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250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是将垃圾箱隐埋于地下,传统处理中转垃圾的方式是将垃圾箱升起,垃圾转运车运行至垃圾箱底下,然后放下垃圾箱,或将垃圾箱箱底打开,垃圾放入垃圾转运车车箱内运走,在这种操作中,当垃圾箱升起后,放置垃圾箱的地方是一个地坑,垃圾转运车不能直接运行至垃圾箱箱底下。为了使垃圾转运车能够从地平面运行至垃圾箱底下,一种方式是制作两块能承载垃圾转运车,并和垃圾转运车的两个车轮之间的距离相同的桥,桥的两头固定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四边体,四边体的下方安装两块与桥在同一平面而方向垂直的轨道,轨道的长度约是地坑的两倍,桥通过滑轮与轨道连接,通过机械牵引四边体可以在轨道上来回运动,当垃圾箱放置在地坑内时,四边体沿轨道运行至地坑的旁边,转运垃圾时,在垃圾箱升起后,通过机械牵引使四边体沿轨道运行至地坑的上面,垃圾转运车沿桥运行至垃圾箱底下,承载垃圾箱或垃圾并运走。这种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点I、由于该桥的两头固定成为一个整体的四边体,两块桥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不能适应车轮距离不同的多种车辆在同一垃圾中转站中转运垃圾;2、由于垃圾箱放置在地坑内时,四边体运行至地坑的旁边,其占地面积是地坑的两倍,浪费了土地;并且现有的垃圾箱运走后的地坑不安全,运输成本高,倾倒垃圾不方便,而且倒空垃圾后,还要将垃圾箱运送回来并吊装入垃圾箱地坑中,这样,处理一次垃圾需要进行两次吊装,因此工效很低。为了克服上述不足,申请人曾发明了一种“垃圾装卸装置”,专利号为ZL03234582. 8,提供了一种使垃圾箱箱底可以开关的装置,通过在垃圾箱一侧固定铰接安装一拉杆,在该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根钢绳,两根钢绳分别通过滑轮与对称设置在垃圾箱上的左右挂钩固定连接,且挂钩之间安装有弹簧。这样,承载垃圾的转运车达到垃圾箱底后,通过手动的方式拉动拉杆,将垃圾箱箱底打开,垃圾自动放入转运车车箱,然后将垃圾箱回位,垃圾箱箱底与地面接触,同时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自动关闭垃圾箱底,如此反复,即可实现垃圾的装卸。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其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I、由于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垃圾箱箱底的打开为手动方式,劳动强度较大;2、垃圾箱启吊后,打开箱底的拉杆离地面在3米以上,手工拉动拉杆开启垃圾箱底操作不方便;3、开启垃圾箱底的速度不可控制,垃圾从垃圾箱底自由放出,容易造成二次污染;4、在垃圾箱一侧固定铰链安装的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的钢绳在长期使用后容易锈蚀断裂,既增加了成本,又很不安全。[0012]为了进一步弥补专利“垃圾装卸装置”中技术方案的不足,申请人还发明了 “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系统”,其专利号为ZL201120145913. 4,其提供了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系统,包括垃圾箱、装卸活动桥、地坑、升降主油缸或气缸,所述的升降主油缸或气缸有4根;所述的4根升降主油缸或气缸分别安装在地坑的四个角;垃圾箱安装在4根升降主油缸或气缸的顶端,位于地坑的正上方,垃圾箱内具有一箱底开关控制装置;所述的装卸活动桥安装在地坑内。所述的装卸活动桥包括桥、轨道、桥驱动油缸或气缸和控制站,所述轨道对称的设置在地坑两内壁一侧,所述桥对称的设置在轨道上,桥与轨道相互垂直且与地面平行,所述桥的两端通过滑轮与轨道滑动配合,所述驱动油缸或气缸一端与桥铰接,其另一端与升降主油缸或气缸铰接,所述控制站通过连接管与桥驱动油缸或气缸连接;所述的垃圾箱内有一箱底开关控制装置,包括底门驱动油缸或气缸、支撑杆和控制站。采用这种结构的垃圾中转站劳动强度小,操作方便、安全、成本低廉。但是,在上述“垃圾装卸装置”专利中,仍然存有不足之处在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垃圾箱底的开和关、装卸活动桥的左右平行移动、主油缸或气缸的升和降等均通过液压或气压控制系统予以控制,由于其控制系统的控制站是分别设置,增加了占地面积,增加了制造成本,并且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实现统一对垃圾箱底门的开和关、装卸活动桥左右平行移动和主油缸或气缸升和降,其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控制系统,包括油箱、电器开关、动力系统和操作系统,其中,所述操作系统通过多路阀和输油管路对垃圾中转站的升降主油缸或气缸、垃圾箱底门驱动油缸或气缸和桥驱动油缸或气缸进行控制。进一步的是,所述操作系统包括桥缸操作杆、垃圾箱底门操作杆、升降缸操作杆、输油管路、高压球阀、正单相节流阀和反单相节流阀,其中,桥缸操作杆、垃圾箱底门操作杆、升降缸操作杆与多路阀连接,输油管路分别将垃圾中转站的升降主油缸或气缸、垃圾箱底门驱动油缸或气缸和桥驱动油缸或气缸与多路阀连通,与升降主油缸或气缸连通的输油管路上串联设置高压球阀、反单相节流阀和正单相节流阀,高压球阀与油箱连通,反单相节流阀与高压球阀之间设置与多路阀连接的输油支管,该输油支管上设置直通单向阀。进一步的是,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油泵、电机和进油管路,该进油管路将多路阀与油泵连通。所述进油管路上设置有压力表,从而可对油路的压力进行检测和控制。为了方便对油箱中的油量进行检测,所述油箱上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油箱上还设置有清洗口法兰,从而方便对油箱进行定期清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油箱的顶部设置有空滤器。本实用新型将桥缸操作杆、垃圾箱底门操作杆、升降缸操作杆均设置在同一控制系统中,即通过操纵桥缸操作杆、垃圾箱底门操作杆、升降缸操作杆,实现对多路阀的开启与关闭,从而对升降主油缸或气缸、垃圾箱底门驱动油缸或气缸和桥驱动油缸或气缸中的油压进行控制,即可完成对垃圾箱底门的开和关、装卸活动桥的左右平行移动以及主油缸或气缸的升和降的全部控制,其集中设置于同一控制站,占地面积小,制造成本低,操作起来十分方便。

图I为本案实施例中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控制系统与垃圾中转站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图I中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控制系统的主视图。图3为图I中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控制系统的俯视图。图中标记a为控制系统,I为油箱,2为电器开关,3为多路阀,4为输油管路,5为升降主油缸,6为垃圾箱底门驱动油缸,7为桥驱动油缸,8为桥缸操作杆,9为垃圾箱底门操作杆,10为升降缸操作杆,11为高压球阀,12为正单相节流阀,13为反单相节流阀,14为输油支管,15为直通单向阀,16为油泵,17为电机,18为进油管路,19为压力表,20为液位计,21为清洗口法兰,22为空滤器,23为垃圾箱底门,24为地坑,25为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限定在以下实施例中。如图I、图2和图3所示,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a包括油箱I、电器开关2、动力系统和操作系统,其中,所述操作系统通过多路阀3和输油管路4对垃圾中转站的升降主油缸5、垃圾箱底门驱动油缸6和桥驱动油缸7进行控制;所述操作系统包括桥缸操作杆8、垃圾箱底门操作杆9、升降缸操作杆10、输油管路4、高压球阀11、正单相节流阀12和反单相节流阀13,其中,桥缸操作杆8、垃圾箱底门操作杆9、升降缸操作杆10与多路阀3连接,输油管路4分别将垃圾中转站的升降主油缸5、垃圾箱底门驱动油缸6 和桥驱动油缸7与多路阀3连通,与升降主油缸5连通的输油管路4上串联设置高压球阀11、反单相节流阀13和正单相节流阀12,高压球阀11与油箱I连通,反单相节流阀13与高压球阀11之间设置与多路阀3连接的输油支管14,该输油支管14上设置直通单向阀15 ;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油泵16、电机17和进油管路18,该进油管路18将多路阀3与油泵16连通;所述进油管路18上设置有压力表19 ;所述油箱I上设置有液位计20 ;所述油箱I上还设置有清洗口法兰21 ;所述油箱I的顶部设置有空滤器22。垃圾箱底门23的开和关原理为卸垃圾时,正方向操作垃圾箱底门操作杆9,此时多路阀3打开,开启电器开关2,电机17工作,垃圾箱底门驱动油缸6内的液压油通过输油管路4回流,垃圾箱底门驱动油缸6回缩,推动驱动油缸6的活塞杆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垃圾箱底门23打开,垃圾从箱内倒出;卸完垃圾后,反方向操作垃圾箱底门操作杆9,多路阀3和油泵16抽取液压油,液压油通过输油管路4向垃圾箱底门驱动油缸6内充油,推动驱动油缸6的活塞杆向上移动,带动垃圾箱底门23关闭。桥驱动油缸7的左右平行运动原理为卸垃圾时,正方向操作桥缸操作杆8,此时多路阀3打开,开启电器开关2,电机17工作,油泵16在油箱I里抽液压油,液压油通过输油管路4向桥驱动油缸7充油,从而推驱动油缸7的活塞杆向上移动,与该活塞杆连接的桥25向地坑24中心移动,直到与承载垃圾转运车的两车轮距离相同时停止,承载垃圾转运车开入桥25上;卸完垃圾后,垃圾转运车开走,再反方向操作桥缸操作杆8,多路阀3回油打开,桥驱动油缸7中的液压油通过输油管路4向油箱I回流,桥驱动油缸7回缩,推动驱动油缸7的活塞杆向两侧移动,从而带动桥25向地坑24的两侧移动直到地坑24的内侧壁旁。主油缸的升和降的原理为卸垃圾时,正方向操作升降缸操作杆10,多路阀3打开,关闭高压球阀11,开启电器开关2,电机17工作,油泵16在油箱I里抽取液压油,该液压油依次流经直通单向阀15、正单相节流阀12和输油管路4向垃圾中转站的升降主油缸5内充油,推动升降主油缸5的活塞杆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垃圾箱上升,通过前述操作,即桥25向地坑24中心移动、垃圾转运车驶入、打开垃圾箱底门23、倾倒垃圾、关闭垃圾箱底门23、垃圾转运车开走等一系列操作后,再反方向操作升降缸操作杆10,多路阀3回油打开,再开启高压球阀11,升降主油缸5内的液压油依次流经反单相节流阀13和球阀,并回流至油箱I内,此时升降主油缸5回缩,升降主油缸5的活塞 杆向下移动,带动垃圾箱下降,直到回到地坑24内ο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油缸可用气缸代替。
权利要求1.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系统(a)包括油箱(I)、电器开关(2)、动力系统和操作系统,其中,所述操作系统通过多路阀(3)和输油管路(4)对垃圾中转站的升降主油缸或气缸(5 )、垃圾箱底门驱动油缸或气缸(6 )和桥驱动油缸或气缸(7 )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系统包括桥缸操作杆(8)、垃圾箱底门操作杆(9)、升降缸操作杆(10)、输油管路(4)、高压球阀(11)、正单相节流阀(12)和反单相节流阀(13),其中,桥缸操作杆(8)、垃圾箱底门操作杆(9)、升降缸操作杆(10)与多路阀(3)连接,输油管路(4)分别将垃圾中转站的升降主油缸或气缸(5)、垃圾箱底门驱动油缸或气缸(6)和桥驱动油缸或气缸(7)与多路阀(3)连通,与升降主油缸或气缸(5)连通的输油管路(4)上串联设置高压球阀(11)、反单相节流阀(13)和正单相节流阀(12);高压球阀(11)与油箱(I)连通,反单相节流阀(13)与高压球阀(11)之间设置与多路阀(3)连接的输油支管(14),该输油支管(14)上设置直通单向阀(15)。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油泵(16)、电机(17)和进油管路(18),该进油管路(18)将多路阀(3)与油泵(16)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路(18)上设置有压力表(19)。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I)上设置有液位计(2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I)上还设置有清洗口法兰(2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I)的顶部设置有空滤器(2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油箱、电器开关、动力系统和操作系统,其中,所述操作系统通过多路阀和输油管路对垃圾中转站的升降主油缸或气缸、垃圾箱底门驱动油缸或气缸和桥驱动油缸或气缸进行控制,实现对多路阀的开启与关闭,从而对升降主油缸或气缸、垃圾箱底门驱动油缸或气缸和桥驱动油缸或气缸中的油压进行控制,即可完成对垃圾箱底门的开和关、装卸活动桥的左右平行移动以及主油缸或气缸的升和降的全部控制,其集中设置于同一控制站,占地面积小,制造成本低,操作起来十分方便。
文档编号B65F9/00GK202379362SQ20112051939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
发明者罗南伟 申请人:罗南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