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边形撑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368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六边形撑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六边形撑袋装置,属于包装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201010270378.5公开了一种适用于M型包装袋的无尘粉料装袋机构,可以解决现有装袋机构因为没有密闭而产生较大的粉尘,以及袋口内侧因沾染粉尘而导致袋口无法热封的问题,但是没有公开适用于此装袋机构的撑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配合使用专利文献201010270378.5中公开的适用于M型包装袋的无尘粉料装袋机构,实现FFS粉料自动包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六边形撑袋装置,它包括开袋机构
(I)、左撑袋缩袋机构(2)、左底板(3)、右撑袋缩袋机构(4)、右底板(5),其中开袋机构(I)的上端固定在机架上,左撑袋缩袋机构(2)固定在左底板(3)上,右撑袋缩袋机构(4)固定在右底板(5)上,左撑袋缩袋机构(2)和右撑袋缩袋机构(4)为左右对称式结构,左撑袋缩袋机构(2)和右撑袋缩袋机构(4)布置在开袋机构(I)的左右两侧,开袋机构(I)设有由平行四连杆机构驱动的三工位开袋吸盘(1-6),左撑袋缩袋机构(2)设有可同步开合的两个左撑袋角片(2-9)和两个左抓袋手指(2-3),右撑袋缩袋机构(4)也设有可同步开合的两个右撑袋角片(4-9)和两个右抓袋手指(4-3),左底板(3)和右底板(5)连接在同一个运动机构上。所述开袋机构(I)包括安装架(1-1),安装架(1-1)固定在机架上,安装架(1-1)的上端与开袋气缸(1-2)的一端铰接,开袋气缸(1-2)具有两个行程,开袋气缸(1-2)的另一端铰接在主动曲柄(1-3)的上端,主动曲柄(1-3)还与安装架(1-1)铰接,主动曲柄(1-3)的下端与后吸盘架(1-5)的前端铰接,后吸盘架(1-5)的后端与后摇杆(1-4)的一端铰接,后摇杆(1-4)的另一端与安装架(1-1)铰接,后吸盘架(1-5)上设有开袋吸盘(1-6),主动曲柄(1-3)还与同步杆(1-10)的一端铰接,同步杆(1-10)的另一端与从动曲柄(1-9)的上端铰接,从动曲柄(1-9)还与安装架(1-1)铰接,从动曲柄(1-9)的下端与前吸盘架(1-7)的后端铰接,前吸盘架(1-7)的前端与前摇杆(1-8)的一端铰接,前摇杆(1-8)的另一端与安装架(1-1)铰接,前吸盘架(1-7)上设有开袋吸盘(1-6)。所述左撑袋缩袋机构(2)包括左缩袋气缸(2-1),左缩袋气缸(2-1)的缸体固定在左底板(3)上,左缩袋气缸(2-1)的缸杆连接在左抓手(2-2)上,左抓手(2-2)的前端设有两个同步运动的左抓袋手指(2-3),左抓手(2-2)的侧面还与两个左连杆(2-4)的一端铰接,左连杆(2-4)的另一端铰接在左安装板(2-5)上,左安装板(2-5)固定在左底板(3)上,左安装板(2-5)下端与左插入气缸(2-6)的缸体铰接,左插入气缸(2-6)的缸杆与左支架(2-7)铰接,左支架(2-7)铰接在左安装板(2-5)上,左支架(2-7)上还设有左撑袋气缸(2-8),左撑袋气缸(2-8)驱动两个左撑袋角片(2-9)同步运动。
所述右撑袋缩袋机构(4)包括右缩袋气缸(4-1),右缩袋气缸(4-1)的缸体固定在右底板(5)上,右缩袋气缸(4-1)的缸杆连接在右抓手(4-2)上,右抓手(4-2)的前端设有两个同步运动的右抓袋手指(4-3),右抓手(4-2)的侧面还与两个右连杆(4-4)的一端铰接,右连杆(4-4)的另一端铰接在右安装板(4-5)上,右安装板(4-5)固定在右底板(5)上,右安装板(4-5)下端与右插入气缸(4-6)的缸体铰接,右插入气缸(4-6)的缸杆与右支架(4-7)铰接,右支架(4-7)铰接在右安装板(4-5)上,右支架(4-7)上还设有右撑袋气缸(4-8),右撑袋气缸(4-8)驱动两个右撑袋角片(4-9)同步运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前后开袋吸盘(1-6)闭合而将空袋(A)吸住,开袋吸盘(1-6)处于第一位置,然后开袋气缸(1-2)驱动闭合的前后开袋吸盘(1-6)打开至第二位置,从而将空袋(A)的袋口打开一定程度,左抓袋手指(2-3)和右抓袋手指(4-3)闭合而抓住空袋(A)的左右两侧;左插入气缸(2-6)和右插入气缸(4-6)的缸杆伸出,驱动闭合呈尖嘴形状的左撑袋角片(2-9)和右撑袋角片(4-9)插入已开口的空袋(A)中;开袋气缸(1-2)继续驱动前后开袋吸盘(1-6)打开至第三位置并松开脱离袋口,同时左抓袋手指(2-3)和右抓袋手指(4-3)均往里侧移动,左撑袋角片(2-9)和右撑袋角片(4-9)也同时张开成方形,将空袋(A)的袋口撑开为六边形形状;左撑袋缩袋机构(2)和右撑袋缩袋机构(4)同时向前运动,将袋口为六边形的空袋(A)送至六边形装袋机构处,进行物料装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双行程平行四连杆式开袋机构,实现了袋口的打开及释放;利用开合式撑袋角片的形状变化,实现了撑袋角片可靠地插入袋口以及袋口的可靠打开;利用抓袋手指向袋口里侧移动与撑袋角片张开的动作配合,可靠地将袋口撑开张紧为六边形形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轴测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开袋机构(I)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左撑袋缩袋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左撑袋缩袋机构(2)的主视图。图6是右撑袋缩袋机构(4)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右撑袋缩袋机构(4)的主视图。图8是开袋口工艺示意图。图9是抓袋口工艺示意图。图10是撑袋缩袋工艺示意图。图11是撑袋缩袋工艺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11,一种六边形撑袋装置,它包括开袋机构(I)、左撑袋缩袋机构(2)、左底板(3)、右撑袋缩袋机构(4)、右底板(5),其中开袋机构
(I)的上端固定在机架上,左撑袋缩袋机构(2)固定在左底板(3)上,右撑袋缩袋机构(4)固定在右底板(5)上,左撑袋缩袋机构(2)和右撑袋缩袋机构(4)为左右对称式结构,左撑袋缩袋机构(2)和右撑袋缩袋机构(4)布置在开袋机构(I)的左右两侧,开袋机构(I)设有由平行四连杆机构驱动的三工位开袋吸盘(1-6),左撑袋缩袋机构(2)设有可同步开合的两个左撑袋角片(2-9)和两个左抓袋手指(2-3),右撑袋缩袋机构(4)也设有可同步开合的两个右撑袋角片(4-9)和两个右抓袋手指(4-3),左底板(3)和右底板(5)连接在同一个运动机构上。上述开袋机构(I)包括安装架(1-1),安装架(1-1)固定在机架上,安装架(1-1)的上端与开袋气缸(1-2)的一端铰接,开袋气缸(1-2)具有两个行程,开袋气缸(1-2)的另一端铰接在主动曲柄(1-3)的上端,主动曲柄(1-3)还与安装架(1-1)铰接,主动曲柄(1-3)的下端与后吸盘架(1-5)的前端铰接,后吸盘架(1-5)的后端与后摇杆(1-4)的一端铰接,后摇杆(1-4)的另一端与安装架(1-1)铰接,后吸盘架(1-5)上设有开袋吸盘(1-6),主动曲柄(1-3)还与同步杆(1-10)的一端铰接,同步杆(1-10)的另一端与从动曲柄(1-9)的上端铰接,从动曲柄(1-9)还与安装架(1-1)铰接,从动曲柄(1-9)的下端与前吸盘架(1-7)的后端铰接,前吸盘架(1-7)的前端与前摇杆(1-8)的一端铰接,前摇杆(1-8)的另一端与安装架(1-1)铰接,前吸盘架(1-7)上设有开袋吸盘(1-6)。上述左撑袋缩袋机构(2)包括左缩袋气缸(2-1),左缩袋气缸(2-1)的缸体固定在左底板(3)上,左缩袋气缸(2-1)的缸杆连接在左抓手(2-2)上,左抓手(2-2)的前端设有两个同步运动的左抓袋手指(2-3),左抓手(2-2)的侧面还与两个左连杆(2-4)的一端铰接,左连杆(2-4)的另一端铰接在左安装板(2-5)上,左安装板(2-5)固定在左底板(3)上,左安装板(2-5)下端与左插入气缸(2-6)的缸体铰接,左插入气缸(2-6)的缸杆与左支架(2-7)铰接,左支架(2-7)铰接在左安装板(2-5)上,左支架(2-7)上还设有左撑袋气缸(2-8),左撑袋气缸(2-8)驱动两个左撑袋角片(2-9)同步运动。上述右撑袋缩袋机构(4)包括右缩袋气缸(4-1),右缩袋气缸(4-1)的缸体固定在右底板(5)上,右缩袋气缸(4-1)的缸杆连接在右抓手(4-2)上,右抓手(4-2)的前端设有两个同步运动的右抓袋手指(4-3),右抓手(4-2)的侧面还与两个右连杆(4-4)的一端铰接,右连杆(4-4)的另一端铰接在右安装板(4-5)上,右安装板(4-5)固定在右底板(5)上,右安装板(4-5) 下端与右插入气缸(4-6)的缸体铰接,右插入气缸(4-6)的缸杆与右支架(4-7)铰接,右支架(4-7)铰接在右安装板(4-5)上,右支架(4-7)上还设有右撑袋气缸(4-8),右撑袋气缸(4-8)驱动两个右撑袋角片(4-9)同步运动。
权利要求1.一种六边形撑袋装置,它包括开袋机构(I)、左底板(3)、右底板(5),其中开袋机构(I)的上端固定在机架上,左底板(3)和右底板(5)连接在同一个运动机构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左撑袋缩袋机构(2)、右撑袋缩袋机构(4),左撑袋缩袋机构(2)固定在左底板(3)上,右撑袋缩袋机构(4)固定在右底板(5)上,左撑袋缩袋机构(2)和右撑袋缩袋机构(4)为左右对称式结构,左撑袋缩袋机构(2)和右撑袋缩袋机构(4)布置在开袋机构(I)的左右两侧,开袋机构(I)设有由平行四连杆机构驱动的三工位开袋吸盘(1-6),左撑袋缩袋机构(2)设有可同步开合的两个左撑袋角片(2-9)和两个左抓袋手指(2-3),右撑袋缩袋机构(4)也设有可同步开合的两个右撑袋角片(4-9)和两个右抓袋手指(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边形撑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开袋机构(I)包括安装架(1-1),安装架(1-1)固定在机架上,安装架(1-1)的上端与开袋气缸(1-2)的一端铰接,开袋气缸(1-2)具有两个行程,开袋气缸(1-2)的另一端铰接在主动曲柄(1-3)的上端,主动曲柄(1-3)还与安装架(1-1)铰接,主动曲柄(1-3)的下端与后吸盘架(1-5)的前端铰接,后吸盘架(1-5)的后端与后摇杆(1-4)的一端铰接,后摇杆(1-4)的另一端与安装架(1-1)铰接,后吸盘架(1-5)上设有开袋吸盘(1-6),主动曲柄(1-3)还与同步杆(1-10)的一端铰接,同步杆(1-10)的另一端与从动曲柄(1-9)的上端铰接,从动曲柄(1-9)还与安装架(1-1)铰接,从动曲柄(1-9)的下端与前吸盘架(1-7)的后端铰接,前吸盘架(1-7)的前端与前摇杆(1-8)的一端铰接,前摇杆(1-8)的另一端与安装架(1-1)铰接,前吸盘架(1-7)上设有开袋吸盘(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边形撑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撑袋缩袋机构(2)包括左缩袋气缸(2-1),左缩袋气缸(2 -1)的缸体固定在左底板(3)上,左缩袋气缸(2-1)的缸杆连接在左抓手(2-2)上,左抓手(2-2)的前端设有两个同步运动的左抓袋手指(2-3),左抓手(2-2)的侧面还与两个左连杆(2-4)的一端铰接,左连杆(2-4)的另一端铰接在左安装板(2-5)上,左安装板(2-5)固定在左底板(3)上,左安装板(2-5)下端与左插入气缸(2_6)的缸体铰接,左插入气缸(2-6)的缸杆与左支架(2-7)铰接,左支架(2-7)铰接在左安装板(2-5)上,左支架(2-7)上还设有左撑袋气缸(2-8),左撑袋气缸(2-8)驱动两个左撑袋角片(2-9)同步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边形撑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右撑袋缩袋机构(4)包括右缩袋气缸(4-1),右缩袋气缸(4-1)的缸体固定在右底板(5)上,右缩袋气缸(4-1)的缸杆连接在右抓手(4-2)上,右抓手(4-2)的前端设有两个同步运动的右抓袋手指(4-3),右抓手(4-2)的侧面还与两个右连杆(4-4)的一端铰接,右连杆(4-4)的另一端铰接在右安装板(4-5)上,右安装板(4-5)固定在右底板(5)上,右安装板(4-5)下端与右插入气缸(4_6)的缸体铰接,右插入气缸(4-6)的缸杆与右支架(4-7)铰接,右支架(4-7)铰接在右安装板(4-5)上,右支架(4-7)上还设有右撑袋气缸(4-8),右撑袋气缸(4-8)驱动两个右撑袋角片(4-9)同步运动。
专利摘要一种六边形撑袋装置,它包括开袋机构(1)、左撑袋缩袋机构(2)、左底板(3)、右撑袋缩袋机构(4)、右底板(5),开袋机构(1)固定在机架上,左撑袋缩袋机构(2)固定在左底板(3)上,右撑袋缩袋机构(4)固定在右底板(5)上,左撑袋缩袋机构(2)和右撑袋缩袋机构(4)布置在开袋机构(1)的左右两侧,开袋机构(1)设有三工位开袋吸盘(1-6),左撑袋缩袋机构(2)设有可同步开合的两个左撑袋角片(2-9)和两个左抓袋手指(2-3),右撑袋缩袋机构(4)也设有可同步开合的两个右撑袋角片(4-9)和两个右抓袋手指(4-3)。本六边形撑袋装置能可靠地将袋口整理为六边形,实现了FFS粉料自动包装。
文档编号B65B43/30GK203094534SQ20132006413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
发明者高尊冉, 郝春生, 李广宇, 刘建新 申请人: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