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302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体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机,尤其涉及一种立体绕线机。
背景技术
目前绕线大多采用两个轮,一个放线轮,一个收线轮,中间没有过度,这样线都容易压在一起,而且绕线不均匀,绕线的间距也难以保持一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体绕线机,该立体绕线机,该立体绕线机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进,增加两个导轮,使线可以从一个轮子过渡到另外一个轮子,满足不同设备对轮子的要求。而且绕线均匀,还防止压线。本实用新型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立体绕线机包括机架、台面、放线轮、收线轮、丝杆滑台I、丝杆滑台II、传动机构、电机。其特征是在机架上设有台面,在台面上设有放线轮、收线轮、丝杆滑台I、丝杆滑台II,放线轮和收线轮的固定轴固定连接在台面上,在丝杆滑台I上设有小拖板,在小拖板的一侧设有导轮I,在丝杆滑台II上设有滑动架,在滑动架上装有导轮II和限位小导轮。在台面下部设有电机和传动机构,电机通过皮带轮与传动机构连接。放线轮、收线轮通过皮带轮与传动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可使线从放线轮过渡到收线轮上,给放线轮一个相反方向的扭矩,保持线的张力,满足不同设备对轮子的要求。而且绕线均匀,还防止压线。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丝杆滑台I,2.导轮I,3.小拖板,4.限位小导轮,5.导轮II,6.丝杆滑台II,7.收线轮,8.固定轴,9.放线轮,10.台面,11.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I中,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1)、台面(10)、放线轮(9)、收线轮(7)、丝杆滑台I (I)、丝杆滑台II (6)、传动机构、电机。在机架(11)上设有台面(10),在台面(10)上设有放线轮(9)、收线轮(7)、丝杆滑台I (I)、丝杆滑台II (6),放线轮(9)和收线轮(7)的固定轴(8)固定连接在台面上,在丝杆滑台I (I)上设有小拖板(3),在小拖板(3)的一侧设有导轮I (2),在丝杆滑台II (6)上设有滑动架,在滑动架上装有导轮II (5)和限位小导轮(4)。在台面(10)下部设有电机和传动机构,电机通过皮带轮与传动机构连接。放线轮
(9)、收线轮(7)通过皮带轮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的电机、传动机构为已有技术。使用时,线从放线轮流出,经过导轮I (2)调节小拖板(3),使导轮I (2)线槽中心高度处于放线轮(9)中心位置,减小变化的最大高度值,线通过限位小导轮(4)与导轮II(5),最后固定于收线轮(7)的内底平面上,调节丝杆滑台II (6),让导轮II (5)线槽中心高度与收线轮(7)内底平面高度一致。收线轮(7)部分旋转,让线从放线轮(9)过渡到收线轮(7)上,给放线轮(9)一个 相反方向的扭矩,保持线的张力,让丝杆滑台II (6)带动导轮II(5 )上下滑动,让线均匀的缠绕在收线轮(7 )上。
权利要求1.一种立体绕线机,包括机架、台面、放线轮、收线轮、丝杆滑台I、丝杆滑台II、传动机构、电机;其特征是在机架上设有台面,在台面上设有放线轮、收线轮、丝杆滑台I、丝杆滑台II,放线轮和收线轮的固定轴固定连接在台面上,在丝杆滑台I上设有小拖板,在小拖板的一侧设有导轮I,在丝杆滑台II上设有滑动架,在滑动架上装有导轮II和限位小导轮;在台面下部设有电机和传动机构,电机通过皮带轮与传动机构连接;放线轮、收线轮通过皮带轮与传动机构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立体绕线机,包括机架、台面、放线轮、收线轮、丝杆滑台Ⅰ、丝杆滑台Ⅱ、传动机构、电机;其特征是在机架上设有台面,在台面上设有放线轮、收线轮、丝杆滑台Ⅰ、丝杆滑台Ⅱ,放线轮和收线轮的固定轴固定连接在台面上,在丝杆滑台Ⅰ上设有小拖板,在小拖板的一侧设有导轮Ⅰ,在丝杆滑台Ⅱ上设有滑动架,在滑动架上装有导轮Ⅱ和限位小导轮;在台面下部设有电机和传动机构,电机通过皮带轮与传动机构连接;放线轮、收线轮通过皮带轮与传动机构连接。其优点是使线从放线轮过渡到收线轮上,给放线轮一个相反方向的扭矩,保持线的张力,满足不同设备对轮子的要求。而且绕线均匀,还防止压线,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文档编号B65H54/38GK202369190SQ201120530819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张新忠, 曹俊辉 申请人:江苏晶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