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络筒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1658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络筒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络筒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它包括上蜡盒、导纱环、清纱环、张紧环、收纱辊、筒子,管纱安装在管纱安装轴上,上蜡盒同轴设置在管纱的上方,上蜡盒内设置有走纱通道,上蜡盒内设置有液体蜡,走纱通道的下部分浸在液体蜡中,蜡盒的盒壁上还设置一个走纱孔,上蜡盒的正上方设置有导纱环,导纱环的正上方设置有清纱环,清纱环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同的清纱槽口,清纱环的上方设置有张紧环,张紧环的上方设置有收纱辊,筒子和收纱辊相切设置。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络筒过程中的断头率,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络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络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纺织工业中,络筒机的主要功用是将管纱状的纱线加工成圆柱形或锥形状的筒纱,筒纱具有体积大、成形效果好等优点,因此纱线的络筒工艺是纺织工业中不可缺少的流程之一。络筒(又称络纱)是织前准备的第一道工序,它的任务是将来自纺部的管纱或绞纱在络筒机上加工成符合一定要求的筒子。由纺厂运来的原纱一般有较多的外观疵点,在通过络筒机上的清纱装置时,可以清除其上的绒毛,尘屑及弱纱、粗结等杂质疵点,这样,既可改善织物的外观质量,又因剔除了纱线上的薄弱环节而提高了它们的平均强度,从而减少了纱线的后道工序中的断头。络筒质量直接影响到后工序。因此,对络筒工序提出如下的要求:(I)筒子卷装容量要大,以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效率;筒子卷绕应坚固结实,以便于贮存和运输;(2)卷绕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纱线张力,以保证筒子成形良好;(3)要便于筒子在后道工序中的退绕,防止出现脱圈上缠断头;(4)筒子上纱线的结头要小而牢;(5)不损伤纱线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能。但是在符合上述要求的络筒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常常因为纱线上的薄弱环节而影响了它们的平均强度,会产生飞花,导致纱线断头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络筒装置,有效提高纱线的平滑性,有效减少络筒过程中的断头率,提高生产效率。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络筒装置,它包括机架、下横梁、中横梁、管纱、管纱圆盘、第二皮带轮、皮带、第一皮带轮、放纱电机、上蜡盒、液体蜡、导纱架、导纱环、清纱环、张紧环、收纱辊、收纱电机、筒子、筒子支架、支承轴、转动支座、弹簧,所述下横梁固定在机架的底部,所述管纱圆盘可转动设置在下横梁上,所述管纱圆盘的中心设置有管纱安装轴,所述管纱安装在管纱安装轴上,所述管纱圆盘底部同轴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于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轴连接于放纱电机,所述放纱电机固定在机架的一侧,所述上蜡盒同轴设置在管纱的上方,所述上蜡盒内设置有走纱通道,所述上蜡盒内设置有液体蜡,所述走纱通道的下部分浸在液体蜡中,所述上蜡盒的盒壁上还设置一个走纱孔,所述导纱架设置在上蜡盒和管纱圆盘之间,所述上蜡盒的正上方设置有导纱环,所述导纱环通过导纱环支架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导纱环的正上方设置有清纱环,所述清纱环可转动设置在清纱环支架的一端,所述清纱环支架的另一端设置在中横梁上,通过紧固螺钉紧固,所述清纱环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同的清纱槽口,所述清纱环的上方设置有张紧环,所述张紧环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张紧环的上方设置有收纱辊,所述收纱辊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收纱辊一端轴连接于收纱电机,所述收纱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在机架的一端,所述筒子可转动设置在筒子支架的一端,所述筒子和收纱辊相切设置,所述筒子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板上,所述支板上设置有U型槽,所述支板通过调整螺钉固定在转动支座的一侧,所述转动支座可转动设置在支承轴上,所述转动支座的另一侧设置有弹簧支架,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弹簧支架上,另一端连接在机架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管纱圆盘的圆周外侧还设置有外圆盘,所述外圆盘的高度高于管纱圆盘。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张紧环上设置有弧形的凹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走纱通道的四周均设置为倒圆。
[0009]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纱线从上蜡盒的顶端进入上蜡盒,经过上蜡盒中的液体蜡后从盒壁上的走纱孔上穿出,在经过导纱架后进入导纱环,然后纱线依次经过清纱环、张紧环,最后在收纱辊的作用下络筒。纱线经过液体蜡后,纱线表面均匀吸附形成一层均匀的油膜,纱线整个表面完全被覆盖,从而降低纱线与纱线、纱线与设备间的静、动摩擦系数,并具有抗静电的作用,因为纱线在络筒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断头和飞花,有效提高纱线的平滑性,有效减少络筒过程中的断头率,提高生产效率。走纱通道的四周均设置为倒圆,防止走纱过程中纱线起毛、飞花,甚至断裂。清纱环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同的清纱槽口,实现对不同种类的纱线的清纱,适用性强。张紧环上设置有弧形的凹槽,不但实现对纱线的张紧,而且有效防止了纱线飞花,保证纱线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蜡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机架,2.下横梁,3.中横梁,4.管纱,5.管纱圆盘,6.第二皮带轮,7.皮带,8.第一皮带轮,9.放纱电机,10.上蜡盒,11.液体蜡,12.导纱架,13.导纱环,14.清纱环,15.张紧环,16.收纱辊,17.收纱电机,18.筒子,19.筒子支架,20.支承轴,21.转动支座,22.弹簧,23.管纱安装轴,24.走纱通道,25.盒壁,26.走纱孔,27.导纱环支架,28.清纱环支架,29.紧固螺钉,30.清纱槽口,31.电机支架,32.支板,33.U型槽,34.调整螺钉,
35.弹簧支架,36.外圆盘,3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络筒装置,它包括机架1、下横梁2、中横梁3、管纱4、管纱圆盘5、第二皮带轮6、皮带7、第一皮带轮8、放纱电机9、上蜡盒10、液体蜡11、导纱架
12、导纱环13、清纱环14、张紧环15、收纱辊16、收纱电机17、筒子18、筒子支架19、支承轴20、转动支座21、弹簧22。所述下横梁2固定在机架I的底部,所述管纱圆盘5可转动设置在下横梁2上,所述管纱圆盘5的中心设置有管纱安装轴23,所述管纱4安装在管纱安装轴23上。所述管纱圆盘5的圆周外侧还设置有外圆盘36,所述外圆盘36的高度高于管纱圆盘5,起到保护劳动者安全的作用。所述管纱圆盘5底部同轴设置有第二皮带轮6,所述第二皮带轮6通过皮带7连接于第一皮带轮8,所述第一皮带轮8轴连接于放纱电机9,所述放纱电机9固定在机架I的一侧。所述上蜡盒10同轴设置在管纱4的上方,所述上蜡盒10内设置有走纱通道24,所述走纱通道24的四周均设置为倒圆,防止走纱过程中纱线起毛、飞花,甚至断裂。所述上蜡盒10内设置有液体蜡11,所述走纱通道24的下部分浸在液体蜡11中,所述上蜡盒10的盒壁25上还设置一个走纱孔26,所述导纱架12设置在上蜡盒10和管纱圆盘5之间。所述上蜡盒10的正上方设置有导纱环13,所述导纱环13通过导纱环支架27固定在机架I上,导纱环13对纱线起到了导向作用。所述导纱环13的正上方设置有清纱环14,所述清纱环14可转动设置在清纱环支架28的一端,所述清纱环支架28的另一端设置在中横梁3上,通过紧固螺钉29紧固。所述清纱环14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同的清纱槽口 30,实现对不同种类的纱线的清纱,适用性强。所述清纱环14的上方设置有张紧环15,所述张紧环15可转动设置在机架I上,所述张紧环15上设置有弧形的凹槽37,不但实现对纱线的张紧,而且有效防止了纱线飞花,保证纱线质量。所述张紧环15的上方设置有收纱辊16,所述收纱辊16可转动设置在机架I上,所述收纱辊16 —端轴连接于收纱电机17,所述收纱电机17安装在电机支架31上,所述电机支架31固定在机架I的一端。所述筒子18可转动设置在筒子支架19的一端,所述筒子18和收纱辊16相切设置,所述筒子支架19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板32上,所述支板32上设置有U型槽33,所述支板32通过调整螺钉34固定在转动支座21的一侧,所述转动支座21可转动设置在支承轴20上,所述转动支座21的另一侧设置有弹簧支架35,所述弹簧22 —端连接在弹簧支架35上,另一端连接在机架I上。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络筒装置使用时,放纱电机9通过第一皮带轮8、皮带7、第二皮带轮6带动管纱圆盘5快速转动,实现放纱。收纱电机9带动收纱辊16快速旋转,因为筒子18在弹簧22的弹力的作用下紧紧贴靠在收纱辊16上,所述筒子18在收纱辊16的带动下快速转动。收纱速度稍快于放纱的速度,保持纱线具有一定的张紧力。拧松调整螺钉34,可利用U型槽33调整支板32的安装位置,从而调整筒子18的位置,保证筒子18和收纱辊16平行且相切。纱线从上蜡盒10的顶端进入上蜡盒10,经过上蜡盒10中的液体蜡11后从盒壁25上的走纱孔26上穿出,在经过导纱架12后进入导纱环13,然后纱线依次经过清纱环14、张紧环15,最后在收纱辊16的作用下络筒。纱线经过液体蜡11后,纱线表面均匀吸附形成一层均匀的油膜,纱线整个表面完全被覆盖,从而降低纱线与纱线、纱线与设备间的静、动摩擦系数,并具有抗静电的作用,因为纱线在络筒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断头和飞花,有效提高纱线的平滑性,有效减少络筒过程中的断头率,提高生产效率。
[0017]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络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下横梁、中横梁、管纱、管纱圆盘、第二皮带轮、皮带、第一皮带轮、放纱电机、上蜡盒、液体蜡、导纱架、导纱环、清纱环、张紧环、收纱辊、收纱电机、筒子、筒子支架、支承轴、转动支座、弹簧,所述下横梁固定在机架的底部,所述管纱圆盘可转动设置在下横梁上,所述管纱圆盘的中心设置有管纱安装轴,所述管纱安装在管纱安装轴上,所述管纱圆盘底部同轴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于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轴连接于放纱电机,所述放纱电机固定在机架的一侧,所述上蜡盒同轴设置在管纱的上方,所述上蜡盒内设置有走纱通道,所述上蜡盒内设置有液体蜡,所述走纱通道的下部分浸在液体蜡中,所述上蜡盒的盒壁上还设置一个走纱孔,所述导纱架设置在上蜡盒和管纱圆盘之间,所述上蜡盒的正上方设置有导纱环,所述导纱环通过导纱环支架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导纱环的正上方设置有清纱环,所述清纱环可转动设置在清纱环支架的一端,所述清纱环支架的另一端设置在中横梁上,通过紧固螺钉紧固,所述清纱环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同的清纱槽口,所述清纱环的上方设置有张紧环,所述张紧环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张紧环的上方设置有收纱辊,所述收纱辊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收纱辊一端轴连接于收纱电机,所述收纱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在机架的一端,所述筒子可转动设置在筒子支架的一端,所述筒子和收纱辊相切设置,所述筒子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板上,所述支板上设置有U型槽,所述支板通过调整螺钉固定在转动支座的一侧,所述转动支座可转动设置在支承轴上,所述转动支座的另一侧设置有弹簧支架,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弹簧支架上,另一端连接在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络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纱圆盘的圆周外侧还设置有外圆盘,所述外圆盘的高度高于管纱圆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络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环上设置有弧形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络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纱通道的四周均设置为倒圆。
【文档编号】B65H59/10GK204038781SQ201420512553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9日
【发明者】沈伟明 申请人:浙江盛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