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方法及关联工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80788阅读:80来源:国知局
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方法及关联工位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方法及关联工位。工位配备有卷绕装置和吸嘴,吸嘴定位在吸嘴的嘴部距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具有预定间距的线头拾取位置,吸嘴从由传感器检测到的枢转位置开始,并通过执行预定的增量数而被定位在线头拾取位置。如下进行吸嘴(24)的枢转路径(21)的校准:吸嘴首先借助其单个驱动器(15)至少一次使得其吸头(24’)抵接限定的基准点(38;39),基准点的确切位置已知;吸嘴向上枢转回到由传感器检测到的位置,在此所需的增量数被确定;在此将确定的增量数与以相同方式在先确定的被视为基准值的增量数比较;借助该比较产生校正变量,在吸嘴随后在线头拾取位置中的定位中考虑所述校正变量。
【专利说明】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方法及关联工位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方法以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工位。
【背景技术】
[0002]早已知特别是与自动交叉卷绕机结合的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并且在众多专利说明书中已详细地描述了这种工位,其中所述纺织机具有用于卷绕交叉卷绕筒子的卷绕装置以及用于拾取在卷绕中断之后已运行到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上的纱线的吸嘴。
[0003]例如DE10150590A1中描述了一种工位,该工位具有吸嘴,该吸嘴能拾取在断纱或清纱器的限定切断之后已运行到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上的所谓的面纱线并且能将其放置在气动操作的纱线捻接装置中,在所述纱线捻接装置中,面纱线然后被连接至由夹持管提供的底纱线。能在两个端位置之间移位,受到拉伸弹簧作用的吸嘴靠在所谓的凸轮盘包的凸轮盘上,该凸轮盘继而连接至相关工位的中央驱动器。吸嘴能借助工位驱动器的相应的致动以及凸轮盘包的与该致动相关联的旋转而被枢转到线头拾取位置中,在该位置中,吸嘴的嘴部定位在保持于筒子架中的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的区域中。在该线头拾取位置中,吸嘴靠在所谓的吸嘴止动件上,借助于该止动件能调节在沿退绕方向拾取纱线期间吸嘴的嘴部距旋转的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的最优间距。为了确保该最优间距在筒子行进开始时,换言之在小交叉卷绕筒子中,并且还在大交叉卷绕筒子中在筒子行进结束时得到保证,吸嘴止动件借助于连接至筒子架的操纵杆连杆被自动地跟踪,换言之根据筒子直径被跟踪。
[0004]如果在这些已知的机构中,例如,在拾取纱线中出现困难,这可能需要对吸嘴的嘴部距交叉卷绕筒子的间距进行校正,则一些相对艰巨的调节工作首先是必须的。这意味着在这些装置中,吸嘴止动件的位置的任何变化均需要操作人员耗时的手动干涉。实际上,因此吸嘴止动件的重新调节常常被延期,由于在拾取纱线中增加的故障企图,因此一般导致相关的纺织机的效率的下降。
[0005]与自动交叉卷绕机结合,此外已知在各个情况下均借助单个马达,优选地借助步进马达来驱动工位的吸嘴。例如EP0717001B1中描述了自动交叉卷绕机的工位,其中,夹持管、吸嘴和纱线捻接装置均由单个马达驱动。相关联的驱动器在这里均由电子机构连接至工位控制器,这确保了机构根据需要的操作。然而,EP0717001B1不包含例如在拾取纱线时如何能确保吸嘴的嘴部始终以距沿退绕方向旋转的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的可预定的最优间距定位的任何细节。
[0006]DE102006026548A1中描述了用于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方法,其中,为了拾取在断纱或可控的清除器切断之后已运行到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上的纱线,由单个马达驱动的吸嘴均被精确地枢转到预定的线头拾取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从能借助传感器检测到的固定位置开始的枢转期间吸嘴借助其驱动器被枢转到线头拾取位置,其中驱动器在各个情况下均执行可预定的切换步数,并且吸嘴的嘴部具有距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的被精确限定的最优间距。优选地构造为步进马达的吸嘴驱动器的步数这里适应于筒子行进的过程并且考虑到由直径增加造成的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的每个位置变化。这意味着,基于交叉卷绕筒子的相应的当前直径,吸嘴的嘴部均被定位在不同的线头拾取位置中。
[0007]DE102006026548A1中所述的方法已被证明在实践中,换言之在使用本已知方法的工位处非常成功,成功的线头拾取尝试次数至少在相对长的时期内或者相对大量的线头拾取尝试中非常高。然而,已显示了,即使在本已知的方法中,仍存在成功的线头拾取尝试的份额随着时间的过去而下降的危险,这是因为例如在将吸嘴的嘴部定位在预定的线头拾取位置中已发生了偏差,该偏差不能或者很难由操作人员识别。换言之,在实践中,吸嘴的嘴部的不是最佳的线头拾取位置始终通常仅在相关的纺织机的效率因为拾取纱线中增加的故障尝试而已下降时才首先被识别出。
[0008]这里待被考虑到的是,除吸嘴间距以外,可能存在拾取份额降低的各种其他原因,诸如在负吸入压力中的变化、筒子增大、不同的上蜡,改变的纱线张力等。因此仅基于拾取份额的吸嘴定位的变化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是错误的路径。

【发明内容】

[0009]出于前述技术,本发明基于研制一种方法或用于执行该方法的工位的目的,借助于该方法或工位能相对容易地确保在拾取已经运行到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上的纱线的线头期间,负责拾取线头的吸嘴的嘴部始终精确地定位在可预定的线头拾取位置中。
[0010]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由如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方法并且由根据第十二方面的工位来实现。
[0011]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有利执行方式是其它方面的主题。
[0012]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优点,具体地,利用该方法,能防止由于吸嘴驱动器和吸嘴头之间的机械位移导致在纱线拾取过程期间吸嘴的嘴部距筒子表面的间距的非期望的变化而造成的下降的线头拾取份额,在所述方法中,如下进行所述吸嘴的枢转路径的校准:所述吸嘴首先借助其单个驱动器至少一次使得其吸头抵接限定的基准点,所述基准点的确切位置是已知的;然后所述吸嘴向上枢转回到借助传感器检测到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所需的增量数被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将所确定的所述增量数与以相同方式在先确定的被认为是基准值的增量数进行比较;并且借助于该比较,产生校正变量,在所述吸嘴随后在所述线头拾取位置中的定位中考虑所述校正变量。
[0013]如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中所述的,在特定周期内能自动地开始吸嘴的枢转路径的校准。
[0014]如第二方面中所述的,例如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能提供的是,吸嘴的枢转路径的校准均在可预定次线头拾取尝试之后进行。
[0015]第三方面中所述的另一有利执行方式提供了吸嘴的枢转路径的校准始终以可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
[0016]此外,然而,如果如第四方面所示吸嘴的枢转路径的校准均在生产了可预定数量的交叉卷绕筒子之后进行,则也可以是有利的。
[0017]上述三个实施方式当然已被证明在实践中是有利的,第二方面中所述的实施方式在最大程度考虑吸嘴的实际应力并且因此看来非常有利。[0018]在下降的线头拾取份额的情况下,换言之如有必要,根据第五方面,根据本发明的校准过程能首先被执行以便排除吸嘴发生位移的原因。只有当纱线拾取份额在校准后仍不令人满意时,才针对对于下降的线头拾取份额可能的所有其他可能原因来检查相关的工位。
[0019]即使在诸如此类的必要情况下可以排他地执行校准,有利的是有规则地校准,以不允许纱线拾取份额的下降首先发生。
[0020]因为如已知的交叉卷绕筒子的直径在筒子行进期间不断地改变,因此线头拾取位置显然也必须相应地被不断地调整并且该线头拾取位置的各种位置例如作为曲线被存储。这意味着在校准吸嘴的枢转路径时,线头拾取位置的位移实际上沿着该曲线发生,从而考虑最后确定的校正变量。
[0021]如第六方面所述的,基准点、借助于传感器检测到的吸头的位置以及线头拾取位置之间的增量借助于增量计数器在吸嘴的单个驱动器的区域中被计数以便确保精确的定位或校准。相对于单个驱动器没有限制施加于此。
[0022]作为另选方案,如第七方面所示的,步进马达被用作单个驱动器,并且为了确定最终也为增量的所需的切换步数,所述步进马达最初在基准点和借助传感器检测到的位置之间从借助传感器检测到的位置开始以高于为此所预期的切换步数沿所述基准点的方向移动。如果吸嘴的吸头接触在基准点上,则所述步进马达失步。然后所述吸嘴从该位置枢转回到借助传感器检测到的位置,并且针对返回路径确定该步进马达所需的所述切换步数。沿基准点的方向的步数在下列枢转过程中被减少直到其沿两个方向一致为止。
[0023]与上述方法结合的步进马达的使用使得能够省去用于确定增量的传感器系统,所述传感器系统为此而设置,因为所述步数在致动步进马达时是可自动利用的。
[0024]保持在筒子架中并且靠在筒子驱动辊上的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或者保持在筒子架中并且靠在筒子驱动辊上的交叉卷绕筒子的筒管有利地如第八方面所述被用作基准点,吸嘴的吸头被放置在该基准点上。
[0025]在相应的试验中,已经发现在吸嘴的枢转路径的校准期间,当被用作基准点的交叉卷绕筒子的直径在130_至150_之间时提供最佳条件(第九方面).[0026]将交叉卷绕筒子或交叉卷绕筒子管用作基准点不仅具有能省去特定的附加止动件的优点,而且因为承载交叉卷绕筒子或交叉卷绕筒子管的筒子架的已知的稳定构造,因此还可靠地确保了基准点基本上免于非期望的位移。
[0027]这意味着为了校准吸嘴的枢转路径,在每一情况下,具有130mm至150mm之间的直径的交叉卷绕筒子被夹持在筒子架中,或者在保持于筒子架中的交叉卷绕筒子的直径在130mm至150mm之间时进行校准。在两种情况下,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形成已知的基准点,吸嘴能将其嘴部放置在该基准点上。
[0028]作为另选方案,如第十方面所示的,使用夹持管,该夹持管在吸嘴的枢转路径的区域中被定位在预定位置。检测夹持管的校准位置的传感器例如能用于此。
[0029]在这种情况下,事实是,这种夹持管由于其非常坚固的构造而尤其对机械位移非常不敏感。换言之,形成用于正向上枢转的吸嘴的嘴部的刚性地预定的基准点的稳定障碍物由夹持管定位在吸嘴的枢转路径中。
[0030]另一另选方案是根据第十一方面将卷绕头壳体上的可延伸的止动件用作基准点。[0031]如第十二方面所述,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工位具有:用于卷绕交叉卷绕筒子的卷绕装置;吸嘴,该吸嘴能由单个马达驱动以拾取已在卷绕中断之后已运行到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上的纱线;传感器元件,该传感器元件用于确定吸嘴的枢转位置;以及基准点,所述吸嘴能将其吸头移动到所述基准点以校准其位置,所述工位具有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被设立成进行如下过程:控制所述吸嘴到所述基准点的移动;确定所检测到的枢转位置和所述基准点之间的增量;比较所确定的值与被认为是基准值的以相同的方式在先确定的增量数;并且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所确定的偏差以产生用于随后将所述吸嘴定位在所述线头拾取位置中的校正变量。借助于基准点,所述基准点的确切位置是已知的并且因此距传感器元件的角间距是已知的,能相对容易地确定构造为步进马达的吸嘴驱动器必须执行的、以便将吸嘴从其抵接基准点枢转回到由传感器元件预定的静止位置或者中间枢转位置的切换步数,并且因此还确定直到达到最优线头拾取位置所需的步数。为此目的,枢转安装的吸嘴例如在其驱动器的区域中配备有诸如永磁体插入件的传感器元件,该传感器元件随吸嘴枢转并且与例如刚性地布置在卷绕头壳体上的传感器对应。也可以想到相反布置。
[0032]作为另选方案,设置同步旋转增量装置和增量计数器(第十三方面)或者自动检测切换步数的步进马达(第十四方面)以检测步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3]将借助于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
[0034]图1示出了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侧视图,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用于该工位上,其中吸嘴在卷绕中断之后将其嘴部定位在线头拾取位直中;
[0035]图2示出了抵接第一基准点的吸嘴的示意图,保持在筒子架中的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被用作基准点;
[0036]图3示出了抵接第二基准点的吸嘴,该第二基准点由定位在预定位置中的夹持管形成。
【具体实施方式】
[0037]本工位关于其主要部件对应于例如从DE102006026548A1已知的工位,并且已经在该专利申请中相对详细地进行了描述。
[0038]图1示出了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I的工位2,该纺织机在实施方式中为自动交叉卷绕机。这种纺织机通常在它们的端框架(未示出)之间具有大量这些相似的工位
2。通常在环锭纺纱机上预先生产并且具有相对少的纱材料的精纺管纱3被重绕以在这些工位2 (常常也称为卷绕头)上形成大体积的交叉卷绕筒子5。
[0039]这种自动交叉卷绕机I常常配备有呈精纺管纱和管运输系统6的形式的后勤机构,其中精纺管纱3或未被卷绕的空管绕运输板11旋转。图1仅示出了该精纺管纱和管运输系统6的精纺管纱喂给部17、能可逆驱动的存储部18、通向工位2的其中一个横向运输部19、以及管返回部20。
[0040]所供应的精纺管纱3在退绕位置AS均被重绕以形成大体积的交叉卷绕筒子5,该退绕位置位于横向运输部19的区域中。
[0041]为此目的,如已知的并且因此仅部分示意地显示的单独的工位2具有各种机构,这些机构允许正确操作工位2。这些机构如常规的那样均由控制线路连接至该工位的特定的计算机31,该计算机继而由机器母线33连接至自动卷绕机I的中央控制单元32。如从图1能进一步看到的,每个工位2尤其具有能枢转安装的吸嘴24以及也能枢转安装的夹持管25。吸嘴24绕枢轴线23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有限范围,并且根据图1吸嘴具有单个驱动器15,该驱动器构造为步进马达并且由控制线路36连接至该工位的特定的计算机31。吸嘴24还具有纱线传感器41,借助于该纱线传感器能检查吸嘴24的线头拾取尝试是否成功。
[0042]根据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此外,例如构造为霍尔传感器的刚性安装的传感器40布置在吸嘴24的驱动机构的区域中,所述传感器在吸嘴24的特定枢转位置中与传感器元件43或传感器元件44 (图2)对应。优选地为永磁体插入件的传感器元件43、44固定至吸嘴24,从而它们与吸嘴24 —起枢转。借助传感器40和能枢转安装的传感器元件43、44能确定吸嘴24的布置在其枢轴线的区域中的驱动部分是否定位在特定的枢转位置中。例如,如果传感器40受到传感器元件43的作用,则这意味着吸嘴24处于其静止位置R。因此,当传感器40受到传感器元件44的作用时,显示了吸嘴24定位在中间枢转位置Z,该中间枢转位置被用作借助传感器被检测到的枢转位置并且因此被用作用于校准的起始点。
[0043]如图1进一步显示的并且如通常已知的,自动交叉卷绕机I的工位2通常均还具有卷绕装置4、纱线捻接装置26、纱线张紧装置30、纱线切割机构27、清纱器28、纱线张力传感器29以及底纱线传感器22。
[0044]卷绕装置4继而具有筒子架8,该筒子架以可移动的方式绕枢轴线12安装并且具有带所谓的可旋转管接收板(未示出)的筒子架臂,在可旋转管接收板之间能牢固地固定交叉卷绕筒子5的筒子管。
[0045]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能自由地旋转地保持在筒子架8中的交叉卷绕筒子5在卷绕过程期间将其表面35靠在筒子驱动辊9上并且由此借助摩擦接合被夹带。在卷绕过程期间,从精纺管纱3运行到交叉卷绕筒子5的纱线16还通过纱线横动装置10在交叉卷绕筒子5的两个端面之间横动,该纱线横动装置例如具有导纱器13,该导纱器以指状方式构造并且由电动马达的单个驱动器14驱动。这种纱线横动装置10在纺织机工业中早已已知并且例如在DE19858548A1中详细地进行了描述。
[0046]在卷绕装置4后部的区域中还布置有交叉卷绕筒子运输机构7,借助于该交叉卷绕筒子运输机构,交叉卷绕筒子5在它们已被完成之后被运走。如图1中进一步显示的,吸嘴24能借助单个驱动器15 (优选地构造为步进马达)从静止位置R被枢转到线头拾取位置FA。在该线头拾取位置中,吸嘴24的嘴部34以例如5mm的限定的最优间距与交叉卷绕筒子5的表面35间隔开。交叉卷绕筒子5这时沿退绕方向37旋转。
[0047]如说明书的导言中已经说明的,在这种在卷绕操作期间被并不是微不足道地施加应力的工位2中,始终不能可靠地避免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发生从初始调节的位移或偏差,具体地是在特别高的施加应力的部件上发生位移或偏差。换言之,与工位2的最优操作结合,如果在一定操作时期之后或者在相对大量的切换过程之后,检查被施加高应力的部件的安装位置并且可选地重设或重新调节这些部件的安装位置,则是非常有利的。
[0048]在吸嘴24中,这些吸嘴在卷绕中断之后拾取已经运行到交叉卷绕筒子5的表面35上的所谓的面纱线的线头,并且将所述线头传送到纱线捻接机构26,存在这样的危险,例如,在线头拾取尝试期间是重要的并且限定吸嘴24的嘴部34和交叉卷绕筒子5的表面35之间的间距的间距a略微改变,这通常导致在拾取线头时增加的故障企图。
[0049]为了尽可能从一开始就已避免以这样的方式产生的故障企图的发生,而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该方法将在下面更加详细地进行描述。
[0050]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时,吸嘴的嘴部距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的最优间距的改变通常已经在这样的阶段被检测到,在该阶段中,下降的线头拾取份额还未具有实质性影响。
[0051]然而,关于这一点,应该考虑的是,下降的拾取份额还能具有除了吸嘴的故障线头拾取位置之外的原因,例如负压脉动、筒子增大、纱线张力等。然而,如果根据本发明这个原因被消除,则其他原因的消除能在纱线拾取份额下降期间以目标方式进行。
[0052]与图1结合的根据图2的方法:
[0053]例如,在批次更换期间,在实际的卷绕过程开始之前,首先执行至少一个调节运行,在所述调节运行中,吸嘴24定位在这样的线头拾取位置FA中:如果还不存在能够采用的所需数据,则该线头拾取位置FA对于该批次最优。换言之,在开始时,交叉卷绕筒子5被生产,该交叉卷绕筒子5优选地具有在130mm至150mm之间的直径d。该交叉卷绕筒子5用作调节筒子并且被放置在筒子架中。吸嘴24然后借助于其驱动器15例如从借助传感器检测到的其静止位置R或者从借助传感器检测到的中间枢转位置进一步向上枢转,其中在静止位置,能枢转安装的传感器元件43与传感器40相对,在中间枢转位置,也能枢转地安装的传感器元件44与传感器40相对,吸嘴24的吸头24’至少部分地运行穿过枢转路径21并且优选地利用机械间隔器装置(未示出),该机械间隔器装置定位成使得吸嘴24的嘴部34如图1所示距调节筒子或另一交叉卷绕筒子5的表面35具有最优间距a,以拾取纱线。在该工作步骤中,确定了切换步数,单个驱动器15需要该切换步数,以便将吸嘴24从中间枢转位置枢转到线头拾取位置FA。因此步进马达15的所确定的切换步数被认为是针对工作点的基准值,该基准值被存储在工位计算机31中。
[0054]然后,吸嘴24借助构造为步进马达15的单个驱动器被向上枢转,直到吸嘴24的吸头24’靠在基准点38或39上,该基准点的精确位置被已知为如静止位置R或中间位置Z。步进马达的步数为此最初被选择为大于基于已知的位置所预期的步数。当保持在筒子架8中并且靠在筒子驱动辊9上的交叉卷绕筒子5被用作基准点38时,吸头24’在向上枢转期间在吸嘴24的嘴部34的区域中停止在交叉卷绕筒子5的表面35上。步进马达15因此失步。然后吸嘴24被枢转回到其静止位置R或其中间枢转位置Z,并且这里直到达到借助传感器检测到的位置为止检测到由步进马达15所需要的切换步数。然后重复上述控制过程,换言之,然后吸嘴24再次被向上枢转,但是具有稍微减少的切换步数,然后被枢转回,步进马达15的所需的切换步数在吸嘴24向上枢转期间并且还在吸嘴24被枢转回时均被计算在内。重复该控制过程,其中在每一情况下均对应地调整在向上枢转期间切换步数,直到在吸嘴24的向上枢转期间步进马达15的切换步数对应于在吸嘴24的向下枢转期间驱动器15的切换步数,这是吸嘴24的嘴部34没有任何失步地到达交叉卷绕筒子5的表面35的标记。以这样的方式确定的控制值是期望的校准值。
[0055]稍后,换言之在该批次已经运行了一定时间之后、已执行了一定数量的切换、或者在完成了预定数量的交叉卷绕筒子之后,利用吸嘴24执行另外的控制运行,在该控制运行中,确定针对步数的实际校准值,其允许关于吸嘴24的当前调节状态的陈述。换言之,确定了驱动器已相对于吸头24’的实际角位置以什么角度移位以便因此还获得吸嘴24和交叉卷绕筒子5的表面35之间的最优间距。
[0056]通过将该校准值与在开始确定的期望的校准值进行比较,因此产生校正变量,该校正变量用于在借助传感器检测到的位置(这里为中间位置Z)和线头拾取位置FA之间吸嘴24的枢转路径的随后校准中。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该步数利用比例法来确定。
[0057]当然,应该考虑的是,交叉卷绕筒子的直径在筒子行进期间不断改变。因此,吸嘴24的例如沿着预定曲线的实际线头拾取位置FA当然必须被不断地移位,该预定曲线用几何学从在任何情况下都被不断监控的直径路线中产生。换言之,在校准之后,步数必须乘以校正值,该步数对应于适合于在批次开始时的当前直径的最佳线头拾取位置,在该最佳线头拾取位置中,吸嘴的嘴部距交叉卷绕筒子5的表面35具有间距a。这意味着在校准吸嘴的枢转路径期间,实际上线头拾取位置沿着该曲线发生位移,从而考虑到最后确定的校正变量。
[0058]为了完整起见,关于这一点应该提及的是,如果传感器40和能枢转安装的传感器元件44被布置成使得切换步数尽可能小但是仍足以在交叉卷绕筒子充满时允许位于中间枢转位置和线头拾取位置之间的枢转路径,则是有利的,其中吸嘴24的单个驱动器15必须执行所述数量的切换步数以便将吸嘴24从中间枢转位置Z传送到线头拾取位置FA。
[0059]当用于校准吸嘴24的枢转路径的时间已到时,例如,在交叉卷绕筒子5的所提及的直径区域中的卷绕中断被使用或启动以执行校准。
[0060]具体地,如果因为下降的拾取份额而显示出应该执行超出预定周期外的校准,则均基于交叉卷绕筒子5的当前直径所需的吸嘴24的吸头24’的纱线拾取位置将被视为一基础。然而,例如在批次开始时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以确定和存储工作点之间的步数,换言之,确定和存储吸口 34距交叉卷绕筒子5的表面35的最优间距a和表面35上的基准点38。该步数保持为相同,而与交叉卷绕筒子直径和吸嘴24相对于其驱动器的位移无关。这确保了即使在卷绕操作的过程中在吸嘴24的区域中已发生了位移,吸嘴24的嘴部34也始终自动地以距交叉卷绕筒子5的表面35的精确的换言之最优的间距a定位。
[0061]与图2形成对比,图1未示出盘42在其外周具有与传感器45协作的增量。虽然在根据图1的构造中,使用了不需要任何附加传感器系统的步进马达15,但因为致动步数形成基础(所述方法也使用该基础),在该基础中在校准期间接连地到达端部位置,因此传感器45充当增量计数器以精确地确定连接至单个驱动器15’的盘42的角位置。
[0062]为此目的,根据图2的单个驱动器15’不必是步进马达而是可以例如是EK马达。当传感器45这里计数增量时,仅必须一次接近校准点。
[0063]根据图3的方法:
[0064]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基准点39由夹持管25形成,该夹持管定位在例如由传感器元件47和相关联的传感器46刚性地预定的已知位置S处。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开始吸嘴24的控制运行之前,夹持管25首先从其静止位置RS沿着枢转路径48被传送到上部的刚性预定位置S。因此在控制运行中该位置S形成用于吸嘴24的嘴部34的基准点39。换言之,在这些控制运行中,吸嘴24由单个驱动器15’从借助传感器40和传感器元件43确定的其静止位置R枢转到吸嘴24上的停止位置,为此所需的增量由其中一个前述方法计数。
[0065]然后如结合图2的实施方式在以上说明的吸嘴24枢转回到静止位置R。同样地,夹持管返回到其静止位置RS。
[0066]可延伸的止动件能作为另选的基准点49 (其在图3中被附加地绘出)使用于卷绕头2的壳体2’上,该可延伸的止动件布置成使得吸嘴24能为为校准而移动,而使其吸头24’抵靠该止动件。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吸头24’不绝对必须被移动而使嘴部34位于基准点上,而是还位于其表面的另一区域中。在任何情况下明确的是,为了校准,将直接连接至驱动器的传感器元件的借助传感器检测到的位置的间距始终与在固定基准点处的吸头24’的止动件进行比较,以便由此调节驱动器的区域中借助传感器检测到的枢转路径,使得驱动器和吸嘴之间的路径上的机械位移被去除。
[0067]如果进行移动而使吸嘴24的另一部分(该另一部分相对于吸头24’不显著地移位)抵靠因此当然不能是交叉卷绕筒子5的对应布置的基准点,则还仍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然而,校准的精度随着距吸头的间距增加而减小。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方法,所述工位配备有用于卷绕交叉卷绕筒子的卷绕装置以及吸嘴,所述吸嘴能由单个马达驱动并且待拾取在卷绕中断之后已运行到所述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上的纱线,所述吸嘴定位在线头拾取位置,在所述线头拾取位置,所述吸嘴的嘴部距所述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具有预定间距,所述吸嘴借助其单个驱动器被枢转,从借助传感器检测到的枢转位置开始,并且在检测到所述单个驱动器的先前确定的增量数之后停止在所述线头拾取位置,其特征在于,如下进行所述吸嘴(24)的枢转路径(21)的校准:所述吸嘴(24)首先借助其单个驱动器(15)至少一次使得该吸嘴的吸头(24’)抵接限定的基准点(38 ;39 ;49),所述基准点的确切位置是已知的;然后所述吸嘴(24)向上枢转回到借助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所需的增量数被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将所确定的所述增量数与以相同方式在先确定的被认为是基准值的增量数进行比较;并且借助于该比较,产生校正变量,在所述吸嘴(24)随后在所述线头拾取位置中的定位中考虑所述校正变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24)的所述枢转路径(21)的校准均在所述吸嘴(24)的可预定次线头拾取尝试之后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24)的所述枢转路径的校准均以可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24)的所述枢转路径的校准均在生产了可预定的数量的交叉卷绕筒子(5 )之后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24)的所述枢转路径的校准根据需要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量借助布置在所述吸嘴的所述单个驱动器的区域中的增量计数器来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进马达(15)用作所述单个驱动器,并且为了确定所述基准点和借助传感器确定的所述位置之间的所需的切换步数,所述步进马达(15)首先从借助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位置开始以高于为此所预期的切换步数沿所述基准点的方向移动,并且在该过程中,所述吸嘴(24)的吸头(34)移动抵靠所述基准点(38;39;49),因此所述步进马达(15)失步,然后所述吸嘴(24)从该位置枢转回到借助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位置,针对返回路径确定该步进马达(15)所需的切换步数并且重复该枢转过程直到沿所述基准点的方向不断减少的步数沿两个方向一致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在筒子架(8)中并且靠在筒子驱动辊(9)上的交叉卷绕筒子(5)的表面或者保持在筒子架(8)中并且靠在筒子驱动辊(9)上的所述交叉卷绕筒子(5)的筒管被用作所述基准点(38),所述吸嘴(24)的所述吸头(24’ )被放置在所述基准点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用作基准点(38)的所述交叉卷绕筒子(5)的直径(d)在130_至150_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夹持管(25)用作所述基准点(39),所述夹持管在所述吸嘴(24)的所述枢转路径(21)的区域中被定位在预定位置(S)。
11.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卷绕头壳体(2’)上的可延伸止动件用作所述基准点(49)。
12.—种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所述工位具有:用于卷绕交叉卷绕筒子的卷绕装置;吸嘴,该吸嘴能由单个马达驱动以拾取在卷绕中断之后已运行到所述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上的纱线;以及传感器元件,该传感器元件用于检测所述吸嘴的枢转位置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2)具有至少一个基准点(38 ;39 ;49),所述吸嘴(24)能将其吸头(24’)移到所述基准点以校准所述吸嘴的位置,所述工位具有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被设立成进行如下过程:控制所述吸嘴到所述基准点的移动;确定所检测到的枢转位置和所述基准点之间的增量;比较所确定的值与以相同的方式在先确定的被认为是基准值的增量数;并且使用在该过程中建立的偏差来产生用于随后将所述吸嘴定位在所述线头拾取位置中的校正变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其特征在于,与相邻布置的增量计数器对应的增量装置在所述吸嘴的所述单个驱动器的区域中被设置于在所述吸嘴的枢转期间同步旋转的部分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驱动器是步进马达,并且所述控制机构被设立成监控沿所述步进马达的两个旋转方向的步 数。
【文档编号】B65H67/08GK104030090SQ201410082150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8日
【发明者】赫尔穆特·科伦, M·蒙德 申请人: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