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188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涉及一种用于高空重载情况下的轨道运动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在高空重载的情形下能够实现平稳运行的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本发明包括一级底座(1)、设置在一级底座上的二级底座(17)及设置在二级底座上的小车(18),一级底座为框架结构,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一级承重梁(2)及连接两个一级承重梁的两个一级主梁(3),二级底座为框架结构,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二级主梁(19)及分别位于二级主梁端头处的两根二级端梁(20),小车(18)为框架结构,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三级承重梁(33)及分别位于三级承重梁端头处的两根三级端梁(34)。
【专利说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运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高空重载情况下的轨道运动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在高空重载的情况下,即在地面上固定两个竖直支架,在两个竖直支架间固定有一水平支架,所述水平支架上设有平行布置的两个第二轨道梁,现有技术中的轨道运动装置很难实现在第二轨道梁上进行快速且平稳的运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高空重载的情形下能够实现平稳运行的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
[0004]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包括一级底座、设置在一级底座上的二级底座及设置在二级底座上的小车;
[0005]所述一级底座为框架结构,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一级承重梁及连接两个一级承重梁的两个一级主梁,所述每根一级承重梁下方固定设有至少一套第一驱动装置和至少一个驱动车轮,每根一级承重梁的下方还固定设有至少一个第一从动车轮,所有驱动车轮的内外侧面中至少一个相同侧面上设有垂直于驱动车轮外圆周面的轮缘,所述每根一级承重梁的上方固定设有与一级承重梁同向的第一条形支座,第一条形支座的顶部固定设有与第一条形支座同向的第一轨道梁,第一条形支座的外侧面上固定设有一根与第一轨道梁同向的第一齿条;
[0006]所述二级底座为框架结构,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二级主梁及分别位于二级主梁端头处的两根二级端梁,所述每根二级端梁上设有至少一套第二驱动装置,每根二级端梁下方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二从动车轮;
[0007]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二级端梁上方的电机和减速机以及设置在二级端梁下方的支座和轮支架,所述支座包括上下两半部,上下两半部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支座下半部通过滑块和滑轨与轮支架连在一起,即支座下半部的底端设有滑块,轮支架的顶端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布置方向与二级端梁相垂直,所述轮支架的外侧设有驱动轴,内侧设有背轮轴,所述驱动轴和背轮轴分别以可绕自身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轮支架上,驱动轴的下端设有驱动齿轮,背轮轴的下端设有背轮,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半联轴器与万向轴的上端相连, 万向轴的下端通过半联轴器与驱动轴的上端相连;
[0008]所述二级主梁的上方固定设有一与二级主梁同向的第二条形支座,第二条形支座的顶部固定设有一与第二条形支座同向的二级轨道梁,第二条形支座的外侧面上固定设有一根与第二条形支座同向的第二齿条;
[0009]所述小车为框架结构,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三级承重梁及分别位于三级承重梁端头处的两根三级端梁,所述每根三级承重梁上设有至少一套第三驱动装置,每根三级承重梁下方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三从动车轮;
[0010]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相同,其包括设置在三级承重梁上方的电机和减速机以及设置在三级承重梁下方的支座和轮支架,所述支座包括上下两半部,上下两半部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支座下半部通过滑块和滑轨与轮支架连在一起,即支座下半部的底端设有滑块,轮支架的顶端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布置方向与三级承重梁相垂直,所述轮支架的外侧设有驱动轴,内侧设有背轮轴,所述驱动轴和背轮轴分别以可绕自身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轮支架上,驱动轴的下端设有驱动齿轮,背轮轴的下端设有背轮,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半联轴器与万向轴的上端相连,万向轴的下端通过半联轴器与驱动轴的上端相连;
[0011]所述二级底座的两根二级端梁下方的第二从动车轮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轨道梁上,两根二级端梁下方的驱动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条形支座上的第一齿条相啮合,两根二级端梁下方的背轮分别与两个第一条形支座的内侧壁相贴紧;
[0012]所述小车的两根三级承重梁下方的第三从动车轮分别位于两个二级轨道梁上,两根三级承重梁下方的驱动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条形支座上的第二齿条相啮合,两根三级承重梁下方的背轮分别与两个第二条形支座的内侧壁相贴紧。
[0013]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其中所述每根一级承重梁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水平轮组,所述水平轮组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轴和两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轮,每个轴的上端固定在一级承重梁的下方,所述两个水平轮分别以可绕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两个轴的下端,两个水平轮分别位于第二轨道梁的两侧且其中心连线与第二轨道梁相垂直,所述两个水平轮的外圆周面分别与第二轨道梁的左右侧面的上方位置相贴紧,两个水平轮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0014]所述每根二级端梁的下方也设有至少一个水平轮组,所述水平轮组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轴和两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轮,每个轴的上端固定在二级端梁的下方,所述两个水平轮分别以可绕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两个轴的下端,两个水平轮分别位于第一轨道梁的两侧且其中心连线与第一轨道梁相垂直,所述两个水平轮的外圆周面分别与第一轨道梁的左右侧面的上方位置相贴紧,两个水平轮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0015]所述每根三级承重梁的下方还设有至少一个水平轮组,所述水平轮组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轴和两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轮,每个轴的上端固定在三级承重梁的下方,所述两个水平轮分别以可绕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两个轴的下端,两个水平轮分别位于二级轨道梁的两侧且其中心连线与二级轨道梁相垂直,所述两个水平轮的外圆周面分别与二级轨道梁的左右侧面的上方位置相贴紧,两个水平轮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0016]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其中所述每根一级承重梁的两端处分别固定有一个挡轨器,第一轨道梁位于两个挡轨器之间,所述挡轨器包括挡板和两块支板,两块支板固定在一级承重梁上且都与一级承重梁平行,挡板固定在两块支板的靠近第一轨道梁的侧面上,所述挡板上固定设有一垫片;
[0017]所述二级主梁的两端处也分别固定有一个挡轨器,二级轨道梁位于两个挡轨器之间,所述挡轨器包括挡板和两块支板,两块支板固定在二级主梁上且都与二级主梁平行,挡板固定在两块支板的靠近二级轨道梁的侧面上,所述挡板上固定设有一垫片。
[0018]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其中所述每根一级承重梁的下方固定设有至少一个轨道夹板,所述轨道夹板为一块下端开有槽口的板,所述第二轨道梁位于槽口内,轨道夹板的上端固定在一级承重梁的下方;
[0019]所述二级端梁下方的轮支架上也固定设有一轨道夹板,所述轨道夹板为一块下端开有槽口的板,所述第一轨道梁位于槽口内;
[0020]所述三级承重梁下方的轮支架上还固定有一轨道夹板,所述轨道夹板为一块下端开有槽口的板,所述二级轨道梁位于槽口内。
[0021]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其中所有第一从动车轮的内外侧面中至少一个相同侧面上设有垂直于第一从动车轮外圆周面的轮缘,所有第二从动车轮的内外侧面中至少一个相同侧面上设有垂直于第二从动车轮外圆周面的轮缘,所有第三从动车轮的内外侧面中至少一个相同侧面上设有垂直于第三从动车轮外圆周面的轮缘。
[0022]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其中所述一级承重梁和二级主梁的外侧都设有一平台,一级主梁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平台。
[0023]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包括一级底座、设置在一级底座上的二级底座及设置在二级底座上的小车,所述二级底座的两根二级端梁下方的第二从动车轮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轨道梁上,两根二级端梁下方的驱动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条形支座上的第一齿条相啮合,两根二级端梁下方的背轮分别与两个第一条形支座的内侧壁相贴紧;所述小车的两根三级承重梁下方的第三从动车轮分别位于两个二级轨道梁上,两根三级承重梁下方的驱动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条形支座上的第二齿条相啮合,两根三级承重梁下方的背轮分别与两个第二条形支座的内侧壁相贴紧。通过第二、三驱动装置中的支座上下两个半部的铰接和万向轴机构,能够消除二级底座及小车与轨道梁之间的倾角变形位移,实现倾斜变形的自适应调整;通过水平直线滑块和滑轨及万向轴机构,能够消除二级底座及小车与轨道梁之间的水平变形位移,实现水平变形的自适应调整;通过背轮与驱动齿轮的同步位移,保证驱动齿轮与齿条间的平稳有效啮合,实现二级底座及小车在高速运动状态下的驱动扭矩的平稳输送。所以说本发明能够实现在高空重载的情况下平稳地运行。
[0024]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中一级承重梁、二级端梁及三级承重梁的下方都设有至少一个水平轮组,水平轮组中的两个水平轮将轨道梁卡在两个水平轮之间,这样当一级底座、二级底座及小车在轨道梁上就会运行得更加平稳。
[0025]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中每根一级承重梁、二级主梁的两端处都分别固定有一个挡轨器,这样当二级底座在第一轨道梁上运动及小车在二级轨道梁上运动时,二级底座及小车就不会冲出轨道,而被挡轨器阻挡在轨道梁上,更加安全。
[0026]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中每根一级承重梁的下方固定设有至少一个轨道夹板,二级端梁及三级承重梁下方的轮支架上都设有一轨道夹板,由于轨道夹板对轨道梁的夹持作用,一级底座、二级底座及小车在运行过程中就不会剧烈摆动,从而运行得更加平稳。
[0027]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中第一、第二、第三从动车轮的内外侧面中至少一个相同侧面上设有垂直于车轮外圆周面的轮缘,这样能够使一级底座、二级底座及小车运行得更加平稳。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中一级底座的立体图;
[0030]图2为图1中①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3为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中一级底座的俯视图;
[0032]图4为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中一级底座的主视图;
[0033]图5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0034]图6为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0035]图7为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中水平轮组的结构图;
[0036]图8为图4中②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7]图9为沿图8中C-C线的剖视图;
[0038]图10为图4中③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9]图11为沿图10中D-D线的剖视图;
[0040]图12为图4中④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1]图13为图4中④处的局部放大图的右视图;
[0042]图14为图5中⑤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3]图15为图4中⑥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4]图16为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中二级底座的立体图;
[0045]图17为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中二级底座的俯视图;
[0046]图18为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中二级底座的主视图;
[0047]图19为图18中⑦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8]图20为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中二级底座的左视图;
[0049]图21为沿图17中E-E线的剖视图;
[0050]图22为沿图17中F-F线的剖视图;
[0051]图23为沿图17中G-G线的剖视图;
[0052]图24为图23的右视图;
[0053]图25为图20中⑧处的局部放大图;
[0054]图26为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中小车的俯视图;
[0055]图27为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中小车的主视图;
[0056]图28为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中小车的左视图;
[0057]图29为图26中⑨处的局部放大图;
[0058]图30为图28中⑩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包括一级底座1、设置在一级底座I上的二级底座17及设置在二级底座17上的小车18。
[0060]如图1所示,并参照图2、3、4、8、9、10所示,一级底座I为框架结构,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一级承重梁2及连接两个一级承重梁2的两个一级主梁3,结合图6所示,所述一级承重梁2的外侧设有一平台4,一级主梁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平台4,结合图5、11、14所示,所述每根一级承重梁2下方固定设有5套第一驱动装置5和5个驱动车轮6,第一驱动装置5和驱动车轮6沿一级承重梁2均匀布置,每根一级承重梁2的下方还固定设有4个第一从动车轮7,第一从动车轮7沿一级承重梁2均匀布置且与驱动车轮6交错排列,所述驱动车轮6和第一从动车轮7的内侧面上都设有垂直于车轮外圆周面的轮缘8,所述每根一级承重梁2的上方固定设有一与一级承重梁2同向的第一条形支座9,第一条形支座9的顶部固定设有一与第一条形支座9同向的第一轨道梁10,第一条形支座9的外侧面上固定设有一根与第一轨道梁10同向的第一齿条11。
[0061]如图7所示,并参照图15所示,每根一级承重梁2的下方设有两个水平轮组,所述水平轮组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轴12和两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轮13,每个轴12的上端固定在一级承重梁2的下方,所述两个水平轮13分别以可绕轴12转动的方式设置在两个轴12的下端,两个水平轮13分别位于第二轨道梁14的两侧且其中心连线与第二轨道梁14相垂直,所述第二轨道梁14的横截面呈工字形,从上到下依次为轨头、轨腰及轨底,所述两个水平轮13的外圆周面分别与第二轨道梁14的轨头的左右侧面相贴紧,两个水平轮13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0062]本发明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其中所述每根一级承重梁2的两端处分别固定有一个挡轨器15,第一轨道梁10位于两个挡轨器15之间,所述挡轨器15包括挡板151和两块支板152,两块支板152固定在一级承重梁2上且都与一级承重梁2平行,挡板151固定在两块支板152的靠近第一轨道梁10的侧面上,所述挡板151上固定设有一垫片153。
[0063]如图12所示,并参照图13所示,每根一级承重梁2的下方固定设有至少一个轨道夹板16,所述轨道夹板16为一块下端开有槽口的板,所述第二轨道梁14位于槽口内,轨道夹板16的上端固定在一级承重梁2的下方。
[0064]如图16所示,并参照图17、18、19、20、21、22、25所示,所述二级底座17为框架结
构,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二级主梁19及分别位于二级主梁19端头处的两根二级端梁20,所述二级主梁19的外侧设有一平台4,所述每根二级端梁20上设有一套第二驱动装置21,每根二级端梁20下方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二从动车轮22。
[0065]结合图23、24所示,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1包括设置在二级端梁20上方的电机和减速机以及设置在二级端梁20下方的支座23和轮支架24,所述支座23包括上下两半部,上下两半部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支座23下半部通过滑块和滑轨与轮支架24连在一起,即支座23下半部的底端设有滑块,轮支架24的顶端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布置方向与二级端梁20相垂直,所述轮支架24的外侧设有驱动轴25,内侧设有背轮轴26,所述驱动轴25和背轮轴26分别以可绕自身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轮支架24上,驱动轴25的下端设有驱动齿轮27,背轮轴26的下端设有背轮28,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半联轴器与万向轴29的上端相连,万向轴29的下端通过半联轴器与驱动轴25的上端相连。
[0066]所述二级主梁19的上方固定设有一与二级主梁19同向的第二条形支座30,第二条形支座30的顶部固定设有一与第二条形支座30同向的二级轨道梁31,第二条形支座30的外侧面上固定设有一根与第二条形支座30同向的第二齿条32。
[0067]如图26所示,并参照图27、28、29、30所示,所述小车18为框架结构,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三级承重梁33及分别位于三级承重梁33端头处的两根三级端梁34,所述每根三级承重梁33上设有一套第三驱动装置35,每根三级承重梁33下方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三从动车轮36。
[0068]所述第三驱动装置35与第二驱动装置21结构相同,包括设置在三级承重梁33上方的电机和减速机以及设置在三级承重梁33下方的支座和轮支架,所述支座包括上下两半部,上下两半部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支座下半部通过滑块和滑轨与轮支架连在一起,即支座下半部的底端设有滑块,轮支架的顶端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布置方向与三级承重梁33相垂直,所述轮支架的外侧设有驱动轴,内侧设有背轮轴,所述驱动轴和背轮轴分别以可绕自身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轮支架上,驱动轴的下端设有驱动齿轮,背轮轴的下端设有背轮,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半联轴器与万向轴的上端相连,万向轴的下端通过半联轴器与驱动轴的上端相连。
[0069]所述小车18的两个三级承重梁33下方的第三从动车轮36分别位于两个二级轨道梁31上,两根三级承重梁33下方的驱动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条形支座30上的第二齿条32相啮合,两根三级承重梁33下方的背轮分别与两个第二条形支座30的内侧壁相贴紧。
[0070]所述每根二级端梁20的下方设有两个水平轮组,所述水平轮组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轴和两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轮13,每个轴的上端固定在二级端梁20的下方,所述两个水平轮13分别以可绕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两个轴的下端,两个水平轮13分别位于第一轨道梁10的两侧且其中心连线与第一轨道梁10相垂直,所述两个水平轮13的外圆周面分别与第一轨道梁10的左右侧面的上方位置相贴紧,两个水平轮13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0071]所述每根三级承重梁33的下方设有两个水平轮组,所述水平轮组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轴和两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轮13,每个轴的上端固定在三级承重梁33的下方,所述两个水平轮13分别以可绕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两个轴的下端,两个水平轮13分别位于二级轨道梁31的两侧且其中心连线与二级轨道梁31相垂直,所述两个水平轮13的外圆周面分别与二级轨道梁31的左右侧面的上方位置相贴紧,两个水平轮13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0072]所述二级主梁19的两端处分别固定有一个挡轨器15,二级轨道梁31位于两个挡轨器15之间,所述挡轨器15包括挡板和两块支板,两块支板固定在二级主梁19上且都与二级主梁19平行,挡板固定在两块支板的靠近二级轨道梁31的侧面上,所述挡板上固定设
有一垫片。
[0073]所述二级端梁20下方的轮支架24上固定设有一轨道夹板16,所述轨道夹板16为一块下端开有槽口的板,所述第一轨道梁10位于槽口内。
[0074]所述三级承重梁33下方的轮支架上固定有一轨道夹板16,所述轨道夹板16为一块下端开有槽口的板,所述二级轨道梁31位于槽口内。
[0075]所述第二从动车轮22的内侧面上设有垂直于第二从动车轮22外圆周面的轮缘,第三从动车轮36的内侧面上设有垂直于第三从动车轮36外圆周面的轮缘。
[0076]下面介绍一下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0077]本发明中的一级承重梁2下面的第一驱动装置5通过齿轮传动而带动驱动车轮6向前运动,第一从动车轮7在驱动车轮6的作用下也向前运动。由于驱动车轮6和第一从动车轮7的内侧面上设有垂直于车轮外圆周面的轮缘8,这样整个一级底座I就不会因为在运行过程中的左右摆动而脱轨。再加上设置在一级承重梁2下方的水平轮组和轨道夹板16,整个一级底座I就能平稳地运行在第二轨道梁14上。一级底座I中的一级承重梁2的上方还设有与一级承重梁2同向的第一条形支座9,第一条形支座9的顶部固定设有一与第一条形支座9同向的第一轨道梁10,第一条形支座9的外侧面上固定设有一根与第一轨道梁10同向的第一齿条11。正是基于一级底座I能够在第二轨道梁14上平稳地运行,所以就能够在一级底座I的一级承重梁2上方继续设置二级底座17,即二级底座17中的二级端梁20下方的驱动齿轮27与一级承重梁2上的第一齿条11相啮合,第二驱动装置21带动驱动齿轮27转动,从而使二级底座17能够在一级底座I上运动。而小车18又在二级底座17上运动,即小车的两根三级承重梁33下方的第三从动车轮36分别位于两个二级轨道梁31上,两根三级承重梁33下方的驱动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条形支座30上的第二齿条32相啮合,两根三级承重梁33下方的背轮分别与两个第二条形支座30的内侧壁相贴紧,并且小车18的运动方向与二级底座17的运动方向相垂直。这样,本发明就能够适用于高空重载情况下的运动,尤其能够满足航天探月地面试验的需求。
[0078]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底座(1)、设置在一级底座(1)上的二级底座(17)及设置在二级底座(17)上的小车(18); 所述一级底座(I)为框架结构,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一级承重梁(2)及连接两个一级承重梁(2)的两个一级主梁(3),所述每根一级承重梁(2)下方固定设有至少一套第一驱动装置(5)和至少一个驱动车轮(6),每根一级承重梁(2)的下方还固定设有至少一个第一从动车轮(7 ),所有驱动车轮(6 )的内外侧面中至少一个相同侧面上设有垂直于驱动车轮(6)外圆周面的轮缘,所述每根一级承重梁(2)的上方固定设有与一级承重梁(2)同向的第一条形支座(9),第一条形支座(9)的顶部固定设有与第一条形支座(9)同向的第一轨道梁(10),第一条形支座(9)的外侧面上固定设有一根与第一轨道梁(10)同向的第一齿条(11); 所述二级底座(17)为框架结构,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二级主梁(19)及分别位于二级主梁(19)端头处的两根二级端梁(20),所述每根二级端梁(20)上设有至少一套第二驱动装置(21),每根二级端梁(20)下方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二从动车轮(22);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1)包括设置在二级端梁(20)上方的电机和减速机以及设置在二级端梁(20)下方的支座(23)和轮支架(24),所述支座(23)包括上下两半部,上下两半部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支座(23)下半部通过滑块和滑轨与轮支架(24)连在一起,即支座(23)下半部的底端设有滑块,轮支架(24)的顶端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布置方向与二级端梁(20)相垂直,所述轮支架(24)的外侧设有驱动轴(25),内侧设有背轮轴(26),所述驱动轴(25)和背轮轴(26)分别以可绕自身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轮支架(24)上,驱动轴(25)的下端设有驱动齿轮(27 ),背轮轴(26 )的下端设有背轮(28 ),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半联轴器与万向轴(29)的上端相连,万向轴(29)的下端通过半联轴器与驱动轴(25)的上端相连;所述二级主梁(19)的上方固定设有一与二级主梁(19)同向的第二条形支座(30),第二条形支座(30)的顶部固定设有一与第二条形支座(30)同向的二级轨道梁(31),第二条形支座(30)的外侧面上固定设有一根与第二条形支座(30)同向的第二齿条(32); 所述小车(18)为框架结构,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三级承重梁(33)及分别位于三级承重梁(33)端头处的两根三级端梁(34),所述每根三级承重梁(33)上设有至少一套第三驱动装置(35),每根三级承重梁(33)下方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三从动车轮(36); 所述第三驱动装置(35)与第二驱动装置(21)的结构相同,其包括设置在三级承重梁(33)上方的电机和减速机以及设置在三级承重梁(33)下方的支座和轮支架,所述支座包括上下两半部,上下两半部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支座下半部通过滑块和滑轨与轮支架连在一起,即支座下半部的底端设有滑块,轮支架的顶端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布置方向与三级承重梁(33)相垂直,所述轮支架的外侧设有驱动轴,内侧设有背轮轴,所述驱动轴和背轮轴分别以可绕自身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轮支架上,驱动轴的下端设有驱动齿轮,背轮轴的下端设有背轮,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半联轴器与万向轴的上端相连,万向轴的下端通过半联轴器与驱动轴的上端相连; 所述二级底座(17)的两根二级端梁(20)下方的第二从动车轮(22)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轨道梁(10)上,两根二级端梁(20)下方的驱动齿轮(27)分别与两个第一条形支座(9)上的第一齿条(11)相啮合,两根二级端梁(20)下方的背轮(28)分别与两个第一条形支座(9)的内侧壁相贴紧;所述小车(18)的两根三级承重梁(33)下方的第三从动车轮(36)分别位于两个二级轨道梁(31)上,两根三级承重梁(33)下方的驱动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条形支座(30)上的第二齿条(32)相啮合,两根三级承重梁(33)下方的背轮分别与两个第二条形支座(30)的内侧壁相贴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一级承重梁(2)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水平轮组,所述水平轮组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轴(12)和两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轮(13),每个轴(12)的上端固定在一级承重梁(2)的下方,所述两个水平轮(13)分别以可绕轴(12)转动的方式设置在两个轴(12)的下端,两个水平轮(13)分别位于第二轨道梁(14)的两侧且其中心连线与第二轨道梁(14)相垂直,所述两个水平轮(13)的外圆周面分别与第二轨道梁(14)的左右侧面的上方位置相贴紧,两个水平轮(13)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所述每根二级端梁(20)的下方也设有至少一个水平轮组,所述水平轮组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轴和两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轮(13),每个轴的上端固定在二级端梁(20)的下方,所述两个水平轮(13)分别以可绕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两个轴的下端,两个水平轮(13)分别位于第一轨道梁(10)的两侧且其中心连线与第一轨道梁(10)相垂直,所述两个水平轮(13)的 外圆周面分别与第一轨道梁(10)的左右侧面的上方位置相贴紧,两个水平轮(13)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所述每根三级承重梁(33)的下方还设有至少一个水平轮组,所述水平轮组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轴和两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轮(13),每个轴的上端固定在三级承重梁(33)的下方,所述两个水平轮(13)分别以可绕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两个轴的下端,两个水平轮(13)分别位于二级轨道梁(31)的两侧且其中心连线与二级轨道梁(31)相垂直,所述两个水平轮(13)的外圆周面分别与二级轨道梁(31)的左右侧面的上方位置相贴紧,两个水平轮(13)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一级承重梁(2)的两端处分别固定有一个挡轨器(15),第一轨道梁(10)位于两个挡轨器(15)之间,所述挡轨器(15)包括挡板(151)和两块支板(152),两块支板(152)固定在一级承重梁(2)上且都与一级承重梁(2)平行,挡板(151)固定在两块支板(152)的靠近第一轨道梁(10)的侧面上,所述挡板(151)上固定设有一垫片(153); 所述二级主梁(19)的两端处也分别固定有一个挡轨器(15),二级轨道梁(31)位于两个挡轨器(15)之间,所述挡轨器(15)包括挡板和两块支板,两块支板固定在二级主梁(19)上且都与二级主梁(19)平行,挡板固定在两块支板的靠近二级轨道梁(31)的侧面上,所述挡板上固定设有一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一级承重梁(2)的下方固定设有至少一个轨道夹板(16),所述轨道夹板(16)为一块下端开有槽口的板,所述第二轨道梁(14)位于槽口内,轨道夹板(16)的上端固定在一级承重梁(2)的下方; 所述二级端梁(20)下方的轮支架(24)上也固定设有一轨道夹板(16),所述轨道夹板(16)为一块下端开有槽口的板,所述第一轨道梁(10)位于槽口内; 所述三级承重梁(33)下方的轮支架上还固定有一轨道夹板,所述轨道夹板为一块下端开有槽口的板,所述二级轨道梁(31)位于槽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第一从动车轮(7)的内外侧面中至少一个相同侧面上设有垂直于第一从动车轮(7)外圆周面的轮缘(8),所有第二从动车轮(22)的内外侧面中至少一个相同侧面上设有垂直于第二从动车轮(22 )外圆周面的轮缘,所有第三从动车轮(36 )的内外侧面中至少一个相同侧面上设有垂直于第三从动车轮(36)外圆周面的轮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承重梁(2)和二级 主梁(19)的外侧都设有一平台(4),一级主梁(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平台(4)。
【文档编号】B65G35/00GK103466271SQ201310339911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6日
【发明者】智浩, 温庆林, 程刚, 刘建斌, 龚奎成, 王迎东, 郑辉, 尚文, 韩凌, 王超, 陈威 申请人: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