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弹性盖子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162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弹性盖子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储存物品的容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弹性盖子的容器。
背景技术
常用的储存物品的容器一般包括一个容器体和一个盖子,盖子可将容器体密封。 然而,由于盖子一般与容器体分离设置,当使用者将盖子与容器体分离后,容易将盖子放置 于他处而导致盖子丢失。此外,盖子与容器体之间的开启方式也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开启方便的具有弹性盖子的容器。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具有弹性盖子的容器,其包括一容器体及一 弹性盖子;容器体包括一第一开口及一临近第一开口设置的连接部;弹性盖子包括一用于 密封第一开口的第一盖体、一按压部、一支撑部及一结合部;按压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容器体 间隔设置;支撑部位于容器体上,结合部形成于支撑部并与连接部相互连接;第一盖体、按 压部与支撑部一同组成以支撑部为支点的杠杆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抵顶在容器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盖子进一步包括一安装部,安装部安装在容器体上,且按压部 的两端分别与安装部和支撑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容器体上间隔设置若干固定部;安装部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安装 结构;安装结构与固定部对应设置,且与对应的固定部相互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进一步包括形成于安装结构周围的多个抵顶部,抵顶部抵 顶在容器体上。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部呈弧形,并朝着远离容器体的方向凸起。进一步地,所述容器体上与按压部相对处呈内凹的弧形状。进一步地,所述容器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开口 ;弹性盖子进一步包括一用于密封 第二开口的第二盖体。进一步地,所述结合部为形成于支撑部的柱销或柱销孔;连接部为临近第一开口 设置的柱销孔或柱销。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部上设有若干防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上述容器中的第一盖体、按压部与支撑部一同组成以支撑部 为支点的杠杆结构,通过按压按压部即可使第一盖体弹开,操作简单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容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容器的剖面示意图。图3与图2相似,为图1中容器的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0018]图4与图2相似,为图1中容器的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容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 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 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容器100。所述容器100包括一中空的容器体 200及一弹性盖子300。弹性盖子300安装在容器体200上,且弹性盖子300的至少一部分 可相对容器体200运动而实现开启或关闭作用。参考图2,容器体200是由若干侧壁220围成的大致呈筒状的结构,其横截面可以 根据使用需求设计成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形状。容器体200可以由聚丙烯等材料制成。容器体200具有一第一开口 230、一第二开口 M0,以及一临近第一开口 230的上 壁250。当容器体200在图2中所处的位置时,第一开口 230位于容器体200的顶部,而第 二开口 240位于容器体200的底部。上壁250位于容器体200的顶部,并与侧壁220共同 围成第一开口 230。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 240的面积大于第一开口 230的面积。在第一开口 230内, 侧壁220上设置有可与弹性盖子300配合的第一固定结构222。在第二开口 MO内,侧壁 220上设置有可与弹性盖子300配合的第二固定结构224。第一固定结构222和第二固定 结构2M可以为设置在侧壁220上的凸点结构、凹点结构、卡孔或卡钩等结构。本实施例中,上壁250呈弧形,并朝容器体200内部凹陷。上壁250的底端与侧 壁220相连,并朝向容器体200的外部延伸一段距离而与侧壁220共同形成一台阶状结构 252。容器体200进一步包括若干固定部260及一连接部270。本实施例中,固定部沈0 间隔地设置在侧壁220上,其可为形成于侧壁220上的柱销孔。固定部沈0的轴线方向或 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连接部270临近第一开口 230设置,其可为形成于上壁250的顶端 的柱销孔(如图2所示)或柱销(图中未示)。连接部270的轴线方向或延伸方向为第二 方向,第二方向为从第一开口 230到第二开口 240的方向。第二方向大致垂直于第一方向。 固定部260及连接部270可用于安装弹性盖子300。弹性盖子300可以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制成。弹性盖子300可以呈片状,其 具体形状可根据容器体200的形状变化进行设计。弹性盖子300包括一安装部320、一按压 部;340、一第一盖体350、一支撑部360、及一第二盖体380。其中,安装部320可将弹性盖子300安装在容器体200上。安装部320包括若干 间隔设置的安装结构322。安装结构322与侧壁220上的固定部260对应设置。安装结构 322可以为形成于安装部320的柱销(如图2所示)或柱销孔(图中未示)。安装部320 可贴设在侧壁220上,并令安装结构322分别插入并固定于对应的固定部沈0内,从而述弹 性盖子300安装在容器体200上。此外,在每一安装结构322的周围,安装部320上还可进一步设置一个或多个抵顶 部324。抵顶部3 可抵顶在侧壁220上,可用以增强安装部320的强度及安装稳定性。侧壁220上也可以设置与抵顶部3 对应的抵顶部226。进一步地,位于安装部320上顶端的 抵顶部3M可同时抵靠在台阶状结构252上,这样可在第二方向上起到对安装部320定位 的作用。按压部340从安装部320的顶端朝向第一开口 230延伸而成。按压部340与上壁 250相对且间隔设置。按压部340跨设在上壁250上方。本实施例中,按压部340大致呈弧 形,并朝着远离容器体200的方向凸起。此外,按压部340上可设置若干防滑结构342如防 滑槽,以便于使用者操作。第一盖体350从按压部340延伸而成,其主要用于密封第一开口 230。第一盖体 350上设有至少一第一配合结构352。第一配合结构352可以与第一固定结构222相配合, 将第一盖体350固定在第一开口 230,从而将第一开口 230密封。第一配合结构352可以为 凸点结构、凹点结构、卡孔或卡钩等结构。第一配合结构352也可以为平面,其可与第一固 定结构222之间过盈配合连接。第一盖体350可在按压部340及支撑部360作用下相对第 一开口 230转动而实现开启。支撑部360位于第一盖体350与按压部340之间的连接处,并沿着第二方向朝向 容器体200延伸。支撑部360的端部抵顶在上壁250的顶端。支撑部360进一步设有一结 合部362。结合部362与连接部270对应设置。结合部362可以为形成于支撑部360的柱 销。结合部362可插入并固定于连接部270内,从而使按压部340和第一盖体350形成一 个以支撑部360为支点的杠杆结构。第二盖体380转动地连接在安装部320的底端,其主要用于密封第二开口 MO。第 二盖体380上设有至少一第二配合结构382。第二配合结构382可以与第二固定结构2M 相配合,将第二盖体380固定在第二开口 M0,从而将第二开口 240密封。第二配合结构382 可以为凸点结构、凹点结构、卡孔或卡钩等结构。第二配合结构382也可以为平面,其可与 第二固定结构2M之间过盈配合连接。上述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容器100的具体结构,以下针对容器100的使用方 法做简要说明。图2所示为容器100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一配合结构352与第一固定结构222 相配合,将第一盖体350固定在第一开口 230,从而将第一开口 230密封。同时,第二配合结 构382与第二固定结构2 相配合,将第二盖体380固定在第二开口对0,从而将第二开口 240密封。图3所示为容器100的第二开口 240处于开启状态。通过拨动第二盖体380可使 第二配合结构382与第二固定结构2M脱离配合,并令第二盖体380相对安装部320转动 即可将第二开口 240开启。当需要关闭第二开口 240时,可反向转动第二盖体380使得第 二配合结构382与第二固定结构2M相配合,即可将第二开口 240关闭。图4所示为容器100的第一开口 230处于开启状态。通过按压按压部340可使按 压部340产生变形并靠近上壁250,按压部340的变形可使得第一盖体350以支撑部360 为支点朝向容器体200的外部转动,即使得第一配合结构352与第一固定结构222脱离配 合,从而使第一开口 230处于开启状态。当需要关闭第一开口 230时,可反向转动第一盖体 350,使得第一配合结构352与第一固定结构222相配合,即可将第一开口 230关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开启第二开口 240来向容器体200内灌装颗粒,如颗粒状的物品,如食品、药品等;并可通过开启第一开口 230来取出容器体200内的物品。当然, 也可以可通过开启第一开口 230来向容器体200内灌装颗粒,或可通过开启第二开口 240 来取出容器体200内的颗粒。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容器的示意图。图5所示结构与图1所示结构相 似,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按压部340’为一悬臂结构。换言之,按压部340’从支撑部延伸 而出,但并未与安装部320连接。综上所述,上述容器100中的弹性盖子300通过安装部320安装在容器体200上, 开启第一开口 230或第二开口 240时,弹性盖子300仍与容器体200连接,因此,弹性盖子 300不容易丢失。而且,容器100中的按压部340、第一盖体350和支撑部360形成一个以 支撑部360为支点的杠杆结构,通过按压按压部340即可使第一盖体350弹开,操作简单方 便。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弹性盖子的容器,包括一容器体及一弹性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 包括一第一开口及一临近所述第一开口设置的连接部;所述弹性盖子包括一用于密封所述 第一开口的第一盖体、一按压部、一支撑部及一结合部;所述按压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容 器体间隔设置;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容器体上,所述结合部形成于所述支撑部并与所述连 接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盖体、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支撑部一同组成以所述支撑部为支点的 杠杆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弹性盖子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抵顶在所述容 器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弹性盖子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盖子进一步包括 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容器体上,且所述按压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部和所 述支撑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弹性盖子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上间隔设置若 干固定部;所述安装部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固定部对应设 置,且与对应的固定部相互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弹性盖子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进一步包括形 成于所述安装结构周围的多个抵顶部,所述抵顶部抵顶在所述容器体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弹性盖子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呈弧形,并朝着 远离所述容器体的方向凸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弹性盖子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上与所述按压 部相对处呈内凹的弧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弹性盖子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进一步包括一 第二开口 ;所述弹性盖子进一步包括一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盖体。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为形成于所述支 撑部的柱销或柱销孔;所述连接部为临近所述第一开口设置的柱销孔或柱销。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上设有若干防 滑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弹性盖子的容器,其包括一容器体及一弹性盖子;容器体包括一第一开口及一临近第一开口设置的连接部;弹性盖子包括一用于密封第一开口的第一盖体、一按压部、一支撑部及一结合部;按压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容器体间隔设置;支撑部位于容器体上,结合部形成于支撑部并与连接部相互连接;第一盖体、按压部与支撑部一同组成以支撑部为支点的杠杆结构。上述容器中的第一盖体、按压部与支撑部一同组成以支撑部为支点的杠杆结构,通过按压按压部即可使第一盖体弹开,操作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B65D6/02GK201890431SQ201020582089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8日
发明者赖小化, 黎志敏 申请人: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