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液体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248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液体储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液体储罐,具体指利用回收再生的53加仑桶焊接、拼装的组合式液体储罐,属资源再生。
背景技术
小企业的溶剂等液体储存容器,购买制式储罐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而且无法充分整合各具特色的场地资源,不但投入大而且不能满足小企业占地少容量大的共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液体储罐,即利用回收再生53加仑桶,根据场地特点实施灵活组装拼接而成的液体储罐。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组合式液体储罐由支架、罐体、罐体单元、泵、止回阀、输入管道、连接管道、阀门、输出管道、空气管道构成。支架为罐体的高度支撑和重量承载,根据场地特征,可以做成与罐体组合匹配的长方、正方、三角等形状;罐体由若干罐体单元组合,罐体单元根据空间许可,由2个及以上的桶焊接而成;泵的出口连接止回阀的进口,止回阀的出口连接输入管道,输入管道延伸到罐体单元的入口 ;连接管道通过罐体单元的底部出口,将罐体单元连接为互通罐体,连接管道的延伸部分连接阀门,阀门的出口连接输出管道;空气管道在罐体顶部,通过连接罐体单元通气孔,将罐体单元连接为互通的罐体通气通道,空气管道设有通气口 ;液位计连接在罐体单元侧壁,与罐体单元内互通。罐体单元的顶部和底部均保留原桶盖,罐体单元的通气孔为原桶盖通气孔,罐体单元的入口为原桶盖的出入口,除被输入管道延伸的罐体单元入口外,其他罐体单元原桶盖出入口封闭;罐体单元底部出口为原桶盖的出入口。关闭阀门启动泵,液体由泵的出口推开止回阀阀碟,经输入管道进入罐体单元,经由罐体单元底部的连接管道,均勻分布到各罐体单元,由底部逐步上升,上升的液体向上推动罐体单元内的空气,被推动增压的空气由空气管道、通气口排出。液体在各个罐体单元的平均位置,由液位计显示;泵停止工作时,止回阀的蝶阀关闭,阻止输入管道内的液体倒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储存场地的特点对储罐灵活组合拼接,充分利用空间和整合场地资源;使用廉价的回收桶,节省资金、再生资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附图是组合式液体储罐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罐体,2、支架,3、连接管道,4、泵,5、输入管道,6、阀门,7、空气管道,8、液位
计,9、止回阀,10、输出管道,A-F、罐体单元。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附图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由支架2、罐体1、罐体单元々呼、泵4、止回阀9、输入管道5、连接管道3、阀门6、输出管道10、空气管道7构成。罐体1坐落在支架2,罐体1由若干罐体单元A-F组合,罐体单元A-F根据空间许可,由2个及以上的桶焊接而成;泵4的出口连接止回阀9的进口,止回阀9的出口连接输入管道5,输入管道5延伸到罐体单元A的入口 ;连接管道3通过罐体单元A-F底部出口,将罐体单元A-F连接为互通罐体1,连接管道3的延伸部分连接阀门6,阀门6的出口连接输出管道10 ;空气管道7在罐体1顶部,通过连接罐体单元A-F通气孔,将罐体单元A-F连接为互通的罐体1通气通道,空气管道7设有通气口 ;液位计8连接在罐体单元F侧壁,与罐体单元A-F内互通。关闭阀门6启动泵4,液体由泵4的出口推开止回9阀阀碟,经输入管道5进入罐体单元A-F,经由罐体单元A-F底部的连接管道3,均勻分布到各罐体单元A-F,由底部逐步上升,上升的液体向上推动罐体单元A-F内的空气,被推动增压的空气由空气管道7、通气口排出。液体在各个罐体单元A-F的平均位置,由液位计8显示;泵4停止工作时,止回阀 9的蝶阀关闭,阻止输入管道5内的液体倒流。
权利要求
1. 一种组合式液体储罐,由支架、罐体、罐体单元、泵、止回阀、输入管道、连接管道、阀门、输出管道、空气管道构成,其特征是支架可做成与罐体匹配的长方、正方、三角等形状; 罐体由若干罐体单元组合,罐体单元由桶焊接而成;泵的出口连接止回阀的进口,止回阀的出口连接输入管道,输入管道延伸到罐体单元的入口 ;连接管道通过罐体单元底部出口,将罐体单元连接为互通罐体,连接管道的延伸部分连接阀门,阀门的出口连接输出管道;空气管道在罐体顶部,通过连接罐体单元通气孔,将罐体单元连接为互通的罐体通气通道,空气管道设有通气口 ;液位计连接在罐体单元侧壁,与罐体单元内互通。
全文摘要
一种组合式液体储罐,由支架、罐体、罐体单元、泵、止回阀、输入管道、连接管道、阀门、输出管道、空气管道构成。液体由泵的出口推开止回阀阀碟,经输入管道进入罐体单元,经由罐体单元底部的连接管道,均匀分布到各罐体单元,由底部逐步上升,上升的液体向上推动罐体单元内的空气,被推动增压的空气由空气管道、通气口排出。液体在各个罐体单元的平均位置,由液位计显示;泵停止工作时,止回阀的蝶阀关闭,输入管道内的液体不会倒流。
文档编号B65D21/02GK102442461SQ201110263260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7日
发明者王文庭 申请人:王文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