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型高效杀菌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442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循环型高效杀菌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食品用杀菌装置,具体为一种循环型高效杀菌锅。
背景技术
小包装食品在包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杀菌操作后才可封装在外包装袋内,以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现有的杀菌装置包括有杀菌锅,通过加热水来达到杀菌目的,而现有的杀菌锅在对锅内的水进行加热时,杀菌锅内的水煮沸后,其温度分布不均匀,即靠近加热装置的部分水温较高,远离加热装置的部分水温较低,其温度差比较大,因此影响小包装食品的杀菌效果。说明书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型高效杀菌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杀菌锅在进行加热时,杀菌锅内的水煮沸后,其温度分布不均匀,即靠近加热装置的部分水温较高,远离加热装置的部分水温较低,其温度差比较大,因此影响小包装食品杀菌效果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循环型高效杀菌锅,包括有锅体,所述锅体底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锅体侧壁设有隔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内沿内壁分别设有上、下进水管组件,所述上、下进水管组件的各自一端均由锅体中端向外延伸出锅体侧壁并通过循环水泵连通,所述上、下进水管组件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位于锅体上、下端的弧形管,所述弧形管上分布有数个开口。所述的一种循环型高效杀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开口端铰接有锅盖。所述的一种循环型高效杀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管的数个开口上均设有滤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在锅体内设置上、下进水管组件的设计,可通过水泵使锅体内的水上、下循环流动,进而使锅体的水在煮沸后水温分布均匀,有效地缓解了锅体内存在水体温差的现象,避免出现杀菌死角,提高了杀菌效果,保证了食品的卫生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循环型高效杀菌锅,包括有锅体1,锅体I底部设有加热装置2,锅体I侧壁设有隔热层3,锅体I内沿内壁分别设有上、下进水管组件4、5,上、下进水管组件4、5的各自一端均由锅体I中端向外延伸出锅体I侧壁并通过循环水泵6连通,上、下进水管组件4、5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位于锅体I上、下端的弧形管7,弧形管7上分布有数个开Π 8。 锅体I的开口端铰接有锅盖9,弧形管7的数个开口 8上均设有滤网。
权利要求1.一种循环型高效杀菌锅,包括有锅体,所述锅体底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锅体侧壁设有隔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内沿内壁分别设有上、下进水管组件,所述上、下进水管组件的各自一端均由锅体中端向外延伸出锅体侧壁并通过循环水泵连通,所述上、下进水管组件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位于锅体上、下端的弧形管,所述弧形管上分布有数个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型高效杀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开口端铰接有锅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型高效杀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管的数个开口上均设有滤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型高效杀菌锅,包括有锅体,锅体底部设有加热装置,锅体侧壁设有隔热层,锅体内沿内壁分别设有上、下进水管组件,上、下进水管组件的各自一端均由锅体中端向外延伸出锅体侧壁并通过循环水泵连通,上、下进水管组件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位于锅体上、下端的弧形管,弧形管上分布有数个开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在锅体内设置上、下进水管组件的设计,可通过水泵使锅体内的水上、下循环流动,进而使锅体的水在煮沸后水温分布均匀,有效地缓解了锅体内存在水体温差的现象,避免出现杀菌死角,提高了杀菌效果,保证了食品的卫生安全。
文档编号B65B55/06GK202828210SQ20122043111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
发明者彭程, 陈宝军, 孟玲琳 申请人:安徽省中康源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