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弹性密封塑料翻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3931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保弹性密封塑料翻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翻盖,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弹性密封塑料翻盖。
背景技术
塑料包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一般塑料包装分为盖和瓶或管两个组成部 分。塑料盖又分为螺旋盖、螺旋翻盖、直压盖等。目前,现有的塑料翻盖包括弹性连接的盖头和盖体两部分,盖头可相对盖体翻开、 扣合。非使用状态,盖头与盖体扣合。使用状态,盖头相对盖体翻开。此种塑料翻盖具有 使用方便的优点,但是由于其本身结构不合理,当产品在运输或搬运时,无法避免会产生震 动,震动容易使普通的塑料翻盖与瓶口或管肩口松脱产生间隙,导致产品香精泄漏;塑料包 装及产品在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下,也容易使塑料翻盖与瓶口或管肩口产生间隙,导致产 品香精泄漏。因此现有的塑料翻盖存在防震性差、气密性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环保弹性密封塑料翻 盖,具有防震性及气密性好的优点,同时在现有的塑料盖的基础上减少了胶料,从而达到环 保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弹性密封塑料翻盖, 包括弹性连接的盖头和盖体,所述盖体的肩部的上、下面分别设有凹槽。具体的,所述凹槽为U形凹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概括为以下四点1)现有技术中的塑料翻盖肩台部没有凹槽结构,因此现有技术塑胶翻盖的胶位 厚,塑胶用量大,浪费塑胶料,生产注塑时熔胶与冷却时间长,浪费能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 盖体的肩部采用双凹槽的结构,塑胶位薄,用塑胶量少,生产注塑时熔胶与冷却时间短,生 产周期短,减少浪费,故节能环保。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盖体的肩部采用双凹槽的结构,当旋紧或压 紧本实用新型所述塑料盖时,本实用新型盖体肩部的肩台与瓶口或软管的管肩接触,瓶口 或软管的管肩向上的推力使本实用新型盖体肩部发生形变其肩部被顶起,产生向下的作用 推力,形成弹性密封。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盖体的肩部采用双凹槽的结构,能够形成弹 性密封,因此能有效防止产品在运输与搬运时产生的震动,导致塑料翻盖与管肩口或瓶口 松脱产生间隙,避免了香精的泄漏问题。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盖体的肩部采用双凹槽的结构,能够形成弹 性密封,不受热胀冷缩影响,避免了塑胶受到热胀冷缩而引起的香精泄漏问题。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盖体的肩部采用双凹槽的结构,不仅具有节能 环保的优点,而且拥有弹性密封功能,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防震性、气密性并且免除了热胀冷缩的影响。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环保弹性密封塑料翻盖的主剖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1盖头,2盖体,3肩部,3. 1凹槽,4肩台,A肩部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如图1-2所示的一种环保弹性密封塑料翻盖,包括弹性连接的盖头1和盖体2,所 述盖体2的肩部3的上、下面分别设有凹槽3. 1。作为优选,凹槽3. 1采用U形凹槽,具体实 施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凹槽,如矩形槽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盖体2的肩部3采用双凹槽3. 1的结构,塑胶位薄即肩部的厚 度A比较薄,用塑胶量少,生产注塑时熔胶与冷却时间短,生产周期短,减少浪费,故节能环 保。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盖体2的肩部3采用双凹槽3. 1的结构,当旋紧或压紧本实用 新型塑料盖时,本实用新型盖体2肩部3的肩台4与瓶口或软管的管肩接触,瓶口或软管的 管肩向上的推力使本实用新型盖体2肩部3发生形变其肩部3被顶起,产生向下的作用推 力,形成弹性密封。因此能有效防止产品在运输与搬运时因受到震动导致塑料翻盖与管肩 口或瓶口松脱,塑料翻盖与管肩口产生间隙,避免了香精的泄漏问题。因此也不受热胀冷缩 影响,避免了塑胶受到热胀冷缩而引起的香精泄漏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盖体的肩部采用双凹槽的结构,不仅具有节能环保的优 点,而且拥有弹性密封功能,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防震性、气密性并且免除了热胀冷缩的影 响。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一种,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环保弹性密封塑料翻盖,包括弹性连接的盖头和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肩部的上、下面分别设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弹性密封塑料翻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U形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弹性密封塑料翻盖,包括弹性连接的盖头和盖体,所述盖体的肩部的上、下面分别设有凹槽。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盖体的肩部采用双凹槽的结构,使得其不仅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而且拥有弹性密封功能,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防震性、气密性并且免除了热胀冷缩的影响。
文档编号B65D41/62GK201745885SQ201020128160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1日
发明者吴义红 申请人:吴义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