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包装机的压包输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968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到包装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包装机的压包输送结构。

背景技术:
包装机代替传统人工包装,具有速度快,包装整齐美观的特点。包装机的包装物料可以是糖果、饼干、纸巾等。其中,纸巾包装机主要用于各种规格的软抽纸巾的套袋包装,纸巾包装机从大类上可以区分为:卷纸包装机,抽纸巾包装机,三维纸巾包装机,钱夹式纸巾包装机等。抽纸包装机又可以分为:往复式包装机,三维包装机,回转式包装机三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抽纸、卷纸的要求不仅在于质量,而且还对包装美观性有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就必须提高纸巾的包装精度和包装效果。为了保证包装后的纸巾更加紧实和整齐,通常会在纸巾包装过程中对完成了侧边封口且两端开口的半成品进行压包处理,再将压包处理后的半成品输送至端封机构进行端封。现有技术压包输送结构采用的是两段式输送机构,其中第一段输送机构的前端带有一体式的压包头,在压包的同时,第一段输送机构会随同压包头一起动作;第一段输送机构比第二段输送机构短,这种压包输送结构从动力驱动上来讲,需要三个动力源。三个动力源分别驱动压包头,第一段输送机构和第二段输送机构,结构复杂、能耗和维护成本都较高。近年来,虽然也有将第一段输送机构的动力源与侧封摆烫的动力源合在一起的,节省了一个动力源,但第一段输送机构的皮带是不停的运转的,仍然存在能耗高的问题。公开号为CN203958752U,公开日为2014年11月26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袋装产品生产线的颠平压包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置有颠簸机构,所述颠簸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外部设置有颠簸电机,颠簸电机带动第一壳体内部左右并列设置的若干根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方管;颠簸机构右侧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外部设置有输送电机,输送电机带动第二壳体上设置的若干根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第二传送带;输送机构上方设置有压包机构,所述压包机构包括第三壳体,第三壳体的左侧活动安装在第二壳体上,第三壳体内部设置有若干根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安装有第三传送带;输送机构右侧设置有排出机构。该专利文献公开的颠平压包装置,压包输送为两段式输送结构,压包与第一段输送为一体式结构,传送带会随压包一起做点头动作,影响压包外形美观度;输送行程较长,第一段输送过程中若遇卡包,会影响第二段的输送,不仅压包输送效率低,而且所需动力源较多,能耗高,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包装机的压包输送结构,本发明较现有技术压包输送结构采用两段式输送机构而言,无需三个动力源,动力源更少,能耗更低,结构更简单,维护成本更低,压包板与输送机构是分离的,压包时输送机构不会随同压包板一起做下压摆动动作,只有当输送机构检测到有物料过来时才转动,因此能耗更低,压包输送效率更高;通过上输送部件与压包板相接触,压包板压的物料方正、美观,配合下输送部件,能够使压包输送的物料包装更工整,更紧实,进而提高后序包装效率。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适用于包装机的压包输送结构,包括压包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龙门架和通过动力源驱动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为一段式结构,包括上输送部件和下输送部件,所述压包板设置在升降龙门架上,所述上输送部件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升降龙门架上,所述上输送部件与压包板相接触,上输送部件位于压包板上方。所述上输送部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下输送部件包括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和设置在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上的支撑板,支撑板位于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之间。所述上输送部件还包括上同步带,上同步带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下输送部件包括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和设置在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上的下同步带,下同步带位于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之间。所述铰接轴上开有定位孔,上输送部件与铰接轴键连接。所述压包板上设置有开口,压包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倾斜面,倾斜面位于开口上。所述开口呈U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置于压包板上,第一支撑架位于开口一侧,第二支撑架位于开口另一侧,上同步带嵌在开口中。所述升降龙门架包括带动压包板和上输送部件同时升降的架体和设置在架体上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架体一侧的第一调节丝杆和第二调节丝杆以及位于架体另一侧的第三调节丝杆和第四调节丝杆,第一调节丝杆、第二调节丝杆、第三调节丝杆和第四调节丝杆均与输送机构的下输送部件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丝杆上设置有第一链轮,第二调节丝杆上设置有第二链轮,第三调节丝杆上设置有第三链轮,第四调节丝杆上设置有第四链轮,第一调节丝杆和第二调节丝杆上设置有第一链条,第三调节丝杆和第四调节丝杆上设置有第二链条,第一链条分别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连接,第二链条分别与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丝杆和第三调节丝杆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用于显示丝杆调节刻度的数字显示器。所述架体与下输送部件之间还设置有导柱,导柱一端与架体连接,另一端与下输送部件连接。所述导柱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动力源包括伺服电机、减速齿轮和万向联轴器,伺服电机固定在下输送部件上,万向联轴器一端与上输送部件连接,另一端通过减速齿轮与伺服电机连接,伺服电机同时驱动上输送部件和下输送部件同步运动。所述上输送部件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均连接有压纸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本发明,输送机构为一段式结构,包括上输送部件和下输送部件,压包板设置在升降龙门架上,上输送部件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升降龙门架上,上输送部件与压包板相接触,上输送部件位于压包板上方,较现有技术压包输送结构采用两段式输送机构而言,无需三个动力源,动力源更少,能耗更低,结构更简单,维护成本更低,压包板与输送机构是分离的,较现有技术第一段输送机构的前端与压包头为一体结构而言,在压包的时候,输送机构不会随同压包板一起做下压摆动动作,只有当输送机构检测到有物料过来时才转动,因此能耗更低,压包输送效率更高;由于输送机构不会随同压包板一起做下压摆动动作,就不会影响压包外形美观度;通过上输送部件与压包板相接触,压包板压的物料方正、美观,配合下输送部件,能够使压包输送的物料包装更工整,更紧实,进而提高后序包装效率。二、本发明,上输送部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下输送部件包括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和设置在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上的支撑板,支撑板位于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之间,结构简单,压包后的物料通过后一包物料推动前一包物料的方式运输,节省了输送的动力源,进一步降低了能耗和成本。三、本发明,上输送部件还包括上同步带,上同步带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下输送部件包括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和设置在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上的下同步带,下同步带位于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之间,通过采用上同步带、下同步带夹持同步输送的方式,侧封后的各物料包之间有间隙,能够防止相邻物料包相互粘连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压包输送效率。四、本发明,铰接轴上开有定位孔,上输送部件与铰接轴键连接,上输送部件靠近压包板一端能够绕铰接轴转动抬起,上输送部件与铰接轴采用键连接的方式,能够使上输送部件在转动抬起过程中定点悬停,便于维护和卡包时将包拿出。五、本发明,压包板上设置有开口,能够减轻整个压包板的重量,便于压包时灵活下压摆动和回位,能够降低能耗和减小成本,而且能够提高压包效率;压包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倾斜面,倾斜面位于开口上,通过在压包板上设置开口,不仅能够进一步减轻压包板的重量,而且压包板的开口处采用这种斜面结构,较竖直结构而言,能够减轻压包板对物料包造成的下压痕迹,使物料包更加方正、工整,提高美观度。六、本发明,开口呈U形、长方形或正方形,采用这些形状的开口,一方面加工简单,制造成本低,另一方面,便于与上输送部件良好的匹配,使上输送部件的上同步带下表面与压包板的下表面平齐,进而使物料包在整个压包输送过程中都保持方正、紧实的效果,提高压包输送效率。七、本发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置于压包板上,第一支撑架位于开口一侧,第二支撑架位于开口另一侧,上同步带嵌在开口中,压包板能够为上输送部件提供一定的支撑,使上输送部件运行更加稳定,便于提高物料包的输送效率,上同步带嵌在开口中,使得上同步带与下输送部件的下同步带相互平行,物料包通道更加顺畅,进一步提高输送效率。八、本发明,升降龙门架包括带动压包板和上输送部件同时升降的架体和设置在架体上的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能够调节上输送部件和下输送部件之间形成的物料通道的高度,不易卡包,保证输送效率,而且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方块物料的包装,适用性更强。九、本发明,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架体一侧的第一调节丝杆和第二调节丝杆以及位于架体另一侧的第三调节丝杆和第四调节丝杆,第一调节丝杆、第二调节丝杆、第三调节丝杆和第四调节丝杆均与输送机构的下输送部件连接,采用调节丝杆的结构,能够轻松调节架体的升降高度,从而实现压包板和上输送部件的升降动作,而且加工、安装以及维护都很方便。十、本发明,第一调节丝杆上设置有第一链轮,第二调节丝杆上设置有第二链轮,第三调节丝杆上设置有第三链轮,第四调节丝杆上设置有第四链轮,第一调节丝杆和第二调节丝杆上设置有第一链条,第三调节丝杆和第四调节丝杆上设置有第二链条,第一链条分别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连接,第二链条分别与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连接,在架体的每一侧都设置链条、链轮,通过链条就能够实现同步调节,不用逐个单独调节,调节更加简便。十一、本发明,第一调节丝杆和第三调节丝杆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用于显示丝杆调节刻度的数字显示器,通过数字显示器能够显示第一调节丝杆和第三调节丝杆调节的高度,由于第一调节丝杆和第二调节丝杆是通过第一链条同步调节的,第三调节丝杆和第四调节丝杆是通过第二链条同步调节的,使得调整后的上输送部件更加趋于水平,保证上输送部件与下输送部件的平行度,进而使物料通道上下端保持平行,提高物料包输送效率。十二、本发明,架体与下输送部件之间还设置有导柱,导柱一端与架体连接,另一端与下输送部件连接,导柱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导向作用,使整个架体升降过程更加平稳。十三、本发明,导柱上设置有刻度线,便于实现架体两侧高度调节一致,而且通过在导柱上设置刻度线,能够提高调节精度。十四、本发明,动力源包括伺服电机、减速齿轮和万向联轴器,伺服电机固定在下输送部件上,万向联轴器一端与上输送部件连接,另一端通过减速齿轮与伺服电机连接,伺服电机同时驱动上输送部件和下输送部件同步运动,上输送部件和下输送部件共用一个动力源,使整个输送结构更加简单,而且能耗更低。十五、本发明,上输送部件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均连接有压纸板,当物料包长度超过上同步带的宽度时,压纸板能够辅助上同步带对物料包进行压持输送,从而保证物料包的输送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其中:图1为本发明上输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主视图;图中标记:1、压包板,2、升降龙门架,3、输送机构,4、上输送部件,5、下输送部件,6、铰接轴,7、第一支撑架,8、第二支撑架,9、第三支撑架,10、第四支撑架,11、支撑板,12、上同步带,13、下同步带,14、开口,15、倾斜面,16、架体,17、调节机构,18、第一调节丝杆,19、第二调节丝杆,20、第三调节丝杆,21、第四调节丝杆,22、第一链轮,23、第二链轮,24、第三链轮,25、第四链轮,26、第一链条,27、第二链条,28、数字显示器,29、导柱,30、伺服电机,31、减速齿轮,32、万向联轴器,33、压纸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适用于包装机的压包输送结构,包括压包板1,还包括升降龙门架2和通过动力源驱动的输送机构3,所述输送机构3为一段式结构,包括上输送部件4和下输送部件5,所述压包板1设置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的一端通过铰接轴6铰接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与压包板1相接触,上输送部件4位于压包板1上方。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输送机构为一段式结构,包括上输送部件和下输送部件,压包板设置在升降龙门架上,上输送部件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升降龙门架上,上输送部件与压包板相接触,上输送部件位于压包板上方,较现有技术压包输送结构采用两段式输送机构而言,无需三个动力源,动力源更少,能耗更低,结构更简单,维护成本更低,压包板与输送机构是分离的,较现有技术第一段输送机构的前端与压包头为一体结构而言,在压包的时候,输送机构不会随同压包板一起做下压摆动动作,只有当输送机构检测到有物料过来时才转动,因此能耗更低,压包输送效率更高;由于输送机构不会随同压包板一起做下压摆动动作,就不会影响压包外形美观度;通过上输送部件与压包板相接触,压包板压的物料方正、美观,配合下输送部件,能够使压包输送的物料包装更工整,更紧实,进而提高后序包装效率。实施例2适用于包装机的压包输送结构,包括压包板1,还包括升降龙门架2和通过动力源驱动的输送机构3,所述输送机构3为一段式结构,包括上输送部件4和下输送部件5,所述压包板1设置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的一端通过铰接轴6铰接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与压包板1相接触,上输送部件4位于压包板1上方。所述上输送部件4包括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下输送部件5包括第三支撑架9、第四支撑架10和设置在第三支撑架9和第四支撑架10上的支撑板11,支撑板11位于第三支撑架9和第四支撑架10之间。本实施例为一较佳实施方式,上输送部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下输送部件包括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和设置在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上的支撑板,支撑板位于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之间,结构简单,压包后的物料通过后一包物料推动前一包物料的方式运输,节省了输送的动力源,进一步降低了能耗和成本。实施例3适用于包装机的压包输送结构,包括压包板1,还包括升降龙门架2和通过动力源驱动的输送机构3,所述输送机构3为一段式结构,包括上输送部件4和下输送部件5,所述压包板1设置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的一端通过铰接轴6铰接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与压包板1相接触,上输送部件4位于压包板1上方。所述上输送部件4包括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所述上输送部件4还包括上同步带12,上同步带12设置在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之间,下输送部件5包括第三支撑架9、第四支撑架10和设置在第三支撑架9和第四支撑架10上的下同步带13,下同步带13位于第三支撑架9和第四支撑架10之间。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上输送部件还包括上同步带,上同步带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下输送部件包括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和设置在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上的下同步带,下同步带位于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之间,通过采用上同步带、下同步带夹持同步输送的方式,侧封后的各物料包之间有间隙,能够防止相邻物料包相互粘连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压包输送效率。实施例4适用于包装机的压包输送结构,包括压包板1,还包括升降龙门架2和通过动力源驱动的输送机构3,所述输送机构3为一段式结构,包括上输送部件4和下输送部件5,所述压包板1设置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的一端通过铰接轴6铰接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与压包板1相接触,上输送部件4位于压包板1上方。所述上输送部件4包括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所述上输送部件4还包括上同步带12,上同步带12设置在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之间,下输送部件5包括第三支撑架9、第四支撑架10和设置在第三支撑架9和第四支撑架10上的下同步带13,下同步带13位于第三支撑架9和第四支撑架10之间。所述铰接轴6上开有定位孔,上输送部件4与铰接轴6键连接。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铰接轴上开有定位孔,上输送部件与铰接轴键连接,上输送部件靠近压包板一端能够绕铰接轴转动抬起,上输送部件与铰接轴采用键连接的方式,能够使上输送部件在转动抬起过程中定点悬停,便于维护和卡包时将包拿出。实施例5适用于包装机的压包输送结构,包括压包板1,还包括升降龙门架2和通过动力源驱动的输送机构3,所述输送机构3为一段式结构,包括上输送部件4和下输送部件5,所述压包板1设置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的一端通过铰接轴6铰接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与压包板1相接触,上输送部件4位于压包板1上方。所述上输送部件4包括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所述上输送部件4还包括上同步带12,上同步带12设置在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之间,下输送部件5包括第三支撑架9、第四支撑架10和设置在第三支撑架9和第四支撑架10上的下同步带13,下同步带13位于第三支撑架9和第四支撑架10之间。所述铰接轴6上开有定位孔,上输送部件4与铰接轴6键连接。所述压包板1上设置有开口14,压包板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倾斜面15,倾斜面15位于开口14上。所述开口14呈U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均置于压包板1上,第一支撑架7位于开口14一侧,第二支撑架8位于开口14另一侧,上同步带12嵌在开口14中。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压包板上设置有开口,能够减轻整个压包板的重量,便于压包时灵活下压摆动和回位,能够降低能耗和减小成本,而且能够提高压包效率;压包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倾斜面,倾斜面位于开口上,通过在压包板上设置开口,不仅能够进一步减轻压包板的重量,而且压包板的开口处采用这种斜面结构,较竖直结构而言,能够减轻压包板对物料包造成的下压痕迹,使物料包更加方正、工整,提高美观度。开口呈U形、长方形或正方形,采用这些形状的开口,一方面加工简单,制造成本低,另一方面,便于与上输送部件良好的匹配,使上输送部件的上同步带下表面与压包板的下表面平齐,进而使物料包在整个压包输送过程中都保持方正、紧实的效果,提高压包输送效率。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置于压包板上,第一支撑架位于开口一侧,第二支撑架位于开口另一侧,上同步带嵌在开口中,压包板能够为上输送部件提供一定的支撑,使上输送部件运行更加稳定,便于提高物料包的输送效率,上同步带嵌在开口中,使得上同步带与下输送部件的下同步带相互平行,物料包通道更加顺畅,进一步提高输送效率。实施例6适用于包装机的压包输送结构,包括压包板1,还包括升降龙门架2和通过动力源驱动的输送机构3,所述输送机构3为一段式结构,包括上输送部件4和下输送部件5,所述压包板1设置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的一端通过铰接轴6铰接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与压包板1相接触,上输送部件4位于压包板1上方。所述上输送部件4包括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所述上输送部件4还包括上同步带12,上同步带12设置在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之间,下输送部件5包括第三支撑架9、第四支撑架10和设置在第三支撑架9和第四支撑架10上的下同步带13,下同步带13位于第三支撑架9和第四支撑架10之间。所述铰接轴6上开有定位孔,上输送部件4与铰接轴6键连接。所述压包板1上设置有开口14,压包板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倾斜面15,倾斜面15位于开口14上。所述开口14呈U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均置于压包板1上,第一支撑架7位于开口14一侧,第二支撑架8位于开口14另一侧,上同步带12嵌在开口14中。所述升降龙门架2包括带动压包板1和上输送部件4同时升降的架体16和设置在架体16上的调节机构17。所述调节机构17包括位于架体16一侧的第一调节丝杆18和第二调节丝杆19以及位于架体16另一侧的第三调节丝杆20和第四调节丝杆21,第一调节丝杆18、第二调节丝杆19、第三调节丝杆20和第四调节丝杆21均与输送机构3的下输送部件5连接。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升降龙门架包括带动压包板和上输送部件同时升降的架体和设置在架体上的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能够调节上输送部件和下输送部件之间形成的物料通道的高度,不易卡包,保证输送效率,而且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方块物料的包装,适用性更强。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架体一侧的第一调节丝杆和第二调节丝杆以及位于架体另一侧的第三调节丝杆和第四调节丝杆,第一调节丝杆、第二调节丝杆、第三调节丝杆和第四调节丝杆均与输送机构的下输送部件连接,采用调节丝杆的结构,能够轻松调节架体的升降高度,从而实现压包板和上输送部件的升降动作,而且加工、安装以及维护都很方便。实施例7适用于包装机的压包输送结构,包括压包板1,还包括升降龙门架2和通过动力源驱动的输送机构3,所述输送机构3为一段式结构,包括上输送部件4和下输送部件5,所述压包板1设置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的一端通过铰接轴6铰接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与压包板1相接触,上输送部件4位于压包板1上方。所述上输送部件4包括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所述上输送部件4还包括上同步带12,上同步带12设置在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之间,下输送部件5包括第三支撑架9、第四支撑架10和设置在第三支撑架9和第四支撑架10上的下同步带13,下同步带13位于第三支撑架9和第四支撑架10之间。所述铰接轴6上开有定位孔,上输送部件4与铰接轴6键连接。所述压包板1上设置有开口14,压包板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倾斜面15,倾斜面15位于开口14上。所述开口14呈U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均置于压包板1上,第一支撑架7位于开口14一侧,第二支撑架8位于开口14另一侧,上同步带12嵌在开口14中。所述升降龙门架2包括带动压包板1和上输送部件4同时升降的架体16和设置在架体16上的调节机构17。所述调节机构17包括位于架体16一侧的第一调节丝杆18和第二调节丝杆19以及位于架体16另一侧的第三调节丝杆20和第四调节丝杆21,第一调节丝杆18、第二调节丝杆19、第三调节丝杆20和第四调节丝杆21均与输送机构3的下输送部件5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丝杆18上设置有第一链轮22,第二调节丝杆19上设置有第二链轮23,第三调节丝杆20上设置有第三链轮24,第四调节丝杆21上设置有第四链轮25,第一调节丝杆18第二调节丝杆19上设置有第一链条26,第三调节丝杆20和第四调节丝杆21上设置有第二链条27,第一链条26分别与第一链轮22和第二链轮23连接,第二链条27分别与第三链轮24和第四链轮25连接。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调节丝杆上设置有第一链轮,第二调节丝杆上设置有第二链轮,第三调节丝杆上设置有第三链轮,第四调节丝杆上设置有第四链轮,第一调节丝杆和第二调节丝杆上设置有第一链条,第三调节丝杆和第四调节丝杆上设置有第二链条,第一链条分别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连接,第二链条分别与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连接,在架体的每一侧都设置链条、链轮,通过链条就能够实现同步调节,不用逐个单独调节,调节更加简便。实施例8适用于包装机的压包输送结构,包括压包板1,还包括升降龙门架2和通过动力源驱动的输送机构3,所述输送机构3为一段式结构,包括上输送部件4和下输送部件5,所述压包板1设置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的一端通过铰接轴6铰接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与压包板1相接触,上输送部件4位于压包板1上方。所述上输送部件4包括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所述上输送部件4还包括上同步带12,上同步带12设置在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之间,下输送部件5包括第三支撑架9、第四支撑架10和设置在第三支撑架9和第四支撑架10上的下同步带13,下同步带13位于第三支撑架9和第四支撑架10之间。所述铰接轴6上开有定位孔,上输送部件4与铰接轴6键连接。所述压包板1上设置有开口14,压包板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倾斜面15,倾斜面15位于开口14上。所述开口14呈U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均置于压包板1上,第一支撑架7位于开口14一侧,第二支撑架8位于开口14另一侧,上同步带12嵌在开口14中。所述升降龙门架2包括带动压包板1和上输送部件4同时升降的架体16和设置在架体16上的调节机构17。所述调节机构17包括位于架体16一侧的第一调节丝杆18和第二调节丝杆19以及位于架体16另一侧的第三调节丝杆20和第四调节丝杆21,第一调节丝杆18、第二调节丝杆19、第三调节丝杆20和第四调节丝杆21均与输送机构3的下输送部件5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丝杆18上设置有第一链轮22,第二调节丝杆19上设置有第二链轮23,第三调节丝杆20上设置有第三链轮24,第四调节丝杆21上设置有第四链轮25,第一调节丝杆18第二调节丝杆19上设置有第一链条26,第三调节丝杆20和第四调节丝杆21上设置有第二链条27,第一链条26分别与第一链轮22和第二链轮23连接,第二链条27分别与第三链轮24和第四链轮25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丝杆18和第三调节丝杆20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用于显示丝杆调节刻度的数字显示器28。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调节丝杆和第三调节丝杆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用于显示丝杆调节刻度的数字显示器,通过数字显示器能够显示第一调节丝杆和第三调节丝杆调节的高度,由于第一调节丝杆和第二调节丝杆是通过第一链条同步调节的,第三调节丝杆和第四调节丝杆是通过第二链条同步调节的,使得调整后的上输送部件更加趋于水平,保证上输送部件与下输送部件的平行度,进而使物料通道上下端保持平行,提高物料包输送效率。实施例9适用于包装机的压包输送结构,包括压包板1,还包括升降龙门架2和通过动力源驱动的输送机构3,所述输送机构3为一段式结构,包括上输送部件4和下输送部件5,所述压包板1设置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的一端通过铰接轴6铰接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与压包板1相接触,上输送部件4位于压包板1上方。所述上输送部件4包括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所述上输送部件4还包括上同步带12,上同步带12设置在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之间,下输送部件5包括第三支撑架9、第四支撑架10和设置在第三支撑架9和第四支撑架10上的下同步带13,下同步带13位于第三支撑架9和第四支撑架10之间。所述铰接轴6上开有定位孔,上输送部件4与铰接轴6键连接。所述压包板1上设置有开口14,压包板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倾斜面15,倾斜面15位于开口14上。所述开口14呈U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均置于压包板1上,第一支撑架7位于开口14一侧,第二支撑架8位于开口14另一侧,上同步带12嵌在开口14中。所述升降龙门架2包括带动压包板1和上输送部件4同时升降的架体16和设置在架体16上的调节机构17。所述调节机构17包括位于架体16一侧的第一调节丝杆18和第二调节丝杆19以及位于架体16另一侧的第三调节丝杆20和第四调节丝杆21,第一调节丝杆18、第二调节丝杆19、第三调节丝杆20和第四调节丝杆21均与输送机构3的下输送部件5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丝杆18上设置有第一链轮22,第二调节丝杆19上设置有第二链轮23,第三调节丝杆20上设置有第三链轮24,第四调节丝杆21上设置有第四链轮25,第一调节丝杆18第二调节丝杆19上设置有第一链条26,第三调节丝杆20和第四调节丝杆21上设置有第二链条27,第一链条26分别与第一链轮22和第二链轮23连接,第二链条27分别与第三链轮24和第四链轮25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丝杆18和第三调节丝杆20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用于显示丝杆调节刻度的数字显示器28。所述架体16与下输送部件5之间还设置有导柱29,导柱29一端与架体16连接,另一端与下输送部件5连接。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架体与下输送部件之间还设置有导柱,导柱一端与架体连接,另一端与下输送部件连接,导柱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导向作用,使整个架体升降过程更加平稳。实施例10适用于包装机的压包输送结构,包括压包板1,还包括升降龙门架2和通过动力源驱动的输送机构3,所述输送机构3为一段式结构,包括上输送部件4和下输送部件5,所述压包板1设置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的一端通过铰接轴6铰接在升降龙门架2上,所述上输送部件4与压包板1相接触,上输送部件4位于压包板1上方。所述上输送部件4包括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所述上输送部件4还包括上同步带12,上同步带12设置在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之间,下输送部件5包括第三支撑架9、第四支撑架10和设置在第三支撑架9和第四支撑架10上的下同步带13,下同步带13位于第三支撑架9和第四支撑架10之间。所述铰接轴6上开有定位孔,上输送部件4与铰接轴6键连接。所述压包板1上设置有开口14,压包板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倾斜面15,倾斜面15位于开口14上。所述开口14呈U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均置于压包板1上,第一支撑架7位于开口14一侧,第二支撑架8位于开口14另一侧,上同步带12嵌在开口14中。所述升降龙门架2包括带动压包板1和上输送部件4同时升降的架体16和设置在架体16上的调节机构17。所述调节机构17包括位于架体16一侧的第一调节丝杆18和第二调节丝杆19以及位于架体16另一侧的第三调节丝杆20和第四调节丝杆21,第一调节丝杆18、第二调节丝杆19、第三调节丝杆20和第四调节丝杆21均与输送机构3的下输送部件5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丝杆18上设置有第一链轮22,第二调节丝杆19上设置有第二链轮23,第三调节丝杆20上设置有第三链轮24,第四调节丝杆21上设置有第四链轮25,第一调节丝杆18第二调节丝杆19上设置有第一链条26,第三调节丝杆20和第四调节丝杆21上设置有第二链条27,第一链条26分别与第一链轮22和第二链轮23连接,第二链条27分别与第三链轮24和第四链轮25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丝杆18和第三调节丝杆20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用于显示丝杆调节刻度的数字显示器28。所述架体16与下输送部件5之间还设置有导柱29,导柱29一端与架体16连接,另一端与下输送部件5连接。所述导柱29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动力源包括伺服电机30、减速齿轮31和万向联轴器32,伺服电机30固定在下输送部件5上,万向联轴器32一端与上输送部件4连接,另一端通过减速齿轮31与伺服电机30连接,伺服电机30同时驱动上输送部件4和下输送部件5同步运动。所述上输送部件4的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上均连接有压纸板33。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方式,导柱上设置有刻度线,便于实现架体两侧高度调节一致,而且通过在导柱上设置刻度线,能够提高调节精度。动力源包括伺服电机、减速齿轮和万向联轴器,伺服电机固定在下输送部件上,万向联轴器一端与上输送部件连接,另一端通过减速齿轮与伺服电机连接,伺服电机同时驱动上输送部件和下输送部件同步运动,上输送部件和下输送部件共用一个动力源,使整个输送结构更加简单,而且能耗更低。上输送部件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均连接有压纸板,当物料包长度超过上同步带的宽度时,压纸板能够辅助上同步带对物料包进行压持输送,从而保证物料包的输送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