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尘捕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699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烟尘捕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是一种烟尘捕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中大量利用火车运输物料,当物料运到目的地后需要卸车,纵观各企业的卸车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翻车机卸料。(2)螺旋卸料机卸料。(3)重力卸料。(4) 利用人工卸料。不论哪种卸料方式,在卸料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会造成很大的污染危害和资源浪费,有必要对其进行治理。对于翻车机卸料方式产生的扬尘,可用我公司的专利技术“用于翻车机设备的袋式除尘系统”进行有效治理,专利号为“ZL 2008 2 0230323. X”。而对于螺旋卸料机卸料、 重力卸料和人工卸料方式,目前实施的普通除尘方式为在受料槽槽口两侧或一侧的墙体上设置吸尘罩,吸尘罩与除尘支管对接,除尘支管上设有电动阀门,各除尘支管接入除尘主管,通过除尘器出口处的风机抽风,将含尘气体从吸尘罩吸入,经过除尘管道送入除尘器内过滤,过滤后的干净气体经过风机,从烟 排放。因为卸料区一般都比较长,有3节车厢长度或更长,螺旋卸料机卸料、重力卸料方式下一般是一节一节车厢卸料,不会几节车厢同时卸料;人工卸料方式下有可能几节车厢同时卸料。所以在目前普通除尘方式下如果卸料区的车厢不是同时卸料,则各吸尘点也不会同时工作吸尘,而是通过控制除尘支管上的电动阀门开闭实线切换抽风除尘,正在卸料的车厢所在区域对应的除尘支管上的电动阀门开启抽风吸尘,不卸料的车厢所对应的除尘支管上的电动阀门关闭不抽风吸尘。目前这种普通的除尘方式除尘效果非常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的不足①当同一车间内有两列或更多列车体平行布置时,车间内没有足够大的空间布置吸尘口、除尘支管、除尘主管等设施,除尘设施只能布置在车间墙体上及车间外,车间内中间卸料槽口返出的烟尘无法捕集,整个车间就像没有除尘一样。②将整个车间做为一个大型的密闭罩,而车间内没有设置密闭罩,含尘气体不能被抑制在一个较小的空间内进行抽风除尘,系统抽风量大,除尘成本高。③吸尘罩设置在墙体位置,吸尘口离受料槽槽口比较远,吸尘口在第一时间内吸入的含尘气体有限,而吸入的野风却很多,从槽口返出的含尘气体不能在第一时间内迅速被捕集吸走,大量含尘气体弥散到车间内,烟尘捕集效果差。④电动阀门故障率高,操作维护难度大。从以上分析可知,受料槽除尘普通除尘方式的不足之处主要为装置占用的空间大、烟尘捕集效果差、设备故障率高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尘捕集装置,它不仅占用空间小,而且捕集烟尘的效率高,效果好。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尘捕集装置,包括沿轨道方向布置的除尘主管以及设置在除尘主管侧壁上的吸尘口,其特征在于除尘主管侧壁的上端铰接有罩板,有一系列隔帘沿除尘主管侧壁布置,该隔帘与除尘主管垂直,所述的除尘主管的侧壁,罩板以及相邻两隔帘构成半密闭罩。而且所述的除尘主管的纵向截面呈矩形。而且所述的吸尘口上布置有一系列可旋转的百叶。而且除尘主管的顶部设有挂钩以及支架,在罩板的顶部设有与该挂钩对应的耳。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吸尘口直接设置在除尘主管的侧壁上,将普通除尘方式下的密闭罩、吸尘罩、除尘支管、除尘主管等设施进行集成优化,占用空间小。2.吸尘口离槽口距离近,产生的烟尘在第一时间内能被迅速捕集吸走,烟尘捕集效果好,效率高。

图1是一种烟尘捕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是一种烟尘捕集装置,包括沿轨道方向布置的除尘主管1以及设置在除尘主管侧壁上的吸尘口 2,其特征在于除尘主管1侧壁的上端铰接有罩板4,有一系列隔帘5沿除尘主管1侧壁布置,该隔帘5与除尘主管1垂直,所述的除尘主管1的侧壁,罩板4以及相邻两隔帘5构成半密闭罩。罩板4铰接在除尘主管1侧壁的上端,需要检修时,如果罩板4处于水平位置对操作有影响,可以将罩板4向上翻起。在轨道下设有受料槽7,正常卸车工作过程就是当几节车厢在受料槽区域指定位置停稳后,车厢两侧的车门3打开,车厢内的物料通过螺旋卸料机、重力或人工卸料等方式从车门3卸入下方的受料槽7中,物料从车门3出来到落入受料槽7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小部分扬尘;当物料落入受料槽7底部后,槽内的正压会比较大,大量的含尘气体从受料槽7 槽口溢出。在每列车厢两侧都设置烟尘捕集装置,可以将车间内各处卸料产生的烟尘都能迅速捕集吸走,有一系列隔帘5沿除尘主管1侧壁布置,与除尘主管1的侧壁、罩板4构成半密闭罩,将整条除尘通道分隔成若干个半封闭的空间,将卸料时产生的含尘气体抑制在尽量小的空间内使系统抽风量小,同时还能尽量减少车间穿堂气流对除尘的影响,除尘效率高,效果好。罩板4下檐距离受料槽槽口高度可以设计成1900mm左右,方便工人在罩板4下行走。隔帘5可选用宽度为IOOmm左右的若干条条型皮帘制作而成,方便操作工人穿行。而且所述的除尘主管1的纵向截面呈矩形。将除尘主管1的纵向截面设计成矩形,顶面可以让人通行,可以作为检修通道。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的吸尘口 2上布置有一系列可旋转的百叶。如果各吸尘口 2设计成一样,则系统各吸尘点阻力不平衡,距离近阻力小的吸尘口 2抽风量比设计风量大,距离远阻力大的吸尘口 2抽风量比设计风量小,各吸尘口 2风量与设计值不一致,导致风量大的吸尘口抽的野风过多,风量小的吸尘口除尘效果非常差。为了使系统阻力平衡,各吸尘口的除尘抽风量与设计值一致,本新型方案将吸尘口 2设计成百叶窗式,各百叶的叶片的角度θ可调。当吸尘口 2到除尘器入口距离近阻力损失较小时, 则将吸尘口2的叶片角度θ设计较大,增大吸尘口2处的阻力损失。当吸尘口2到除尘器入口距离远阻力损失较大时,则将吸尘口 2的叶片角度θ设计较小,降低吸尘口 2处的阻力损失。用控制叶片角度θ的大小来调节各吸尘点的阻力,使除尘系统阻力平衡,使各吸尘点的除尘抽风量与设计值一致。 而且除尘主管1的顶部设有挂钩8以及支架6,在罩板4的顶部设有与该挂钩8对应的耳。 要检修时,如果顶部罩板4处于水平位置对其检修有影响,可将顶部罩板4翻转搁置在管道的支架上6,并用挂钩8将罩板4顶部的耳挂住,可以避免在检修过程中罩板4翻转到水平位置,发生意外。
权利要求1.一种烟尘捕集装置,包括沿轨道方向布置的除尘主管以及设置在除尘主管侧壁上的吸尘口,其特征在于除尘主管侧壁的上端铰接有罩板,有一系列隔帘沿除尘主管侧壁布置,该隔帘与除尘主管垂直,所述的除尘主管的侧壁,罩板以及相邻两隔帘构成半密闭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尘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主管的纵向截面呈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尘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尘口上布置有一系列可旋转的百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尘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除尘主管的顶部设有挂钩以及支架,在罩板的顶部设有与该挂钩对应的耳。
专利摘要一种烟尘捕集装置,包括沿轨道方向布置的除尘主管以及设置在除尘主管侧壁上的吸尘口,其独到之处在于除尘主管侧壁的上端铰接有罩板,有一系列隔帘沿除尘主管侧壁布置,该隔帘与除尘主管垂直,所述的除尘主管的侧壁,罩板以及相邻两隔帘构成半密闭罩。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不仅占用空间小,而且捕集烟尘的效率高,效果好。
文档编号B65G69/18GK201971474SQ20112003083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9日
发明者李小丽, 李恒旭, 王聪 申请人:武汉泓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