。因此,铺放在钞票接收和分散设备中并被鉴别为可接受钞票的全部钞票将叠放在 钞票叠放板1的上表面上。在这种状态下,当操作者或客户通过输入部件20输入钞票接收 信号或钞票返回信号且控制单元40接收所述钞票接收信号或钞票返回信号时,螺线管28 受到驱动而打开设置在钞票叠放装置的出口部分处的间板6,并且将叠放的钞票永久引入 钞票接收和分散设备或者根据操作者或客户输入的指令信号而返回给操作者或客户。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介于其前端部分(下游端部 分)和与所述前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5的部分之间的钞票部分被第一钞 票推压板11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倾斜表面部分lc,而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介于沿 着其纵轴线基本上中央部分和其后端部分(上游端部分)之间的部分被具有挠性的合成树 脂片材形成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变形所产生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凸起部分15c压向 钞票叠放板1的第一水平表面部分la,以便即使在基本上中央部分发生折叠的钞票或前端 部分向上卷曲的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中的情况下,或者即使在倾向于非常容易折叠的 钞票或褶皱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中的情况下,钞票也能以期望方式叠放在钞票叠放板 1的上表面上。此外,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由于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下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到 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齿lib的推压表面12b,所以在螺线管27受到驱动而围绕支撑轴10 摆动第一钞票推压板11时,第二钞票推压板15同时摆动。因此,由于第一钞票推压板11 和第二钞票推压板15可以通过仅驱动螺线管27而以期望方式摆动,并且馈送到钞票叠放 装置中的钞票可以以期望方式叠放在钞票叠放板1上,所以钞票叠放装置的结构可以显著 简化。图6是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的简略侧视图,而图7是 简略放大侧视图,示出了第二钞票推压板15上游端附近的部分的细节。如图6和7所示,根据该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与图1至5所示钞票叠放装置 具有相同构造,除了第二钞票推压板15上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安装构件17, 位于支撑轴10上游位置并处于与包括处于等待位置的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主要部分并包 括支撑轴10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中。类似于前述优选实施方式,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 叠放装置也构造成让可接受的钞票由一对辊子2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并且钞票后端部分 被叶轮3向钞票叠放板1的上表面刮擦。在设置于钞票叠放装置入口部分的传感器5检测到钞票后端部分时,钞票检测信 号从传感器5向控制单元40输出。从传感器5接收到钞票检测信号之后,经过预定的时间周期,控制单元40向螺线管27输出驱动信号。因此,第一钞票推压板11围绕支撑轴10沿着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抵抗张力弹簧 13的弹簧力摆动,从而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被齿IlaUlb和Ilc的推压表面12a、 12b和12c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倾斜表面部分Ic。图8是简略示意图,示出了在第一钞票叠放板11围绕支撑轴10沿着图6中的逆 时针方向摆动时,第一钞票推压板11和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位置。如图8所示,在第一钞票推压板11围绕支撑轴10摆动时,由于第二钞票推压板15 下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而第二钞票推压板15形成有折痕15b,该折 痕15b与第二钞票推压板15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处的部分接触,所以第二钞 票推压板15被迫随着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摆动而围绕折痕15b摆动。因此,由于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下游端部分和上游端部分之间的距离缩短,类似 于图1至5所示的前述优选实施方式,所以随着第一钞票推压板11围绕支撑轴10沿着逆 时针方向摆动,以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形成的第二钞票推 压板15向钞票叠放板1凸起状变形,从而第一钞票推压板11将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表 面上的钞票的前端部分和与所述前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5的部分之间 的钞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倾斜表面部分lc,而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凸起部分15c将 钞票沿着纵轴线基本上中央部分和后端部分之间的钞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第一水 平表面部分la。通过这种方式,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类似于图1至5所示的前述优选实施方式, 第一钞票推压板11将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的前端部分(下游端部分)和与所述 前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5的部分之间的钞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倾 斜表面部分lc,而以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形成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变形所产生的第二 钞票推压板15的凸起部分15c将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沿着纵轴线基本上中央部 分和后端部分(上游端部分)之间的钞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第一水平表面部分la, 以便即使在基本上中央部分折叠的钞票或前端部分向上卷曲的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 的情况下,或者即使在倾向于非常容易折叠的钞票或褶皱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的情况 下,也能以期望方式将钞票叠放在钞票叠放板1的上表面上。在钞票叠放在钞票叠放板1的上表面上的时候,控制单元40向螺线管27输出驱 动停止信号,从而螺线管27断电。因此,第一钞票推压板11被张力弹簧13的弹簧力返回到图6所示的等待位置,而 下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也返回到图6所示的等 待位置。传感器5每次检测到钞票的后端部分并且向控制单元40输入钞票检测信号时,控 制单元40重复相同操作,并且在控制单元40判断铺放在钞票接收和分散设备中并被鉴别 为可接受钞票的全部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中的时候,控制单元40终止用于将钞票叠 放在钞票叠放装置中的钞票叠放操作。因此,铺放在钞票接收和分散设备中并被鉴别为可接受钞票的全部钞票将叠放在 钞票叠放板1的上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者或客户通过输入部件20输入钞票接收 信号或钞票返回信号,并且控制单元40接收钞票接收信号或钞票返回信号时,螺线管28受到驱动以打开设置在钞票叠放装置出口部分处的间板6并且将叠放的钞票永久引入钞票 接收和分散设备中,或者根据操作者或客户输入的指令信号返回给操作者或客户。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第一钞票推压板11将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的前端 部分(下游端部分)和与所述前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5的部分之间的钞 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倾斜表面部分lc,而以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形成的第二钞票推 压板15的变形所产生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凸起部分15c将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 票沿着纵轴线基本上中央部分和后端部分(上游端部分)之间的钞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 1的第一水平表面部分la,以便即使在基本上中央部分折叠的钞票或前端部分向上卷曲的 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的情况下,或者即使在倾向于非常容易折叠的钞票或褶皱钞票馈 送到钞票叠放装置的情况下,也能以期望方式将钞票叠放在钞票叠放板1的上表面上。此外,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由于第二钞票推压板15下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到第 一钞票推压板11的齿lib的推压表面12b,所以在螺线管27受到驱动而围绕支撑轴10摆 动第一钞票推压板11时,第二钞票推压板15同时摆动。因此,由于仅通过驱动螺线管27 就可以使第一钞票推压板11和第二钞票推压板15以期望方式摆动,并且馈送到钞票叠放 装置中的钞票可以以期望方式叠放在钞票叠放板1上,所以钞票叠放装置的结构可以得到 显著简化。图9是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的简略侧视图。如图9所示,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与图1至5所示钞票叠放装置 具有相同构造,除了第二钞票推压板15上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安装构件17, 位于支撑轴10上游位置并处于包括支撑轴10和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主要部分的平面中。类似于前述优选实施方式,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也构造成让可接 受的钞票由一对辊子2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并且钞票后端部分被叶轮3向钞票叠放板1 的上表面刮擦。在设置于钞票叠放装置入口部分的传感器5检测到钞票后端部分时,钞票检测信 号从传感器5向控制单元40输出。从传感器5接收到钞票检测信号之后,经过预定的时间周期,控制单元40向螺线 管27输出驱动信号。因此,第一钞票推压板11围绕支撑轴10沿着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抵抗张力弹簧 13的弹簧力摆动,从而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被齿IlaUlb和Ilc的推压表面12a、 12b和12c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倾斜表面部分Ic。图10是示出在第一钞票叠放板11围绕支撑轴10沿着图9中的逆时针方向摆动 时,第一钞票推压板11和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位置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第一钞票推压板11围绕支撑轴10摆动时,由于第二钞票推压板 15下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而第二钞票推压板15形成有折痕15b,该 折痕15b与第二钞票推压板15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处的部分接触,所以第二 钞票推压板15被迫随着第一钞票推压板11围绕支撑轴10摆动而围绕折痕15b摆动。因此,由于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下游端部分和上游端部分之间的距离缩短,类似 于图1至5所示的前述优选实施方式,所以随着第一钞票推压板11围绕支撑轴10沿着逆 时针方向摆动,以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形成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向钞票叠放板1凸起状变形,从而第一钞票推压板11将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表 面上的钞票的前端部分和与所述前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5的部分之间 的钞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倾斜表面部分lc,而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凸起部分15c将 钞票沿着纵轴线基本上中央部分和后端部分之间的钞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第一水 平表面部分la。通过这种方式,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类似于图1至5所示的前述优选实施方式, 第一钞票推压板11将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的前端部分(下游端部分)和与所述 前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5的部分之间的钞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倾 斜表面部分lc,而以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形成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变形所产生的第二 钞票推压板15的凸起部分15c将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沿着纵轴线基本上中央部 分和后端部分(上游端部分)之间的钞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第一水平表面部分la, 以便即使在基本上中央部分折叠的钞票或前端部分向上卷曲的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 的情况下,或者即使在倾向于非常容易折叠的钞票或褶皱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的情况 下,也能以期望方式将钞票叠放在钞票叠放板1的上表面上。在钞票叠放在钞票叠放板1的上表面上的时候,控制单元40向螺线管27输出驱 动停止信号,从而螺线管27断电。因此,第一钞票推压板11被张力弹簧13的弹簧力返回到图6所示的等待位置,而 下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也返回到图9所示的等 待位置。传感器5每次检测到钞票的后端部分并且向控制单元40输入钞票检测信号时,控 制单元40重复相同操作,并且在控制单元40判断铺放在钞票接收和分散设备中并被鉴别 为可接受钞票的全部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中的时候,控制单元40终止用于将钞票叠 放在钞票叠放装置中的钞票叠放操作。因此,铺放在钞票接收和分散设备中并被鉴别为可接受钞票的全部钞票将叠放在 钞票叠放板1的上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者或客户通过输入部件20输入钞票接收 信号或钞票返回信号,并且控制单元40接收钞票接收信号或钞票返回信号时,螺线管28受 到驱动以打开设置在钞票叠放装置出口部分处的间板6并且将叠放的钞票永久引入钞票 接收和分散设备中,或者根据操作者或客户输入的指令信号返回给操作者或客户。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第一钞票推压板11将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的前端 部分(下游端部分)和与所述前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5的部分之间的钞 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倾斜表面部分lc,而以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形成的第二钞票推 压板15的变形所产生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凸起部分15c将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 票沿着纵轴线基本上中央部分和后端部分(上游端部分)之间的钞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 1的第一水平表面部分la,以便即使在基本上中央部分折叠的钞票或前端部分向上卷曲的 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的情况下,或者即使在倾向于非常容易折叠的钞票或褶皱钞票馈 送到钞票叠放装置的情况下,也能以期望方式将钞票叠放在钞票叠放板1的上表面上。此外,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由于第二钞票推压板15下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到第 一钞票推压板11的齿lib的推压表面12b,所以在螺线管27受到驱动而围绕支撑轴10摆 动第一钞票推压板11时,第二钞票推压板15同时摆动。因此,由于仅通过驱动螺线管27就可以使第一钞票推压板11和第二钞票推压板15以期望方式摆动,并且馈送到钞票叠放 装置中的钞票可以以期望方式叠放在钞票叠放板1上,所以钞票叠放装置的结构可以得到
显著简化。图11是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的简略侧视图。如图11所示,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与图1至5所示钞票叠放装置 具有相同构造,除了第二钞票推压板15上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固紧于钞票 叠放装置的主体的安装构件17,位于支撑轴10下游位置并处于从与包括第一钞票推压板 11的主要部分并包括支撑轴10的平面平行的平面朝向钞票叠放板1的一侧。类似于前述优选实施方式,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也构造成让可接 受的钞票由一对辊子2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并且钞票后端部分被叶轮3向钞票叠放板1 的上表面刮擦。在设置于钞票叠放装置入口部分的传感器5检测到钞票后端部分时,钞票检测信 号从传感器5向控制单元40输出。从传感器5接收到钞票检测信号之后,经过预定的时间周期,控制单元40向螺线 管27输出驱动信号。因此,第一钞票推压板11围绕支撑轴10沿着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抵抗张力弹簧 13的弹簧力摆动,从而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被齿IlaUlb和Ilc的推压表面12a、 12b和12c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倾斜表面部分Ic。图12是简略示出在第一钞票叠放板11围绕支撑轴10沿着图11中的逆时针方向 摆动时,第一钞票推压板11和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位置的侧视图。如图12所示,在第一钞票推压板11围绕支撑轴10摆动时,由于第二钞票推压板 15下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而第二钞票推压板15形成有折痕15b,该 折痕15b与第二钞票推压板15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处的部分接触,所以第二 钞票推压板15被迫随着第一钞票推压板11摆动而围绕折痕15b摆动。因此,由于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下游端部分和上游端部分之间的距离缩短,类似 于图1至5所示的前述优选实施方式,所以随着第一钞票推压板11围绕支撑轴10沿着逆 时针方向摆动,以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形成的第二钞票推 压板15向钞票叠放板1凸起状变形,从而第一钞票推压板11将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表 面上的钞票的前端部分和与所述前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5的部分之间 的钞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倾斜表面部分lc,而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凸起部分15c将 钞票沿着纵轴线基本上中央部分和后端部分之间的钞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第一水 平表面部分la。通过这种方式,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类似于图1至5所示的前述优选实施方式, 第一钞票推压板11将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的前端部分(下游端部分)和与所述 前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5的部分之间的钞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倾 斜表面部分lc,而以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形成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变形所产生的第二 钞票推压板15的凸起部分15c将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沿着纵轴线基本上中央部 分和后端部分(上游端部分)之间的钞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第一水平表面部分la, 以便即使在基本上中央部分折叠的钞票或前端部分向上卷曲的钞票馈送大钞票叠放装置的情况下,或者即使在倾向于非常容易折叠的钞票或褶皱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的情况 下,也能以期望方式将钞票叠放在钞票叠放板1的上表面上。此外,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钞票推压板15下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到第 一钞票推压板11的齿lib的推压表面12b,所以在螺线管27受到驱动而围绕支撑轴10摆 动第一钞票推压板11时,第二钞票推压板15同时摆动。因此,由于仅通过驱动螺线管27 就可以使第一钞票推压板11和第二钞票推压板15以期望方式摆动,并且馈送到钞票叠放 装置中的钞票可以以期望方式叠放在钞票叠放板1上,所以钞票叠放装置的结构可以得到 显著简化。在钞票叠放在钞票叠放板1的上表面上的时候,控制单元40向螺线管27输出驱 动停止信号,从而螺线管27断电。因此,第一钞票推压板11被张力弹簧13的弹簧力返回到图6所示的等待位置,而 下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也返回到图11所示的
等待位置。传感器5每次检测到钞票的后端部分并且向控制单元40输入钞票检测信号时,控 制单元40重复相同操作,并且在控制单元40判断铺放在钞票接收和分散设备中并被鉴别 为可接受钞票的全部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中的时候,控制单元40终止用于将钞票叠 放在钞票叠放装置中的钞票叠放操作。因此,铺放在钞票接收和分散设备中并被鉴别为可接受钞票的全部钞票将叠放在 钞票叠放板1的上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者或客户通过输入部件20输入钞票接收 信号或钞票返回信号,并且控制单元40接收钞票接收信号或钞票返回信号时,螺线管28受 到驱动以打开设置在钞票叠放装置出口部分处的间板6并且将叠放的钞票永久引入钞票 接收和分散设备中,或者根据操作者或客户输入的指令信号返回给操作者或客户。图13是简略正视图,示出了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的 第一钞票推压板11和第二钞票推压板55、56和57的布置,而图14是简略示出第二钞票推 压板位于图13所示钞票叠放装置中央位置处的上游端部分附近的部分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在符合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中,三个第二钞票推压板 55、56、57具有相同长度,并且每个第二钞票推压板55、56和57连接到从第一钞票推压板 11的基部端部分12延伸的三个平行齿IlaUlb和Ilc其中之一。三个第二钞票推压板55、56和57每一个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齿 IlaUlb和Ilc的推压表面12a、12b和12c其中之一,位于其下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并且 三个第二推压板55、56和57每一个形成有折痕55b、56b、57b,所述折痕55b、56b和57b与 三个第二推压板55、56和57每一个牢固地固定到推压表面12a、12b和12c其中之一处的 部分接触。另一方面,三个第二推压板55、56和57中设置在相对两侧的第二推压板55和57 每一个牢固地固定到安装构件16,以使其上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安装构件 16,位于支撑轴10上游并从支撑轴10朝向钞票叠放板1 一侧,并且每个第二钞票推压板55 和57形成有折痕55a、57a,所述折痕55a、57a与每个第二钞票推压板55和57牢固地固定 到安装构件16处的部分接触。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设置在中部位置的第二钞票推压板 56的上游端部分插入形成在支撑轴10上游的安装构件16中的狭缝18中并牢固地固定到
17该狭缝18的内表面上的线性区域。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的其他构造基本上与图1至5所示钞票叠放 装置相同。类似于前述优选实施方式,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的钞票叠放装置也构造成让可接 受的钞票由一对辊子2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并且钞票后端部分被叶轮3向钞票叠放板1 的上表面刮擦。在设置于钞票叠放装置入口部分的传感器5检测到钞票后端部分时,钞票检测信 号从传感器5向控制单元40输出。从传感器5接收到钞票检测信号之后,经过预定的时间周期,控制单元40向螺线 管27输出驱动信号。因此,第一钞票推压板11围绕支撑轴10沿着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抵抗张力弹簧 13的弹簧力摆动,从而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被齿IlaUlb和Ilc的推压表面12a、 12b和12c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倾斜表面部分Ic。图15是简略示出在螺线管27受到驱动,从而第一钞票推压板11围绕支撑轴10 沿着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抵抗张力弹簧13的弹簧力摆动时,设置在中部位置的第二钞票推 压板56的变形形状以及设置在相对两侧的第二钞票推压板55和57的变形形状。在图15中,上游端部分插入形成在支撑轴10上游的安装构件16中的狭缝18内 的第二钞票推压板56的变形形状以实线示出,而上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固定到安装构件 16的第二钞票推压板55和57各自的变形形状以虚线示出。如图13所示,第二钞票推压板55和57下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设置 在相对两侧的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齿IlaUlc其中之一,而第二钞票推压板55和57分别 形成有折痕55b、57b,所述折痕55b、57b与第二钞票推压板55和57下游端部分附近的表 面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处的部分接触。另一方面,第二钞票推压板55和57上 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安装构件16,位于支撑轴10上游并从支撑轴10朝向钞 票叠放板1 一侧,而第二钞票推压板55和57分别形成有一个折痕55a、57a,所述折痕55a、 57a与第二钞票推压板55和57上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固定到安装构件16处的部分接触。 因此,如图15所示,在第一钞票推压板11摆动时,第二钞票推压板55和57分别变形,以使 第二钞票推压板55和57各自的变形形状相对于沿着纵向穿过其中央部分的直线成线性对 称,并且形成在每个第二钞票推压板55和57上的凸起部分55c、57c沿着纵向在其中央部 分变得最大。相反,第二钞票推压板56下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 11的中部齿11b,并且第二钞票推压板56形成有折痕56b,所述折痕56b与第二钞票推压板 56下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处的部分接触。另一方面,第二 钞票推压板56上游端部分插入形成在安装构件16中的狭缝18内,其位于支撑轴10上游 并从支撑轴10朝向钞票叠放板1 一侧。因此,由于第二钞票推压板56上游端部分和下游 端部分以不同方式固定,所以第二钞票推压板56的变形形状相对于沿着纵向穿过第二钞 票推压板56中央部分的直线并非成线性对称,并且第二钞票推压板56的变形最大的凸起 部分56c向着其上游端部分偏移。因此,在第一钞票推压板11受到螺线管27的驱动时,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的前端部分和与所述前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5的部分之间的钞票部 分受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推压表面部分12a、12b和12c的压力。另一方面,第二钞票推 压板55、57推压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沿着其纵轴线大致中央部分和后端部分(上 游部分)之间相对更靠近中央部分的钞票部分,而第二钞票推压板56推压馈送到钞票叠放 板1上的钞票沿着其纵轴线大致中央部分和后端部分(上游部分)之间相对更靠近后端部 分的钞票部分。因此,可以以期望方式将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叠放在钞票叠放板 1上。在钞票叠放在钞票叠放板1的上表面上的时候,控制单元40向螺线管27输出驱 动停止信号,从而螺线管27断电。因此,第一钞票推压板11被张力弹簧13的弹簧力返回到图1所示的等待位置,而 下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第二钞票推压板55、56、57也返回到图1所 示的等待位置。传感器5每次检测到钞票的后端部分并且向控制单元40输入钞票检测信号时,控 制单元40重复相同操作,并且在控制单元40判断铺放在钞票接收和分散设备中并被鉴别 为可接受钞票的全部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中的时候,控制单元40终止用于将钞票叠 放在钞票叠放装置中的钞票叠放操作。因此,铺放在钞票接收和分散设备中并被鉴别为可接受钞票的全部钞票将叠放在 钞票叠放板1的上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者或客户通过输入部件20输入钞票接收 信号或钞票返回信号,并且控制单元40接收钞票接收信号或钞票返回信号时,螺线管28受 到驱动以打开设置在钞票叠放装置出口部分处的间板6并且将叠放的钞票永久引入钞票 接收和分散设备中,或者根据操作者或客户输入的指令信号返回给操作者或客户。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由于第一钞票推压板11将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的 前端部分(下游端部分)和与所述前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5的部分之间 的钞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倾斜表面部分lc。另一方面,设置在相对两端的第二钞票 推压板55和57将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沿着纵轴线基本上中央部分和后端部分之 间的钞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第一水平表面部分la,而第二钞票推压板56将馈送到钞 票叠放板1上部分的钞票沿着其纵轴线大致中央部分和后端部分(上游部分)之间相对更 靠近后端部分的钞票部分压向第一水平表面部分la。因此,即使在基本上中央部分折叠的 钞票或前端部分向上卷曲的钞票馈送带钞票叠放装置的情况下,或者即使在倾向于非常容 易折叠的钞票或褶皱钞票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的情况下,也能以期望方式将钞票叠放在钞 票叠放板1的上表面上。此外,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由于第二钞票推压板55、56、57每个下游端部分牢固 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其中一个齿lla、llb、llc,所以在螺线管27受到驱动而围 绕支撑轴10摆动第一钞票推压板11时,第二钞票推压板55、56、57也会摆动。因此,由于 仅通过驱动螺线管27就可以使第一钞票推压板11和第二钞票推压板55、56、57以期望方 式摆动,并且馈送到钞票叠放装置中的钞票可以以期望方式叠放在钞票叠放板1的上表面 上,所以可以显著简化钞票叠放装置的结构。本发明已经参照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显示和描述。但是,应该注意,并未以 任何方式将本发明限制于所述布置细节,而是可以在不脱离附带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前
19提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进。例如,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虽然已经针对钞票叠放装置进行解释,但是本发明 并不限于钞票叠放装置,而是可以广泛应用于叠放片材的装置。此外,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虽然叠放基本上水平取向的钞票,但是本发明并不 限于叠放水平取向的钞票的钞票叠放装置,而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叠放倾斜取向的钞票的
钞票叠放装置。此外,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虽然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片材诸如聚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片材用作第二钞票推压板15、55、56、57,但是并不是绝对必须使用合成树脂片材 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而是只要以具有挠性的片材形成第二钞票推压板15、55、 56、57就足够,代替合成树脂片材,例如可以采用具有挠性的薄金属片材。此外,在图11和12所示优选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二钞票推压板15上游端部分附 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固紧于钞票叠放装置的主体的安装构件17,位于支撑轴10下游位 置并处于从与包括所述主要部分的平面平行的平面朝向钞票叠放板1的一侧,但是,第二 钞票推压板15上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可以牢固地固定到固紧于钞票叠放装置的主体的安 装构件17,位于支撑轴10下游位置并处于从与包括所述主要部分和所述支撑轴10的平面 平行的平面朝向钞票叠放板1的一侧。此外,在图1至5所示优选实施方式中,以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片材诸如聚对苯二 甲酸乙二醇酯片材形成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上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安装 构件16,处于支撑轴10上游位置并处于从支撑轴10朝向钞票叠放板1的一侧,并且在图6 至8所示优选实施方式中,以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片材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形 成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上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安装构件17,位于与包括 处于等待位置的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主要部分并包括支撑轴10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的位 置,并位于支撑轴10上游。此外,在图9至10所示优选实施方式中,以具有挠性的合成树 脂片材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形成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上游端部分附近的表 面牢固地固定到安装构件17,位于包括支撑轴10和处于等待位置的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 主要部分的平面内的位置,而在图11和12所示优选实施方式中,以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片 材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形成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上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 固地固定到固紧于所述钞票叠放装置主体的安装构件17,位于支撑轴10下游位置,并处于 从与包括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主要部分并包括支撑轴10的平面平行的平面朝向所述钞票 叠放板1的一侧。此外,在图13至15所示优选实施方式中,分别以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片 材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形成的第二钞票推压板55、56、57的每一个上游端部分 牢固地固定到安装构件16,位于支撑轴上游位置且从支撑轴10朝向钞票叠放板1的一侧。 但是,足以使得在第一钞票推压板11围绕支撑轴10沿着逆时针方向摆动时,以具有挠性的 合成树脂片材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形成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55、56、57也发 生摆动,由此安装在第一钞票推压板11上的每个第二钞票推压板15、55、56、57的下游端部 分与安装在钞票叠放装置主体上的其上游端部分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并不是绝对必须将 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上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安装构件16,处于支撑轴10上 游位置并处于从支撑轴10朝向钞票叠放板1的一侧;将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上游端部分 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安装构件17,位于与包括处于等待位置的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主要部分并包括支撑轴10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的位置,并位于支撑轴10上游;将第二钞票 推压板15的上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安装构件17,位于包括支撑轴10和处于 等待位置的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内的位置;将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上游 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安装构件17,位于支撑轴10下游位置,并处于从与包括第 一钞票推压板11的主要部分并包括支撑轴10的平面平行的平面朝向所述钞票叠放板1的 一侧;或者将第二钞票推压板55、56、57的每一个上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到安装构件16,位 于支撑轴10上游位置且从支撑轴10朝向钞票叠放板1的一侧。因此,每个第二钞票推压 板15、55、56、57的上游端部分所牢固地固定的位置并不作特别限制。此外,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一钞票推压板11具有叉形并包括三个齿 11a、lib、11c,但是并不是绝对必须让第钞票推压板11包括三个齿11a、lib、11c,而是第一 钞票推压板11的齿数可以任意确定。此外,并不是绝对必须让第一钞票推压板11形成叉 形,而是可以形成单一平板形状的第一钞票推压板11。此外,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下游端部分仅安装到图1至5所示优选实施方式、图6 至8所示优选实施方式、图9和10所示优选实施方式、图11和12所示优选实施方式的叉 形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中部齿lib上,并且每个长度相同的第二钞票推压板55、56、57的 下游端部分安装到图13至15所示优选实施方式的叉形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其中一个齿 lla、llb、llc上。但是,仅有两个长度相同的第二钞票推压板55和57的下游端部分安装到 位于相对两侧的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齿Ila和Ilc上,并且第二钞票推压板15、55、56、57 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叠放的钞票的物理属性来确定。此外,在图13至15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3个长度相同的第二钞票推 压板55、56、57,但是并不是绝对必须让第二钞票推压板55、56、57具有相同长度,而是可以 根据需要叠放的钞票采用长度不同的第二钞票推压板。此外,在图13至15所示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二钞票推压板55、56、57下游端 部分附近的表面都牢固地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其中一个齿lla、llb、llc,并且每个 第二钞票推压板55、56、57形成一个折痕55b、56b、57b,这些折痕与第二钞票推压板固定到 第一钞票推压板11处的部分接触。另一方面,设置在相对两侧的每个第二钞票推压板55、 57上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的固定到安装构件16,位于支撑轴10上游位置并处于从支 撑轴10朝向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一侧,而每个第二钞票推压板55、57形成有折痕55a或 57a,该折痕与第二钞票推压板55、57固定到安装构件16处的部分接触。相反,设置在中部 的第二钞票推压板56的上游端部分插入形成在安装构件16中的狭缝18中,该狭缝位于支 撑轴10上游位置并处于从支撑轴10朝向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一侧,并且所述上游端部分 牢固地固定到狭缝18的内表面。但是,并不是必须以这种方式将第二钞票推压板55、56、57 的上游端部分安装到钞票叠放装置的主体而将第二钞票推压板55、56、57的下游端部分安 装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上,而是可以在第一安装构件16上位于支撑轴10上游并处于从支 撑轴10朝向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一侧的位置形成一对狭缝18,将设置在相对两侧的第二 钞票推压板55、57的下游端部分插入,并将第二钞票推压板55、57的下游端部分牢固地固 定到所述一对相逢的内表面,另一方面,可以将设置在中部的第二钞票推压板56上游端部 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安装构件16上位于支撑轴10上游并处于从支撑轴10朝向第 一钞票推压板11的一侧的位置,并在第二钞票推压板26上形成折痕,该折痕例如与第二钞票推压板56牢固地固定到安装构件16处的部分接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叠放 的钞票的物理属性确定如何安装第二钞票推压板55、56、57的上游端部分和下游端部分。此外,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钞票叠放板1包括从叶轮3附近的部分基本上水 平延伸的第一水平表面部分Ia ;从第一水平表面部分Ia下游端部分倾斜向下延伸的倾斜 表面部分Ic ;和从倾斜表面部分Ic下游端部分基本上水平延伸的第二水平表面部分lb,并 且钞票叠放装置构造成使得第一钞票推压板11将钞票压向倾斜表面部分lc,而第二钞票 推压板15、55、56、57将钞票压向第一水平表面部分la。但是,并不是绝对必须使用具有这 种构造的钞票叠放板1,而是可以构造成让第一钞票推压板11将钞票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 倾斜表面部分lc,而第二钞票推压板15、55、56、57将钞票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第一水平表 面部分la,可以采用具有另一结构的钞票叠放板1,该另一结构的钞票叠放板例如是仅沿 水平方向延伸的平坦的钞票叠放板,而不是采用具有从叶轮3附近部分基本上水平延伸的 第一水平表面部分Ia的钞票叠放板1,倾斜表面部分Ic从第一水平表面部分Ia的下游端 部倾斜地向下延伸,而第二水平表面部分Ib从倾斜表面部分Ic的下游端部基本上水平地 延伸。此外,在图1至5所示优选实施方式、图6至8所示优选实施方式、图9和10所示 优选实施方式和图11和12所示优选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一钞票推压板11将馈送到钞票叠 放板1上的钞票的前端部分(下游端部分)和与所述前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 约1/5的部分之间的钞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1的倾斜表面部分lc,但不是绝对必须让第 一钞票推压板11推压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的前端部分(下游端部分)和与所述 前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5的部分之间的钞票部分,而是可以构造成通过 改变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长度、由第一钞票推压板11推压的钞票叠放板1的倾斜表面Ic 的位置等等,而让第一钞票推压板11推压钞票的不同部分。此外,在图1至5所示优选实施方式、图6至8所示优选实施方式、图9和10所示 优选实施方式以及图11和12所示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钞票叠放装置构造成让第二钞票 推压板15的变形所产生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凸起部分15c将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 钞票沿着纵轴线基本上中央部分和后端部分(上游端部分)之间的钞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 板1。但是,并不是绝对必须将钞票叠放装置构造成让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变形所产生的 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凸起部分15c将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沿着纵轴线基本上中 央部分和后端部分(上游端部分)之间的钞票部分压向钞票叠放板1,而是可以将钞票叠放 装置构造成,通过改变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长度;第一钞票推压板11上固定第二钞票推压 板15的位置;第二钞票推压板15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方式;钞票叠放装置上固定 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部分;第二钞票推压板15固定到钞票叠放装置的方式等等,以使第二 钞票推压板15的变形所产生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凸起部分15c推压钞票的不同部分。此外,在钞票处理设备适配成处理诸如外国钞票的钞票,而该外国钞票的尺寸大 于旨在叠放在图1至5所示优选实施方式、图6至8所示优选实施方式、图9和10所示优 选实施方式或者图11和12所示优选实施方式中的钞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叠放的钞 票的尺寸改变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长度、被第一钞票推压板11推压的钞票叠放板1的倾 斜表面部分Ic的位置等等,以便被第一钞票推压板11推压的钞票前端部分(下游端部分) 和与该前端部分隔开的距离等于钞票长度大约1/5的部分之间的钞票部分;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长度;第一钞票推压板11上固定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部分;第二钞票推压板15固 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方式;钞票叠放装置上固定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位置;第二钞 票推压板15固定到钞票叠放装置的方式等等,可以根据需要叠放的钞票的尺寸进行改变, 以使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变形所产生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凸起部分15c推压钞票沿着 纵轴线基本上中央部分和后端部分(上游端部分)之间的钞票部分。此外,在图13至15所示优选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相对两侧的第二钞票推压板55、 57推压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沿着其纵轴线大致中央部分和后端部分(上游部分) 之间相对更靠近中央部分的钞票部分,而设置在中部的第二钞票推压板56推压馈送到钞 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沿着其纵轴线大致中央部分和后端部分(上游部分)之间相对更靠近 后端部分的钞票部分。但是,通过改变第二钞票推压板55、56、57的长度;第一钞票推压板 11上固定第二钞票推压板55、5的部分;第二钞票推压板55、57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 的方式;钞票叠放装置上固定第二钞票推压板55、57的部分;第二钞票推压板55、57固定 到钞票叠放装置的方式;第一钞票推压板11上固定第二钞票推压板56的部分;第二钞票 推压板56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方式;钞票叠放装置上固定第二钞票推压板56的部 分;第二钞票推压板56固定到钞票叠放装置的方式,第二钞票推压板55、56、57可以推压钞 票的任意部分。此外,在钞票处理设备适配成处理诸如外国钞票的钞票,而该外国钞票的尺寸大 于旨在叠放在图13至15所示优选实施方式中的钞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处理的钞票 的尺寸改变第二钞票推压板55、56、57的长度;第一钞票推压板11上固定第二钞票推压板 55、5的部分;第二钞票推压板55、57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方式;钞票叠放装置上固 定第二钞票推压板55、57的部分;第二钞票推压板55、57固定到钞票叠放装置的方式;第 一钞票推压板11上固定第二钞票推压板56的部分;第二钞票推压板56固定到第一钞票推 压板11的方式;钞票叠放装置上固定第二钞票推压板56的部分;第二钞票推压板56固定 到钞票叠放装置的方式,以便第二钞票推压板55、57推压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沿 着其纵轴线大致中央部分和后端部分(上游部分)之间相对更靠近中央部分的钞票部分, 而第二钞票推压板56推压馈送到钞票叠放板1上的钞票沿着其纵轴线大致中央部分和后 端部分(上游部分)之间相对更靠近后端部分的钞票部分。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借助简单的结构以期望方式叠放片材的装置,即使在 片材的基本上中部部分发生折叠;片材在其前端部分发生卷曲;片材容易折叠或者片材褶 皱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叠放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片材叠放装置,包括片材叠放板,片材叠放于该片材叠放板上;第一片材推压 构件,其相对于片材传送方向的上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至支撑轴,从而随着支撑轴旋转而 摆动;偏压部件,所述偏压部件用于偏压第一片材推压构件,从而脱离片材叠放板并将第 一片材推压构件保持在其等待位置;单一片材推压构件驱动部件,该驱动部件用于抵抗所 述偏压部件的偏压力而驱动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并将第一片材构件的下游端部分向所 述片材叠放板推压;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所述第二片材推压构件上游端部分安装 在该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上而下游端部分安装到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传感器部件,所 述传感器部件用于检测叠放在片材叠放板上的片材的后端部分;和控制部件,在所述传感 器部件检测到所述片材之后经过预定时间周期时,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传感器部件输出 的片材检测信号促动所述单一片材推压构件驱动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以 挠性材料制成,所述片材叠放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上游端部 分安装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上而所述至少一个片材推压构件的下游端部分安装到 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以使在所述单一片材挤压构件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 件来抵抗所述偏压部件的偏压力而将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下游端部分向所述片材叠 放板推压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上游端部分及其下游端部分之间的距离缩 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 的上游端部分安装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上位于所述支撑轴上游一侧的部分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 的上游端部分安装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上,位于从包括所述支撑轴并与包括处于其 等待位置的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平行的平面朝向所述片材叠放板的 一侧的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 的上游端部分安装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上,位于从包括处于其等待位置的所述第一 片材推压构件的主要部分以及所述支撑轴的平面朝向所述片材叠放板的一侧的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 的上游端部分安装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上,位于从包括所述支撑轴并与包括处于其 等待位置的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平行的平面朝向所述片材叠放板的 一侧的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 推压构件上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 推压构件的上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的线性区域,由此所述至少 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上游端部分安装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 的上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中形成的缝隙的内表面,由此所述至 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上游端部分安装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 推压构件上游端部分固定到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从而围绕设置在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上的支撑轴摆动。
10.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 材推压构件下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 下游端部分附近的表面牢固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
12.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 材推压构件的下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线性区域。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 的下游端部分牢固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线性区域。
14.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 材推压构件下游端部分安装到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从而围绕设置在所述片材第一片材 推压构件上的支撑轴摆动。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 的下游端部分安装到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从而围绕设置在所述片材第一片材推压构件 上的支撑轴摆动。
1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材挤压构 件具有叉形形状并具有通过使得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下游端部分分支而形成的多个 齿,而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下游端部分与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所述多 个齿至少其中一个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二片材推压 构件并且所述多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每一个的下游部分与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所述 多个齿其中之一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 至少其中之一的上游部分与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连接,连接方式不同于所述多个第二 片材推压构件的其他上游部分与所述片材叠放装置的主体的连接方式。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 至少其中之一的下游部分与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所述多个齿连接,连接方式不同于所 述多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其他下游部分与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所述多个齿的连接 方式。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 至少其中之一的下游部分与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所述多个齿连接,连接方式不同于所 述多个第二片材推压构件的其他下游部分与所述第一片材推压构件的所述多个齿的连接方式。
21.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片材推压构 件由从合成树脂片材和金属片材构成的组合中选择的片材形成。
22.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叶轮,用于 向所述片材叠放板的上表面刮擦所述片材的后端部分。
全文摘要
一种钞票叠放装置,包括钞票叠放板(1),钞票叠放于其上;固定到支撑轴(10)从而随着支撑轴(10)一起摆动的第一钞票推压板(11);以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片材形成的第二钞票推压板(15),其上游端部分固定到所述钞票叠放装置而下游端部分固定到第一钞票推压板(11);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钞票推压板(11)的螺线管(27),所述钞票叠放装置构造成在钞票馈送到所述钞票叠放装置中并且螺线管(27)驱动所述第一钞票推压板(11)时,所述第一钞票推压板(11)摆动并推压钞票靠近其前端部分的钞票部分,并且第二钞票推压板(15)与第一钞票推压板(11)一起摆动并变形,从而形成朝向钞票伸出的凸起部分(15c),由此所述第二钞票推压板(15)的所述凸起部分(15c)推压所述钞票靠近其后端部分的钞票部分。根据如此构造的钞票叠放装置,能利用单一驱动部件以期望方式将钞票叠放在钞票叠放板(1)上。
文档编号B65H29/20GK102001546SQ201010267339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8日
发明者大石太生, 萩原雅宏, 铃木昌恭 申请人:劳雷尔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