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899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皮带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尤其涉及皮带输送机。
背景技术
皮带输送机是以皮带作为牵引和承载机构的连续运输装置,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主动辊1、输送皮带2、托辊3、支架4、尾轮5以及张紧结构6 (如螺旋拉紧装置)等组成。 皮带输送机主要通过输送皮带2表面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物料的输送功能。对于湿料(含有一定水分的物料,比如湿度为含水10%_15%的脱硫石膏,黄泥等)而言,皮带输送机在输送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导致湿料撒落并粘连在输送皮带的背面。由于湿料是具有一定湿粘度,它容易在输送皮带2和尾轮5上累积。随着时间的延续,在输送皮带2和尾轮5上粘连的湿料会越来越多,将影响皮带输送机的平稳运行,导致输送皮带2运行跑偏加剧,输送量减少,甚至影响皮带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对输送皮带2和尾轮5上粘连的湿料,也比较难以清理,需要停机采用人工手动清扫,影响加工连续性,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皮带输送机输送湿料时因输送皮带和尾轮容易粘连湿料而降低输送量以及工作效率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带输送机,包括尾轮,该尾轮包括主轴、支撑隔板、圆钢、中央支撑板、端面支撑板以及锥台形筒体,其中两个锥台形筒体底部对称焊接在中央支撑板的两面,套在垂直穿过该中央支撑板的该主轴外部,两个锥台形筒体的顶部各自焊接有垂直于该主轴的端面支撑板,该端面支撑板上具有开孔,每个锥台形筒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支撑隔板,该支撑隔板与该中央支撑板以及端面支撑板连接;该中央支撑板以及两个端面支撑板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与该主轴平行设置的该圆钢,相邻两圆钢之间具有缝隙,该些圆钢形成笼式圆筒状结构。优选地,该笼式圆筒状结构的直径大于等于该中央支撑板以及端面支撑板的直径。优选地,该中央支撑板以及端面支撑板与该些圆钢相连接的部位,为与该些圆钢相配合的圆弧形凹槽。优选地,各圆钢突出于该中央支撑板及端面支撑板外边缘的部分包含有平面。优选地,该平面垂直于该主轴的径向。优选地,该主轴在与该端面支撑板相连接的部位具有直径变小的台阶,端面支撑板焊接在该台阶上。优选地,设置在锥台形筒体的外表面上的该支撑隔板,不超出该笼式圆筒状结构的外圆周面。优选地,该主轴伸出两侧的该端面支撑板的部分,各设置有轴承支座。[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皮带输送机,对传统的皮带机的尾轮进行改造,由传统的圆筒辊设计改成鼠笼式结构,同时将鼠笼内的联接部分设计成带隔板的锥形体结构,可将有输送皮带的背面粘连的湿料泄落,有效防止输送皮带运行跑偏的加剧,保证了输送量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皮带输送机,在输送皮带的背面粘连湿料时也无需停机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进行清扫,不会影响加工连续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皮带输送机的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皮带输送机中尾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尾轮结构示意图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皮带输送机中尾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尾轮结构示意图的A-A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尾轮主要包括主轴11、轴承支座12、支撑隔板 13、圆钢14、中央支撑板15、端面支撑板16以及锥台形筒体17。两个锥台形筒体17底部对称焊接在中央支撑板15的两面,套在主轴11外部,中央支撑板15中央含有主轴11穿过的孔。两个锥台形筒体17的顶部分别位于尾轮的两侧。 中央支撑板15垂直于主轴11的轴心,两个锥台形筒体17顶部开口的直径大于主轴11的直径(锥台形筒体17底部开口的直径更是大于主轴11的直径),主轴11从该两个锥台形筒体17以及中央支撑板15中穿过。该两个锥台形筒体17的顶部,各自焊接有如图3所示的具有开孔的端面支撑板 16,该端面支撑板16也垂直于该主轴11的轴心。主轴11在与两块端面支撑板16相连接的部位具有直径变小的台阶,两块端面支撑板16分别焊接在主轴11两侧的台阶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皮带运输机的尾轮上,在每个锥台形筒体17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比如通过焊接的方式)有支撑隔板13,每个锥台形筒体17上连接的该支撑隔板13,还与中央支撑板15以及端面支撑板16连接(比如焊接)。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锥台形筒体17, 均对称连接有四块该支撑隔板13。本实施例中,上述中央支撑板15以及两侧的端面支撑板16整体上均为圆盘状结构且直径相等。在其他实施例中,中央支撑板15与端面支撑板16的直径也可不相等。中央支撑板15以及两侧的端面支撑板16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比如焊接)有若干与主轴11平行设置的圆钢14 (比如钢筋等),相邻两根圆钢14之间具有一定宽度的缝隙。在中央支撑板15以及端面支撑板16与圆钢14相连接的部位,为与圆钢14相配合的圆弧形凹槽。设置在中央支撑板15以及端面支撑板16外边缘的该些若干圆钢14形成与主轴 11同轴的笼式圆筒状结构,且该些圆钢14形成该笼式圆筒状结构的直径等于或者大于中央支撑板15以及端面支撑板16的直径(也即焊接在中央支撑板15及端面支撑板16外边缘上的圆钢14,突出或者与中央支撑板15及端面支撑板16的外边缘平齐),如此皮带输送机上的输送皮带可绕在圆钢14所形成笼式圆筒状结构的外圆周面上带动尾轮转动。设置在锥台形筒体17的外表面上的支撑隔板13,不超出笼式圆筒状结构的外圆周面。为了使得输送皮带与各圆钢14的接触更加稳定,各圆钢14突出于中央支撑板15 及端面支撑板16外边缘的部分包含有平面,该平面比如可以是垂直于主轴11的径向。如此圆钢14在与输送皮带接触时为面接触,相比没有平面的圆钢14与输送皮带为线接触而言,尾轮与输送皮带之间的摩擦力更大,二者之间的传输更加平稳。主轴11伸出两侧端面支撑板16的部分,各设置有轴承支座12,用于尾轮与皮带传输机支架上的轴承相连接和配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皮带传输机在输送物料的过程中,物料粘连在输送皮带背面通过输送皮带粘连到尾轮上,可以通过形成笼式圆筒状结构的圆钢之间的间隙散落在支撑隔板上并沿着锥台形筒体滑落至两侧的端面支撑板处。随着尾轮的滚动,物料可以通过端面支撑板的开孔落下,良好地解决了物料粘连导致的堆积容易造成输送皮带跑偏所带来的输送量下降及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皮带输送机,包括尾轮,其特征在于,该尾轮包括主轴、支撑隔板、圆钢、中央支撑板、端面支撑板以及锥台形筒体,其中两个锥台形筒体底部对称焊接在中央支撑板的两面,套在垂直穿过该中央支撑板的该主轴外部,两个锥台形筒体的顶部各自焊接有垂直于该主轴的端面支撑板,该端面支撑板上具有开孔,每个锥台形筒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支撑隔板,该支撑隔板与该中央支撑板以及端面支撑板连接;该中央支撑板以及两个端面支撑板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与该主轴平行设置的该圆钢,相邻两圆钢之间具有缝隙,该些圆钢形成笼式圆筒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该笼式圆筒状结构的直径大于等于该中央支撑板以及端面支撑板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该中央支撑板以及端面支撑板与该些圆钢相连接的部位,为与该些圆钢相配合的圆弧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各圆钢突出于该中央支撑板及端面支撑板外边缘的部分包含有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该平面垂直于该主轴的径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该主轴在与该端面支撑板相连接的部位具有直径变小的台阶,端面支撑板焊接在该台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锥台形筒体的外表面上的该支撑隔板,不超出该笼式圆筒状结构的外圆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该主轴伸出两侧的该端面支撑板的部分,各设置有轴承支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带输送机,克服现有的皮带输送机输送湿料时因输送皮带和尾轮容易粘连湿料而降低输送量以及工作效率的不足,该皮带输送机包括尾轮,该尾轮中,两个锥台形筒体底部对称焊接在中央支撑板的两面,套在垂直穿过中央支撑板的主轴外部,两个锥台形筒体的顶部各自焊接有垂直于主轴的端面支撑板,端面支撑板上具有开孔,每个锥台形筒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支撑隔板,支撑隔板与该中央支撑板以及端面支撑板连接;中央支撑板以及两个端面支撑板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与主轴平行设置的圆钢,相邻两圆钢之间具有缝隙,该些圆钢形成笼式圆筒状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有效防止输送皮带运行跑偏的加剧,保证了输送量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B65G15/64GK202321572SQ20112043597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7日
发明者丁秋霞, 刘继, 史志强, 杨中华, 王道宽, 谢富冬, 郑华鑫 申请人: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