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贮备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33574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污泥贮备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特别的,涉及一种贮存缓冲脱水后的污泥的污泥贮备池。

背景技术:
城镇污泥处理中,需要将污水处理厂脱水后的污泥进行贮存缓冲,便于污泥处理系统调节和稳定的工艺要求;因污泥流动性差、有粘性,堆放裸露会产生恶臭污染环境,装入容器内不容易排出,需釆用复杂机械装置将其推出,刮净。现有的污泥贮备池多采用圆柱型筒体,筒体內平面底部设滑架装置,外配油缸及油压系统,底部中心设有-个出口,用阀门开关,由于滑架装置全部置于污泥中,污泥环境很容易使滑架锈死,导致油缸推不动滑架而产生排泥困难现象,甚至失去刮泥性能,筒内污泥蓄积、粘壁严重,有效容积减少,使得进筒维修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贮备池,以解决污泥贮备池失去刮泥性能、维修困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贮备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横梁、池盖、起吊装置、排泥装置,所述池体底面为水平方向的圆柱面,池体侧面位于池体轴向两端,池体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横梁沿轴向固定在池体顶部进料口上,横梁上活动铰接有所述池盖,池盖边沿与池体内壁贴合,池体进料口上方设有用于吊起并开合池盖的所述起吊装置,池体内底面沿轴向设有排清池体内污泥的所述排泥装置;所述排泥装置包括沿轴向固定在池体内底面的螺旋输送机,池体内底面沿轴向设有沟槽,螺旋输送机的螺旋轴安设在沟槽内,池体外设有与螺旋输送机排泥端连通的排泥管道。池体进料口为池体沿轴向的最大水平截面,所述横梁位于池体进料口平面的径向对称轴上,所述池盖设置成一扇门或对称铰接在横梁上的两扇门。所述池盖为矩形或梯形,池盖一边铰接在横梁上,另外三边与池体内壁贴合,池盖可绕横梁上、下90度旋转。所述池盖边沿设有密封条,至少在池盖与池体内壁贴合的所有边沿设有密封条。所述排泥管道与螺旋输送机垂直连通,即排泥管道与螺旋输送机的螺旋轴垂直。所述池盖采用型钢框架主体与金属板材的结合,板材材料采用不锈钢。所述池体底面为半圆柱面,池体侧面为半圆平面,所述螺旋输送机位于半圆柱面的正中间位置。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螺旋轴穿过池体侧壁在池体外延伸至排泥管道与螺旋输送机连通的接通点,或延伸至超过排泥管道与螺旋输送机连通的接通点,使整个螺旋输送机排泥更快、更顺畅。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螺旋轴和套管,螺旋轴位于池体内的部分裸露在池体内,螺旋轴位于池体外的部分套设在所述套管内,排泥管道在池体外与套管垂直连通。本发明中,排泥管道与螺旋输送机连通的接通点还可以位于沟槽底面,螺旋输送机采用双向螺旋输送机,螺旋轴采用相对于接通点对称的无轴双向螺旋杆,当螺旋输送机启动后,无轴双向螺旋杆的螺旋叶片旋转使池体内污泥从两边向沟槽底面中部排出池体外。池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且排泥管道与螺旋输送机的接通位置可更换,只需更换螺旋轴即可。当排泥管道与螺旋输送机的接通点位于池体侧边时,池体可采用型钢框架主体与金属板材的结合,板材材料采用不锈钢,防腐,重量轻,便于移动,且结构简单,制作及维护方便。进一步的,所述池体内设有检测污泥深度的检测仪,所述起吊装置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排泥装置的驱动电机及池体内的检测仪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圆柱面结构的污泥贮备池,该污泥池顶部污泥盖利用一扇或两扇门,池体底面为圆柱形结构,利用同心原理便于门体向下转动时门体边沿始终贴合圆弧形内壁;池盖利用自身重力翻转,无需人物外力,节能效果明显,池盖边沿设置密封条,在密封池体的同时,还能起到刮泥作用,池体内底部沿轴向设置螺旋输送机进行排泥,螺旋输送机与翻转型池盖的结合,使排泥效果更好,刮泥更彻底,有效防止池体内污泥的蓄积。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旋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中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中图1中A-A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中图1中B-B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中图4的另一种当接通点位于沟槽底面时的实施例图。图中:1、池体;11、进料口;12、沟槽;13、排泥管道;14、接通点A;15、接通点B;2、横梁;3、池盖;31、密封条;32、吊环;4、起吊装置;5、排泥装置;51、螺旋输送机;511、螺旋轴;512、无轴双向螺旋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1~图3的污泥贮备池,包括池体1、横梁2、池盖3、起吊装置4、排泥装置5,池体1底面为水平方向的圆柱面,池体1侧面位于池体轴向两端,且池体轴向两端的侧面为平面,池体1顶部沿水平轴向截面上设有进料口11,横梁2沿轴向固定在池体1顶部进料口11上,横梁2上活动铰接有池盖3,池盖3边沿与池体1内壁贴合,进料口11上方设有用于吊起并开合池盖的起吊装置4,池体1内底面沿轴向设有排尽池体1内污泥的排泥装置5;排泥装置5包括沿轴向固定在池体1内底面的螺旋输送机51,池体1内底面沿轴向设有沟槽12,螺旋输送机51的螺旋轴511安设在沟槽12内,池体1外设有与螺旋输送机51排泥端连通的排泥管道13。参见图2及图3,进料口11为池体1沿轴向的最大截面,横梁2与池体进料口11的径向对称中心重合,池盖3包括对称铰接在横梁2上的两扇门,门的形状为矩形,门一边铰接在横梁2上,其余三边与池体1内壁贴合,门与池体1内壁贴合的三条边沿设有橡胶软密封条31,参见图1及图4,池体1底面为半圆柱面,池体1侧面为半圆平面,半圆柱结构的池体1使池盖3的刮泥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参见图4,螺旋输送机51与排泥管道13垂直连通,螺旋输送机51的螺旋轴511穿过池体1侧壁在池体1外延伸至排泥管道13与螺旋输送机51连通的接通点A14,此时应关闭接通点B15,池体1侧壁与接通点A14相距4个螺距长度,整个螺旋输送机向池体1外排泥更快、更顺畅,效率高。本实施例中,起吊装置4采用电动葫芦,池盖3的两扇门上设有吊环32,电动葫芦通过吊环32将池盖3吊起使池盖3绕横梁上向上旋转90度,完成开门动作,将电动葫芦环链放松至池盖3保持水平位置时,完成关门动作,电动葫芦环链完全放松时,池盖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旋转90度,来完成刮压污泥的动作,便于进料和检修。参见图5,排泥管道13与螺旋输送机51连通的接通点B15位于沟槽12底面中部时,将接通点A14关闭,螺旋轴改为相对于接通点B15对称的无轴双向螺旋杆512,无轴双向螺旋杆512包含两根螺旋方向相对的无轴双向螺旋杆,两根无轴双向螺旋杆方向同时指向接通点B15,当螺旋输送机51的电机启动后,无轴双向螺旋杆512的螺旋叶片旋转带动池体1内污泥从两边向沟槽底面中部排出池体1外。工作过程中,污泥经外部管道从进料口11倾倒至池体1内,当池体1内装满污泥时,电动葫芦环链放松至极限,门的自重全部压在污泥表面,门的边沿镶的橡胶软密封条31起密封作用,防止池体1内臭味外散,排泥时,先开启螺旋输送机51的驱动电机,池体1内污泥在螺旋轴511的旋转带动下,由排泥管道13排出池体1外,同时,两扇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分别向螺旋轴511方向转动,转动过程中,门将池体1内污泥向底部沟槽12挤压,至门转至靠近螺旋轴511,橡胶软密封条31将池壁污泥刮净,检测仪检测污泥深度为零,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将螺旋输送机51的驱动电机停止,同时驱动电动葫芦,使电动葫芦环链收起至两扇门被向上提至竖直位置,再等待进料,如此往复,整个过程自动完成,无需人工操作,节省人力。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