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薄片束进行订钉处理的薄片后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418895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薄片束进行订钉处理的薄片后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薄片束进行后处理的薄片后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对薄片束进行订钉处理的薄片后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在薄片上进行图像形成(打印)之后,使两个以上的薄片成束,并在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对薄片束的端部进行订钉(staple/stitch)。此外,可以进行所谓的骑马钉订钉,其中,在薄片束沿输送方向的中央部位对该薄片束进行订钉,然后在订钉部位将薄片束对折。同样,可以进行所谓的平钉订钉,其中,对薄片束的端部进行订钉。为了进行这种订钉处理,使用所谓的薄片后处理设备。在上述订钉处理中,订书机驱动金属订书钉穿过薄片束来对薄片束进行订钉。然而,可能会存在由于某些原因而订书钉没有被驱动穿过薄片束的情况。当从薄片后处理设备排出订书钉没有被驱动穿过的薄片束时,用户需要手动地对薄片束进行订钉。结果,后处理效率明显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例如,将金属传感器(订书钉有无传感器)设置在薄片输送路径上,以使得金属传感器检测订书钉是否被驱动穿过了薄片束(参见日本特开2005-263441)。然而,根据日本特开2005-263441,仅检测薄片束中是否存在订书钉,而没有考虑如何使得在订钉处理之后的订书钉精确地位于预定订钉位置。特别地,当用户在例如更换订书钉时操作订书机的情况下,可能会略微地改变订书机的位置。结果,骑马钉订钉中折叠的位置和订书钉的位置可能会未对准,并且装订后的书可能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进行订钉处理时防止订钉位置和折叠位置未对准的薄片后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因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薄片后处理设备,用于对多个薄片进行订钉处理,包括:薄片堆叠单元,用于堆叠所述多个薄片作为薄片束;薄片订钉单元,用于在进行所述订钉处理的订钉处理位置处,使用装订针来对堆叠在所述薄片堆叠单元上的薄片束进行订钉;折叠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订钉处理之后进行用于在所述装订针的位置处折叠薄片束的折叠处理;装订针检测单元,其设置在所述订钉处理位置和进行所述折叠处理的折叠处理位置之间的预定位置处,并且用于检测所述装订针;薄片束移动单元,用于将薄片束从所述订钉处理位置移动到所述折叠处理位置;以及校正单元,用于基于在所述薄片订钉单元进行所述订钉处理之后且在所述装订针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装订针之前的薄片束的移动距离,校正针对后续薄片束的所述订钉处理时的薄片束相对于所述薄片订钉单元的位置。
因此,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薄片后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薄片后处理设备具有用于堆叠多个薄片作为薄片束的薄片堆叠单元,并且用于对薄片束进行订钉处理,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薄片订钉步骤,用于驱动订书机,以在进行所述订钉处理的订钉处理位置处、使用装订针来对堆叠在所述薄片堆叠单元上的薄片束进行订钉;折叠处理步骤,用于在所述订钉处理之后进行用于在所述装订针的位置处折叠薄片束的折叠处理;移动步骤,用于在所述订钉处理之后将薄片束从所述订钉处理位置移动到所述折叠处理位置;装订针检测步骤,用于在所述移动步骤中的移动过程中,使用设置在所述订钉处理位置和进行所述折叠处理的折叠处理位置之间的预定位置处的装订针传感器来检测所述装订针;以及校正步骤,用于基于在所述订钉处理之后且在所述装订针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装订针之前的薄片束的移动距离,校正针对后续薄片束的所述订钉处理时的薄片束相对于所述订书机的位置。根据本发明,在进行订钉处理时,能够可靠地防止订钉位置和折叠位置未对准。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图1是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薄片后处理设备的典型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图2是详细示出图1所示的薄片后处理设备(骑马钉订钉设备)的配置的图。图3A 3C是用于说明图2所 示的订书钉传感器的图,其中,图3A示出订书钉传感器的配置;图3B示出检测到无订书钉的状态;以及图3C示出检测到有订书钉的状态。图4A和4B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订书钉传感器的电路配置的图,其中,图4A是订书钉传感器的电路配置的框图,以及图4B是用于说明如何检测订书钉的图。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典型控制系统的框图。图6A和6B是用于说明图5所示的薄片后处理设备控制器所进行的薄片后处理的流程图。图7是用于说明当通过图5所示的止动器电动机的操作来将薄片束移动预定距离时的位置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来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薄片后处理设备。图1是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薄片后处理设备的典型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图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具有图像形成设备主体600和薄片后处理设备500。在图中所示示例中,图像形成设备主体600进行单色或彩色图像形成。薄片后处理设备500连接至图像形成设备主体600。这里,作为典型薄片后处理设备500的骑马钉订钉设备连接至图像形成设备主体600。在图像形成设备主体600在薄片上进行图像形成之后,将薄片输送至骑马钉订钉设备500并在那里进行骑马钉订钉。应当注意的是,在骑马钉订钉设备500没有连接至图像形成设备主体600的情况下,形成有图像的薄片从设备的排出口排出。可以将骑马钉订钉设备500作为薄片排出设备来集成至图像形成设备主体600。图像形成设备主体600具有用于进行各种输入并配置各种设置的操作单元601。这里,将用户面对操作单元601的屏幕的位置称为前侧,并且将背侧称为后侧。图像形成设备主体600具有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安装有黄色(Y)感光鼓914a、品红色(M)感光鼓914b、青色(C)感光鼓914c、以及黑色⑷感光鼓914d。将包括有Y调色剂图像、M调色剂图像、C调色剂图像和K调色剂图像的四色调色剂图像顺次分别从Y感光鼓914a、M感光鼓914b、C感光鼓914c和K感光鼓914d转印至从盒909a或90%供给的薄片(记录薄片)上。即,在薄片上形成彩色调色剂图像。将形成有彩色调色剂图像的薄片输送至定影单元,并且通过压力辊904a和定影辊904b来将彩色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薄片上。在单面图像形成模式(单面打印模式)中,薄片在定影之后被排出辊对907从图像形成设备主体600排出。另一方面,在双面 图像形成模式(双面打印模式)中,薄片在定影之后被输送至反转棍905。当输送方向上的薄片末端经过了反转挡板单元(未示出)时,反转棍905相反地转动。结果,通过双面输送辊906a 906f在输送路径上输送薄片以再次到达图像形成单元。然后,在薄片的背面上形成彩色调色剂图像。此后,将薄片输送至定影单元,并且在那里将彩色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薄片上。然后,通过排出辊对907将薄片从图像形成设备主体600排出。图2是详细示出图1所示的骑马钉订钉设备500的配置的图。参考图1和图2,骑马钉订钉设备500具有平钉订钉单元700和骑马钉订钉单元800。当要进行后处理(例如,装订)时,将薄片S从图像形成设备主体600输送至骑马钉订钉设备500。在骑马钉订钉设备500中,将薄片S传送至入口辊对502。在这种情况下,入口传感器501对薄片S的传送时刻进行检测。当输送薄片S通过输送路径503时,薄片端部传感器504检测与薄片输送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薄片S的端部位置。当输送薄片S时,薄片端部传感器504检测相对于输送中心位置在宽度方向上的误差。在检测宽度方向上的误差之后,将薄片S输送至移位单元508。移位单元508具有移位辊对505和506。当通过移位辊对505和506来输送薄片S时,移位单元508根据薄片端部传感器504的检测结果来向前侧或后侧移动,以在宽度方向上移位薄片S。此后,通过输送辊510来输送薄片S以达到缓冲辊对515。当要将薄片S排出至上排出托盘536时,由诸如螺线管等的驱动部件(未示出)来驱动上路径切换构件518,以将薄片S引导至上路径输送路径517。然后通过上薄片排出辊对520将薄片S排出至上排出托盘536。当没有将薄片S排出至上排出托盘536上时,通过上路径切换构件518将薄片S引导至束输送路径521。然后通过缓冲辊对522和束输送辊对524来输送薄片S。当要对薄片S进行骑马订(骑马钉订钉)处理时,通过诸如螺线管等的驱动部件(未示出)来使骑马订路径切换构件525移动。结果,将薄片S输送至骑马订路径533。通过骑马订入口辊对801将薄片S引导至骑马钉订钉单元800,并对薄片S进行骑马钉订钉处理(骑马订处理)。当要将薄片S排出到下排出托盘537时,通过骑马订路径切换构件525将薄片S输送至下路径526。此后,通过下排出辊对528将薄片S排出至处理托盘(薄片堆叠单元或薄片堆叠部件)538。将多个薄片S堆叠在所述处理托盘538上,并通过订书机532在处理托盘538上对薄片束进行订钉处理。然后排出辊对530将薄片束排出至下排出托盘537。接着,将说明图1所示的骑马钉订钉单元800。当将薄片S输送至骑马钉订钉单元800时,薄片S首先通过骑马订入口辊对801。然后,由螺线管驱动的切换构件802根据薄片S的大小来为薄片S选择引入口,然后薄片S被引入至壳体引导件803中。壳体引导件803是倾斜的,以使得薄片S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低于上游侧。由表面光滑的滑辊804对引入壳体引导件803中的薄片S进行输送。由骑马钉订钉入口辊电动机(未示出)驱动骑马订入口辊对801和滑辊804,并根据骑马钉订钉入口传感器(未示出)的检测结果来对骑马订入口 辊对801和滑辊804进行控制。输送薄片S直至其端部(输送方向上的较低端)抵接预先根据薄片大小(输送方向上薄片S的长度)而移动至预定位置的端部止动器805。根据止动器传感器S2(参见图5)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端部止动器805,端部止动器805能够沿着壳体引导件803的薄片引导面在薄片输送方向上移动。止动器电动机(未示出)使得端部止动器805在薄片S的输送方向上移动。端部止动器805具有从壳体弓I导件803突起的抑制面805a,并且抑制面805a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对输送至壳体引导件803的薄片S的端部进行接收和保持。通过上述方式,将薄片S堆叠为壳体引导件803中的薄片束。订书机820布置在沿着壳体引导件803的部分路径上。订书机820用作订钉单元,其对容纳于壳体引导件803中的薄片束的在输送方向上的中央部位进行订钉。订书机820具有驱动器820a和砧820b,驱动器820a和砧820b被布置为彼此相对并且将壳体引导件803夹在中间。驱动器820a向薄片束射出订书钉,并且砧820b使射出的订书钉弯曲。在订书机820的下游处布置用于检测薄片束中订书钉(装订针)的订书钉传感器(订书钉检测单元或订书钉传感器)S9。应当注意的是,后面将说明订书机传感器S9。折叠辊对810a和810b以及突出构件830被布置为彼此相对并且将壳体引导件803夹在中间。折叠辊对810a和810b以及突出构件830用于对容纳于壳体引导件803中的薄片束在输送方向上的中央部位处(即,订钉位置处)进行对折。突出构件830位于从壳体引导件803退避的原始位置(HP)。当在中央部位对折薄片束时,突出电动机(未示出)使得突出构件830向容纳于壳体引导件803中的薄片束的在输送方向上的中央部位突出。结果,在将薄片束压入折叠辊对810a和810b之间的夹持部的情况下,突出构件830在中央部位处将薄片束对折。S卩,突出构件830以及折叠辊对810a和810b用作薄片折
叠单元。应当注意,由突出传感器(未示出)来检测HP,并且由用于检测突出电动机的转动量的突出编码器传感器来检测突出量。当要在中央部位对薄片束进行折叠时,降低端部止动器805以将薄片束向图中的下方移动,以使突出构件830可以抵接在薄片束的中央部位上。通过第一折叠输送棍对811a和811b以及第二折叠输送棍对812a和812b来输送折叠后的薄片束直至薄片束的前端部达到按压单元860。当前端部到达按压单元860时,薄片束停止。
在使得按压辊对861来按压已停止输送的折叠后的薄片束(书)的脊的情况下,按压单元860将按压辊对861沿着书中的折叠处移动。因而,按压单元860在折叠处进行折叠加强处理。在按压单元860进行折叠加强处理之后,向下游方向输送书,并将书排出至折叠束排出托盘842 (排出单元)。在折叠束排出托盘842中,排出托盘电动机(未不出)转动地移动托盘表面上的输送器。从排出托盘传感器S7的接通至断开期间所排出的薄片束顺次地向下游方向移动,并对其进行堆叠。应当注意的是,排出托盘传感器S7在检测到薄片束时接通。应当注意的是,当订书钉传感器S9的检测结果表示无订书钉时,即使排出托盘传感器S7从ON(接通)状态改变至OFF(断开)状态之后,也如下所述地继续排出薄片束一会,从而可以容易地将该薄片束与下一薄片束区分开来。图3A 3C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订书钉传感器S9。图3A示出订书钉传感器S9的配置;图3B示出检测到无订书钉的状态;图3C示出检测到有订书钉的状态。参考图3A,订书钉传感器S9具有永磁体202和磁阻元件203。磁阻元件203检测来自永磁体202的磁通量B。即,当磁性物质沿着订书钉传感器S9的检测面通过时,磁阻元件203检测磁通量密度的变化。磁阻元件203具有下述特性:磁阻值随着通过磁阻元件203的磁通量B的增加而增加,并且磁阻值随着通过磁阻元件203的磁通量B的减少而减少。如下所述,订书钉传感器S9将磁阻元件203的磁阻值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放大电路来放大该电信号以获得输出,并根据该输出来检测订书钉的有无。如图3B所示,假设当前订书钉St位于远离订书钉传感器S9的位置,则通过磁阻元件203的磁通量B的数量保持相对少。因而,磁阻元件203的磁阻值小。另一方面,当订书钉St位于订书钉传感器S9的检测面上方时,通过磁阻元件203的磁通量B的数量多。因此,磁阻元件203的磁阻值大。因而,可以基于磁阻元件203的磁阻值的改变(差)来检测订书钉St的有无。图4A和4B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订书钉传感器S9的电路配置的图。图4A是框图,并且图4B是用于说明如何检测订书钉的图。参考图4A和4B,订书钉传感器S9具有检测电路201a、放大电路201b、以及比较电路201c。如上所述,磁阻元件203的磁阻值根据订书钉St的位置而变化。例如,检测电路201a将预定电压施加至磁阻元件203并且将响应于磁阻值变化的电流值输出为电信号(模拟信号)。放大电路201b通过利用预定增益将从检测电路201a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放大信号。比较电路201c将放大信号的水平与预定阈值水平进行比较,并且判断放大信号的水平是否大于阈值水平。当放大信号的水平大于阈值水平时,比较电路201c输出高(H)水平信号,并且当放大信号的水平等于或小于阈值水平时,比较电路201c输出低(L)水平信号。下述的薄片后处理设备控制器根据H水平信号(例如,+5V)和L水平信号(例如,0V)之间的差来判断订书钉St的有无。应当注意的是,尽管在上述示例中将磁体类型的金属传感器用作订书钉传感器S9,但是还可以将用于通过通电而检测订书钉的传感器用作订书钉传感器S9。此外,可以将电容传感器用作订书钉传感器S9,并且还可以将杆与薄片表面进行接触,并可以根据薄片表面的凹凸来判断订书钉的有无。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典型控制系统的框图。参考图5,图像形成设备控制器660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主体600内。薄片后处理设备控制器650安装在例如薄片后处理设备(骑马钉订钉设备)500中,并与图像形成设备控制器660进行通信以交换数据。薄片后·处理设备控制器650具有CPU653、R0M652和RAM651。CPU653通过基于来自图像形成设备控制器660的指示而执行储存在R0M652中的各种程序,来对薄片后处理设备500进行控制。RAM651用作例如CPU653的工作区域。如图所示,与薄片后处理设备控制器650相连接的有入口辊电动机Ml、止动器电动机M2、突出电动机M3、折叠输送电动机M4、排出托盘电动机M7、入口传感器S1、止动器传感器S2、突出传感器S3、突出编码·器传感器S5、排出托盘传感器S7、以及订书钉传感器S9。CPU653根据上述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对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图6A和6B是用于说明图5所示的薄片后处理设备控制器650所进行的薄片后处理的流程图。流程图中的处理由CPU653进行。应当注意的是,在以下说明中,将装订处理作为薄片后处理的示例。当开始装订处理时,CPU653对止动器电动机M2进行驱动控制以将端部止动器805移动至比与薄片大小相对应的基准位置上升了校正值S(mm)的位置(SlOl)。S卩,CPU653根据校正值(还称为校正量)S来改变薄片束堆叠的位置。应当注意的是,校正值S是在前一订钉处理中确定出的值,并且即使在薄片后处理设备断电的情况下也保持该值。应当注意的是,基准位置是端部止动器805的这样的位置:使得薄片的在薄片输送方向上的中央部位与订书机820的位置相对应。另外,如下所述,校正值(校正量)S表示薄片束的中央部位和订钉位置之间的差(偏差)。因而,通过相对于与薄片大小相对应的基准位置以订钉位置的偏差量来校正端部止动器805的位置,可以使得下一薄片束的订钉位置与薄片束的中央部位对准。当订钉位置被对准时,即,当偏差量为零时,校正值S为零。然后,CPU653对薄片后处理设备500的组件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设置数量的薄片作为薄片束堆叠在壳体引导件803中(S102)。将与薄片的设置数量(构成薄片束的薄片的数量)有关的信息从图像形成设备控制器660发送至薄片后处理设备控制器650。当完成了数量上与构成束的薄片的数量相对应的薄片的堆叠(放置)时,CPU653对订书机820进行控制以对薄片束进行订钉(S103)。然后,CPU653对止动器电动机M2进行驱动,以开始将薄片束移动至对折位置(S104)。然后,CPU653开始对提供至止动器电动机M2的驱动脉冲进行计数,以测量端部止动器805的移动距离,即,薄片束的移动距离
(5105)。然后,CPU653确认在薄片束的移动过程中,订书钉传感器S9是否检测出订书钉
(5106)。当没有检测出订书钉时(步骤S106中为“否”),CPU653通过对驱动脉冲进行计数来确认薄片束的移动距离是否达到预定移动距离(例如,(L+M)mm) (S107)。图7是用于说明在通过图5所示的止动器电动机M2的操作来将薄片束移动预定距离的情况下的位置关系的图。参考图7,“L”表示从订钉位置到订书钉传感器S9的作为基准的距离(基准距离)。“M”表示从订书钉传感器S9到突出构件830抵接薄片束的折叠位置(折叠处理位置)的距离。当薄片束的移动距离没有达到预定移动距离时(步骤S107中为“否”),CPU653返回步骤S107中的处理,在步骤S107中,CPU653确认订书钉(订钉订书钉)的有无。这样,CPU653确认订书钉的有无直至薄片束的移动距离达到预定移动距离。当直至薄片束的移动距离达到预定移动距离、也没有检测出有订书钉时(步骤S107中为“是”),CPU653判断为没有成功进行订钉,并将异常通知给图像形成设备控制器660(S108)。结果,图像形成设备控制器660将异常通知显示在操作单元601上。然后,响应于达到了预定移动距离的薄片束的移动距离,CPU653停止止动器电动机M2(S109)。此时,薄片束的订钉位置移位至折叠位置·。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在步骤S108中提供了异常通知,也继续进行装订处理。当在薄片束的移动距离达到了预定移动距离·之前检测出有订书钉时(步骤S106中为“是”),CPU653获得止动器电动机M2的驱动脉冲的计数(SllO)。然后,根据驱动脉冲的计数,CPU653获得端部止动器805的移动距离,即,薄片束的移动距离作为测量距离A。测量距离A表示从进行订钉的实际订钉位置到订书钉传感器S9的距离。当订书机820与基准位置对准时,测量距离A等于基准距离L。然而,当订书机820与基准位置未对准时,测量距离A不等于基准距离L。接着,CPU653根据上述基准距离L和测量距离A来获得上述的偏差量(S卩,校正量S)。这里,CPU653通过使用下述等式来获得校正量S,即,订书钉的偏差量:校正量(偏差)S=基准距离L-测量距离A (Slll)。应当注意的是,校正量S存储在例如RAM651中并且用于装订后续薄片束。然后,CPU653确认从订书钉传感器S9检测到订书钉起,薄片束是否移动了预先规定的距离(M mm)(S112)。当薄片束没有移动预先规定的距离时(步骤S112中的“否”),CPU653待机。另一方面,当薄片束移动了预先规定的距离时(步骤3112中的“是”),0 服53进行步骤S109中的处理,在步骤S109中,CPU653停止止动器电动机M2。然后,以上述方式,CPU653进行将薄片束对折的对折操作(S113)。即使是在没有检测出订书钉的情况下,也进行对折操作。此外,CPU653进行加强折叠的折叠加强操作(S114),并开始排出薄片束(S115)。当开始排出薄片束时,CPU653确认排出托盘传感器S7是否从ON状态改变至OFF状态(S116)。在排出托盘传感器S7没有从ON状态改变至OFF状态的情况下(S116中为“否”),CPU653 待机。当排出托盘传感器S7改变为OFF状态时(S116中为“是”),CPU653确认是否提供了异常通知(即,无订书钉)或者校正量S变为大于预定量(预定值)(S117)。当校正量S变得大于预定量时,CPU653判断为出现订钉位置偏差(装订针位置偏差)。在没有提供异常通知并且订钉位置没有未对准(即,校正量S等于或小于预定量)的情况下(步骤S117中为“否”),CPU653在该确认时停止排出电动机M7 (停止排出操作:S118)。然后,CPU653判断是否存在后续(下一)薄片(S120)。当不存在下一薄片时(S120中为“否”),CPU653停止装订处理。另一方面,当存在下一薄片时,CPU653返回至步骤SlOl的处理。
在提供了异常通知或者订钉位置出现了未对准的情况下(步骤S117中为“是”),CPU653判断是否将排出托盘电动机M7驱动了与预定距离相对应的预定时间段,从而可以容易地将该薄片束(即,书)与正常薄片束区分开(S119)。当没有将排出托盘电动机M7驱动预定时间段时(步骤S119中为“否” ),CPU653待机。当将排出托盘电动机M7驱动了预定时间段时(步骤S119中为“是”),CPU653进行步骤S118中的处理,在步骤S118中,CPU653停止排出托盘电动机M7。因而,当无订书钉时或者当订钉位置未对准时,增加薄片束在托盘上的排出距离,以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地找到异常薄片束。如上所述,当在折叠位置处停止薄片束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薄片后处理设备根据订书钉传感器对订书钉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停止位置。因此,可以高精度地对准订钉位
置和折叠位置。此外,由于根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薄片后处理设备通过测量订书钉相对于薄片束中央部位的偏差量来获得校正量,并且在装订下一薄片束时,使用该校正量来控制端部止动器805的停止位置,因此可以提高驱动订书钉穿过薄片束的中央部位的精确度。在上述实施例中,即使没有检测到订书钉,只要存在下一薄片束,也继续进行处理。然而,当没有检测到订书钉时,CPU653可以向图像形成设备控制器660通知暂时停止新图像形成的指示以暂停装订处理。从上述说明可知,在图2和图5所示的示例中,端部止动器805、止动器电动机M2、以及CPU653用作薄片束移动单元。CPU653还用作测量单元和校正值计算单元。此外,CPU653用作停止单元、异常通知单元和排出控制单元。CPU653和排出托盘电动机M7用作排出输送单元。其它实施例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者CPU或MPU等装置)和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各方面,其中,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来进行上述方法的各步骤。由于该原因,例如经由网络或者通过用作存储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将该程序提供给计算机。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I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018341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薄片后处理设备,用于对多个薄片进行订钉处理,包括: 薄片堆叠单元,用于堆叠所述多个薄片作为薄片束; 薄片订钉单元,用于在进行所述订钉处理的订钉处理位置处,使用装订针来对堆叠在所述薄片堆叠单元上的薄片束进行订钉; 折叠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订钉处理之后进行用于在所述装订针的位置处折叠薄片束的折置处理; 装订针检测单元,其设置在所述订钉处理位置和进行所述折叠处理的折叠处理位置之间的预定位置处,并且用于检测所述装订针; 薄片束移动单元,用于将薄片束从所述订钉处理位置移动到所述折叠处理位置;以及校正单元,用于基于在所述薄片订钉单元进行所述订钉处理之后且在所述装订针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装订针之前的薄片束的移动距离,校正针对后续薄片束的所述订钉处理时的薄片束相对于所述薄片订钉单元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后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校正单元基于所述移动距离和基准距离之间的差来校正薄片束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后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基准距离是所述薄片订钉单元的基准位置和所述装订针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后处理设备,其中,还包括异常通知单元,所述异常通知单元用于在所述差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提供订钉位置出现偏差的通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后处理设备,其中,还包括异常通知单元,所述异常通知单元用于在直到所述薄片束移动单元将薄片束从所述订钉处理位置移动到所述折叠处理位置为止、所述装订针检测单元也没有检测到所述装订针的情况下提供异常通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后处理设备,其中,还包括: 排出输送单元,用于在进行所述折叠处理之后将薄片束输送至排出单元;以及排出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差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将所述排出输送单元驱动比所述差等于或小于所述预定值的情况长预定时间段的时间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后处理设备,其中,还包括: 排出输送单元,用于在进行所述折叠处理之后将薄片束输送至排出单元;以及排出控制单元,用于在直到所述薄片束移动单元将薄片束从所述订钉处理位置移动到所述折叠处理位置为止、所述装订针检测单元也没有检测到所述装订针的情况下,将所述排出输送单元驱动比所述装订针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装订针的情况长预定时间段的时间段。
8.一种用于薄片后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薄片后处理设备具有用于堆叠多个薄片作为薄片束的薄片堆叠单元,并且用于对薄片束进行订钉处理,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薄片订钉步骤,用于驱动订书机,以在进行所述订钉处理的订钉处理位置处、使用装订针来对堆叠在所述薄片堆叠单元上的薄片束进行订钉; 折叠处理步骤,用于在所述订钉处理之后进行用于在所述装订针的位置处折叠薄片束的折置处理; 移动步骤,用于在所述订钉处理之后将薄片束从所述订钉处理位置移动到所述折叠处理位置;装订针检测步骤,用于在所述移动步骤中的移动过程中,使用设置在所述订钉处理位置和进行所述折叠处理的折叠处理位置之间的预定位置处的装订针传感器来检测所述装订针;以及 校正步骤,用于基于在所述订钉处理之后且在所述装订针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装订针之前的薄片束的移动距离,校正针对后续薄片束的所述订钉处理时的薄片束相对于所述订书机的位 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片后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薄片后处理设备能够在进行订钉处理时防止订钉位置和折叠位置未对准。通过订书机在订钉位置处使用订书钉来对堆叠在壳体引导件中的薄片束进行订钉。在订钉之后在订钉位置处折叠薄片束。在订钉之后,将薄片束从订钉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在移动期间,使用布置在订钉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的预定位置处的订书钉传感器来检测订书钉。基于在订钉处理之后、检测到订书钉之前的薄片束的移动距离,校正订钉后续薄片束时的薄片束相对于订书机的位置。
文档编号B65H37/04GK103224163SQ2013100386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31日
发明者加藤仁志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