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柔性提手的柔性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7633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柔性提手的柔性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具有柔性提手的柔性容器,以及具体地,涉及具有柔性的顶部和底部提手以促进对存储在其中的可流动物质的分发的柔性容器。
背景技术
典型地在刚性的罐子(其由刚性的塑料材料制成,且具有大的开口)中提供用于存储在食品服务中或在大批量产品销售中使用的可流动食物产品的大型容器。该大的开口可以与该容器的宽度一样大,或几乎与该容器的宽度一样大。刚性的提手可以位于这样的罐子的一侧,用于运送和帮助输送来自该罐子的该产品。该大的开口使得用户能够使用勺或其他器皿进入内部和将任何剩余的产品从该罐子的内部掏出,以将所有或几乎所有该产品传送到另一个更小的容器或杯子,并确保没有浪费。然而,该罐子中的这样的大的开口不利于将产品受控地倒入定量较小的杯子或容器之中。为了将产品传送到尺寸较小的容器,用户通常必须将器皿或杯子插入该罐子内,并从其中S出必须的量来传送。不仅需要将外部物体引入该容器之中,且用户的整个手也可能通过该开口插入或以其他方式接触现存的产品,如果存储在其中的产品被接触,则这两种方式都可能导致产品的污染。另一种大型容器或袋子可以由柔性的塑料膜制成,其附设有刚性的出口或配件。可以附接顶部提手,该提手可以由诸如刚性的塑料材料之类的刚性材料制成,且可以定位在该容器的顶部,邻近该到出口或附着到该到出口本身。该刚性提手能够帮助携带该袋子,并能在产品传送过程中帮助抓住该袋子和决定该袋子的方向。然而,柔性容器上的刚性提手可能对将产品从该容器中倒出形成干扰。当通过抓住该倒出口附近或该倒出口上的该刚性提手而从该柔性容器传送该产品时,在围绕该出口的颈部的柔性材料处,该柔性容器可能弯折或弯曲,从而限制了该颈部处的开口,且使得产品的传送变得困难。而且,为了将该产品从这样的大型容器中倒出,用户通常不得不抓住该容器的底部的壁或表面,以在倒转该容器时进行额外的支持,这对于保持对容器的紧握是不现实的。其他柔性容器可能具有下部和/或上部的抓握悬垂片,其是该袋子材料的延伸,且其中还具有至少两个小的手指孔。这种柔性袋子不具有顶部的壁,因为侧壁终止于该上部的抓握悬垂片中。该袋子仅具有底部的壁和直立的侧壁,它们在顶部会合,以形成密封或闭合的边缘。从而,因为不存在袋子的顶部的壁,该倒出口位于该袋子的侧壁中。该倒出口的位置阻碍了该袋子中的产品的完全取出。如果将该袋子倒置为头朝下底朝上的位置,或将其倒转约180,以通过让重力作用于其上而将袋子的内容物完全取出,则一部分产品可能被卡在邻近该袋子的上部抓握悬垂片以及该倒置的出口下方的区域,不能被从该出口中取出。如果希望从具有侧部出口的柔性袋子中取出所有产品,则该用户可以松开该上部的抓握悬垂片,并使用那只手向该柔性袋子施压,以挤出剩余的产品。当挤压该剩余的产品时,该袋子通常处于倒置的位置,该袋子的顶部一般垂直于下方的接收容器。在该位置上,可以从出口挤出剩余的产品,但是在该剩余的产品被接收到下方的预期的接收容器之前,其可能会滴到该袋子的侧壁的一部分上和/或滴到该上部的抓握悬垂片的一部分上(当该袋子被倒置时该袋子的侧壁和该上部的抓握悬垂片处于该出口下方)。这可能导致卫生方面的顾虑,因为该产品可能被污染(因为该袋子的外部可能不是完全清洁的或无菌的)。发明综述提供了具有多个柔性面板的柔性容器,其具有至少两个柔性的提手。该两个柔性提手包括一般位于该容器的各个端的中心点(诸如重力中心)的处于顶部端部分的一个顶部提手以及处于底部端部分的一个底部提手,以在携带或倒置该容器以将产品运出时提供对该容器的更好控制。该顶部和底部提手结构均可以包围提手开口,该开口能容纳用户的手,用于在运送和传送其中的产品时提供抓握,其中该开口允许整个手被插入,以当倒出和传送其内容物时更好地控制该容器。而且,两个提手可以是该容 器主体的延伸,由至少一个柔性面板形成,从而不需要该提手的额外材料并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由于其柔性以及其随该容器而移动的能力(而不会限制该刚性出口中的开口),该柔性的顶部提手不会对通过位于该顶部的端部分且邻近该顶部提手的刚性出口而将液体运出该容器构成干扰。该底部的提手能够被折叠在该容器的底部表面以下,以允许当该容器处于静止位置和处于不同的内容物填充高度时能够直立站立和不受支持。该顶部提手邻近该倒出口,通过该倒出口,该容器的内容物被清空。该顶部提手与该倒出口处于同一平面,这允许在传送时进行上表面处的更好控制。该倒出口在该容器的顶部的端部分上的定位允许该容器被头朝下底朝上的倒置(即约180度),以用于基本上完全的产品取出。在倒置该袋子和将该出口的开口定位于接收容器的直接上方的一个位置的同时,用户能继续握住该容器的提手,且该提手不横越食物产品从该出口离开的通道。该出口也能具有开口,该开口的大小被设置为使得用户能以受控的方式容易地将产品从该容器倒入尺寸较小的接收容器,而无需使用其他器皿或杯子来取出该产品。该出口的开口的大小也被设置成防止用户将他们的整只手通过该开口插入而接触其中存储的
女口
广叩o此外,该容器的该顶部提手沿该提手的一对腿部的一部分可以具有机器折叠线(machine fold)或折痕线(score line),这使得当处于静止位置(即不传送)时该提手向一侧折叠或弯曲。如果在将该容器保持在倒置位置时由于任何原因该食物内容物未得到完全分发,则用户能放开该顶部提手,以向该柔性容器施加力量,以挤出额外的内容物。在这样做时,由于该机器折叠线在该方向上迫使该顶部提手,该顶部提手将自动折回到该容器的一侧,以确保在该产品从该容器中挤出和离开该出口进入下方的接收容器时该顶部提手退出该产品的路径。这可以确保该产品以卫生的方式离开该容器,不接触该顶部提手或该容器的任何外在部分。在一个方面,可以由多个基材膜提供该容器,使得每个侧面板以及前和后面板由独立的膜基质(总计四层)构成,或者,可以使用仅仅一个基质膜。该顶部提手是该顶部的端部分或分段的延伸,且如同该底部提手一样包括所有四个层,该底部提手也是其底部分段的延伸。在该顶部和底部分段处将这些层密封在一起,以形成与其相关的提手。该底部提手也具有机器折叠线或折痕线,以迫使其在与该顶部提手相同的方向上折叠。当两个提手以同样方式折叠时,这为分发提供了便利。该机器折叠线也帮助该容器在未使用时以独立的直立状态静止于该折叠的底部提手上,并保持在其底端上。典型地,当以这种方式将多个膜层密封在一起时,难以使柔性的包装直立,因为密封在一起的所有的层导致底部不平,且因此翻倒。然而,使用该机器折痕、角撑板以及位于该底部提手与该底部分段的交点处的垫圈密封剂(tack seal)的组合,该底部提手能帮助该容器在未得到支持的情况下直立,尤其是在其一些内容物已被取出之后且该容器不是全满时。
此外,由于该容器的柔性特质以及该容器可以被制成具有更小的尺寸或占有空间(footprint)而仍能包含相同容积的产品,与当前的刚性的瓶子形成对比,大量的柔性袋子可以被堆叠在一起和进行船运。从而,通过减少需要送至或运至顾客的船运批次数目,可以实现运输成本的节省。而且,从当前的刚性的食品服务罐变为本文中公开的柔性容器也导致了容器材料的减少,且与刚性的罐子相比,也提供了有效率的货架空间存储。


图I为处于静止位置的填充有内容物的柔性容器的透视图,该容器具有顶部和底部的柔性提手。图2为图I中的柔性容器的底部平面图。图3为图I中的柔性容器的透视图,该容器的顶部和底部提手被展开。图4为图I中的柔性容器的顶部平面图。图5为处于用于传送内容物的倒置位置的图I中的柔性容器的侧平面图。图6为沿图I中的线6-6截取的截面图。图7为处于清空状态的图I中的容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7中所示,提供了具有柔性的顶部提手和柔性的底部提手的柔性容器,用于使分发存储在其中的可流动物质更为便利。该柔性容器具有包围该容器的内部的多个柔性面板。这些柔性面板通过折叠或密封剂连接,以形成限定所述内部的边界的顶部部分或分段、相对的底部部分或分段、前侧、后侧、以及一对侧壁或分段。该顶部分段可以由该侧壁的上端或部分形成。类似地,该底部分段可以由该侧壁的相对端或部分形成。该柔性的底部提手定位于该容器的底端,且与该底部分段一体形成,以及该柔性的顶部提手定位于该容器的顶端,且与该顶部分段一体形成。刚性的配件或倒出口位于该顶部分段处,其提供了通过该顶部分段的通道开口,且该顶部提手的位置邻近该倒出口。当倒置该容器以分发存储在其中的可流动物质时,可以抓住该顶部和底部提手两者。转到图1,其示出了具有柔性的顶部提手12和底部提手14的柔性容器10。该容器可以是具有四个侧面板的四壁容器前侧面板或分段22、后侧面板或分段24以及一对侧面板或分段18和20。该四个侧面板18、20、22和24可以朝容器10的顶端44和底端46延伸,以分别形成该顶部分段28和底部分段26。当容器10被倒置时,相对于容器10的顶部和底部位置变化。然而,为了一致,邻近出口 30的提手将被称为顶部或上提手12且相对的提手将被称为底部或下提手14。类似地,该顶部或上部分、分段或面板将是邻近该出口 30的表面,且该底部或下部分、分段或面板将是相对该顶部分段的表面。该四个侧面板18、20、22和24中的每一个可以由独立的膜基质构成,使得可以提供总计四个膜基质,每个侧面板一个膜基质,或者,可以提供多达六个膜基质,每个面板一个膜基质。类似地,也可以使用一个膜基质来制造所有四个侧面板以及该顶部和底部分段,或者,可以使用从一至六的任何数目的膜。当提供四个膜基质时,每个膜基质的边缘可以被密封到相邻的膜基质(如通过热密封技术),以形成容器10的密封的侧边缘41以及密封的底部边缘40。为形成顶部分段28和底部分段26,该四个膜基质在各个端部会合在一起,并被密封在一起。例如,顶部分段28可以由在顶端44处密封在一起的侧面板的延伸部形成,且当容器10处于静止位置时,其可以具有四个顶部的膜面板28a-28d(图4),其形成该顶部分段28。该底部分段26也可以具有密封在一起的四个底部的膜面板26a-26d,且也可以由处于相对端46的侧面板的延伸 部形成。此外,诸如倒出口 30的配件可以位于顶部分段28上,管配件30具有经该顶部分段28到达内部的通道开口 50。或者,该配件30可以位于侧面板之一上,其中该顶部分段随后可以被定义为由至少两个侧面板的端部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上部密封区域。在一个方面,该倒出口 30 —般位于该顶部分段28的中点处,且其大小可以被设置为小于该容器10的宽度,使得该倒出口 30的该通道开口 50能具有小于顶部分段28的总面积的面积。在另一个方面,该出口区域不超过该顶部分段总面积的20%。这可以保证出口 30及其相关的通道开口 50不足以大到插进一只手的地步,从而避免了与存储在其中的产品58的任何无意的接触。构成该顶部分段表面的该四个膜基质的一部分也可以终止于出口 30处。例如,该四个基质膜中的每一个的端部的一部分可以被密封或焊接到该出口 30的外部的下边缘52,以形成紧密封。而且,该出口 30可以包含可去除的封盖32。如图1-2中所示,该柔性的底部提手14可以位于容器10的底端46处,使得底部提手14可以是底部分段的延伸,具体地,可以是构成该底部分段26的该四个膜面板26a-26d的延伸,如图2中所不。该四个面板26a-26d —般可以在该底部分段26的中点处会合,且可以被密封在一起(例如使用热密封技术),以形成该底部提手14。例如,可以进行焊接,以形成该底部提手14,以及将该底部分段26的边缘密封在一起。而且,该底部分段26可以具有在该分段处形成的一对角撑板54和56,这些角撑板实际上是底部分段面板26a-26d的延伸。角撑板54和56能促进容器10直立的能力。角撑板54和56由来自每个底部分段面板26a-26d的超额材料形成,这些面板被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角撑板54和56。角撑板54和56包括两个相邻的底部分段面板,该面板被密封在一起,且延伸进入其相应的角撑板。例如,相邻的底部面板26a和26d沿相交边缘延伸超过它们底面的平面,且被密封在一起,以形成第一角撑板部分54的一侧。类似地,相邻的部分26c和26d沿相交边缘延伸超过它们底面的平面,且被密封在一起,以形成第一角撑板部分54的另一侧。类似地,第二角撑板部分56由相邻的底部分段面板26a-26b以及26b_26c形成。角撑板部分54和56可以接触该底部分段26的一部分,其中角撑板部分54和56可以接触覆盖它们的底部分段面板26b和26d,而底部分段面板26a和26c在底端46保持露出。如图1-2中所示,容器10的角撑板部分54和56能进一步延伸到底部提手14之中。在其中角撑板部分54和56定位成与底部分段面板26b和26d相邻的情形中,底部提手14也可以延伸越过底部分段面板26b和26d,在侧壁18和20的对之间延伸。底部提手14可以沿前侧面板22和后侧面板24之间的底部分段26的中点的中心部分定位。
当使用四个膜基质来制造容器10时,底部提手14能包括密封在一起的四层膜。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如通过垫圈密封剂)将其所有四张膜未通过热密封方法完全密封在一起的底部提手14的任何部分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完全密封的多层底部提手14。该底部提手14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且一般将采取膜端部的形状。例如,当未被卷绕时,该膜基质典型地具有矩形形状,使得其端部具有直边。因此,该底部提手也具有矩形形状。此外,从图3可见,该底部提手14中能包含大小被设置为适合用户的手的提手开口 16或切出部分。该开口 16可以是方便适合人手的任何形状,且在一个方面,该开口 16一般具有椭圆形状。在另一方面,开口 16—般具有矩形形状。此外,底部提手14的开口 16也可以具有悬垂片部分38,其包括形成该开口 16的切割材料。为形成该开口 16,该提手14可以具有一个部分,该部分是沿三个侧面或部分从该多层提手14切割出来的,但是仍然附着在第四个侧面或较低部分处。这提供了材料悬垂片38,其可以由用户通过开口 16推动,且可以被折叠在开口 16的边缘上,以提供与用户的手接触的、处于一个边缘处的相对光滑的抓握表面。如果该材料悬垂片被完全切出,则将留下露出的第四侧或较低边缘,其可能相对锋利,且当手置于该处时可能割伤或擦伤手。而且,附着到该底部分段26的底部提手14的一部分可以包括死的机器折叠线42或折痕线,其使得提手26 —直在相同的方向上折叠,如图I和3所示。该机器折叠线42可以包括折叠线,其允许朝前侧面板22的第一方向上的折叠,且限制朝后侧面板24的第二方向上的折叠。本申请中从始至终使用的术语“限制”的意思可以是,在一个方向或第一方向上移动比在相反的方向如第二方向上移动更为容易。该机器折叠线42使得提手14 一直在第一方向上折叠,因为可以将其想象为该提手中提供一般为持久的折叠线,其被预先设定为在第一方向X而非第二方向Y上折叠。该底部提手14的该机器折叠线42能实现多个目的,其中的一个是,当用户从容器10输送该产品时,他们能抓住该底部提手14,且其容易地在第一方向X上折叠,以帮助倒出。第二,当该容器10以直立状态存储时,底部提手14中的机器折叠线42促使提手14沿机器折叠线42而在第一方向X上折叠,使得底部提手14能折叠于容器10下方,邻近底部分段面板26a中的一个,如图6中所示。该产品的重量也可以向底部提手14施加力,使得该产品的重量能进一步压在提手14上,且将提手14保持在第一方向X上的折叠位置。如本文将在以下所述的,顶部提手12也可以包含类似的机器折叠线34a-34b,其也允许其一直在与底部提手14相同的第一方向X上折叠。此外,当容器10被倾倒且留下更少的产品时,底部提手14能继续提供支持,以帮助容器10在未得到支持的情况下保持直立和不发生翻倒。因为一般沿其在该对侧面板18和20之间延伸的整个长度密封该底部提手,其能够使角撑板54和56(图3)保持在一起,且即使在容器10被清空时也继续提供支持,以使该容器10直立。从图3-4中可见,顶部提手12能从顶部分段28起延伸,且具体地,能从构成该顶部分段28的四个面板28a-28d起延伸。延伸进入该顶部提手12的四个膜面板28a_28d被全部密封在一起,以形成多层顶部提手12。该顶部提手12可以具有U形形状,且具体地,具有倒置的U形,该倒置的U形包括水平的上提手部分12a和从上该提手部分起延伸的两对分开的腿部13和15。该对腿部13和15从顶部分段28起延伸,邻近该出口 30,且一对腿部13a和13b处于出口 30的一侧,以及另一对腿部15a和15b处于出口 30的另一侧,每一对13a_b和15a_b从顶部分段28的相对部分起延伸。
当在出口 30上方的位置上延伸时,上提手部分12a的最底部的边缘可以正好高到不接触出口 30的最高边缘。当提手12在垂直于顶部分段28的位置上延伸时,顶部提手12的一部分可以在出口 30和顶部分段28上方延伸,且具体地,整个上提手部分12a能在出口30和顶部分段28上方。该两对腿部13和15连同该上提手部分12a —起构成了包围提手开口的提手12,该提手开口允许用户让他们的手穿过和抓住提手12的上提手部分12a。如底部提手14 一样,顶部提手12也可以具有死的机器折叠线34,其允许朝前侧面板22的第一方向上的折叠,且限制朝后侧面板24的第二方向上的折叠。该机器折叠线34a-34b可以位于每对腿部13a-13b和15a_15b中的密封开始的位置。可以用诸如垫圈密封剂(其起始于该机器折叠部分34,直至和包括提手12的水平的上提手部分12a)将提手12连接在一起。机器折叠线34可以与出口 30 (具体地,出口 30的最底部部分)处于同一纬度平面。提手12中的该两条机器折叠线34a-34b允许提手12倾向于一直在与底部提手14 一样的第一方向X而非在第二方向Y上折叠或弯曲。如图I和3中所示,类似地,提手12包含悬垂片部分36,如底部提手14 一样,其朝提手12的上提手部分12a向上折叠,以形成提手12的光滑的抓握表面,使得该提手材料不锋利和能够保护用户的手不被提手12的任何锋利边缘割伤。当容器10处于静止位置(如当其直立地站立在其底部分段26上时,如图I中所示)时,底部提手14能够沿该底部的机器折叠线42在第一方向X上折叠于容器10的下方,使得它平行于底部分段26且邻近底部面板26a,且顶部提手12将自动沿其机器折叠线34a-34b在相同的第一方向上折叠,提手12的前表面平行于顶部分段28的顶部部分或面板28a。由于机器折叠线34a-34b的缘故,该顶部提手12在第一方向上折叠,而不是向上展直和垂直于顶部分段28。两个提手12和14均倾向于在相同的方向X上折叠,使得在分发时这些提手能在相同方向上折叠,分别平行于它们各自的端面板或端分段,以使得分发更为容易和更受控制。因此,在静止位置下,提手12和14 一般均折叠成相互平行。此外,容器10能够直立,即使底部提手14位于直立地容器10下方。或者,在另一个方面,该容器能包含位于侧壁上的配件或倒出口,其中该顶部提手实际上在顶部部分或分段中且由该顶部部分或分段形成。该顶部提手能由该四个基质膜形成,每个基质膜从其各自的侧壁起延伸,延伸进入位于该容器的顶端的侧壁或悬垂片,使得该容器的顶部分段会聚成该提手,且它们是同一部分,以及该出口位于这些延伸的提手一侧而非在其之下。该容器10的制造材料可以包括任何传统的食品级塑料。例如,可以使用尼龙、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或低密度聚乙烯(LDPE)。该塑料容器10的膜能具有诸如约4. 0至约9. 0密耳的厚度,该厚度足以在制造、配送、产品货架期和顾客使用期间保持产品和包装的完整性。该膜材料也可以使得其在容器10内提供合适的空气,以保持至少约180天的产品货架期。这样的膜可以包括氧气隔阻膜(诸如具有73 T和80%相对湿度(RH)下约0至约lcc/100in2/24小时的低氧气透过率(OTR)的膜)。此外,该膜也可以包括水蒸气阻隔膜(诸如100 ° 和90%RH下具有约0至约lg/100in2/24小时的低水蒸气透过率(WVTR)的膜)。使用的膜可以是可印制的或与接收压敏标签或其他类型标签(用于显示容器10上的标记)兼容的。
该容器10可以是适于存储在其中的产品的任何大小,且在一个方面可以为至少一加仑或更大的尺寸。在 该方面,当处于如图7所示的压平的、清空的状态时,该一个加仑尺寸的容器可以具有约1672英寸的长度和约672英寸的宽度。该顶部提手可以具有约672英寸的长度,且具有约372英寸长的开口部分以供抓握。类似地,底部提手14也可以为约672英寸长且其开口 16或切出部约3V2英寸长,该开口 16的高度可以为约3/4英寸至约I英寸,或至少大到足以容纳用户的手。一般地,当相对较满时,容器10具有通常为四边形的形状,尽管可以提供任何合适的形状。在一个方面,容器10可以具有一般矩形或正方形的形状。在另一个方面,当装满时,由于作用在容器10的柔性面板上而更改或改变其形状的其中物质的可流动特性的原因,容器10的边缘可以更为圆滑。图5和7中的容器10的出口 30的大小可以被设置为使得用户的手不能插入该通道开口 50进入容器10的内部。该出口 30通常可以被设置小的尺寸,以实现更好的倾倒控制,且可以具有多达约2. 5英寸的直径。在一个方面中,出口 30的通道开口 50的面积相对于顶部分段28的面积可以占据多达约20%的顶部分段28的表面积。该出口 30可以为刚性构造,且可以由任何合适的塑料(如HDPE或LDPE)形成。出口 30的位置可以是容器10的顶部分段28上的任何地方,然而,其倾向于被定位在顶部分段28的中心或重点。或者,该出口可以被定位于该容器的侧壁上的任何位置,但是优选地处于该侧壁的更靠近顶部分段而非底部分段的上部部分。此外,该出口 30可以具有盖或封盖32来遮盖该出口开口 50和防止该产品溢出容器10之外。该盖32可以是螺纹连接该、拉盖或任何其他类型的可去除(以及可选地可重新合上的)封盖。容器10可以被用于在其中存储任何数目的可流动物质。具体地,可以在容器10中存储可流动的食物。在Iv方面中,诸如色拉调味料、醫汁、蛋黄醫、介末、番爺醫、其他佐料、饮料等等的可流动食物产品可存储在容器10内。在密封过程(即使用模具的热密封)中,当将多个膜层压到一起以形成密封和/或提手时,可能形成气泡或气穴。为了补偿气穴,用于密封的模具上可以具有图案,该图案允许来自这些气穴的空气逃逸,然而,这常常在膜中留下与该模具中示出的图案一致的图案。例如,可以在容器的密封边缘和提手上印上与用于热密封的模具上的图案相关的小圆圈。可以提供任何其他图案,只要它适合于将空气从膜中的气穴中撤除出来。或者,完全不将来自该模具的图案转移到该容器。本文中也公开了将内容物从容器10倒入或输送到另一个更小的容器或接收容器的方法,且如图5中所示。在能够输送该产品之前,用户可将盖32从出口 30去掉(如果有的话),且通过其顶部提手12抓住容器10,以将容器10提起,从而露出底部提手14。在将容器10的内容物输送到较小的接收容器之前,用户可以用一只手继续抓住顶部提手12,同时也通过将他们的手或他们的手的一部分穿过底部提手14中的开口 16而用另一只手抓住底部提手14。用户然后可以以大于0度的角度旋转或倒置容器10,以开始将该内容物从容器10经出口 30的通道开口 50倒出。如图I和3中所示,顶部和底部提手12和14均能沿它们各自的机器折叠线34a-34b和42在同一方向(即方向X)上折叠,使得在倾倒时提手12和14均邻近它们各自的顶部或底部分段28或26。提手12和14的该取向使得顶部提手12避开出口 30的通道开口 50,使得其中的内容物能被倒出而不接触顶部提手12。当内容物被输送时,对顶部和底部提手12和14两者的抓握能为容器10提供足够的支持,且允许用户更好地对内容物的倾倒进行引导。可以以大于O度和多达约180度的角度倾倒该容器10。在取出该产品的过程中的任何时刻,用户可以同多对容器10的壁或分段18、20、22、24、26、28施加压力以挤出额外的产品来帮助该取出。为了挤压该容器的壁或分段18、20、22、24、26、28,用户将需要将他们的手从提手12或14上拿开。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将 继续抓住底部提手14,因为继续抓住底端46同时将容器10保持为头朝下底朝上或处于一个角度(将出口 30保持为向下的位置)最为方便,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将放开顶部提手12。因为顶部提手12中的机器折叠线34的缘故,一旦用户松开提手12,提手12将在第一方向X上折返回该折叠位置。结果,当从容器10挤出该产品时,它能离开出口 30而不受到顶部提手12的任何干扰,且不会向下滴到容器10的侧部。这实现了产品的卫生输送,且确保因为其机器折叠线34的缘故该顶部提手12不会因重力的原因而摇摆或垂挂于该通道开口 50的路径之中。该过程允许取出内部的至少95%的产品,且具体地,允许完全(100%)取出产品。从以上可知,提供了具有柔性提手的柔性容器。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该容器进行多种更改和变化,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中给定的该容器的范围。因此,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的方面和实施例或任何具体的实施例。可以对该容器进行各种更改,这将导致实质上相同的容器和柔性提手。
权利要求
1.一种柔性容器,具有柔性的顶部和底部提手,用于促进对存储在其中的可流动物质的分发,所述容器包括; 多个柔性面板,所述面板包围所述容器的内部且形成限定所述内部的边界的顶部部分、相对的底部部分、前侧部分、后侧部分以及一对侧边部分; 刚性配件,其提供通过所述顶部部分或前侧部分的通道开口 ; 柔性的底部提手结构,其包围提手开口并由至少一个所述柔性面板形成,所述底部提手结构沿所述前侧和后侧部分之间的所述底部部分的中心部分定位,所述底部提手具有所述开口处的折叠部分,以提供光滑的抓握表面;以及 柔性的顶部提手结构,其包围提手开口,具有两对分开的腿部,且由至少一个所述柔性面板形成,所述顶部提手邻近所述配件定位,所述一对腿部中之一位于所述配件的一侧,且所述一对腿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配件的另一侧,所述顶部提手具有所述开口处的折叠部分,以提供光滑的抓握表面。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底部提手和所述顶部提手均具有机器折叠线,其允许朝所述前侧部分的第一方向上的折叠,且限制朝所述后侧部分的第二方向上的折叠。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由四张柔性膜形成,每张膜包括一个侧边部分。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四个侧边部分在所述容器的顶端和底端会聚在一起,以分别形成所述顶部部分和所述底部部分,且所述底部提手从所述底部部分起延伸,以及所述顶部提手从所述顶部部分起延伸。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顶部提手的一对腿部从所述顶部部分的一部分起延伸,且所述顶部提手的另一对腿部从所述顶部部分的相对的部分起延伸。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配件包含能够去掉的封盖。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具有一般为四边形的形状。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柔性的顶部和底部提手允许分发至少95%的所述可流动物质,且不会阻碍来自所述容器的所述可流动物质的流动。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底部提手形状为矩形,其具有一般为矩形的开□。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刚性配件被定位在所述顶部部分上。
11.一种柔性容器,具有柔性的顶部提手,用于促进对存储在其中的可流动物质的分发,所述容器包括; 多个柔性面板,所述面板包围所述容器的内部且形成限定所述内部的边界的顶部部分、相对的底部部分、前侧部分、后侧部分以及一对侧边部分; 刚性配件,其提供通过所述顶部部分或前侧部分的通道开口 ;以及 柔性的顶部提手结构,其包围提手开口,具有两对分开的腿部,且由至少一个所述柔性面板形成,所述顶部提手结构邻近所述顶部部分的所述配件定位,所述一对腿部中之一位于所述配件的一侧,且所述一对腿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配件的另一侧,所述顶部提手结构具有机器折叠线,其允许朝所述前侧部分的第一方向上的折叠,且限制朝所述后侧部分的第二方向上的折叠。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顶部提手的一部分在所述配件和所述顶部部分的上方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柔性的顶部提手中的所述开口的大小被设置成容纳用户的手。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顶部提手在其开口处具有折叠部分,这提供了光滑的抓握表面。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具有由至少一个所述柔性面板形成的底部提手。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柔性的底部提手的开口的大小被设置成容纳用户的手,所述底部提手在其开口处具有折叠部分,这提供了光滑的抓握表面。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底部提手结构具有机器折叠线,其允许朝所述前侧部分的第一方向上的折叠,且限制朝所述后侧部分的第二方向上的折叠。
18.—种柔性容器,具有柔性提手,用于促进对存储在其中的可流动物质的分发,所述容器包括; 多个柔性面板,所述面板包围所述容器的内部且形成限定所述内部的边界的顶部部分、相对的底部部分、前侧部分、后侧部分以及一对侧边部分; 刚性配件,其提供通过所述顶部部分的通道开口 ; 柔性的底部提手结构,其包围提手开口并由至少一个所述柔性面板形成,所述底部提手结构沿所述前侧和后侧部分之间的所述底部部分的中心部分定位,所述底部提手具有具有机器折叠线,其允许朝所述前侧部分的第一方向上的折叠,且限制朝所述后侧部分的第二方向上的折叠;以及 柔性的顶部提手结构,其包围提手开口,具有两对分开的腿部,且由至少一个所述柔性面板形成,所述顶部提手邻近所述顶部部分的所述配件定位,所述一对腿部中之一位于所述配件的一侧,且所述一对腿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配件的另一侧,所述顶部提手结构具有机器折叠线,其允许朝所述前侧部分的第一方向上的折叠,且限制朝所述后侧部分的第二方向上的折叠。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柔性的顶部和底部提手的大小被设置成容纳用户的手,且其中所述顶部和底部提手中的每一个在其各自的开口处具有折叠部分,这提供了光滑的抓握表面。
20.一种从柔性容器传送可流动物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底部部分、顶部部分以及在所述底部和顶部部分之间延伸的四个侧壁的柔性容器,所述容器具有与所述底部部分一体形成的柔性的底部提手,以及与所述顶部部分一体形成的、邻近定位在所述顶部部分上的刚性倒出口的柔性的顶部提手,所述柔性的顶部和底部提手均具有机器折叠线,使得它们持续地在第一方向上而非在第二方向上被折叠; 从所述刚性倒出口去掉封盖; 用第一只手抓住所述柔性的顶部提手,以将所述容器提起,以及 露出所述底部提手; 用第二只手抓住所述柔性的底部提手,并使用所述顶部和底部提手两者来倒置所述容器,且将所述倒出口定位于接收容器的上方;以及通过所述倒出口从所述容器将希望数量的所述可流动物质传送到所述接收容器 之中。
全文摘要
一种柔性容器,具有柔性的顶部和底部提手,用于促进存储在该容器中的可流动物质的分发。该容器包括柔性面板,该面板包围该容器的内部,并形成限定该内部边界的顶部部分、相对的底部部分、前侧部分、后侧部分以及一对侧边部分。刚性配件提供通过该顶部部分或前侧部分的通道开口。柔性的底部提手结构包围提手开口。其由至少一个该柔性面板形成,该底部提手结构被沿该前侧和后侧部分之间的底部部分的中心部分定位。该底部提手具有该改口处的折叠部分,以提供光滑的抓握表面。
文档编号B65D33/08GK102625771SQ201080050164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0日
发明者弗雷德里克·W·舒尔特, 肯尼思·R·威尔克斯, 赛义德·M·培尔 申请人:斯玛特博图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