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货集装箱及其通风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6389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散货集装箱及其通风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货集装箱的通风装置及包括该通风装置的散货集装箱,所述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1)和单向阀;所述通风管(1)设置于所述集装箱的箱体上,其进风口朝向所述集装箱的箱体外,其出风口朝向所述集装箱的箱体内;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集装箱的箱体内,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通风管(1)的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避免集装箱在运输散货时容易出现箱内外气压差从而导致的集装箱变形或损坏,实现集装箱对于散货的安全运输与安全卸货的目的。
【专利说明】散货集装箱及其通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货集装箱,特别是一种散货集装箱的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图1是现有的散货集装箱结构示意图。现有的散货集装箱的通风器一般铆接在集装箱体的两侧、两端、顶部等。通风器的内部为迷宫结构,迷宫结构一般由多个孔组成,其结构复杂,且通风孔直径较小,容易堵塞。在散货集装箱卸货时由于散货流速快、流量大,导致集装箱内压力在短时间内的迅速降低,现有迷宫结构的通风器由于其通风量太小在短时间内不能使箱内外气压达到平衡。即使安装多件通风器,空气也不能及时进入箱内,通风效果仍达不到要求,造成箱内气压偏低,箱外的大气压容易造成散货集装箱变形、甚至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货集装箱的通风装置,通过该集装箱的通风装置实现散货卸货时集装箱内外气压的平衡,避免集装箱的变形或损坏。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通风装置的散货集装箱。
[0004]本实用新型的散货集装箱的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和单向阀;所述通风管设置于所述集装箱的箱体上,其进风口朝向所述集装箱的箱体外,其出风口朝向所述集装箱的箱体内;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集装箱的箱体内,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通风管的出风口。
[0005]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可拆的保护罩壳,所述可拆的保护罩壳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内,与所述集装箱的部份箱体合围成中空结构,将所述单向阀合围在其中。
[0006]所述通风管倾斜设置,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比所述进风口的位置高。
[0007]所述通风管是截面为圆形、方形或矩形的中空管。
[0008]所述单向阀是软盖板。
[0009]所述软盖板通过铰接、螺栓、铆钉或焊接固定于所述箱体上。
[0010]所述通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的端楣、端槛、顶侧梁、门板、门横梁、墙板、或箱顶上。
[0011]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通风装置的散货集装箱。
[0012]所述散货集装箱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通风装置。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平时运输过程中软盖板将通风管的出风口盖住、防止水汽等进入箱内;卸货时散货流出、箱内气压比箱外气压低、软盖板自然打开、箱外空气从通风管的入风口进入箱内、从而达到箱内外气压平衡,能够实现集装箱对于散货的安全运输与安全卸货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现有的散货集装箱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门楣上设置有通风装置的散货集装箱的示意图;[0016]图3是图2所示散货集装箱的通风装置的A-A剖视图。
[0017]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通风管、2软盖板、3保护罩壳、31第一“L”形板、32“Z”形板、33第二“L”形板、41门楣、411前立板、412后立板、413底部板、42门楣板、421上顶板、422斜板、423下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9]以通风装置设置在散货集装箱箱体的门楣上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通风装置设置在散货集装箱箱体的门楣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通风装置可以设置在散货集装箱箱体的任何适合设置通风装置的位置,例如端楣、端槛、顶侧梁、门板、门横梁、墙板、箱顶等。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门楣上设置有通风装置的散货集装箱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散货集装箱的通风装置的A-A剖视图。如图2所示,多个通风装置设置在集装箱箱体的门楣上。
[0021]如图3所示,集装箱的门楣41和门楣板42合围成一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中空柱状结构。门楣41为一钢板弯折形成的U形结构,该U形结构包括前立板411和后立板412,以及连接两个立板的底部板413。门楣板42也为一钢板弯折形成,包括一上顶板421、一斜板422和下顶板423,上顶板421和下顶板423沿水平方向延伸,斜板422连接在上顶板421和下顶板423之间,上顶板421与前立板411和后立板412焊接相连,上顶板421与前立板411相平齐,上顶板421和斜板422的连接处在门楣的外侧,即上顶板421比底部板413宽。
[0022]通风管I为一钢管,其外端与门楣41的前立板411焊接相连形成入风口,其内端与门楣41的后立板412焊接相连形成出风口。通风管I倾斜设置,使得其出风口比入风口的位置高,以防止雨水等进入箱内。
[0023]软盖板2为一块薄板,通过铰链与集装箱门楣的后立板412连接,安装在通风管I的出风口处,并且软盖板2的面积大于通风管2的出风口面积以覆盖住通风管I的出风口,在运输过程中软盖板2覆盖在通风管I的出风口以密封散货集装箱,防止水汽等进入箱内;当卸货时内部气压降低,大气压将软盖板2打开。
[0024]可拆的保护罩壳3包括第一 “L”形板31、“Z”形板32和第二 “L”形板33,第一“L”形板31与门楣板42的斜板422焊接连接在一起,第二 “L”形板33与门楣41的后立板412焊接连接在一起,“Z”形板3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第一 “L”形板31和第二 “L”形板33通过螺栓螺母相连接。门楣板42的部分上顶板421、斜板422、可拆的保护罩壳3的第一 “L”形板31、“Z”形板32、第二 “L”形板33和门楣板42的部分后立板412合围成沿门楣方向延伸的中空柱状结构。该中空柱状结构将设置在门楣上的多个通风装置包围在其中。该中空柱状结构的长度比散货集装箱内部的宽度窄,以便在中空柱状结构的两端空出一段距离,即该中空柱状结构的内部空间与集装箱内部空间相通,以保持通风。可拆的保护罩壳3可以防止货物直接压在通风管I的软盖板2上,影响通风效果。
[0025]本实用新型的散货集装箱,由于具有上述通风装置能够在散货集装箱内外存在气压差时,使得集装箱内外气压达到平衡,从而避免了集装箱的变形或损坏。
【权利要求】
1.一种散货集装箱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I)和单向阀; 所述通风管(I)设置于所述集装箱的箱体上,其进风口朝向所述集装箱的箱体外,其出风口朝向所述集装箱的箱体内; 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集装箱的箱体内,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通风管(I)的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货集装箱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的保护罩壳(3),所述可拆的保护罩壳(3)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内,与所述集装箱的部份箱体合围成中空结构,将所述单向阀合围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货集装箱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I)倾斜设置,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比所述进风口的位置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货集装箱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I)是截面为圆形、方形或矩形的中空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货集装箱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为软盖板(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货集装箱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盖板(2)通过铰接、螺栓、铆钉或焊接固定于所述箱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货集装箱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的端楣、端槛、顶侧梁、门板、门横梁、墙板、或箱顶上。
8.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散货集装箱的通风装置的散货集装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货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货集装箱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通风装置。
【文档编号】B65D90/34GK203486407SQ201320509021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陆新林, 周卫华, 刘荣, 章志军 申请人: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