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910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当一块长形板料需进行自动进给加工时,需有一个可以夹持且平稳传送的装置,原有的各种送板料装置大都是直接用辊轮或履带来实现工件的传送的,无夹持定位功能,不能有效地将最后一段料平稳地送入加工夹具,其传动能耗过大,噪声较大,且无法做到自动识别不具备加工条件的料块,有一些有夹持功能的送板料装置也大都是只能夹持固定规格的板料,而不能自适应不同规格或微变形的板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送装置,以解决不同规格或微变形的板料在进入到加工环节前的夹持与传送的问题,并能够实现低能耗低噪声的板料传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送装置,包括台座;随运辊,其设置于所述台座上;上辊弹力气缸和下辊弹力气缸,所述上辊弹力气缸的一端与下辊弹力气缸的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台座的侧壁上;上活动压力棍,其包括上活动杆和夹持式活动压力棍,所述上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上辊弹力气缸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式活动压力辊与上活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夹持式活动压力棍能够以其与上活动杆的连接点为圆心转动;以及下活动主动辊,其包括下活动杆和浮动式主动下辊轮,所述下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台座的侧壁活动连接,且所述下活动杆能够以其与台座的连接点为圆心转动,所述浮动式主动下辊轮与所述下活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且所述浮动式主动下辊轮能够以其与下活动杆的连接点为圆心转动,所述下辊弹力气缸的另一端与下活动杆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废料仓,所述废料仓位于所述浮动式主动下辊轮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板料沿着随运辊移动到夹持式活动压力辊与浮动式主动下辊轮中间时,夹持式活动压力棍与浮动式主动下棍轮自动将板料夹持住,同时,由浮动式主动下棍轮提供转动力使其自身转动,从而实现板料的传送,不同厚度的板料都能自动适应,如有变形板料最底部由于变形而低于下一道工序所处的高度时,浮动式主动下辊轮会将板料略微抬起到与下一道工序所处高度相同,继而将板料传送往下一道工序,通过该传送装置,解决了在板料的传送中不同规格或微变形的板料的自适应问题,并能够实现低能耗低噪声的板料传送。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送装置的板料传送方式示意图。[0011]在图I至图2中,1 :台座;2 :随运辊;3 :上辊弹力气缸;4 :下辊弹力气缸;5 :上活动压力辊;6 :上活动杆;7 :夹持式活动压力辊;8 :下活动主动辊;9 :下活动杆;10 :浮动式主动下辊轮;11 废料仓;12 :板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传送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台座;随运辊,其设置于所述台座上;上辊弹力气缸和下辊弹力气缸,所述上辊弹力气缸的一端与下辊弹力气缸的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台座的侧壁上;上活动压力辊,其包括上活动杆和夹持式活动压力棍,所述上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棍弹力气缸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式活动压力棍与上活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夹持式活动压力棍能够以其与上活动杆的连接点为圆心转动;以及下活动主动辊,其包括下活动杆和浮动式主动下辊轮,所述下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台座的侧壁活动连接,且所述下活动杆能够以其与台座的连接点为圆心转动,所述浮动式主动下辊轮与所述下活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且所述浮动式主动下辊轮能够以其与下活动杆的连接点为圆心转动,所述下辊弹力气缸的另一端与下活动杆活动连接,当板料沿着随运辊移动到夹持式活动压力辊与浮动式主动下辊轮中间时,夹持式活动压力辊与浮动式主动下辊轮自动将板料夹持住,同时,由浮动式主动下辊轮提供转动力使其自身转动,从而实现板料的传送,不同厚度的板料都能自动适应,如有变形板料最底部由于变形而低于下一道工序所处的高度时,浮动式主动下辊轮会将板料略微抬起到与下一道工序所处高度相同,继而将板料传送往下一道工序,通过该传送装置,解决了在板料的传送中不同规格或微变形的板料的自适应问题,并能够实现低能耗低噪声的板料传送。参考图I至图2,图I至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和板料传送方式示意图。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台座I ;随运辊2,其设置于所述台座I上;上辊弹力气缸3和下辊弹力气缸4,所述上辊弹力气缸3的一端与下辊弹力气缸4的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台座I的侧壁上;上活动压力棍5,其包括上活动杆6和夹持式活动压力棍7,所述上活动杆6的一端与所述上辊弹力气缸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式活动压力辊7与上活动杆6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夹持式活动压力棍7能够以其与上活动杆6的连接点为圆心转动;以及下活动主动辊8,其包括下活动杆9和浮动式主动下辊轮10,所述下活动杆9的一端与所述台座I的侧壁活动连接,且所述下活动杆9能够以其与台座I的连接点为圆心转动,所述浮动式主动下棍轮10与所述下活动杆9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且所述浮动式主动下辊轮10能够以其与下活动杆9的连接点为圆心转动,所述下辊弹力气缸4的另一端与下活动杆9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废料仓11,所述废料仓11位于所述浮动式主动下辊轮10的下方,在最后的短板料传送阶段,最后一个板料12小于需加工的长度时,板料12会自动翻落掉入到废料仓11内,以实现废板料的回收及回避不必要的加工。下面结合图I至图2更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送装置的功能实现过程。当板料12沿着随运辊2移动到夹持式活动压力辊7与浮动 式主动下辊轮10中间时,上棍弹力气缸3通过自身的伸缩及旋转带动上活动杆6移动,从而使夹持式活动压力棍7能够靠近并接触板料12上远离随运辊2的一侧,同时,下辊弹力气缸4也靠着自身的伸缩及旋转带动下活动杆9旋转,从而使浮动式主动下辊轮10能够靠近并接触板料12上靠近随运辊2的一侧,夹持式活动压力辊7与浮动式主动下辊轮10 —起将板料12压紧夹持住,然后由浮动式主动下辊轮10提供转动力使其自身转动,带动板料12往下一道工序处移动,夹持式活动压力辊7随着板料12按照浮动式主动下辊轮10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转动,从而将板料12传送到下一道工序所在的位置,不同厚度的板料12都能自动适应地进行传送,如有变形的板料12的最底部由于变形而低于下一道工序所处的高度时,浮动式主动下10轮会将板料12略微抬起到与下一道工序所处高度相同,继而将板料12传送往下一道工序。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台座;随运辊,其设置于所述台座上;上辊弹力气缸和下辊弹力气缸,所述上辊弹力气缸的一端与下辊弹力气缸的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台座的侧壁上;上活动压力辊,其包括上活动杆和夹持式活动压力辊,所述上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上辊弹力气缸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式活动压力辊与上活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夹持式活动压力辊能够以其与上活动杆的连接点为圆心转动;以及下活动主动辊,其包括下活动杆和浮动式主动下辊轮,所述下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台座的侧壁活动连接,且所述下活动杆能够以其与台座的连接点为圆心转动,所述浮动式主动下辊轮与所述下活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且所述浮动式主动下辊轮能够以其与下活动杆的连接点为圆心转动,所述下辊弹力气缸的另一端与下活动杆活动连接,当板料沿着随运辊移动到夹持式活动压力辊与浮动式主动下辊轮中间时,夹持式活动压力辊与浮动式主动下棍轮自动将板料夹持住,同时,由浮动式主动下棍轮提供转动力使其自身转动,从而实现板料的传送,不同厚度的板料都能自动适应,如有变形板料最底部由于变形而低于下一道工序所处的高度时,浮动式主动下辊轮会将板料略微抬起到与下一道工序所处高度相同,继而将板料传送往下一道工序,通过该传送装置,解决了在板料的传送中不同规格或微变形的板料的自适应问题,并能够实现低能耗低噪声的板料传送。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台座; 随运辊,其设置于所述台座上; 上辊弹力气缸和下辊弹力气缸,所述上辊弹力气缸的一端与下辊弹力气缸的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台座的侧壁上; 上活动压力棍,其包括上活动杆和夹持式活动压力棍,所述上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上辊弹力气缸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式活动压力辊与上活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夹持式活动压力辊能够以其与上活动杆的连接点为圆心转动;以及 下活动主动辊,其包括下活动杆和浮动式主动下辊轮,所述下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台座的侧壁活动连接,且所述下活动杆能够以其与台座的连接点为圆心转动,所述浮动式主动下辊轮与所述下活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且所述浮动式主动下辊轮能够以其与下活动杆的连接点为圆心转动,所述下辊弹力气缸的另一端与下活动杆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料仓,所述废料仓位于所述浮动式主动下辊轮的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送装置,包括台座、随运辊、上辊弹力气缸、下辊弹力气缸、上活动压力辊和下活动主动辊,当板料沿着随运辊移动到夹持式活动压力辊与浮动式主动下辊轮中间时,夹持式活动压力辊与浮动式主动下辊轮自动将板料夹持住,同时,由浮动式主动下辊轮提供转动力使其自身转动,从而实现板料的传送,不同厚度的板料都能自动适应,如有变形板料最底部由于变形而低于下一道工序所处的高度时,浮动式主动下辊轮会将板料略微抬起到与下一道工序所处高度相同,继而将板料传送往下一道工序,通过该传送装置,解决了在板料的传送中不同规格或微变形的板料的自适应问题,并能够实现低能耗低噪声的板料传送。
文档编号B65G13/00GK202542317SQ20122008111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6日
发明者费亚军, 黄文进 申请人:昆山巨林科教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