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665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如打印机、扫描仪等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为了便于维护及更换介质,通常,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可动机架、固定机架和锁紧机构,可动机架与固定机架枢接,可以相对固定机架打开或闭合,锁紧机构用于使可动机架与固定机架相互锁紧。常见的可动机架相对于固定机架枢接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前/后翻方式,即沿介质输送方向,枢接轴设置于介质输送通道的一端,可动机架从介质输送通道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旋转打开,另一种侧翻方式,即沿介质输送方向,枢接轴设置于介质输送通道的一侧,可动机架从介质输送通道的一侧向另一侧旋转打开。图1是现有技术中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采用侧翻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为打印机,包括机架、打印机构,以及锁紧机构。其中机架包括可动机架 31'和固定机架32',可动机架31'通过转轴33'与固定机架32'相枢接,可以相对固定机架32'旋转打开或者闭合;打印机构包括打印头11'和打印胶辊12',其中打印头11' 固定在可动机架31'上,打印胶辊12'固定在固定机架32'上,当可动机架31'相对于固定机架32'闭合时,打印头1Γ与打印胶辊12'相切;锁紧机构包括锁钩21'和锁紧轴 22',其中锁钩21'与固定机架32'铰接,锁紧轴22'与可动机架31'固定连接,当可动机架31'相对固定机架32'闭合时,锁钩21'与锁紧轴22'卡接配合。当沿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介质输送通道设置多组处理机构,如打印机构、扫描机构、磁读写机构等,如果采用上述锁紧机构,由于介质输送通道较长,而锁紧机构施力点唯一,因此,介质输送通道在长度方向因受到的锁紧力不均勻容易产生变形,而介质输送通道变形直接会影响上述处理机构中关键器件的配合关系,影响关键器件工作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能够避免介质输送通道在长度方向因受锁紧力不均容易产生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机架和锁紧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可动机架、固定机架,所述可动机架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机架的一侧通过沿介质输送方向设置的转轴相枢接,所述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的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沿介质输送方向排列的第一锁紧组件及第二锁紧组件,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及第二锁紧组件以预设轴线为中心镜像设置,所述预设轴线垂直于所述转轴的轴线。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可动机架、固定机架和锁紧机构,其中锁紧机构包括沿介质输送通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组锁紧组件,当捏住两组锁紧组件的扳手时,可以使两组锁紧组件的锁紧轴同时脱离对应的锁钩,打开可动机架;当按下可动机架时,两组锁紧组件的锁紧轴能够同时与对应锁钩卡接配合,实现可动机架与固定机架锁紧。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紧机构在介质输送通道长度方向上设置了两个锁紧施力点, 使介质输送通道在长度方向的锁紧受力均勻,有效防止了输送通道的形变,使得锁紧更加可靠,提高了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可靠性。

图1为现有技术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采用侧翻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可动机架处于闭合位置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可动机架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能够避免介质输送通道在长度方向因受锁紧力不均容易产生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机架和锁紧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可动机架、固定机架,所述可动机架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机架的一侧通过沿介质输送方向设置的转轴相枢接,所述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的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沿介质输送方向排列的第一锁紧组件及第二锁紧组件,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及第二锁紧组件以预设轴线为中心镜像设置,所述预设轴线垂直于所述转轴的轴线。优选地,所述第一锁紧组件设置于介质输送通道的临近入口一端;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第一滑板、第一导向部、第一锁紧件以及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滑板与可动机架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部包括第一导向槽及至少两个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及所述第一导向槽两者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可动机架,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板上, 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一导向柱匹配,引导所述第一滑板相对于所述可动机架的滑动;所述第一锁紧件包括第一锁钩与第一锁紧轴,所述第一锁钩与所述第一锁紧轴两者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板,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架上,所述第一锁钩和所述第一锁紧轴卡接配合使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端与所述可动机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板连接。优选地,第二锁紧组件包括第二滑板、第二导向部、第二锁紧件以及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滑板与第一滑板平行设置,且与所述可动机架安装有所述第一滑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沿介质输送方向,所述第二滑板位于所述第一滑板的下游;所述第二导向部包括第二导向槽及至少两个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及所述第二导向槽两者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可动机架,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板上, 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柱匹配,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滑板相对于所述可动机架的滑动;所述第二锁紧件包括第二锁钩与第二锁紧轴,所述第二锁钩与所述第二锁紧轴两者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板,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架上,所述第二锁钩和所述第二锁紧轴卡接配合使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一端与所述可动机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板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板为长方形结构;在所述第一滑板远离所述入口的一端设有第一扳手,所述第一扳手突出于所述可动机架表面。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槽为一段或多段。优选地,所述第一锁钩包括第一锁钩部和第一导引部;所述第一锁钩部与第一锁紧轴卡接匹配;所述第一锁钩部开口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锁钩部开口方向面对所述第一扳手或背对第一扳手;所述第一导引部位于所述第一锁钩在与所述第一锁紧轴卡接配合时先接触的一侧,用于引导第一锁紧轴与第一锁钩部卡接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二滑板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二滑板设置有第二扳手,所述第二扳手与所述第一扳手关于所述预设轴线镜像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向槽为一段或多段。优选地,所述第二锁钩与所述第一锁构关于以所述预设轴线为中心镜像设置。优选地,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还包括介质处理机构及输送辊组件,其中, 所述介质处理机构为打印机构、读磁机构、写磁机构或扫描机构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的组
I=I O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可动机架处于闭合位置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包括机架1、锁紧机构2和介质处理机构3,以及输送辊组件4。机架1包括可动机架11 和固定机架12,本实用新型中可动机架11相对于固定机架12枢接方式为侧翻方式,可动机架11的一侧与固定机架12的一侧通过沿介质输送方向设置的转轴13相枢接,可动机架 11相对于固定机架12从一侧向另一侧旋转打开或者闭合。当可动机架11相对固定机架 12闭合时,可动机架11的第一通道板111与固定机架12的第二通道板121相对平行且间隔预定距离设置,二者之间形成用于输送薄片类介质的输送通道。本实施例中,介质处理机构3包括在输送通道上沿介质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读磁机构31和打印机构32。读磁机构31位于临近输送通道的入口 P处,包括相切设置的读磁头311和辊312,其中读磁头311固定设置在可动机架11上,辊312由固定机架12支撑,可以绕自身轴线转动,当可动机架11相对固定机架12闭合时,读磁头311和辊312分别通过第一通道板111和第二通道板121上的开口(图中未示出)伸入输送通道内相切,介质从两者之间穿过。当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驱动机构(图中未显示)驱动辊312转动时,驱动位于两者之间的介质向打印机构32方向输送,同时读磁头311读取介质上的磁信息;沿介质输送方向,打印机构32设置在读磁机构32的下游,打印机构32可以是热打印机构,也可以是针式、喷墨、激光等打印机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构32为喷墨打印机构, 包括喷墨打印头321和垫板322,其中,喷墨打印头321设置在可动机架11上,垫板322设置在固定机架12上,喷墨打印头321的打印端面与垫板322分别通过第一通道板111和第
6二通道板121上的开口(图中未绘出)伸入输送通道,二者相对且间隔设定距离,喷墨打印头321可以沿垫板322的长度方向往返运动,在喷墨打印头321运动同时,喷墨打印头喷出的墨滴喷到打印介质上,形成设定的图像和文字。另外,介质处理机构3还可以包括写磁机构或扫描机构,其中,读磁机构包括磁头,用于在介质中写入磁编码数据,扫描机构包括图像传感器,用于获取介质图像。因此,介质处理机构3可以为打印机构、读磁机构、写磁机构或扫描机构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在沿输送通道上还设置有多个输送辊组件4,用于将从输送通道的入口 P处进入的介质依次输送至读磁机构31和打印机构32处,最后将介质从输送通道的出口 Q处送出。如图3及图4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可动机架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锁紧机构2安装在机架1的远离转轴13的一侧,锁紧机构2用于在可动机架11 相对固定机架12闭合时,使可动机架11相对固定机架12锁紧,防止被意外打开。如图所示,锁紧机构2包括第一锁紧组件21和第二锁紧组件22,第一锁紧组件21和第二锁紧组件 22沿输送通道的介质输送方向排列,两者以预设轴线为中心镜像设置。沿介质输送方向,第一锁紧组件21设置在输送通道的临近入口 P的一端,包括第一滑板211、第一导向件212、第一锁紧件213,以及第一弹性元件214。第一滑板211大体呈长方形形状,其长度方向平行于转轴13轴向,且与可动机架 11的远离转轴13的一侧活动连接,在第一滑板211远离入口 P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扳手 211a,第一扳手211a突出于可动机架11表面,优选地,第一扳手211a呈工字型,且设置有圆弧凹陷,以方便操作者操作。第一导向部212包括第一导向槽21 和至少两个第一导向柱212b,其中第一导向槽21 的宽度与第一导向柱212b的外径相适配,其长度大于第一导向柱212b的外径。第一导向槽21 和第一导向柱212b两者中的一个固定设置在可动支架11上,两者中的另一个固定设置在第一滑板211上,其中,第一导向槽21 可以设置为一段或多段。第一导向柱212b与第一导向槽21 插接配合,用于引导第一滑板211相对可动机架11的滑动方向。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槽21 沿第一滑板211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第一滑板211上,并且分为两段,两个第一导向柱21 固定设置在可动机架11上,每段导向槽分别与一个导向柱套接,使第一滑板211由第一导向柱212b支撑,并可沿第一导向槽21 长度方向移动。第一锁紧件213包括第一锁钩213a和第一锁紧轴213b,第一锁紧轴21 固定设置在第一滑板211上,且位于第一滑板211的临近入口 P的一端,突出于可动机架11表面, 第一锁钩213a固定设置在固定机架12的对应位置上,当可动机架11相对固定机架12闭合时,第一锁钩213a与第一锁紧轴21 卡接配合,当可动机架11相对固定机架12打开时, 第一锁钩213a与第一锁紧轴21 分离。第一锁钩213a包括第一锁钩部213c和第一导引部213d,其中,第一锁钩部213c与第一锁紧轴21 卡接配合,其开口方向平行于第一导向槽21 的长度方向,第一锁钩部213c的开口面对第一扳手211a,当可动机架11相对固定机架12闭合时,第一锁紧轴21 首先与第一锁钩213a的第一导引部213d接触,然后沿第一导引部213d移动,直至与第一锁紧部213c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214为压簧,其一端与可动机架11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滑板211连接,在第一弹性元件214的作用下,第一滑板211始终存在相对可动机架11沿第一导向槽21 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固定安装在第一滑板211上的第一锁紧轴 213b与第一锁钩213a卡接配合。当沿第一导向槽21 的长度方向扳动第一扳手211a时, 第一滑板211可以相对可动机架11沿第一导向槽21 长度方向移动,使第一锁紧轴21 与第一锁钩213a分离。下面参考图3及图4介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开合可动机架的操作过程。对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进行维护或者更换介质时,同时捏住第一锁紧组件21的第一扳手211a和第二锁紧组件22的第二扳手221a,向第二锁紧组件22与第一锁紧组件 21镜像中心线的方向挤压两扳手,使第一滑板211和第二滑板221相对于可动机架11分别沿第一导向槽21 和第二导向槽22 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第一锁紧轴21 和第二锁紧轴22 同时分别脱离第一锁钩213a和第二锁钩223a,此时,可动机架11可以相对固定机架12打开。对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进行维护或者更换介质操作后,向固定机架12方向按压可动机架11,第一锁紧组件21的第一锁紧轴21 和第二锁紧组件22的第二锁紧轴22 分别与第一锁钩213a的第一导引部213d和第二锁钩223a的第二导引部223d接触,随着继续按压可动机架11,第一锁紧轴21 和第二锁紧轴22 分别沿第一导引部213d和第二导引部223d向固定机架12方向移动,同时挤压第一弹性元件214和第二弹性元件224,使第一滑板211和第二滑板221分别相对可动机架11沿第一导向槽21 和第二导向槽22 长度方向相对移动,当第一锁紧轴21 和第二锁紧轴22 分别脱离第一导引部213d和第二导引部223d时,受第一弹性元件214和第二弹性元件224的弹力作用,第一滑板211和第二滑板221分别沿第一导向槽21 和第二导向槽22 长度方向相向移动,使第一锁紧轴21 和第二锁紧轴22 分别与第一锁钩213a和第二锁钩223a卡接配合,实现锁紧。需要说明的是,在开启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可动机架11时,操作者应沿使第一锁紧轴21 与第一锁钩213a相互分离的方向驱动第一扳手211a运动,沿使第二锁紧轴 223b与第二锁钩223a相互分离的方向驱动第二扳手221a运动。因此,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操作方法。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处理的锁紧机构,当捏住两组锁紧组件的扳手时,可以使两组锁紧组件的锁紧轴同时脱离对应的锁钩,打开可动机架;当按下可动机架时,两组锁紧组件的锁紧轴能够同时与对应锁钩卡接配合,实现可动机架与固定机架锁紧。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紧机构在介质输送通道长度方向上设置两个锁紧施力点,使介质输送通道在长度方向的锁紧受力均勻,有效防止了输送通道的形变,使得锁紧更加可靠,提高了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可靠性。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机架和锁紧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可动机架、固定机架,所述可动机架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机架的一侧通过沿介质输送方向设置的转轴相枢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的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沿介质输送方向排列的第一锁紧组件及第二锁紧组件,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及第二锁紧组件以预设轴线为中心镜像设置,所述预设轴线垂直于所述转轴的轴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锁紧组件设置于介质输送通道的临近入口一端;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第一滑板、第一导向部、第一锁紧件以及第一弹性元件; 所述第一滑板与可动机架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部包括第一导向槽及至少两个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及所述第一导向槽两者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可动机架,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板上,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一导向柱匹配,引导所述第一滑板相对于所述可动机架的滑动;所述第一锁紧件包括第一锁钩与第一锁紧轴,所述第一锁钩与所述第一锁紧轴两者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板,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架上,所述第一锁钩和所述第一锁紧轴卡接配合;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端与所述可动机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板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锁紧组件包括第二滑板、第二导向部、第二锁紧件以及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滑板与第一滑板平行设置,且与所述可动机架安装有所述第一滑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沿介质输送方向,所述第二滑板位于所述第一滑板的下游;所述第二导向部包括第二导向槽及至少两个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及所述第二导向槽两者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可动机架,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板上,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柱匹配,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滑板相对于所述可动机架的滑动;所述第二锁紧件包括第二锁钩与第二锁紧轴,所述第二锁钩与所述第二锁紧轴两者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板,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架上,所述第二锁钩和所述第二锁紧轴卡接配合;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一端与所述可动机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板为长方形结构;在所述第一滑板远离所述入口的一端设有第一扳手,所述第一扳手突出于所述可动机架表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为一段或多段。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锁钩包括第一锁钩部和第一导引部;所述第一锁钩部与第一锁紧轴卡接匹配; 所述第一锁钩部开口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长度方向; 所述第一锁钩部开口方向面对所述第一扳手或背对第一扳手; 所述第一导引部位于所述第一锁钩在与所述第一锁紧轴卡接配合时先接触的一侧,用于引导第一锁紧轴与第一锁钩部卡接配合。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滑板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二滑板设置有第二扳手,所述第二扳手与所述第一扳手关于所述预设轴线镜像设置。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槽为一段或多段。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钩与所述第一锁构关于以所述预设轴线为中心镜像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介质处理机构及输送辊组件,其中,所述介质处理机构为打印机构、读磁机构、写磁机构或扫描机构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机架和锁紧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可动机架、固定机架,所述可动机架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机架的一侧通过沿介质输送方向设置的转轴相枢接,所述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的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沿介质输送方向排列的第一锁紧组件及第二锁紧组件,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及第二锁紧组件以预设轴线为中心镜像设置,所述预设轴线垂直于所述转轴的轴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紧机构在介质输送通道长度方向上设置了两个锁紧施力点,使介质输送通道在长度方向的锁紧受力均匀,有效防止了输送通道的形变,使得锁紧更加可靠,提高了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B65H5/36GK202186770SQ20112029990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7日
发明者张俊杰, 徐庆帮, 王 锋, 陈大相 申请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