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多通道上料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7410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多通道上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多通道上料装置,包括若干储料罐和酸泡池,还包括第一传送装置、若干第二传送装置以及第三传送装置,所有传送装置均固定在支架上;第一传送装置分为三个部分:其一为水平带,其二为斜坡带,其三为下料带,三个部分之间均通过同步转向轴依次光滑连接,在水平带其中两个相对侧设置若干第二传送装置,每个第二传送装置侧面设置一个储料罐,在下料带其中一侧设置若干酸泡池;下料带上并列设置两条车轨,第三传送装置固定在移动小车上,移动小车的四脚均固定连接车轮,车轮在所述车轨上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料速度快,移动快捷、方便,操作容易,上料效率高,产量高,自动化程度高。
【专利说明】 一种移动式多通道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多通道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水产类的下脚料如虾壳、蟹壳以及蛘壳等,其自身含有较丰富的甲壳素、壳聚糖,碳酸钙,贝壳粉以及珍珠层粉等等,甲壳素及其衍生产品在农业、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生物技术、环保等许多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而广泛的用途,珍珠层粉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制造;贝壳粉是饲料加工不可缺少的原料,因此,加工利用水产品废弃物,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显著。
[0003]目前,在水产废弃物的加工过程主要有选料,物料压榨,物料上料及运输,酸液浸泡,碱液蒸煮、虾壳脱水及晒干,虾壳脱色以及干燥等,目前的上料装置采用一对一的传统上料装置,这种设计使得物料的产量低,效率低,而且生产成本大,物料的加工最好采用大批量的加工方式进行,但这种加工方式对加工的效率及加工产物的效果要求较高,而且储料罐与酸泡池一般的体积都比较大,大约为高六七米,直径为三四米的圆柱形,人工无法直接输送物料,因此需要一种快速,快捷以及自动化的上料装置,能够同时将各个储料罐中的物料有序输送到各个酸泡池中酸化,若能有高效、快速的上料装置,则能很大程度节省加工时间,节约加工成本,而且加工的效果不受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料速度快,移动快捷、方便,操作容易,上料效率高等的移动式多通道上料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移动式多通道上料装置,包括若干储料罐、若干酸泡池,第一传送装置、若干第二传送装置以及第三传送装置,所有所述传送装置均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分为三个部分:其一为水平带,其二为斜坡带,其三为下料带,三个部分之间均通过同步转向轴依次光滑连接,在所述水平带其中两个相对侧设置若干交错且平行的所述第二传送装置,每个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侧面设置一个所述储料罐,在所述下料带其中一侧设置若干所述酸泡池;所述下料带上并列设置两条车轨,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固定在移动小车上,所述移动小车的四脚均固定连接车轮,所述车轮在所述车轨上移动。
[0007]进一步,所有所述传送装置上均连接皮带,并通过所述同步转向轴将两端的皮带闭合连接,皮带内凹。
[0008]进一步,所述移动小车由车支架以及保护罩组成,所述保护罩焊接在所述车支架上,所述第三传送装置与所述下料带垂直连接,且所述第三传送装置顶端位于所述移动小车的车支架内。
[0009]进一步,在所述移动小车的车支架上平行设置两组所述同步转向轴,两组所述同步转向轴上下设置,且可在所述移动小车上移动,通过改变所述下料带上皮带的传送方向,实现物料的投放。
[0010]进一步,每个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倾斜设置,其顶端设置挡料板,在顶端和尾端均固定设置所述同步转向轴。
[0011]进一步,在所述移动小车的车支架上端面、保护罩下面设有电动装置。
[0012]进一步,每个所述储料罐侧面且靠近底部开有出料管。
[0013]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
[0014]增加储料罐与酸泡池的数量,提高上料效率及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在所述水平带其中两个相对侧设置若干所述第二传送装置,每个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侧面设置一个所述储料罐,在所述下料带其中一侧设置若干酸泡池,增加储料罐与酸泡池的数量,能够提高上料效率及产量,使得增加装置后的效率及产量是传统一对一模式的3-4倍,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传统模式的3-4倍。
[0015]同时送料,物料传送连续,确保最大程度利用传送装置:将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水平带、斜坡带以及下料带,将设置在所述水平带两侧的每个所述储料罐中的物料通过其侧面设置的一个所述第二传送装置有序送入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上,工作时,每个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同时运作,物料不间断送往所述第一传送装置。
[0016]移动灵活、方便,操作容易,全自动化:在所述下料带上设置一移动小车,所述下料带其中一侧设置若干所述酸泡池,传送物料的最终目的是将物料无损失送入每个所述酸泡池中,在物料通过斜坡带的皮带送入下料带时,首先经历一段较倾斜的皮带段,该倾斜的皮带段延伸至所述移动小车内部,其顶端刚好落在所述第三传送装置顶端的正上方,物料输送到倾斜皮带段的顶端时就会自然下落到所述第三传送装置上,再通过所述第三传送装置送入一个所述酸泡池;所述移动小车通过车轮及车轨可在下料带自由移动,按照同样的输送方法,分别将每个所述酸泡池中填满物料。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传送装置下料带、移动小车、第三传送装置以及酸泡池之间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去掉下料带支架、酸泡池以及保护罩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传送装置水平带与斜坡带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传送装置与储料罐的连接示意图。
[0022]其中:1-第一传送装置,2-第二传送装置,3-第三传送装置,4-储料罐,5-酸泡池,6-水平带,7-斜坡带,8-下料带,9-同步转向轴,10-保护罩,11-车轮,12-电动装置,13-出料管,14-档料板,15-移动小车,16-车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4]参照附图1-5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多通道上料装置,包括若干储料罐4和酸泡池5,每个所述储料罐4与每个所述酸泡池5均为圆柱体形状,每个所述储料罐4侧面且靠近底部开有出料管13,所述出料管13位置偏向卸下方,物料从所述出料管13管口出,该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传送装置1、6个第二传送装置2以及第三传送装置3,所有所述传送装置均固定在支架上,所有所述传送装置上均连接皮带,并通过所述同步转向轴9将两端的皮带闭合连接,皮带内凹,材质为柔韧性较好的橡胶,皮带设置为内凹形主要是确保物料不会掉落,起到挡板的作用,每个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倾斜设置,其顶端设置挡料板14,在顶端和尾端均固定设置所述同步转向轴9,所述出料管13偏向斜下方设置,且管口正好位于所述第二传输装置2上方,在管口下端设置一块上料挡板,防止物料反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传送装置I分为三个部分:其一为水平带6,其二为斜坡带7,其三为下料带8,三个部分之间均通过同步转向轴9依次光滑连接,每个部分底部均由支架支撑,在所述水平带6其中两个相对侧设置6个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每侧并列放置3个,两侧的6个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交错且平行设置,目的是确保上料均匀、有序,每个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侧面设置一个所述储料罐4,在所述下料带8其中一侧设置2个所述酸泡池5 ;所述下料带8上并列设置两条车轨16,所述第三传送装置3固定在移动小车15上,所述移动小车15由车支架以及保护罩10组成,所述保护罩10焊接在所述车支架上,防止雨雪侵蚀,装置受到损坏,所述第三传送装置3与所述下料带8垂直连接,且所述第三传送装置3顶端位于所述移动小车15的车支架内,所述第三传送装置3倾斜设置,并焊接在所述移动小车15的车支架上,所述移动小车15的四脚均固定连接车轮11,所述车轮11在所述车轨16上移动,在所述移动小车15的车支架上平行设置两组所述同步转向轴9,两组所述同步转向轴9上下设置,且可在所述移动小车15上移动,物料进入下料带8时首先经历一段倾斜皮带段,该倾斜皮带段顶端通过两组所述同步转向轴9将皮带转向,绕成“S”形,再通过平滑带的皮带段实现皮带的良好运作,两组所述同步转向轴9可在车支架上自由移动,皮带可拉伸,一条皮带即可实现转向又可达到闭合循环的目的,通过改变所述下料带8上皮带的传送方向,实现物料的投放,在所述移动小车15的车支架上端面、保护罩10下面设有电动装置12,为下料装置提供动力,每个传送装置上附有电机,带动传送装置运作,自动化程度高。
[0025]工作时,电机及电动装置运作,首先,物料通过出料管13进入每个第二传送装置2上,第二传送装置2将物料送入第一传送装置I上,将物料有序汇聚在第一传送装置I上,在物料通过斜坡带7的皮带送上下料带8时,首先经历一段较倾斜的皮带段,该倾斜的皮带段延伸至移动小车15内部,其顶端刚好落在第三传送装置3顶端的正上方,物料输送到倾斜皮带段的顶端时就会自然下落到第三传送装置3上,再通过第三传送装置3送入一个酸泡池5 ;移动小车15通过车轮I及车轨16可在下料带自由移动,按照同样的输送方法,分别将每个酸泡池5中填满物料。
[0026]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式多通道上料装置,包括若干储料罐(4)、若干酸泡池(5),第一传送装置(I)、若干第二传送装置(2)以及第三传送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传送装置均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传送装置(I)分为三个部分:其一为水平带(6),其二为斜坡带(7),其三为下料带(8),三个部分之间均通过同步转向轴(9)依次光滑连接,在所述水平带(6)其中两个相对侧设置若干交错且平行的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每个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侧面设置一个所述储料罐(4),在所述下料带(8)其中一侧设置若干所述酸泡池(5);所述下料带(8)上并列设置两条车轨(16),所述第三传送装置(3)固定在移动小车(15)上,所述移动小车(15)的四脚均固定连接车轮(11),所述车轮(11)在所述车轨(16)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多通道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传送装置上均连接皮带,并通过所述同步转向轴(9 )将两端的皮带闭合连接,皮带内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多通道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15)由车支架以及保护罩(10)组成,所述保护罩(10)焊接在所述车支架上,所述第三传送装置(3)与所述下料带(8)垂直连接,且所述第三传送装置(3)顶端位于所述移动小车(15)的车支架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多通道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小车(15)的车支架上平行设置两组所述同步转向轴(9),两组所述同步转向轴(9)上下设置,且可在所述移动小车(15)上移动,通过改变所述下料带(8)上皮带的传送方向,实现物料的投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多通道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倾斜设置,其顶端设置挡料板(14),在顶端和尾端均固定设置所述同步转向轴(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多通道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小车(15)的车支架上端面、保护罩(10 )下面设有电动装置(12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多通道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储料罐(4)侧面且靠近底部开有出料管(13)。
【文档编号】B65G37/00GK203568399SQ201320774008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发明者】徐开泉, 沈梅和, 戴文祥, 徐开封 申请人:江苏九寿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