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至少两个输送区段之内输送商品、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4358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用于在至少两个输送区段之内输送商品、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具有至少两个输送区段的设备,其用于输送商品、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和/或能码垛的商品层、零散货物层和/或包捆物层。

本发明还涉及具有方法独立权利要求12的特征的用于在至少两个输送区段之内输送商品、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和/或能码垛的商品层、零散货物层和/或包捆物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包装设备和码垛设备中,在运输通道上输送商品、包裹和零散货物,并且以合适的方式对其进行推动或定向,以便产生期望的层形,其接下来可被堆垛到运货架。

由ep1046598a1已知用于操作如瓶子或罐头这样的容器包装的装置,需要借助该装置使容器包装以预先确定的配置布置以用于运输到运货架上。装置包括用于定向和分离包装的工位,其具有多个平行的对角引导部,其分别配备有可移动的夹持元件。每一个夹持元件接收一个包装并且根据期望的布置方式或其余包装的配置对其定向。借助输送带将包装以一排或多排的形式输送给工位。

de60313039t2也公开了用于布置和定向包装的装置和方法。此外,由de10219129a1已知用于对所谓的多个包裹进行转动和分布或聚集的方法和装置,包裹被输送给至少一个分配轨道并且在与分配轨道平行的至少一个排出轨道中以转动90°的布置方式被输送走。在该方法中分别获取至少两个包裹并且作为组相应转动90°。

为了能够形成可堆垛的商品层,原则上需要预定数量的商品,需要将其分组并且推到一起。为了能够提高分组效率以及与此直接相关的码垛效率,除了分组工位的输送带以外,存在与其平行地布置的另一输送带。对分组工位或其控制装置优选可如此进行编程,使得交替地通过第一输送带和至少另一输送带推动和/或转动商品并且将商品移动到预先确定的位置上。也可使多个这种分组桌依次地布置,其中为第一分组桌例如分配第二输送带。因此,可通过如下方式再次提高效率,即,例如通过第一分组桌或其机械手定位第一输送带的商品并且第二输送带的商品以自由运行的方式经过第一分组桌并且通过第二分组桌或其机械手被定位。

在已知的码垛设备以及用于码垛的方法中,借助一个、二个或更多个平行的运输通道将连续的、无间隙的或带有间隙的、不连续的多排包装、零散货物或包捆物输送给具有至少一个机械手的至少一个分组桌,借助机械手以如下方式对包装、零散货物或包捆物进行转动和推移,即,使得它们形成可堆垛和/或码垛的层,然后接下来将层转移给码垛装置以进行堆垛和/或形成层。这种码垛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转移工位,转移工位通常设置在装载工位之前并且优选地可竖直调节,以便与装载工位共同作用而能够分别将各个完整的商品层以期望的高度卸到堆垛位置上,例如运货架上。也可使多个这种转移工位彼此依次地布置,最后在其上连接至少一个装载工位。因为每个转移工位的每次竖直运动都需要时间,通常不是实际的码垛装置、而是商品层从分组工位到实际的卸载位置的转移和竖直定位形成用于这种机械效率的限制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用于对包装、零散货物、包捆物或商品进行码垛的方法和设备,其具有提高的码垛效率,即,其可比至今已知的设备或方法更快速地码垛。

本发明的所述目的借助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的特征在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因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具有至少两个输送区段的设备以操作和/或输送商品、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或能码垛的商品层、零散货物层和/或包捆物层,其中,至少两个输送区段分别具有沿输送方向彼此相继连续的操作工位、分组工位和/或转移工位,并且通入集成的和/或共同的装载工位中,装载工位包括共同的装载位置以使商品层、零散货物层和/或包捆物层叠置地堆垛和/或码垛。对此规定,为装载工位分配至少两个可竖直调节的支承和/或输送平面,其形成至少两个输送区段的各个转移工位的一部分或沿输送方向布置在转移工位之后,或连接在存在的至少两个输送区段的相应转移工位上。此外规定,共同的装载位置位于转移工位的可竖直调节的支承和/或输送平面之间,交替地通过至少两个支承和/或输送平面能以待码垛的商品层、零散货物层和/或包捆物层加载装载位置。

在该设备中,可为具有至少两个可竖直调节的支承和/或输送平面的装载工位或布置在装载工位之前的转移工位例如分配升降柱,该升降柱具有可竖直调节的引导装置以能够彼此独立地提升和降低至少两个支承和/或输送平面。可选地,其他的配置也是可能的,但是一个升降柱可为待码垛的商品层、零散货物层和/或包捆物层提供一个特别紧凑并且有效的提升和/或输送可行性方案。在使用一个这种升降柱或两个或更多个升降柱时可规定,通过拉动器件、如皮带将支承和/或输送平面悬挂在升降柱上并且通过马达可竖直运动地布置在升降柱上。对此例如可在升降柱的上侧布置电动马达,其可用作可升降的支承和/或输送平面的驱动器。

此外,该设备的优点以及对其高功率有利的是,转移工位的至少两个支承和/或输送平面与位于其之间的装载位置沿相应的运输方向近似彼此对齐。可选地,两个支承和/或输送平面中的至少一个到装载位置的输送方向可基本垂直于多个彼此相继卸下的商品层、零散货物层和/或包捆物层的完成/全部码垛的堆垛的运走方向。典型地,在这种配置中,两个支承和/或输送平面到装载位置的输送方向基本垂直于多个彼此相继卸下的商品层、零散货物层和/或包捆物层的完成/全部码垛的堆垛的运走方向。

在一个可替代的设备中,可选地,两个支承和/或输送平面中的至少一个到装载位置的输送方向可基本平行于或对齐于多个彼此相继卸下的商品层、零散货物层和/或包捆物层的完成/全部码垛的堆垛的运走方向。在此也可使相应另一输送方向同样平行于或对齐于运走方向。不同的取向同样是可能的,这例如在能够在空间狭窄的机械环境中实现节省空间并且非常灵活的配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所有变型方案中,装载位置尤其可具有至少一个水平输送元件,或可为装载位置分配至少一个这种水平输送元件,该水平输送元件可在至少两个可调节的支承和/或输送平面之间振荡地运动。该至少一个水平输送元件可有利地由环绕的织物链形成。可选地,至少一个水平输送元件也可由可运动的百叶窗式元件等形成,必要时通过可运动的制动元件和/或保持元件补充,从而可将转移的商品层或包捆物层以其相应层形状固定或保持在一起。作为水平输送元件也可使用推移元件,例如从后方作用的推动板。在这种情况下,支承平面具有尽可能平滑的并且阻力小的表面,能够使待码垛的层轻易地在该表面上移动。此外,在许多配置中可有利的是,为至少一个水平输送元件分配可交替地用于两个推移方向的支承元件,例如所谓的制动板,以支撑推移的商品层、零散货物层和/或包捆物层。这种支承元件或这种制动板可有效地防止在快速推移时或在织物链或百叶窗式元件快速进给运动时层形状松散或一个层的商品、零散货物或包捆物轻易滑动,甚至翻倾。

依照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另一实施变型方案,可为装载位置分配至少一个用于在相应两个相继堆垛的商品层、零散货物层和/或包捆物层之间置入中间层的装置。这种所谓的中间层置入件可布置在装载位置的区域中或在空间上分配给该区域。作为所谓的中间层置入件适合使用例如可运动的臂(其支承在转动点上)或直线输送系统,在堆垛的上侧上卸下另一层之前,中间层置入件从堆垛接收中间层并且将其分别输送给堆垛在装载位置上的层上。

在输送区段的区域中,沿商品、零散货物或包捆物的输送方向可分别布置不同的操作工位、分组工位、转移工位和/或装载工位等。由此例如可设置有利的设备,使得在至少两个输送区段中的每一个中存在所谓的分组系统,通过一个、两个或更多个输送带或水平输送装置等给分组系统提供待分组的商品、零散货物或包捆物,其中,这种分组系统尤其可相应包括配备有夹持器的操作工位。夹持器可例如具有门式控制装置,其可在给定的运动空间之内分别实施水平运动和竖直运动,以便将单轨地或双轨地输送的商品、零散货物或包捆物带入期望的分组排列中。同样可能的是具有弯曲臂机器人的夹持器控制装置。典型地,在商品、零散货物或包捆物的双轨输送中各有至少两个可彼此独立运动的夹持系统是有利的。可选地,也可分别将两个或三个这种操作系统彼此直接依次布置在每个分组系统之内,这可提高在快速输送商品、零散货物或包捆物时的分组速度。操作工位主要用于使单个的、多个或所有输送来的商品、零散货物或包捆物在它们在接下来的预分组工位中被拦截和/或在侧面被彼此推移或在侧面进行对中之前彼此转动和/或移动成期望的空间排列,从而形成相应完整的层,而在其之间在推近的各个商品、零散货物或包捆物之间没有空隙,推近的各个商品、零散货物或包捆物在相应的输送区段中沿直线的输送方向朝下一工位继续运输。通常,彼此相继连续的工位-操作工位以及预分组工位和其拦截板和侧面对中板条-被称为分组系统,其将单个地彼此依次输送来的商品、零散货物或包捆物(其通过输送带输送到操作工位中)转变成完整的、能码垛的层。

沿输送方向紧接在分组系统之后的是所谓的码垛系统或码垛工位,其具有至少一个所谓的转移工位,转移工位用于将借助分组系统完整化的商品层、零散货物层或包捆物层继续运输给后置的装载工位。根据本发明,通过至少两个单独的并且分别完整的输送区段给唯一的共同的装载工位提供各自的分组系统合转移工位。可选地,可将装载工位布置在两个彼此平行并排伸延的输送区段之间的中间,从而待堆垛和/或待码垛的商品层、零散货物层或包捆层在转移工位和转载工位之间实施90度的方向改变。但是排成直线的布置方式也同样是可能的,在排成直线的布置方式中装载工位布置在两个彼此相继直线伸延的输送区段之间的中间,从而待堆垛和/或待码垛的商品层、零散货物层或包捆层在转移工位和转载工位之间没有实施方向改变,而是在从装载工位转移到支承和堆垛位置(例如运货架)上时才相对于最初的输送方向实施90度的方向改变。

分别连接在分组系统上的码垛工位例如可如下所述地构造。由此例如可设置共同的升降柱,在升降柱上在两侧(在输送区段平行伸延的情况下)分别布置可竖直运动的转移工位。可选地,也可为至少两个输送区段中的每一个依次设置两个这种可竖直运动的转移工位,至少两个输送区段接下来沿输送方向通到共同的装载工位上,装载工位同样可竖直运动。总共两个或四个可竖直运动的转移工位以及可竖直运动的装载工位可分别彼此独立地在高度上调节并且移动,并且可选地能悬挂在共同的升降柱上或两个彼此并排竖立的升降柱上。

连接在至少两个输送区段的转移工位上的装载工位具有合适的输送工具,以便将待堆垛和/或待码垛的商品层、零散货物层或包捆物层从转移工位转移到装载工位上。由此例如可以这种方式构造装载工位,即,由两个部分构成的百叶窗可停置在相应的层缓冲器之下。即,在将层卸到一个位置中时百叶窗布置在层缓冲器(左和右)之下。层缓冲器本身可由平板或被驱动的织物链构成。其可分别同样彼此独立地被驱动。在作为平板的实施方式中需要推动系统和配合保持系统,以便将层从层缓冲器转移到装载工位上。用作配合保持器的制动板可交替作用地布置在中间。

在装载位置上例如可竖立着运货架,在其上堆垛商品、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的多个层。如果需要在各个层之间或在所有层之间置入附加的中间层,则需要所谓的中间层置入件,其位于装载位置的紧邻近区域中。装载位置的运动控制装置必须根据装载工位的控制装置和运动流程来调节,从而能够在没有码垛过程延迟的情况下置入中间层。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所有工位可设有运输工具(例如织物链或环绕的输送工具)或设有滑动的表面(桌)和相应的推动器件。因此,或者可借助机械手主动地来移动层,或者也可借助输送工具本身或者结合体来移动层。此外可使用这种变型方案,在其中,以合适的方式将中间层以粘结点的形式黏附到在层缓冲器上的层上。

除了上述根据本发明的设备,本发明包括用于借助彼此相继连续的操作工位、分组工位和/或转移工位在至少两个输送区段之内沿相应的输送方向输送商品、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和/或能码垛的商品层、零散货物层和/或包捆物层的方法,该输送区段通入集成的和/或共同的装载工位中,在装载工位中,在共同的装载位置之中或之上使商品层、零散货物层和/或包捆物层叠置地堆垛和/或码垛。为装载工位分配至少两个可竖直调节的支承和/或输送平面和/或在装载工位之前布置至少两个可竖直调节的支承和/或输送平面,其形成存在的至少两个输送区段的各个转移工位的一部分或分配给存在的至少两个输送区段的各个转移工位。此外,共同的装载位置位于转移工位的可竖直调节的支承和/或输送平面之间,交替地通过至少两个支承和/或输送平面以待码垛的商品层、零散货物层和/或包捆物层加载装载位置。对此可选地,两个输送区段彼此排成直线并且以用于商品、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或用于分组装置或商品层、零散货物层和/或包捆物层的相反取向的输送方向在装载工位中的中间相遇。同样可能的是这样的变型方案,在其中两个输送区段大致平行地或者彼此成锐角地伸延并且以相同方向或彼此倾斜于用于商品、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或用于分组装置或商品层、零散货物层和/或包捆物层的运动输送方向在装载工位中的端侧相遇。具有非平行伸延的输送区段和非精确地对齐的输送区段的混合变型方案是可能的,输送区段可彼此以可变的角度相对定向。

附图说明

下面应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优点。各个元件彼此在附图中的尺寸比例不是始终与真实尺寸比例一致,因为相比于其他元件,一些形状被简化地示出并且为了更好地加以说明另一些形状被放大地示出。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第一实施变型方案的示意性俯视图,该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平行伸延的输送区段,至少两个平行伸延的输送区段分别用于输送商品、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及其组合物并且用于组成能码垛的层;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第二实施变型方案的示意性俯视图,该设备配备有用于输送中间层的装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第三实施变型方案的示意性俯视图,该设备配备有用于直线输送中间层的可替代的装置;

图4示出了码垛工位的示意性前视图,该码垛工位形成根据本发明的根据图1、图2和/或图3的设备的一部分;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第四实施变型方案的示意性俯视图,该设备包括两个以对齐的布置方式伸延的输送区段,输送区段在共同的码垛工位上相遇。

对本发明的相同元件或作用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为了清楚起见,在各个附图中仅示出用于说明相应附图所必需的附图标记。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仅是例如能够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设备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示例并且这些示例不是封闭性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的示意性的俯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输送设备、分组设备和/或码垛设备10的第一实施变型方案的可能配置,该输送设备、分组设备和/或码垛设备作为中央组成部分包括两个平行伸延的输送区段12和14,输送区段分别用于输送商品16、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18及其组合并且用于组成能码垛的层(lage)20,并且输送区段通入共同的码垛单元22中,在图1的所示实施例中在码垛设备10的右边缘处用虚线围绕地示出码垛单元。码垛单元22或共同的码垛工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装载工位24,中央装载工位用于将在唯一的、共同的装载位置25上的相应商品层或包捆物层20堆叠并且码垛成由重叠层状的层20构成的共同的堆垛26。堆垛26可根据需要设置成不同高度。

如可从图1中示例性看出,存在的两个输送区段12和14中的每一个在彼此平行的相应输送方向28上具有依次连续的操作工位、分组工位、转移工位和/或装载工位,其通入与其装载工位24集成的和/或共同的码垛工位22中。在两个输送区段12和14中的每一个中,各有两个平行的运输带或输送带30通入第一操作工位32中,所述运输带或输送带用于沿输送方向28水平地输送商品16、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18,借助第一操作工位对支承平面34上的商品16、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18进行移动和/或转动,这例如可借助门式夹持系统36来进行,该门式夹持系统允许在第一操作工位32的支承平面34的轮廓之内在所有方向上快速地夹持、移动和转动运动,以便能够使借助输送带30有规律或无规律地、彼此间隔开地或无间隙地输送的商品16、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18以期望的方式转动和/或移动,从而在与第一操作工位32相应连接的第一预分组工位40的区域中形成分组38,分组在此处或在连接的第二分组工位44中可被推在一起并且聚集成商品层或包捆物层20。代替在第一操作工位32的区域中分别示出的门式夹持系统36(该门式夹持系统可配备有可在支承平面34之内移动的并且进而平行于输送方向28以及横向于输送方向运动的并且可竖直升降的夹持器),可选地也可使用机器人夹持器等作为操作系统,其例如位于支承平面34的侧面上并且尤其可通过多轴机器人形成。

以这种方式布置的分组38的彼此仍不规则间隔的商品16或包捆物18继续朝输送方向28运动并且在分别位于操作工位32之后的第一预分组工位40中借助拦截板42等合适的装置使得至少在一段很小路程聚集,从而减小或排除在输送方向28上在相应分组38的商品16或包捆物18之间的间距。在沿输送方向28分别位于第一预分组工位40之后的第二预分组44中,侧面作用的、可分别横向于输送方向28运动的推动板46从两侧作用到分组38上,从而也减小或消除了横向于输送方向28的间距,由此形成具有彼此无间隙地竖立的商品16或包捆物18的有规律的商品层或包捆物层20,其根据商品16或包捆物18的尺寸和外形并且根据分组设备38可具有矩形的或正方形的轮廓。

作为在第一预分组工位40中的拦截板42,通常可在分组38之前下降或从支承平面34下方并且可在工位40和44之间突出和下降的板就足够,因为支承平面34在依次连续的工位32、40和44中通常构造成运动的输送平面,例如为无端环绕的织物链等。

在图1的所示实施例中,码垛工位22包括总共四个转移工位48和50,其中,沿输送方向28依次布置的相应两个转移工位48和50形成两个输送区段12或14中的每一个的一部分。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布置在第二预分组工位44之后的两个第一转移工位48在码垛工位22的两侧上分别可彼此独立地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而沿输送方向28布置在第一转移工位48之后的第二转移工位50虽然同样可竖直运动,但是不是彼此独立的,而仅是共同地运动。因为第二转移工位与中央装载工位24机械连接,该中央装载工位布置在两个第二转移工位50之间的中间,第二转移工位也可仅与该装载工位24共同地被调节高度。由此第二转移工位相应形成用于装载工位24的支撑平面。

总共四个第一或第二转移工位48和50中的每一个分别具有可竖直调节的支承和/或输送平面52以将层20输送到不同的并且可调节的高度水平上。两个输送区段12或14的相应的第一转移工位48分别连接到相应的第二预分组工位44上。在第一转移工位48上连接有相应的第二转移工位50,其同时形成用于中央装载工位24的支撑平面。此外规定,可共同借助支承和/或输送平面52可变地在高度上可调节的装载位置24处于可共同地竖直调节的支承平面和/或支撑平面52之间,该装载位置可交替地通过第二转移工位50的至少两个支承和/或输送平面52而被加载待码垛的商品层、零散货物层和/或包捆物层20。因此,在用作装载工位24的支撑平面的第二转移工位50的支承和/或输送平面52上,竖立在其上的包捆物层或商品层20的输送方向或推移方向31a或31b分别改变为朝向中央装载工位24的方向,其中,输送方向31a或31b分别垂直于最初的输送方向28取向并且朝向彼此。

装载位置25在垂直于推移方向31a或31b的方向上并且平行于输送方向28地连接在装载工位24上。例如可更换的运货架54竖立在装载位置25上,在运货架上可分别停放有具有多个彼此叠置的层20的堆垛26。在堆垛已经达到预先规定的高度时,运货架54与位于其上的堆垛26一起被取走并且由另一空运货架56取代,其例如可通过另一输送带58运来,该另一运输带可在两个输送区段12和14之间并且以输送方向与两个输送区段平行地伸延。

在所示的设备10中,形成码垛工位22的中央组成部分的装载工位24配备有总共四个可竖直调节的支承和/或输送平面52,其具有升降柱60,升降柱具有可竖直调节的引导装置62,以用于能够使具有支承和/或输送平面52的转移工位48和50彼此独立地进行提升和下降。虽然其他的用于确保第一和第二转移工位48和50的支承和/或输送平面52的竖直运动性的配置也是可能的,但是所示的升降柱60提供用于待码垛的商品层、零散货物层和/或包捆物层20的特别紧凑的并且有效率的提升和/或输送方案。在使用这种升降柱60时规定,支承和/或输送平面52通过牵引机构、如皮带悬挂在升降柱60上并且通过马达可竖直运动地布置在该升降柱上,尤其通过合适的竖直的滑块引导部等。对此,例如在升降柱60的上侧可设置电动马达,其可用作可升降的支承和/或输送平面52的驱动器。

如图1所示,可选地可设置用于使码垛工位22的支承平面提升和下降的多个升降柱6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可有总共三个可彼此独立执行的竖直运动,即,第一和第二输送区段12和14的两个第一转移工位48的两个可彼此独立执行的提升运动和下降运动以及两个第二转移工位50以及布置在其之间的装载工位24的支承平面63的可彼此独立执行的提升运动和下降运动。第二转移工位50和布置在其之间的装载工位24的总共三个支承平面52和63在其提升和下降运动时均保持在相同的高度水平上,这将根据图4的示意性俯视图详细示出。

为了能够借助可运动的支承面52轻松地将整个商品层或包捆物层20在推移方向31a或31b上从第二转移工位50移动并且将装载工位24的层转移到装载位置25上,使两个第二转移工位50的竖直运动彼此同步,从而为此在升降柱60上的唯一驱动器就足够。可水平运动的和/或配备有推移装置的用于交替地将层20推移到装载工位24的支承面63上的支承平面52用于转移两个输送区段12或14的相应第二转移工位50的左边或右边的两个支承平面52中的相应一个的整个商品层或包捆物层20。在借助可相应运动的支承面52或在此未示出的推移元件将层20放置在两个第二转移工位50之间的中间之后,可借助合适的推移装置(未示出)、例如推动器平行于输送方向28地将层转移到运货架54上,该运货架竖立在装载位置25上,确切地说,在此处先前已经卸下的层20的最上面。

例如推动板系统可用作位于转移工位48和/或50上的并且需要沿输送方向28运动的并且需要转移到相应接下来的工位的层20的水平驱动器。可替代地,被驱动的织物链也是合适的,层20竖立在织物链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输送设备、分组设备和/或码垛设备10的第二实施变型方案的另一示意性俯视图,输送设备、分组设备和/或码垛设备配备有用于将中间层输送给装载位置25的附加装置64。分别借助可转动运动的操作装置68、例如夹持器等从中间层堆垛上取下中间层66并且将中间层卸到堆垛26上的卸下的每个单个层20上或者也可选地卸到每个第二或第三层20上,由此使堆垛26机械稳定化并且防止各个商品16或包捆物18滑落或歪斜。在其余的输送流程中,在图2中所示的设备10与在图1中所示的设备大致相同。因此在下面关于图2的附图说明中没有单独指出各个细节或用附图标记表示的元件,由此下面与根据图1的变形方案没有区别,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参考上述关于图1的描述。

如在此处(参见图1)的那样,存在的两个输送区段12和14中的每一个具有沿输送方向28依次连续的操作工位、分组工位、转移工位和/或装载工位,其通入集成的和/或共同的码垛工位22中。在两个输送区段12和14中的每一个中,各有两个平行的运输带或输送带30通入第一操作工位32中,所述运输带或输送带用于沿输送方向28水平地输送商品16、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18,借助第一操作工位对支承平面34上的商品16、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18进行移动和/或转动,例如借助门式夹持系统36来进行,该门式夹持系统允许在支承平面34的轮廓之内在所有方向上快速地夹持、移动和转动运动,以便能够以期望的方式使借助输送带30有规律或无规律地、彼此间隔开地或无间隙地输送的商品16、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18转动和/或移动,从而分别形成分组38,分组可被推在一起并且聚集成商品层或包捆物层20。第一操作工位32之后直接布置第二操作工位33,其后又紧接或布置第一和第二预分组工位40和44。其他构造和其余配置与在图1中所示的设备10的配置没有区别。

在图2中所示的彼此依次紧接的第一和第二操作工位32和33可在大的商品密度或包捆物密度(其以快速效率在输送带或运输带30上输送)的情况下用于对商品16、零散货物或包捆物18的快速分组,因为待转动的和/或待移动的商品16、零散货物或包捆物18中的经过第一操作工位32但是没有被作用的一些可直接被第二操作工位33的门式夹持系统37获取并且移动和/或转动。以这种方式可在输送带30的输送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整个设备的加工速度和生产量。

而在图2中所示的变型方案中,代替示出的门式夹持系统36和37(其分别配备有可升降的夹持器,该夹持器分别可平行于输送方向28并且可与此横向地运动)也可选择地使用机器人夹持器等作为操作系统,其例如可位于支承平面34的侧面并且例如可通过多轴机器人构成。

为了完整需要指出,在根据图1的变型方案中也可设置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彼此相继连续的操作工位32和33,即使这在上面关于图1的描述中没有单独提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10的第三实施变型方案的示意性俯视图,设备配备有可替代的操作装置70以用于将中间层66直线地输送给装载位置25。在这种情况下,将中间层66优选从至少一个中间层堆垛72上取下并且一个个地输送给竖立在装载位置25上的堆垛26,从而分别将中间层66放置到每个层20上或每个第二或第三层20上。在其余的输送流程中,在图3中所示的设备10与在图2中所示的设备10大致相同。可选地,例如在经分组的并且位于第二转移工位50上的商品层或包捆层20在此处已经需要设置各个中间层66时,在中间层被卸在共同的堆垛26上之前,可分别借助直线工作的操作装置70从两侧输送中间层66。

在此也需提及,在上面关于图3的附图说明中没有分别单独指出各个细节或用附图标记表示的元件,如果与根据图1的变形方案或根据图2的变型方案没有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参考上述关于图1或关于图2的描述。为了完整性需要指出,在根据图3的变型方案中也可设置两个、三个或多个彼此相继连续的操作工位32和33。

图4示出了码垛或码垛工位22的示意性前视图,码垛工位形成根据本发明的根据图1、图2和/或图3的设备的一部分。根据该实施变型方案,将待码垛的商品16、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18分别在平行伸延的输送区段12和14上被运输并且作为能码垛的商品层或包捆物层20到达在装载工位22中的第一转移工位48的相应支承和/或输送平面52(参见图1)。如已经所述的那样,转移工位48可彼此无关地并且也与(在图4中示出的)相应布置在后面的第二转移工位50无关地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这通过用马达驱动的在升降柱60上的悬挂装置和引导装置62确保。因此,在将层20分别推移到第二转移工位50上之前,使第一转移工位48根据后置的第二转移工位50进入合适的竖直位置中。例如可通过合适的水平输送装置(如织物链、环链或通过可下降的并且可平行于输送平面52运动的推动板)来进行层20到第一转移工位48和第二转移工位50的相应支承和/或输送平面52上的输送运动。

直至第二转移工位50,商品16、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18以及分组38和推到一起的层20在相应的输送区段12和14上分别以直线的运输方向28进行运动。如图1至图3中看出地,此时层20从第二转移工位50至装载工位24的布置在中间的支承平面63的另一运动与此垂直地进行,即,在推移方向31a或31b上(参见图1)进行。为此,根据图4第二转移工位50的两个支承和/或输送平面52共同地悬挂在升降柱60上并且可共同地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此外,两个第二转移工位50中的每一个可具有无端环绕的运输平面74或可横向于输送方向28运动的推动板等,推动板在后侧作用到层20上并且可沿相应的推移方向31a或31b朝装载工位24的支承平面63推动层。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可存在在前侧作用到层20上的配合保持板和/或制动板78,其可防止各个层20的商品16或包捆物18在其推移运动时发生滑落或歪斜。无端环绕的输送平面74例如可由被驱动的织物链形成。

此外,从图4中可看出可运动的支承面63的实施变型方案,支承面使两个第二转移工位50彼此连接。因此,可以这种方式布置分成两部分的百叶窗76,即,百叶窗停留在各个第二转移工位50之下,第二转移工位分别用作布置在其之间的装载工位24的层缓冲器或撑托平面。即,在卸下层20时百叶窗76布置在各个第二转移工位50或层缓冲器之下的(左和右)一个位置中。如提及地,转移工位50本身可由平板或被驱动的作为环绕的输送平面74的织物链构成。其同样可彼此独立地被驱动。在作为平板的实施方式中需要推动器和配合保持系统,以便将层20从层缓冲器或通过转移工位50转移到装载工位24的可运动的支承面63上,从此处开始,可将层转移到装载位置25或运货架54上并且转移到堆垛26上。用于在层的推移运动时稳定层20的可选的制动板78可交替作用地布置在中间。

图5的示意性俯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输送设备、分组设备和/或码垛设备10的第四实施变型方案,输送设备、分组设备和/或码垛设备由以排成直线的布置方式伸延的两个输送区段12和14构成,它们在中间连接在共同的码垛工位22或装载工位24上。如在根据图2和图3的变型方案中,两个相继伸延的输送区段12和14具有沿输送方向28或29彼此相继连续的操作工位、分组工位、转移工位和/或装载工位,它们通入集成的和/或共同的装载工位24或码垛工位22中。在两个输送区段12和14中的每一个中,各有两个平行的运输带或输送带30通入第一操作工位32中,所述运输带或输送带用于沿输送方向28或29水平地输送商品16、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18,借助第一操作工位对支承平面34上的商品16、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18进行移动和/或转动,例如可借助门式夹持系统36来进行,该门式夹持系统允许在支承平面34的轮廓之内在所有方向上快速地夹持、移动和转动运动,以便能够以期望的方式使借助输送带30有规律或无规律地、彼此间隔开地或无间隙地输送的商品16、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18转动和/或移动,从而能够分别形成分组38,分组接下来可被推在一起并且聚集成商品层或包捆物层20。在第一操作工位32之后分别直接布置第二操作工位33,其后又紧接或布置第一和第二预分组工位40和44。输送区段12和14中的每一个的构造和其余配置在此与在图2和图3中所示的设备10的配置没有区别。为了更加清楚用虚线框标示出码垛工位22的区域。

在图5中所示的彼此直接相继连续的第一操作工位32和第二操作工位33可在大的商品密度或包捆物密度(其以快速效率在输送带或运输带30上输送)的情况下用于对商品16、零散货物或包捆物18的快速分组,因为待转动的和/或待移动的商品16、零散货物或包捆物18中的经过第一操作工位32但是没有被作用的一些可直接被第二操作工位33的门式夹持系统37获取并且可被移动和/或转动。以这种方式可在输送带30的输送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整个设备的加工速度和生产量。而在图5中所示的变型方案中,代替示出的门式夹持系统36和37(其分别配备有可升降的夹持器,该夹持器分别可平行于输送方向28并且可与此横向地运动)也可选择地使用机器人夹持器等作为操作系统,其例如可位于支承平面34的侧面并且例如可通过多轴机器人构成。

基于在第一和/或第二预分组工位40或44上连续的第一转移工位48的其他空间布置,该第一转移工位分别具有单独的第一升降柱60,由此,第一转移工位可彼此独立地竖直运动。同样地,位于它们之间的装载工位24具有单独的第二升降柱61,由此可使转移工位48和装载工位24分别单独地在竖直方向上被调节。装载工位24可与其本身无关地构造成与在图4中所示的变型方案一致并且如在此示出地,可配备有由两部分构成的百叶窗76,由此可转移分别沿输送方向28或29来自转移工位48的层20。在百叶窗76或位于其可运动的支承面63上的层20之后接下来可在合适的竖直位置上被卸到装载位置25的出口上或竖立在运货架54上的堆垛26上。

可选地,根据图5的设备10可配备有附加的装置,其用于将中间层输送给根据图2或根据图3的装载位置25。同样可选地,可在合适的位置上设置用于空运货架(参见图1至图3)的输送带,一旦将运货架54与位于其上的层堆垛26被运走,就可借助输送带将多个空运货架输送给装载位置25。

在图1至图5中提及的设备10的所有变型方案均理解为,装置的所有工位可选地能设有运输工具(例如织物链)或设有可滑动的表面(桌)。因此或者可借助机械手主动地来移动分组38或层20,或者也可借助输送工具本身或者两个输送元件的结合体来移动分组或层。为了清楚,没有将所需的所有对中器件标示在附图中。因此必要时还可能存在这种变型方案,在其中,以合适的方式将中间层以粘结点的形式黏附到在层缓冲器上的层20上。

本发明在参考优选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进行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想到能够对本发明进行变换或变化,而对此不会离开下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列表

10设备、输送设备、分组设备、码垛设备

12第一输送区段

14第二输送区段

16商品

18包捆物

20层、商品层、包捆物层、零散货物层

22码垛单元、码垛工位

24装载工位

25装载位置

26堆垛、层堆垛

28(第一和第二输送区段的)输送方向

29(第二输送区段的)输送方向

30运输带、输送带

31a第一推移方向

31b第二推移方向

32操作工位、第一操作工位

33第二操作工位

34(操作工位的)支承平面

36(第一操作工位的)门式夹持系统

37(第二操作工位的)门式夹持系统

38分组、商品分组、包捆物分组

40第一预分组工位

42拦截板

44第二预分组工位

46推动板

48第一转移工位

50第二转移工位

52支承平面、输送平面

54运货架

56空运货架

58第二输送带

60升降柱、第一升降柱

61升降柱、第二升降柱

62引导装置

63(装载工位的)支承面、支承平面

64用于输送中间层的装置

66中间层

68操作装置

70操作装置

72中间层堆垛

74输送平面、环绕的输送平面

76百叶窗、由两部分组成的百叶窗

78制动板、环绕的制动板、贴靠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