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501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密封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罐。
背景技术
密封罐用于存放物品具有良好的防潮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的密封罐存在结构比较复杂、开合操作繁琐等缺点。如专利号为 200620053696.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密封罐金属锁扣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 括设置于罐盖外侧壁环形凹槽的锁盖箍、设置于罐颈上的锁罐箍、扣环和扣把,在锁盖箍 上,设有抽头延伸式扣钩,锁盖箍的两个端头延伸成型铰接轴头;锁罐箍由两个对称设计的 C型金属片通过铆钉连接构成,C型金属片的两端各径向延伸设置铰接耳,其中一铰接耳套 上锁片后再与所述铰接轴头连接,另一铰接耳通过销轴连接扣把,开口扣环铰接在扣把上。 这种结构的密封罐的紧锁机构比较复杂,操作麻烦,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密封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罐,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盖的 下部边缘枢接于罐体一侧,罐体另一侧设置有钩片,所述罐盖侧面设置有与该钩片对应配 合的弹性钩,该弹性钩上部延伸设置有按压板,所述罐盖内安装有与罐体开口边缘对应配 合的密封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弹性钩通过弹性连接板与罐盖连接,所述罐盖、弹 性钩、弹性连接板和按压板为塑料一体成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罐体侧面设置有转轴,所述罐盖通过套装于该转 轴外的定位环与罐体枢接。所述罐盖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密封圈安装在该凹槽中。所述罐体开口边缘设置为 卷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密封罐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当需要闭合时,将罐盖 上的弹性钩按下与钩片扣合便可;当需要开启时,将按压板向内按压,弹性钩反向移动脱离 钩片,使罐盖得以打开,操作方便,而且产品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罐,包括罐体1和罐盖2,所述罐盖2的下部边缘 枢接于罐体ι 一侧,罐体1另一侧设置有钩片3,所述罐盖2侧面设置有与该钩片3对应配合的弹性钩4,该弹性钩4上部延伸设置有按压板5,所述罐盖2内安装有与罐体1开口边 缘对应配合的密封圈6。这种密封罐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当需要闭合时,将罐盖2上的弹性 钩4按下与钩片3扣合便可;当需要开启时,将按压板5向内按压,弹性钩4反向移动脱离 钩片3,使罐盖得以打开,操作方便,而且产品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钩4通过弹性连接板7与罐盖2连接,所述罐盖2、弹性钩 4、弹性连接板7和按压板5为塑料一体成型,有利于于生产加工。这种结构使弹性钩4既 可以灵活活动又可具有一定的弹性回复效果,便于使用。所述罐体1侧面设置有转轴8,所述罐盖2通过套装于该转轴8外的定位环9与罐 体1枢接,装配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所述罐盖2内设置有凹槽10,所述密封圈6安装在该凹槽10中。所述罐体1开口 边缘设置为卷边,可避免罐体边缘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 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密封罐,包括罐体(1)和罐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2)的下部边缘枢接于 罐体(1) 一侧,罐体(1)另一侧设置有钩片(3),所述罐盖(2)侧面设置有与该钩片(3)对应 配合的弹性钩(4),该弹性钩(4)上部延伸设置有按压板(5),所述罐盖(2)内安装有与罐体 (1)开口边缘对应配合的密封圈(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钩(4)通过弹性连接板(7)与 罐盖(2)连接,所述罐盖(2)、弹性钩(4)、弹性连接板(7)和按压板(5)为塑料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侧面设置有转轴(8), 所述罐盖(2 )通过套装于该转轴(8 )外的定位环(9 )与罐体(1)枢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2)内设置有凹槽(10),所述密 封圈(6)安装在该凹槽(10)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开口边缘设置为卷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罐,包括罐体和罐盖,罐盖的下部边缘枢接于罐体一侧,罐体另一侧设置有钩片,罐盖侧面设置有与该钩片对应配合的弹性钩,该弹性钩上部延伸设置有按压板,罐盖内安装有与罐体开口边缘对应配合的密封圈,这种密封罐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当需要闭合时,将罐盖上的弹性钩按下与钩片扣合便可;当需要开启时,将按压板向内按压,弹性钩反向移动脱离钩片,使罐盖得以打开,操作方便,而且产品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文档编号B65D55/02GK201907751SQ20102066615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7日
发明者李杰湛 申请人:李杰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