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720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能够在纸张的偏移校正时避免纸张的折皱的产生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兼具打印机、复印机、传真等多个功能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被广泛利用。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纸张经由直线路径、弯曲路径被搬送至转印部,但存在纸张因辊制造时的误差、经年老化等装置的机械性因素而被偏移地搬送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在纸张相对于图像形成位置偏离的状态下被搬送至转印部,所以存在图像相对于纸张的打印位置发生偏离,不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图像打印这个问题。

因此,为了精度良好地将图像和纸张对位,通过套准辊在夹持纸张的状态下使纸张向纸张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实施校正纸张的偏移的校准摆动校正。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进行纸张的宽度方向的整合时,在套准辊和预套准辊夹持纸张的状态下向纸张宽度方向移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24752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在进行校准摆动校正的情况下,若在套准辊与预套准辊之间,纸张宽度方向的移动量产生误差,则被搬送的纸张发生形变而产生折皱这个问题。因此,也提出通过使预套准辊的辊彼此分开,并且使预套准辊的摆动,来消除套准辊与预套准辊之间的移动量的误差。

然而,确认出在使纸张在将纸张的表里反转的纸张反转路径等弯曲路径上通过时产生其它的问题。纸张反转路径一部分具有呈半圆弧状弯曲(折曲)的弯曲路径。因此,即使使配置在弯曲路径上搬送辊分离以及成为摆动停止状态,有时在纸张通过弯曲路径时也与搬送辊接触。此时存在纸张因产生的摩擦(压力)等而赶不上下游侧的套准辊向纸张宽度方向的移动,纸张产生形变这个问题。特别是在使用厚纸、尺寸、基重较大的纸张的情况下,对配置在弯曲路径上的搬送辊给予较强的压力,上述的问题变得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纸张的偏移校正时避免纸张的折皱的产生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形成部,在纸张形成图像;第一搬送部,被设置在比上述图像形成部靠近纸张搬送方向的上游侧,并具有一对搬送部件;第二搬送部,设置在比上述第一搬送部靠近上述纸张搬送方向的上游侧,并具有一对搬送部件;以及控制部,在向上述图像形成部搬送上述纸张时,该控制部在通过上述第一搬送部的上述一对搬送部件夹持上述纸张的状态下,使该一对搬送部件向与上述纸张搬送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移动,并且在不通过上述第二搬送部的上述一对搬送部件夹持上述纸张的状态下,使该一对搬送部件的至少一个向上述正交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纸张的偏移校正时的纸张的折皱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例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搬送部以及第二搬送部的构成例的图。

图3是表示第一搬送部中的摆动机构的构成例的图。

图4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

图5是表示校准摆动校正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对本公开的优先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附图的尺寸比率有时被夸大而与实际的比率不同。

[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构成例]

图1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是被称为串联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自动原稿搬送部80和装置主体102。自动原稿搬送部80被安装在装置主体102的上部,通过搬送辊等将放置在搬送台上的纸张送出至装置主体102的图像读取部90。

装置主体102具有操作显示部70、图像读取部90、图像形成部10、中间转印带8、供纸部20、第一搬送部(校准单元)200、偏移检测传感器120、定影部44、以及自动纸张反转搬送单元60(Auto Duplex Unit:以下称为ADU)。

操作显示部70具有组合显示部和输入部而成的触摸面板、以及包括设置在触摸面板的周边部的开始键、决定键的多个操作键。操作显示部70将操作画面等显示于画面上,或接受通过操作画面中的触摸操作、操作键的操作而输入的图像形成条件。

图像读取部90通过扫描曝光装置的光学系统对载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或者由自动原稿搬送部80搬送的原稿进行扫描曝光,并通过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对扫描所得的原稿的图像进行光电变换来生成图像信息信号。图像信息信号由未图示的图像处理部进行模拟处理、模拟/数字(以下称为A/D)变换处理、阴影校正、图像压缩处理等后,被输出给图像形成部10。

图像形成部10是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的部件,具有形成黄(Y)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10Y、形成品红(M)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10M、形成青(C)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10C、以及形成黑(K)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10K。在该例子中,分别共用的功能名称例如在符号10的后面附加表示形成的颜色的Y、M、C、K来表记。

图像形成单元10Y具有感光鼓1Y、配置在其周围的带电器2Y、曝光部(光学写入部)3Y、显影器4Y以及清洁部6Y。图像形成单元10M具有感光鼓1M、配置在其周围的带电器2M、曝光部3M、显影器4M以及清洁部6M。图像形成单元10C具有感光鼓1C、配置在其周围的带电器2C、曝光部3C、显影器4C以及清洁部6C。图像形成单元10K具有感光鼓1K、配置在其周围的带电器2K、曝光部3K、显影器4K以及清洁部6K。

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K中的各个感光鼓(像担载体)1Y、1M、1C、1K、带电器2Y、2M、2C、2K、曝光部3Y、3M、3C、3K、显影器4Y、4M、4C、4K、清洁部6Y、6M、6C、6K是分别共用的内容的构成。以下,特别是除了需要区分的情况之外,不附加Y、M、C、K而进行表记。

带电器2使感光鼓1的表面几乎均匀地带电。曝光部3由例如具有LED阵列和成像透镜的LPH(LED Print Head:LED打印头)、多面镜方式的激光曝光扫描装置构成,基于图像信息信号在感光鼓1上通过激光进行扫描来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器4通过调色剂对形成在感光鼓1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由此,在感光鼓1上形成作为可视图像的调色剂像。

中间转印带8由多个辊架设并且可转动可能地被支承。一次转印辊7和感光鼓1与中间转印带8的转动一并旋转,对一次转印辊7与感光鼓1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从而将形成在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像转印至中间转印带8上(一次转印)。

供纸部20具有收容A3、A4等纸张P的多个供纸托盘20A、20B。从各供纸托盘20A、20B通过搬送辊22、24、26、28等搬送的纸张P被搬送给第一搬送部200。此外,供纸托盘的数量并不限于2个。另外,可以根据需要连结一个或者多个能够收容大容量的纸张P的大容量供纸装置。

第一搬送部200通过因第三搬送部400的搬送而纸张P的前端部被第一搬送部200抵挡而形成环来校正纸张P的弯曲(歪斜)。若纸张P的弯曲被校正,则纸张P由第一搬送部200搬送。另外,第一搬送部200基于偏移检测传感器120的检测结果,在夹持纸张P的状态下在与纸张搬送方向D1正交的方向(以下称为纸张宽度方向D2)上摆动(移动)来校正纸张P的偏移。

纸张P的偏移被校正的纸张P由二次转印部34搬送。在二次转印部34中,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的Y色、M色、C色、K色的调色剂像被一并转印至由第一搬送部200搬送的纸张P的表面上(二次转印)。二次转印的纸张P被输出给纸张搬送方向D1的下游侧的定影部44。

定影部44例如具有加压辊、加热辊以及定影带等。定影部44通过对由二次转印部34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张P进行加压、加热处理来使纸张P表面的调色剂像定影于纸张P。

在定影部44的纸张搬送方向D1的下游侧设置有用于将纸张P的搬送路径切换为排纸路径侧或者ADU60侧的搬送路切换部48。搬送路切换部48基于选择的打印模式(单面打印模式、双面打印模式等)来进行搬送路径的切换控制。

单面打印模式下结束单面的打印的纸张P或者双面打印模式下结束双面的打印的纸张P由排纸辊46排出到未图示的排纸托盘上。

另外,在双面打印模式下,在纸张P的背面侧形成图像的情况下,表面侧形成有图像的纸张P经由搬送辊62等被搬送给ADU60。在ADU60的转回路线上,通过ADU辊64的反转控制使纸张P的后端成为前端,通过弯曲路径R2、R3(U型转弯路径)等搬送辊65、66、67、68以及第二搬送部300进行表里反转而再供给给二次转印部34。

[第一搬送部200以及第二搬送部300的构成例]

图2示出第一搬送部200以及第二搬送部300等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如图2所示,第一搬送部200被设置在从图1所示的装置主体102的搬入口向二次转印部34延伸的搬送路径R1上比二次转印部34靠近纸张搬送方向D1的上游侧。第一搬送部200具备套准辊对210。套准辊对210具有驱动辊212、和与驱动辊212对置地配置的从动辊214。驱动辊212构成为能够向纸张宽度方向D2摆动。从动辊214构成为能够相对于驱动辊212压接以及分离。

第二搬送部300被设置在ADU60的弯曲路径R3上比第一搬送部200靠近纸张搬送方向D1的上游侧。第二搬送部300具备搬送辊对310。搬送辊对310具有驱动辊312、和与驱动辊312对置地配置的从动辊314。驱动辊312被配置在弯曲路径R3的内侧,并构成为能够向纸张宽度方向D2摆动。从动辊314被配置在弯曲路径R3的外侧,并构成为能够相对于驱动辊312压接以及分离。驱动辊312以及从动辊314例如由橡胶等树脂材料构成。

偏移检测传感器120被设置在比第一搬送部200靠近纸张搬送方向D1的下游侧,由呈线状配置光电交换元件而成的线传感器、呈矩阵状配置光电交换元件而成的图像传感器等构成。偏移检测传感器120对由第一搬送部200搬送的纸张P的纸张宽度方向D2的端部位置进行检测。端部位置通过从端部基准位置的偏离量来规定。端部基准位置基于图像中心(纸张宽度方向中央)来规定。

[第一搬送部200的摆动机构250的构成例]

图3是从上方观察第一搬送部200的图,特别示出摆动机构250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此外,由于第一搬送部200的摆动机构250能够采用公知的技术,所以以下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3所示,第一搬送部200具备具有驱动辊212以及从动辊214的套准辊对210、驱动用马达220、和摆动机构250。摆动机构250具有摆动用马达230、齿条232、和小齿轮234。

驱动用马达220经由包括齿轮222、224的动力传递部与驱动辊212的轴212a连接。驱动用马达220例如由步进电机等构成,通过该驱动经由齿轮222、224使驱动辊212以及从动辊214旋转,从而使纸张P在纸张搬送方向D1上搬送。

摆动用马达230经由包括齿条232以及小齿轮234的动力传递部与驱动辊212的轴212a连接。齿条232例如是内面具有轴承并且外面具有凹凸面(齿)的圆筒状的部件,被安装在驱动辊212的轴212a上。小齿轮234与摆动用马达230的旋转轴(齿轮)以及齿条232的各个啮合。驱动辊212的轴212a和从动辊214的轴214a通过连结部件260来连结。摆动用马达230例如由步进电机等构成,通过该驱动经由小齿轮234以及齿条232使驱动辊212以及从动辊214向纸张宽度方向D2摆动。

此外,第二搬送部300的摆动机构也能够采用上述的第一搬送部200的摆动机构250。因此,第二搬送部300的摆动机构省略详细的说明。在第二搬送部300中,由于单独使搬送辊对310的驱动辊312向纸张宽度方向D2摆动,所以无需如第一搬送部200的摆动机构250那样设置连结驱动辊312和从动辊314的连结部件。

[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块构成例]

图4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功能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如图4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用于控制装置全体的动作的控制部50。控制部50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52、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54、和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储器)56。CPU52通过将从ROM54读出的软件(程序)展开至RAM56并执行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部,并实现与包括校准摆动校正的图像形成相关的功能。

控制部50基于由偏移检测传感器120检测出的端部位置来获取使第一搬送部200以及第二搬送部300向纸张宽度方向D2摆动时的摆动指令值(摆动量)。此时,控制部50也能够考虑进行打印的纸张P的基重、种类、尺寸、装置内的温度、湿度等来设定摆动指令值。纸张P的基重等图像形成条件能够从经由操作显示部70、网络连接的计算机(图示省略)获取。控制部50基于获取的摆动指令值来执行使第一搬送部200以及第二搬送部300向纸张宽度方向D2摆动的校准摆动校正。

在控制部50分别连接有操作显示部70、图像形成部10、二次转印部34、存储部110、第一搬送部200、第二搬送部300、第三搬送部400、以及偏移检测传感器120。

存储部110例如由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所谓的闪存)、HDD(Hard DiskDrive:硬盘驱动器)构成。存储部110中例如存储获取的图像数据、表示套准辊对210的摆动量的摆动指令值等。

第一搬送部200具有驱动用马达220、摆动用马达230、和压接分离部240。驱动用马达220基于从控制部50供给的驱动信号来进行驱动,从而使驱动辊212旋转。摆动用马达230基于从控制部50供给的驱动信号来进行驱动,从而使驱动辊212向纸张宽度方向D2摆动。

压接分离部240例如具有驱动马达、带、凸轮机构等。压接分离部240基于控制部50的指示来进行驱动,从而使从动辊214压接于驱动辊212,或使从动辊214从驱动辊212分离。

第二搬送部300具有驱动用马达320、摆动用马达330、和压接分离部340。驱动用马达320基于从控制部50供给的驱动信号来进行驱动,从而使驱动辊312旋转。摆动用马达330基于从控制部50供给的驱动信号来进行驱动,从而使驱动辊312向纸张宽度方向D2摆动。

压接分离部340例如具有驱动马达、带、凸轮机构等。压接分离部340基于控制部50的指示来进行驱动,从而使从动辊314压接于驱动辊312,或使从动辊314从驱动辊312分离。

第三搬送部400具有驱动用马达420和压接分离部440。驱动用马达420基于从控制部50供给的驱动信号进行驱动,从而使构成环辊对410的驱动辊412旋转。压接分离部440例如具有驱动马达、带、凸轮机构等。压接分离部440基于控制部50的指示来进行驱动,从而使从动辊414压接于驱动辊412,或使从动辊414从驱动辊412分离(参照图2)。

其它的操作显示部70、图像形成部10、二次转印部34以及偏移检测传感器120等也由控制部50控制各动作。

[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例]

图5示出校准摆动校正时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的一个例子。图5中,横轴表示时间,将时间t1~t8为止的时间例如设为约500msec。此外,以下,对在进行双面打印的情况下,表面形成有图像的纸张P通过ADU60的弯曲路径R3时与搬送辊对310的驱动辊312接触的情况进行说明。

控制部50通过执行从ROM54等读出的程序来实现图5所示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首先,如果纸张P到达作为第一搬送部的一对搬送部件的套准辊对210,则控制部50使套准辊对210反转或者停止,并且使环辊对410旋转来搬送纸张P,在纸张P形成规定量的环来校正纸张P的弯曲。

接下来,如图5所示,在时间t1,控制部50控制压接分离部340来解除作为第二搬送部的一对搬送部件的搬送辊对310的压接状态而成为分离状态,并且控制压接分离部440来解除环辊对410的压接状态而成为分离状态。另外,控制部50驱动驱动用马达220使套准辊对210旋转。由此,纸张P被交接到套准辊对210,由套准辊对210搬送。

在时间t2,偏移检测传感器120基于控制部50的指示对由套准辊对210搬送的纸张P的纸张宽度方向D2上的端部位置(偏移量)进行检测。

若纸张P的偏移检测结束,则在时间t3,控制部50获取基于偏移检测传感器120的检测结果的摆动指令值(校正值),并基于获取的摆动指令值来驱动摆动用马达330,从而使搬送辊对310的驱动辊312向纸张宽度方向D2摆动。在本例中,如后述,由于使驱动辊312在比套准辊对210早的定时摆动,所以以比套准辊对210的摆动量多若干的方式计算摆动指令值。

在时间t4,控制部50获取基于偏移检测传感器120的检测结果的摆动指令值,并基于获取的摆动指令值来驱动摆动用马达230,从而使套准辊对210向纸张宽度方向D2摆动。这样,在本例中,控制为比作为第一搬送部的一对搬送部件的套准辊对210的摆动开始时间早时间t4-t3(tx)开始作为第二搬送部的一对搬送部件的搬送辊对310的驱动辊312的摆动开始时间。换言之,控制部50控制为使搬送辊对310向纸张宽度方向D2的摆动量比套准辊对210向纸张宽度方向D2的摆动量多。这是因为考虑了由构成搬送辊对310的齿轮中的齿侧间隙而带来的延时。

纸张P通过套准辊对210的摆动一边向纸张宽度方向D2移动一边被向纸张搬送方向D1搬送。伴随于此,对于纸张P的与搬送辊对310的驱动辊312接触的部分,随着驱动辊312的摆动而向纸张宽度方向D2移动。由于在较早的定时使驱动辊312摆动,所以能够与套准辊对210的摆动开始相对应地使纸张P向纸张宽度方向D2移动。该情况下,也考虑了驱动辊312先摆动,但由于套准辊对210的辊隙压较大,纸张P不会伴随着驱动辊312的摆动而先移动。套准辊对210以及搬送辊对310的驱动辊312向纸张宽度方向D2的摆动在同一时间t5结束。

若纸张P到达二次转印部34,则在时间t6,控制部50驱动压接分离部240来使套准辊对210的压接状态的解除开始。由于搬送辊对310成为分离的状态,所以维持该状态。由此,纸张P被交接到二次转印部34,由二次转印部34搬送。

若套准辊对210的压接状态的解除结束,则在时间t7,控制部50驱动摆动用马达230使套准辊对210移动(返回)到原始位置,并且驱动摆动用马达330使搬送辊对310的驱动辊312移动到原始位置。

在时间t8,控制部50控制压接分离部440使环辊对410的压接开始,控制压接分离部240使套准辊对210的压接开始,控制压接分离部340使搬送辊对310的压接开始。由此,用于使下一个纸张向二次转印部34搬送的准备结束。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套准辊对210向纸张宽度方向D2摆动时,使构成作为上游侧的第二搬送部的一对搬送部件的搬送辊对310的驱动辊312以及从动辊314分离并使驱动辊312向纸张宽度方向D2摆动,所以与驱动辊312接触(抵接)的部分的纸张P也能够一同摆动。由此,能够抑制纸张P的弯曲(歪斜)。

另外,控制部50根据纸张基重、纸张种类或者纸张尺寸来设定作为第二搬送部的搬送辊对310中的向正交方向的移动量,但即使在使用高硬度的纸张(厚纸)、尺寸较大的纸张等的情况下,也使纸张P接触的搬送辊对310的驱动辊312摆动,所以能够抑制纸张P的摆动量相对于套准辊对210的摆动量减少的现象。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使搬送辊对310分离而不夹持纸张P的状态下仅使驱动辊312向纸张宽度方向D2摆动,所以与夹持纸张P而摆动的情况相比,纸张P不会产生形变,能够可靠地抑制纸张P的折皱的产生。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中包括上述的实施方式加入各种变更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由搬送辊对310构成第二搬送部300,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够由带构成第二搬送部300。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使纸张P通过ADU60的弯曲路径R3来进行校准摆动校正的情况下应用本发明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在通过套准辊对210使纸张P摆动时,在被配置在比套准辊对210靠近纸张搬送方向D1的上游侧的搬送辊对中纸张P接触而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对该搬送辊对应用本发明的控制。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校准摆动校正时,对纸张P与配置在弯曲路径R3的内侧的驱动辊312接触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根据纸张P、搬送路径等特性而纸张P与配置在弯曲路径R3的外侧的从动辊314接触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分离从动辊314的状态下向纸张宽度方向D2摆动。另外,不管纸张P与驱动辊312以及从动辊314的哪个接触,都可以使驱动辊312以及从动辊314双方向纸张宽度方向D2摆动。此时,能够采用图3所示的摆动机构250。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使套准辊对210向纸张宽度方向D2摆动的情况下,不管套准辊对210的摆动量,都使搬送辊对310的驱动辊312摆动,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套准辊对210的摆动量较少的情况下,由于纸张P所产生的折皱也较少,所以控制部50也能够控制为不使驱动辊312摆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