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煤缓冲收集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302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石子煤缓冲收集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石子煤气力输送系统中的物料输送部件,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石子煤收集给料装置。
技术背景石子煤是火电厂中速磨煤机在制粉过程中产生的石子,主要来源于原煤中密度较大、难磨的矸石。常见的排放方式主要人工排放、水力排放、干式排放等。近年来部分火电厂对石子煤采用了气力输送方法,输送效率高、改善了工作环境,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但, 气力输送系统使用的进料装置给料不均匀,容易卡住出料管,且较大块的石子煤不易带走。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石子煤缓冲收集给料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上部设置进料口,下部设置进气管和出料管,出料管的进料端为斜口形状;进气管的末端接触出料管的顶端,进气管的最上端与出料管的最上端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出料管直径小于进气管。所述的进气管、出料管的最上端设置石子煤下落的缓冲装置,向两边分离下落的石子煤,避免石子煤砸坏进气管、出料管。所述的缓冲装置为一圆管,或呈V字形状。所述的进气管分出一支疏松管,疏松管的出口端设置在出料管的下方,以便把石子煤吹松,辅助石子煤进入出料管。在壳体外,进料口、进料管、出料管均设置有气动阀门。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检查口,便于查看石子煤输送情况。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所述的壳体可做成容易加工生产的方形;2、设置的进料端为斜口形状的出料管,容易输送较大块的石子煤;3、设置的缓冲装置可向两边分离下落的石子煤,设置的疏松管可辅助石子煤进入出料管。4、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图中,I、壳体,2、4、8、气动阀门,3、进气管,5、进料口,6、检查口,7、缓冲装置,9、出
料管,10.疏松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I、进料口 5、进气管3、出料管9等。所述的进
3料口 5在壳体I的上部,所述的进气管3设置在壳体I的下部左侧,所述的出料管9即负压输送管道,设置在在壳体I的下部右侧。结合图2所示,出料管9的进料端为斜口形状。进气管3的末端接触出料管9的顶端,进气管3的最上端与出料管9的最上端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的出料管9的直径小于进气管3。所述的进气管3分出一支疏松管10,其出口端设置在出料管9的下方。图I中的虚线所示为石子煤,箭头表示气流。所述的进气管3、出料管9的最上端设置石子煤下落的缓冲装置7,向两边分离石子煤。所述的缓冲装置7为一圆管,或呈V字形状。在壳体I外,进料口 5设置有气动阀门4、进料管3设置有气动阀门2、出料管9均设置有气动阀门8。所述的壳体I上设置检查口 6。
权利要求1.一种石子煤缓冲收集给料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壳体(I)上部设置进料口(5),下部设置进气管(3)和出料管(9),出料管(9)的进料端为斜口形状;进气管(3)的末端接触出料管(9)的顶端,进气管(3)的最上端与出料管(9)的最上端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出料管(9)直径小于进气管(3)。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石子煤缓冲收集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进气管(3)、出料管(9)的最上端设置缓冲装置(7)。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石子煤缓冲收集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3)分出一支疏松管(10),疏松管(10)的出口端设置在出料管(9)的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子煤缓冲收集给料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给料不均匀、不易输送较大块石子煤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上部设置进料口,下部设置进气管和出料管,出料管的进料端为斜口形状;进气管的末端接触出料管的顶端,进气管的最上端与出料管的最上端在同一平面上。本实用新型进料端为斜口形状的出料管,容易输送较大块的石子煤,并设置了缓冲装置可向两边分离下落的石子煤,疏松管可辅助石子煤进入出料管,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文档编号B65G53/04GK202346411SQ20112053065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6日
发明者吴祥霖, 肖杰, 艾伟, 贾艳, 贾静, 赵东楼 申请人:安徽康迪纳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