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55764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属于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电池托杯分列装置间隙分布不均匀、设计不合理、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包括承载台、送料带以及来料带;承载台具有入料口以及出料口;承载台上安装有中心转盘、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中心转盘、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中心轮槽、第一轮槽、第二轮槽,每个中心轮槽内均设有中心吸附件,第一轮槽、第二轮槽上分别依次间隔设有第一吸附件、第二吸附件,中心转盘的转动路径经过入料口,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的转动路径分别与中心转盘的转动路径相切。本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具有设计合理、电池托杯间隙均匀、分列效率高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碱性电池为圆柱形,个别是方形的。电池托杯是用来盛放电池的装置,一般为铁质材料。在电池生产线上,电池制造出来后装入电池托杯内,电池托杯杂乱无章的排布在一段网带上,在网带上缓慢移动的过程中,电池内的电解液延时被充分吸收。随后,电池托杯被整列装置将这些电池托杯排成一列,输送到下一工位中进行注锌膏、封口成型等工序。
[0003]但是电池托杯排成一列进行传送,输送效率慢,且非常占用生产线空间,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将单列电池托杯分成两列或多列的设备。现有的电池托杯分列装置通过传输通道(皮带)以及圆盘形转盘来实现电池托杯分列的效果,一般分列为二至三列。但是这种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存在以下缺陷:其一,分列后的电池托杯之间间隙不一,分布不均勻;其二,结构设计不合理,转盘尺寸比较大,一般直径为800mm左右,设备的占地面积较大,效率较低;其三、转盘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容易导致电池托杯翻倒,相邻两个电池托杯之间形成卡住堵塞,这样在转盘出口端处容易产生滞留现象,运行效率不高且部分电池托杯的长期滞留会影响电池产品的质量。
[0004]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电池托杯分列装置结构上的不足,需要将转盘上相邻的两个电池托杯间隔开并分列在不同输送带上,需要设计一种设计合理、电池托杯间隙均匀、分列效率高的电池托杯分列装置。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设计合理、电池托杯间隙均匀、分列效率高的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
[0006]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包括承载台、送料带以及放置有若干电池托杯的来料带;
[0007]所述承载台具有接收来料带送来的电池托杯的入料口以及将所述电池托杯卸给送料带的出料口;
[0008]所述承载台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中心转盘、第一转盘、第二转盘,所述中心转盘、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的圆周侧表面上分别均匀设置有若干中心轮槽、第一轮槽、第二轮槽且各轮槽的形状和数量均相等,每个中心轮槽内均设有能将电池托杯吸附在所述中心轮槽上的中心吸附件,所述第一轮槽、第二轮槽上分别依次间隔设有能将电池托杯吸附在对应轮槽上的第一吸附件、第二吸附件,所述中心转盘的转动路径经过入料口以使所述中心轮槽拨动送来的电池托杯并将其吸附在所述中心轮槽内,所述第一吸附件、第二吸附件对电池托杯的吸力均大于中心吸附件对电池托杯的吸力,所述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分列在中心转盘的两侧且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的转动路径分别与中心转盘的转动路径相切,以使所述第一轮槽、第二轮槽分别拨动送来的电池托杯并将其吸附在第一轮槽、第二轮槽内。
[0009]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中,所述入料口的输送方向与中心转盘的转动路径相切,所述出料口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轮槽转动路径上的第一出料口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口前方的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位于中心转盘的转动路径与第一转盘的转动路径相交处,所述第二出料口位于中心转盘的转动路径与第二转盘的转动路径相交处。
[0010]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中,所述中心转盘上设有若干与中心轮槽一一对应的中心磁铁孔,所述第一转盘上设有若干与第一轮槽一一对应的第一磁铁孔,所述第二转盘上设有若干与第二轮槽一一对应的第二磁铁孔,所述第一磁铁孔到第一轮槽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中心磁铁孔到中心轮槽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磁铁孔到第二轮槽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中心磁铁孔到中心轮槽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中心吸附件为设置在中心磁铁孔内的磁铁棒,所述第一吸附件为间隔设置在第一磁铁孔内的磁铁棒,所述第二吸附件为间隔设置在第二磁铁孔内的磁铁棒。
[0011]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中,所述中心磁铁孔、第一磁铁孔、第二磁铁孔分别与所述中心轮槽、第一轮槽、第二轮槽的侧壁连通。
[0012]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中,所述中心轮槽、第一轮槽、第二轮槽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中心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中心吸附件为与中心通孔连通以对所述中心通孔孔口抽负压的中心负压设备,所述第一吸附件为与第一通孔连通以对所述第一通孔孔口抽负压的第一负压设备,所述第二吸附件为与第二通孔连通以对所述第二通孔孔口抽负压的第二负压设备。
[0013]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中,所述送料带位于所述承载台出料口的下方,所述送料带包括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出料口的第一送料带和对应于所述第二出料口的
第二送料带。
[0014]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中,所述第一送料带与第二送料带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送料带的直线输送方向与第一转盘的转动路径相切,所述第二送料带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转盘的转动路径相切。
[0015]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中,所述承载台上还设置有中心止挡件、第一止挡件、第二止挡件,所述中心止挡件相对所述承载台静止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料口处,所述中心止挡件能阻止被吸附在所述中心轮槽上的电池托杯继续随中心轮槽转动,所述第一止挡件相对所述承载台静止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送料带入口处,所述第一止挡件能阻止被吸附在所述第一轮槽上的电池托杯继续随第一轮槽转动,所述第二止挡件相对所述承载台静止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送料带入口处,所述第二止挡件能阻止被吸附在所述第二轮槽上的电池托杯继续随第二轮槽转动。
[0016]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中,所述中心止挡件包括伸入所述中心轮槽转动路径中的中心止挡部和沿所述第二轮槽转动方向延伸的中心导引部,所述第一止挡件包括伸入所述第一轮槽转动路径中的第一止挡部和沿所述第一送料带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引部,所述第二止挡件包括伸入所述第二轮槽转动路径中的第二止挡部和沿所述第二送料带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引部。
[0017]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中,所述承载台上可转动地安装有连接转盘,所述连接转盘上设置有仅能容纳一列电池托杯通过的连接通道,连接通道的入口端与所述来料带的出口端相连,连接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承载台的入料口相连,所述连接通道具有沿所述中心轮槽转动方向延伸的连接导引部,且所述连接导引部的内侧壁到中心转盘之间的间隙仅能容纳单个电池托杯通过。
[0018]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中,所述中心转盘的外围还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末端伸入所述第一转盘的转动路径中,所述限位环的内侧壁到中心转盘之间的间隙仅能容纳单个电池托杯通过。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磁铁棒等吸附件与多个转盘的配合,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上的吸附力均大于中心转盘上的吸附力,被吸附在中心轮槽上的电池托杯受到更大吸附力吸引,进而转移到第一轮槽或第二轮槽上,最后经过吸附力解除进入到送料带上,从而将来料带送来的电池托杯分成了两列,解决了电池分列的难题。该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不会占用较大车间面积,分列效率不受转盘尺寸限制,分列后送料带上的电池托杯间隙分布均匀,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调配轮槽的数量、转盘的数量、吸附件与轮槽的比例,此外,如果卸去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就又可实现一列排布,如果进一步在第一转盘或者第二转盘上增加类似转盘结构,这样就能实现至少三列排布效果,通用性广,灵活性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0、承载台;11、入料口 ;121、第一出料口 ;122、第二出料口 ;21、第一送料带;22、第二送料带;30、电池托杯;31、电池;40、来料带;50、中心转盘;51、中心轮槽;52、中心磁铁孔;53、中心通孔;60、第一转盘;61、第一轮槽;62、第一磁铁孔;63、第一通孔;70、第二转盘;71、第二轮槽;72、第二磁铁孔;73、第二通孔;81、中心止挡件;811、中心止挡部;812、中心导引部;82、第一止挡件;821、第一止挡部;822、第一导引部;83、第二止挡件;831、第二止挡部;832、第二导引部;91、连接转盘;92、连接通道;921、连接导引部;IOOjg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5]本发明保护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用来将电池生产线上经过网带排成一列的电池托杯30分成几列并送入下一道工序.每个电池托杯30内均可插设有电池31,即是说在电池托杯30内插设有电池31时,本案可以实现电池31的分列;电池托杯30处于空托杯状态时,本案可以实现电池托杯30的分列。
[0026]传统的电池生产线通常都是一列电池经过多道工序,耗时久,当每批次生产的电池多时需要延伸很长的产线,非常占用空间。本发明的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将电池托杯30分成多列尤其是两列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有利于加快生产周期,节省产线空间。因此,在电池生产线上设置电池托杯分列装置是很有必要的。[0027]如图1所示的电池托杯分列装置中,电池托杯30排成一列,通过来料带40送入,然后通过送料带将电池托杯30按照两列送出给下一道工序。当然,本发明中,来料带40和送料带可以属于电池生产线其他局部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本发明的电池托杯分列装置的一部分,或者二者之一及带动其运转的电机、皮带轮等皮带传动所需的各种机构和零部件均作为本发明的电池托杯分列装置的一部分。
[0028]如图1至图3所示,本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包括承载台10、送料带以及放置有多个电池托杯30的来料带40,承载台10具有接收来料带40送来的电池托杯30的入料口11以及将电池托杯30卸给送料带的出料口。其中,入料口 11设于来料带40末端位置,出料口设于送料带起始端位置。
[0029]承载台10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中心转盘50、第一转盘60、第二转盘70,中心转盘50、第一转盘60、第二转盘70的圆周侧表面上分别均匀设置有多个中心轮槽51、第一轮槽61、第二轮槽71且各轮槽的形状和数量均相等,每个中心轮槽51内均设有能将电池托杯30吸附在中心轮槽51上的中心吸附件,第一轮槽61、第二轮槽71上分别依次间隔设有能将电池托杯30吸附在对应轮槽上的第一吸附件、第二吸附件,中心转盘50的转动路径经过入料口 11以使中心轮槽51拨动送来的电池托杯30并将其吸附在中心轮槽51内,第一吸附件、第二吸附件对电池托杯30的吸力均大于中心吸附件对电池托杯30的吸力,第一转盘
60、第二转盘70分列在中心转盘50的两侧且第一转盘60、第二转盘70的转动路径分别与中心转盘50的转动路径相切,以使第一轮槽61、第二轮槽71分别拨动送来的电池托杯30并将其吸附在第一轮槽61、第二轮槽71内。
[0030]优选地,出料口包括设置在中心轮槽51转动路径上的第一出料口 121和设置在第一出料口 121前方的第二出料口 122,第一出料口 121位于中心转盘50的转动路径与第一转盘60的转动路径相交处,第二出料口 122位于中心转盘50的转动路径与第二转盘70的转动路径相交处。
[0031]本发明中,第二出料口 122设置在第一出料口 121前方,这里的前方是指:任一中心轮槽51从入料口 11绕其既定的转动方向转动一周内,先到达的位置为后方,继续向前转动而后到达的位置为前方,即一中心轮槽51转动先到达第一出料口 121,继续转动将到达第二出料口 122。
[0032]本发明中,各轮槽的形状和数量均相等,入料口 11的输送方向与中心转盘50的转动路径相切,第一转盘60、第二转盘70的转动路径分别与中心转盘50的转动路径相切,优选地,各转盘的转速也应该相等。采用上述的结构设计,各转盘对接顺畅,第一转盘60和第二转盘70能第一时间将中心转盘50上的电池托杯30吸附过来,第一转盘60、第二转盘70与中心转盘50的交接处的闭合空间仅能容纳单个电池托杯30,交接过程中电池托杯30直接由中心转盘50转移到第一转盘60或第二转盘70上,中间不会产生滞留时间,提高分列效率,能有效实现分列出多列间隙均匀的电池托杯30。
[0033]当然,如果采用其他不同的方案,不仅降低效率又无法达到分列出间隙均匀的电池托杯30的效果。例如:如果采用第一转盘60与中心转盘50的转动路径相切,而第二转盘70的转动路径不与中心转盘50的转动路径相切,这样第二转盘70与中心转盘50对接不同步,这样就容易出现第一转盘60分列出的电池托杯30间隙均匀,而第二转盘70分列出的电池托杯30间隙不均匀且第二转盘70与中心转盘50对接处电池托杯30容易脱落,进而产生电池托杯30滞留和卡堵现象,反之,如果第二转盘70与中心转盘50的转动路径相切,而第一转盘60的转动路径不与中心转盘50的转动路径相切,也无法实现分列间隙均匀的效果;如果第一转盘60、第二转盘70的转动路径都不经过中心转盘50的转动路径的切线方向,则中心转盘50输送过来的电池托杯30无法及时被第一转盘60、第二转盘70吸附过去,这样电池托杯30就容易滞留在中心转盘50上,电池托杯30与电池托杯30之间容易产生卡堵现象,降低分列效率,增加流水线时间;如果入料口 11的输送方向与中心转盘50的转动路径不相切,则电池托杯30无法及时被中心转盘50吸附过去,电池托杯30就容易滞留在入料口 11处,降低分列效率,增加流水线时间;如果各轮槽的形状不相同也容易产生问题,轮槽过大的话,电池托杯30容易在轮槽内产生位移,轮槽过小的话,电池托杯30就会卡在轮槽外部,影响转盘对接和分列效率,使得分列出来的电池托杯30间隙不一;如果各轮槽的数量不相等,各转盘就无法实现电池托杯30 —一对接,进而使得分列出来的电池托杯30间隙不一。
[0034]本发明中,优选地,送料带位于承载台10出料口的下方,送料带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出料口 121的第一送料带21和对应于第二出料口 122的第二送料带22,第一送料带21与第二送料带22平行设置,这样采用两平行设置的子送料带可以节省空间。
[0035]其中,承载台10在入料口 11接收和承载被中心转盘50带入的电池托杯30,电池托杯30在承载台10上绕中心转盘50的转轴转动,并且一半数量的电池托杯30被第一转盘60从第一出料口 121带到第一送料带21上被送往下一道工序;余下一半数量的电池托杯30被第二转盘70从第二出料口 122带到第二送料带22上被送往下一道工序。
[0036]由于从各轮槽卸下的电池托杯30仍具有随对应转盘转动时的初始速度,优选地,第一送料带21的直线输送方向与第一转盘60的转动路径相切,第二送料带22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转盘70的转动路径相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方便第一送料带21、第二送料带22分别与第一轮槽61、第二轮槽71对接,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提高分列效率。
[0037]优选地,在入料口 11处,来料带40用于放置电池托杯30的上表面与承载台10的上表面持平,或者略高于承载台10的上表面,使得电池托杯30被中心转盘50拨动后可很容易地落在承载台10台面上。而在出料口处,为了方便电池托杯30从承载台10落到送料带上,优选承载台10上表面与送料带上表面持平或者略高于送料带上表面。
[0038]另外,第一转盘60、第二转盘70的转动路径均与中心转盘50的转动路径相切,既能保证第一轮槽61、第二轮槽71刚好能拨动送来的电池托杯30并将其吸附在第一轮槽
61、第二轮槽71内,又能方便第一转盘60、第二转盘70与中心转盘50对接,使得电池托杯30在交接过程中不会产生滑移和错位,保证了分列效率。
[0039]三个转盘均安装在承载台10上,它们既可以固定在承载台10上,也可以为与承载台10独立的部件。转盘的转轴垂直于承载台10台面即其上表面,使得转盘盘面与承载台10台面平行且转盘位于承载台10之上。此外,三个转盘上各自轮槽的形状、间距、数量均可根据实际需要做调整,并不限于前述设置。
[0040]图1所述的优选实施例中,各个轮槽均为圆弧形缺口,相邻两轮槽之间构成的凸起可以拨动送来的电池托杯30并使其卡入对应的轮槽内,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提高分列效率。
[0041]各吸附件用来使对应轮槽内的电池托杯30被直接吸附到轮槽侧表面上而不是由承载台10来承受电池托杯30的重力。各吸附件对电池托杯30的吸附可以是直接吸附,也可以采用间接吸附。
[0042]例如,如果是直接吸附电池托杯30,优选地,中心轮槽51、第一轮槽61、第二轮槽71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中心通孔53、第一通孔63、第二通孔73,中心吸附件为与中心通孔53连通以对中心通孔53孔口抽负压的中心负压设备,第一吸附件为与第一通孔63连通以对第一通孔63孔口抽负压的第一负压设备,第二吸附件为与第二通孔73连通以对第二通孔73孔口抽负压的第二负压设备,各负压设备可以采用抽风机、真空泵等。当电池生产线开始工作时,各负压设备工作时向对应通孔抽负压,该负压会传到对应轮槽内的电池托杯30从而将电池托杯30紧紧地吸附在对应轮槽侧壁上。
[0043]由于从来料带40送来的每个电池31都分别装在一个电池托杯30中,且该电池托杯30的材料一般为含铁材料,因此,优选地,吸附件可以采用能够对电池托杯30进行吸附的机构和设备。显然,上述负压设备对电池托杯30也是能起到吸附作用的。另外,为降低成本,本发明提供了结构更为简单、方便有效的吸附件。
[0044]优选地,中心转盘50上设有多个与中心轮槽51——对应的中心磁铁孔52,第一转盘60上设有多个与第一轮槽61——对应的第一磁铁孔62,第二转盘70上设有对个与第二轮槽71 —一对应的第二磁铁孔72,中心吸附件为设置在中心磁铁孔52内的磁铁棒,第一吸附件为间隔设置在第一磁铁孔62内的磁铁棒,第二吸附件为间隔设置在第二磁铁孔72内的磁铁棒,第一磁铁孔62到第一轮槽61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中心磁铁孔52到中心轮槽51侧壁之间的距离,这样就使得第一吸附件对电池托杯30的吸附力大于中心吸附件的吸附力,这样在中心轮槽51携带着电池托杯30转动到第一出料口 121处时,第一轮槽61拨动送来的电池托杯30并将其吸附在第一轮槽61内。
[0045]同理,第二磁铁孔72到第二轮槽71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中心磁铁孔52到中心轮槽51侧壁之间的距离,这样就使得第二吸附件对电池托杯30的吸附力大于中心吸附件的吸附力,这样在中心轮槽51携带着余下的电池托杯30转动到第二出料口 122处时,第二轮槽71拨动送来的电池托杯30并将其吸附在第二轮槽71内。
[0046]为了更好地实现吸附作用,优选地,中心磁铁孔52、第一磁铁孔62、第二磁铁孔72分别与中心轮槽51、第一轮槽61、第二轮槽71的侧壁连通,例如在各磁铁孔与对应轮槽侧壁之间开设有通孔,使得磁铁棒的吸力可直接通过各通孔作用在电池托杯30上。又或者,吸附件可以选择为弧形磁铁片,并将其固定在需要吸附电池托杯30的轮槽侧壁上。当然,其他采用磁铁的方案来吸附电池托杯30的方式也是可行的,本文不再赘述。
[0047]当然,在上述磁铁吸附的方案中,放置磁铁棒的各转盘优选为不含铁的材料制成,从而不会影响磁铁棒对电池托杯30的吸附力。可以想象地,也可以给磁铁棒外面镶套,套上塑料、铝、不锈钢等隔磁材料的外套,这样各转盘就可采用铁质材料。
[0048]此外,在上述磁铁吸附的方案中,当对分成两列的电池托杯30数量有比例要求时,可按照对应的比例来设置装磁铁棒和不装磁铁棒的比例。同时,磁铁棒的价钱较低,结构简单,对设备结构上的改动很小。因此,采用这种吸附件,不仅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而且可根据需要改变设置,通用性广。
[0049]优选地,承载台10上还设置有中心止挡件81、第一止挡件82、第二止挡件83,中心止挡件81相对承载台10静止地设置在第二出料口 122处,中心止挡件81能阻止被吸附在中心轮槽51上的电池托杯30继续随中心轮槽51转动,第一止挡件82相对承载台10静止地设置在第一送料带21入口处,第一止挡件82能阻止被吸附在第一轮槽61上的电池托杯30继续随第一轮槽61转动,第二止挡件83相对承载台10静止地设置在第二送料带22 A口处,第二止挡件83能阻止被吸附在第二轮槽71上的电池托杯30继续随第二轮槽71转动。显然,上述的各止挡部均能阻止电池托杯30继续随对应轮槽转动而又不影响各转盘的转动,电池托杯30被阻止前进后,而各转盘仍继续转动,使得电池托杯30脱离对应的轮槽并受重力作用落到第一送料带21或第二送料带22上,多个被第一转盘60或第二转盘70吸附后的电池托杯30依次落在第一送料带21或第二送料带22上,落下后的多个电池托杯30依旧排成一列且电池托杯30间隙分布均匀且整齐,设计合理,方便实用。
[0050]优选地,中心止挡件81包括伸入中心轮槽51转动路径中的中心止挡部811和沿第二轮槽71转动方向延伸的中心导引部812,第一止挡件82包括伸入第一轮槽61转动路径中的第一止挡部821和沿第一送料带21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引部822,第二止挡件83包括伸入第二轮槽71转动路径中的第二止挡部831和沿第二送料带22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引部832。显然,各个导引部起到导向和防掉落的作用。
[0051]优选地,承载台10上可转动地安装有连接转盘91,连接转盘91上设置有仅能容纳一列电池托杯30通过的连接通道92,这样就对来料带40送来的电池托杯30起到缓冲和暂时储存的作用。连接通道92上能容纳较多的电池托杯30且电池托杯30呈一列设置,即使来料带40上的电池托杯30并不全是呈一列分布,在连接通道92和连接转盘91的作用下也能进一步全部整列为一列,方便后续电池托杯30的分列,设计合理且占地面积小。
[0052]进一步地,连接通道92的入口端与来料带40的出口端相连,连接通道92的出口端与承载台10的入料口 11相连,连接通道92具有沿中心轮槽51转动方向延伸的连接导引部921,且连接导弓丨部921的内侧壁到中心转盘50之间的间隙仅能容纳单个电池托杯30通过,这样连接导引部921不会对电池托杯30造成挤压,即电池托杯30可在中心轮槽51与连接导引部921内侧壁之间的围合空间内自由移动。
[0053]为了防止电池托杯30离开中心轮槽51范围内,优选地,中心转盘50的外围还设置有限位环100,限位环100的末端伸入第一转盘60的转动路径中,限位环100的内侧壁到中心转盘50之间的间隙仅能容纳单个电池托杯30通过,同时又不至于对电池托杯30造成挤压,即电池托杯30可在中心轮槽51与限位环100内侧壁之间的围合空间内自由移动。
[0054]本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在初始状态下,通过采用磁铁棒等吸附件与多个不同转速的转盘的配合,第一转盘60和第二转盘70上的吸附力均大于中心转盘50上的吸附力,被吸附在中心轮槽51上的电池托杯30受到更大吸附力吸引,进而转移到第一轮槽61或第二轮槽71上,最后经过吸附力解除进入到第一送料带21或第二送料带22上,从而将来料带40送来的电池托杯30分成了两列,解决了电池分列的难题。该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不会占用较大车间面积,分列效率不受转盘尺寸限制,分列后送料带上的电池托杯30间隙分布均匀、整齐,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调配轮槽的数量、转盘的数量、吸附件与轮槽的比例,此外,如果卸去第一转盘60和第二转盘70,就又可实现一列排布,如果进一步在第一转盘60或者第二转盘70上增加类似转盘结构,这样就能实现至少三列排布效果,通用性广,灵活性大。
[0055]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包括承载台、送料带以及放置有若干电池托杯的来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具有接收来料带送来的电池托杯的入料口以及将所述电池托杯卸给送料带的出料口; 所述承载台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中心转盘、第一转盘、第二转盘,所述中心转盘、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的圆周侧表面上分别均匀设置有若干中心轮槽、第一轮槽、第二轮槽且各轮槽的形状和数量均相等,每个中心轮槽内均设有能将电池托杯吸附在所述中心轮槽上的中心吸附件,所述第一轮槽、第二轮槽上分别依次间隔设有能将电池托杯吸附在对应轮槽上的第一吸附件、第二吸附件,所述中心转盘的转动路径经过入料口以使所述中心轮槽拨动送来的电池托杯并将其吸附在所述中心轮槽内,所述第一吸附件、第二吸附件对电池托杯的吸力均大于中心吸附件对电池托杯的吸力,所述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分列在中心转盘的两侧且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的转动路径分别与中心转盘的转动路径相切,以使所述第一轮槽、第二轮槽分别拨动送来的电池托杯并将其吸附在第一轮槽、第二轮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的输送方向与中心转盘的转动路径相切,所述出料口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轮槽转动路径上的第一出料口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口前方的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位于中心转盘的转动路径与第一转盘的转动路径相交处,所述第二出料口位于中心转盘的转动路径与第二转盘的转动路径相交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转盘上设有若干与中心轮槽一一对应的中心磁铁孔,所述第一转盘上设有若干与第一轮槽一一对应的第一磁铁孔,所述第二转盘上设有若干与第二轮槽一一对应的第二磁铁孔,所述第一磁铁孔到第一轮槽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中心磁铁孔到中心轮槽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磁铁孔到第二轮槽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中心磁铁孔到中心轮槽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中心吸附件为设置在中心磁铁孔内的磁铁棒,所述第一吸附件为间隔设置在第一磁铁孔内的磁铁棒,所述第二吸附件为间隔设置在第二磁铁孔内的磁铁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磁铁孔、第一磁铁孔、第二磁铁孔分别与所述中心轮槽、第一轮槽、第二轮槽的侧壁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轮槽、第一轮槽、第二轮槽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中心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中心吸附件为与中心通孔连通以对所述中心通孔孔口抽负压的中心负压设备,所述第一吸附件为与第一通孔连通以对所述第一通孔孔口抽负压的第一负压设备,所述第二吸附件为与第二通孔连通以对所述第二通孔孔口抽负压的第二负压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带位于所述承载台出料口的下方,所述送料带包括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出料口的第一送料带和对应于所述第二出料口的第二送料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带与第二送料带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送料带的直线输送方向与第一转盘的转动路径相切,所述第二送料带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转盘的转动路径相切。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上还设置有中心止挡件、第一止挡件、第二止挡件,所述中心止挡件相对所述承载台静止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料口处,所述中心止挡件能阻止被吸附在所述中心轮槽上的电池托杯继续随中心轮槽转动,所述第一止挡件相对所述承载台静止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送料带入口处,所述第一止挡件能阻止被吸附在所述第一轮槽上的电池托杯继续随第一轮槽转动,所述第二止挡件相对所述承载台静止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送料带入口处,所述第二止挡件能阻止被吸附在所述第二轮槽上的电池托杯继续随第二轮槽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止挡件包括伸入所述中心轮槽转动路径中的中心止挡部和沿所述第二轮槽转动方向延伸的中心导引部,所述第一止挡件包括伸入所述第一轮槽转动路径中的第一止挡部和沿所述第一送料带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引部,所述第二止挡件包括伸入所述第二轮槽转动路径中的第二止挡部和沿所述第二送料带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池托杯分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上可转动地安装有连接转盘,所述连接转盘上设置有仅能容纳一列电池托杯通过的连接通道,连接通道的入口端与所述来料带的出口端相连,连接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承载台的入料口相连,所述连接通道具有沿所述中心轮槽转动方向延伸的连接导引部,且所述连接导引部的内侧壁到 中心转盘之间的间隙仅能容纳单个电池托杯通过。
【文档编号】B65G47/84GK103612904SQ201310561870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2日
【发明者】龚彪, 常伟, 虞琪, 黄科帅, 盛盛舟, 胡晓丽 申请人: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