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络筒机的换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1658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络筒机的换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络筒机的换管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它包括导柱、移动架、导向板、不完全齿轮,管纱库设置有八个等圆周分布的纱库,每个纱库内放有一个管纱,底盘上设置有一个通孔,通孔的正下方设置有移动架,移动架可上下移动设置在导柱上,导柱垂直固定在底盘和底座之间,底座和移动架之间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驱动气缸,移动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块,卡块外侧连接于松放气缸,支承柱固定在底座上,底座内还设置有两个不完全齿轮,并且相互啮合,连杆一端连接在不完全齿轮上,另一端连接在弯板的下端,弯板的中间铰接在底座上,弯板的上端设置有弧形的导向板。本实用新型实现络筒机自动换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
【专利说明】 一种络筒机的换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络筒机的换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纺织工业中,络筒机的主要功用是将管纱状的纱线加工成圆柱形或锥形状的筒纱,筒纱具有体积大、成形效果好等优点,因此纱线的络筒工艺是纺织工业中不可缺少的流程之一。络筒机主要是将原纱通过络筒工序加工成符合一定要求的大卷装筒子,以便于后道加工工序的进行。络筒的目的在于改变卷装,增加纱线卷装的容纱量,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率;络筒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清除纱疵,检查纱线直径,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改善纱线品质。只有纱线的外观质量改善,产品的内在性能提高,产品的结构形态稳定,才能提高纺织产品的档次。纱线自管纱上退绕下来,经过气圈破裂器(或气圈控制器)预清纱器(检查纱疵)、纱线张力装置、自动捻接器、电子清纱器(检测捻结)、上蜡装置和导纱槽筒后卷绕在筒子上。当一个管纱用完时,需要换上另一个管纱,传统的做法是由人工完成的,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络筒机的换管装置,实现络筒机自动换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络筒机的换管装置,它包括管纱库、底盘、管纱、中心轴、第二皮带轮、皮带、第一皮带轮、驱动电机、导柱、移动架、卡块、松放气缸、驱动气缸、支承柱、连杆、导向板、不完全齿轮、弯板、底座、导向电机,所述管纱库为圆盘状,管纱库设置有八个等圆周分布的纱库,每个纱库内放有一个管纱,所述管纱库底部的中心设置有中心轴,所述管纱库通过中心轴可转动设置在底盘上,所述第二皮带轮同轴设置在中心轴的下端,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轴连接于驱动电机,所述底盘上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的正下方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可上下移动设置在导柱上,所述导柱垂直固定在底盘和底座之间,所述底座和移动架之间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位于导柱的外侧,所述移动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块,所述卡块能沿半径方向移动,所述卡块内侧设置为圆弧面,所述卡块外侧连接于松放气缸,所述移动架正中间设置有落料孔,所述落料孔的正下方设置有支承柱,所述支承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内还设置有两个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对称设置在底座内,并且相互啮合,所述其中一个不完全齿轮轴连接于导向电机,所述连杆一端连接在不完全齿轮上,另一端连接在弯板的下端,所述弯板的中间铰接在底座上,所述弯板的上端设置有弧形的导向板。
[0006]进一步地,所述纱库外侧设置有走线槽。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导柱上设置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连接于导向电机。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和管纱表面相贴合。
[0009]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管纱库间歇性地等角度转动,管纱库每次转动后,纱库内的管纱就从底盘的通孔中落下。管纱下落过程中,松放气缸推动卡块向内运动,卡块夹住管纱。驱动气缸带动移动架向下运动,管纱随之向下运动。当移动架下移碰到触发开关后,触发开关控制导向电机运动,导向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转动,不完全齿轮通过连杆带动弯板下端向外侧运动,弯板绕中间的铰接点转动,弯板上端的导向板向内侧运动,给下落的管纱起导向作用,保证管纱平稳落入支承柱上。块内侧设置为圆弧面,有利于对管纱的夹紧,并将其输送到下方。本实用新型实现络筒机自动换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放大图A。
[0013]图中:1.管纱库,2.底盘,3.管纱,4.中心轴,5.第二皮带轮,6.皮带,7.第一皮带轮,8.驱动电机,9.导柱,10.移动架,11.卡块,12.松放气缸,13.驱动气缸,14.支承柱,
15.连杆,16.导向板,17.不完全齿轮,18.弯板,19.底座,20.导向电机,21.纱库,22.通孔,23.落料孔,24.走线槽,25.触发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络筒机的换管装置,它包括管纱库1、底盘2、管纱3、中心轴4、第二皮带轮5、皮带6、第一皮带轮7、驱动电机8、导柱9、移动架10、卡块11、松放气缸12、驱动气缸13、支承柱14、连杆15、导向板16、不完全齿轮17、弯板18、底座19、导向电机20。所述管纱库I为圆盘状,管纱库I设置有八个等圆周分布的纱库21,每个纱库21内放有一个管纱3,所述纱库21外侧设置有走线槽24,用于管纱3走线。所述管纱库I底部的中心设置有中心轴4,所述管纱库I通过中心轴4可转动设置在底盘2上,所述第二皮带轮5同轴设置在中心轴4的下端,所述第二皮带轮5通过皮带6连接第一皮带轮7,所述第一皮带轮7轴连接于驱动电机8。所述底盘2上设置有一个通孔22,所述通孔22的正下方设置有移动架10,所述移动架10可上下移动设置在导柱9上,所述导柱9垂直固定在底盘2和底座19之间,所述导柱9上设置有触发开关25,所述触发开关25连接于导向电机20,当移动架10下移碰到触发开关25后,触发开关25控制导向电机20运动,实现导向板16向内侧运动,给下落的管纱3起导向作用,保证管纱3平稳落入支承柱14上。所述底座19和移动架10之间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驱动气缸13,所述驱动气缸13位于导柱9的外侧。所述移动架10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块11,所述卡块11能沿半径方向移动,所述卡块11内侧设置为圆弧面,有利于对管纱3的夹紧,所述卡块11外侧连接于松放气缸12。卡块11用于夹紧管纱3,并将其输送到下方。所述移动架10正中间设置有落料孔23,所述落料孔23的正下方设置有支承柱14,所述支承柱14固定在底座19上,所述底座19内还设置有两个不完全齿轮17,不完全齿轮17对称设置在底座19内,并且相互哨合,所述其中一个不完全齿轮17轴连接于导向电机8,所述连杆15 —端连接在不完全齿轮17上,另一端连接在弯板18的下端,所述弯板18的中间铰接在底座19上,所述弯板18的上端设置有弧形的导向板
16,所述导向板16和管纱3表面相贴合。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络筒机的换管装置使用时,驱动电机13带动第一皮带轮7转动,第一皮带轮7通过皮带6带动第二皮带轮5,从而带到管纱库I间歇性地等角度转动。管纱库I每次转动后,纱库21内的管纱3就从底盘2的通孔22中落下。此时移动架10位于最上方的位置,管纱3下落过程中,松放气缸12推动卡块11向内运动,卡块11夹住管纱3。驱动气缸13带动移动架10向下运动,管纱3随之向下运动。当移动架10下移碰到触发开关25后,触发开关25控制导向电机20运动,导向电机20带动不完全齿轮17转动,不完全齿轮17通过连杆15带动弯板18下端向外侧运动,弯板18绕中间的铰接点转动,弯板18上端的导向板16向内侧运动。此时,松放气缸12回缩,管纱3从落料孔23内下落,导向板16给下落的管纱3起导向作用,保证管纱3平稳落入支承柱14上。本实用新型实现络筒机自动换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
[0017]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络筒机的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管纱库、底盘、管纱、中心轴、第二皮带轮、皮带、第一皮带轮、驱动电机、导柱、移动架、卡块、松放气缸、驱动气缸、支承柱、连杆、导向板、不完全齿轮、弯板、底座、导向电机,所述管纱库为圆盘状,管纱库设置有八个等圆周分布的纱库,每个纱库内放有一个管纱,所述管纱库底部的中心设置有中心轴,所述管纱库通过中心轴可转动设置在底盘上,所述第二皮带轮同轴设置在中心轴的下端,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轴连接于驱动电机,所述底盘上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的正下方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可上下移动设置在导柱上,所述导柱垂直固定在底盘和底座之间,所述底座和移动架之间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位于导柱的外侧,所述移动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块,所述卡块能沿半径方向移动,所述卡块内侧设置为圆弧面,所述卡块外侧连接于松放气缸,所述移动架正中间设置有落料孔,所述落料孔的正下方设置有支承柱,所述支承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内还设置有两个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对称设置在底座内,并且相互啮合,所述其中一个不完全齿轮轴连接于导向电机,所述连杆一端连接在不完全齿轮上,另一端连接在弯板的下端,所述弯板的中间铰接在底座上,所述弯板的上端设置有弧形的导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络筒机的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库外侧设置有走线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络筒机的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上设置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连接于导向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络筒机的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和管纱表面相贴合。
【文档编号】B65H67/04GK204038778SQ201420512554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9日
【发明者】沈伟明 申请人:浙江盛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