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108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6-000071(申请日:01/04/2016)为基础,根据该申请享受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向通过安全门(securitygate)并接受了认证的利用者自动分配前往预定的目的层(要去的楼层)的1个电梯的技术。在这样的技术中,利用者有时会错过搭乘(miss)自动分配给该利用者的电梯。该情况下,利用者需要再次接受前往预定的目的层的电梯的分配。



技术实现要素:

在现有的电梯系统中,为了再次接受电梯的分配,利用者需要返回至安全门、对设置于电梯的乘降厅的用于再次接受电梯的分配的专用的目的层登记装置等进行操作。因此,希望进一步提高再次接受电梯的分配时的利用者的便利性。

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是一种将在具备安全门的建筑物内设置的多个电梯作为一组来进行管理的电梯系统。该电梯系统具备认证装置和控制装置。认证装置进行对要通过安全门进入建筑物内(入场)的利用者的认证。控制装置基于认证装置的认证结果,从多个电梯中将前往第1目的层的第1电梯分配给利用者,在满足了与第1电梯相关的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使第1电梯向第1目的层出发。多个电梯的每一个分别具备轿厢、登记装置以及第1报知装置。登记装置设置于轿厢内,并构成为能够受理由轿厢内 的利用者进行的目的层的登记。第1报知装置设置于轿厢内,并构成为能够报知信息。控制装置在使第1电梯出发之后,在第1电梯以外的多个第2电梯中的1个电梯的登记装置受理了由错过搭乘第1电梯的利用者进行的第1目的层的登记的情况下,从多个第2电梯中将前往第1目的层的第3电梯分配给错过搭乘第1电梯的利用者,并使1个电梯的第1报知装置报知向第3电梯的引导。

根据上述结构的电梯系统,能够进一步提高再次接受电梯的分配时的利用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概略的结构的例示框图。

图2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安全门的外观的例示图。

图3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轿厢内的设备的例示图。

图4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乘降厅内的设备的例示图。

图5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例示流程图。

图6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认证处理的例示流程图。

图7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呼梯登记处理的例示流程图。

图8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再呼梯登记处理的例示流程图。

图9是示出了在实施方式中呼梯登记处理和再呼梯登记处理冲突的情况下的处理的例示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了变形例的呼梯登记处理的例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4,针对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1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1的概略结构的例示框图。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1具备将电梯组3作为一组进行管理的控制装置50,所述电梯组3具备a号机到d号机这4个电梯4。该控制装置50 具备将4个电梯4分别作为单个进行控制的4个单个控制装置9和将具备4个电梯的电梯组3作为一组进行控制的1个组管理控制装置2。此外,在图1中示出了电梯组3具备4个电梯4的例子,但是在实施方式中,构成电梯组3的电梯4的个数既可以是3个以下,也可以是5个以上。

各电梯4具备轿厢5、对重装置6、主缆绳7以及曳引机8。各电梯4是用主缆绳7将能够在设置于建筑物的升降路内升降的轿厢5和作为平衡配重的对重装置6连接而成的、所谓吊桶式电梯。此外,主缆绳7例如悬挂在设置于升降路的上部的曳引机8的主滑轮8a、导向滑轮(不图示)等,一端连接有轿厢5,另一端连接有对重装置6。另外,曳引机8例如具有产生动力的电动机(马达)8b,通过该电动机8b的驱动,与电动机8b连接的主滑轮8a旋转驱动,利用在主滑轮8a和主缆绳7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电动曳引主缆绳7。各电梯4由对应的单个控制装置9控制。由此,轿厢5在升降路内升降,利用者通过乘坐轿厢5,能够移动至任意目的层的乘降厅10。

单个控制装置9具备微型计算机和驱动电路。微型计算机例如具有: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的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预先存储有预定的控制程序等的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暂时存储cpu的运算结果的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预先准备的映射数据、电梯4的规格等信息的备份ram、以及输入输出端口装置。此外,微型计算机具有的各结构通过通常形式的双向公共总线相互连接。单个控制装置9与曳引机8等的电梯4的各结构电连接,总括地控制电梯4的工作。

与上述的单个控制装置9同样,组管理控制装置2也具备微型计算机和驱动电路。微型计算机例如具备: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的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预先存储有预定的控制程序等的rom(readonlymemory)、暂时存储cpu的运算结果的ram(randomaccessmemory)、存储预先准备的映射数据、电梯4的规格等信息的备份ram、以及输入输出端口装置。此外,微型计算机具有的各结构通过通常形式的双向公共总线相 互连接。组管理控制装置2通过与多个电梯4的各单个控制装置9相互进行检测信号、驱动信号、控制指令等的授受,对电梯组3进行组管理。

在此,在实施方式中,在通往电梯4的乘降厅10的场所(例如,应用电梯系统1的建筑物的出入口等)设置有安全门220。安全门220与对要通过该安全门220进入建筑物内的利用者进行认证的认证装置210连接。

图2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安全门220的外观的例示图。以下,作为一例,针对认证装置210被装入安全门220的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安全门220是具备能够开闭的门扇221的所谓挡板门(flappergate),并具备认证装置210、读取装置222以及门侧报知装置223。读取装置222构成为能够以接触或非接触方式从要通过安全门220进入建筑物内的利用者(要利用电梯4的人)携带的id卡19中读取预定的识别信息。另外,门侧报知装置223是构成为能够向要通过安全门220的利用者报知信息的显示装置或扬声器等输出装置。

读取装置222设置为从安全门220露出。由此,利用者在通过安全门220时,通过使自身携带的id卡19与读取装置222接触或靠近,能够使读取装置222读取植入到该id卡19的识别信息。id卡19内置有植入了识别信息的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标签等。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并不限于从id卡19中读取识别信息的结构,也可以是从记载有qr码(注册商标)、条形码等二维码的文件中读取识别信息的结构。例如,可以设想建筑物内的公司职员对进入该建筑物内的利用者预先发行记载有二维码的通知书(邀请函)的情况。该情况下,将记载于通知书的二维码所对应的识别信息与作为该通知书的发行对象的利用者的目的层进行关联,并登记在未图示的存储部等中。

上述的识别信息成为由认证装置210进行的认证处理的对象。认证装置210基于由读取装置222读取到的识别信息,判断正要通过安全门220的利用者是否是由建筑物内的公司职员等预先给予了入场许可的人。并且,在判断为正要通过安全门220的利用者是由建筑物内的公司职员等预先给予了入场许可的人的情况下,安全门220的门扇221打开,安全门220成 为能够通行的状态。

在实施方式中,根据利用者(识别信息),预先设定该利用者乘坐电梯4(轿厢5)能够到达的目的层。也就是说,实施方式的组管理控制装置2构成为,基于认证装置210的认证结果,对于接受了认证的利用者,从多个电梯4中分配前往根据该利用者的识别信息而预先设定的目的层的1个电梯4。

更具体而言,在认证装置210的认证处理结束,并判断为正要通过安全门220的利用者是预先被给予入场许可的人的情况下,组管理控制装置2将多个电梯4中的1个电梯4调出至乘降厅10,执行向该1个电梯4登记根据利用者而预先设定的目的层的呼梯登记处理。组管理控制装置2根据各电梯4的各轿厢5的状态决定调出至乘降厅10的电梯4。

例如,组管理控制装置2基于电梯组3的全部调出数(总利用者数)和/或对各目的层的调出数、来自各种传感器、检测器的输出、轿厢5的当前位置和移动方向(升降方向)、预测为此后会发生的乘降厅呼梯、轿厢呼梯、所预测的目的层等各电梯4和各轿厢5的状态,进行针对所产生的呼梯的预定的评价运算。并且,组管理控制装置2根据该预定的评价运算,以使得各轿厢5一边合理地移动一边对各呼梯进行最佳响应的方式,确定轿厢5的到达顺序等,并且进行对响应于各呼梯的轿厢5进行分配的分配处理。这样,组管理控制装置2通过高效地对多个轿厢5的运行进行分派,使电梯组3作为整体高效地运行。

在此,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安全门220的门侧报知装置223显示向通过上述那样的呼梯登记处理而分配的电梯4的引导。例如,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门侧报知装置223显示通过呼梯登记处理分配的电梯4的号机的识别信息(名称、编号等),或者使门侧报知装置223一并显示该号机在乘降厅10内的位置和乘降厅10内的地图。由此,利用者在通过安全门220时通过确认门侧报知装置223,能够容易地确认到自己应乘入的电梯4(通过组管理控制装置2自动分配的电梯4)的走法。

在满足了与电梯4相关的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实施方式的组管理控 制装置2使该电梯4自动出发。预定的条件是指,成为由组管理控制装置2进行分配的对象的次数(分配次数)达到预定值。预定值与电梯4的轿厢5能够乘坐的人数的上限对应。组管理控制装置2每当向利用者分配电梯4时,就使该电梯4的分配次数的计数增加(countup)。另外,组管理控制装置2针对多个电梯4的每一个,分别对分配次数进行计数,将分配次数达到了预定值的电梯4从上述的分配对象中排除,在使该电梯4等待了预定时间之后,使其向目的层出发。此外,预定时间是指,例如,供通过了安全门220的利用者乘入电梯4的足够长的时间。

上述那样的电梯4的自动出发与利用者是否乘入电梯4无关地执行。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中,通过了安全门220的利用者即使没有乘入由组管理控制装置2自动分配的电梯4,在该电梯4的分配次数达到预定值的情况下,组管理控制装置2也会认为满足了出发条件而使该电梯4自动出发。因此,利用者在通过安全门220之后迷失了方向或者处理了一些事情的情况下,有时无法在上述的预定时间内乘入被分配的电梯4。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者需要再次接受取代错过搭乘的电梯4的、前往目的层的其他电梯4的分配。

以往,为了再次接受电梯4的分配,利用者需要返回至安全门220、对设置于电梯4的乘降厅10等的用于再次接受电梯4的分配的专用的目的层登记装置等进行操作。因此,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再次接受电梯4分配时的利用者的便利性。

因此,在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在轿厢5内操作作为通常设备设置的操作盘18,能够再次接受电梯4的分配。由此,错过搭乘在通过安全门220时所分配的电梯4的利用者仅通过乘入到达乘降厅10内而等待着的其他电梯4的轿厢5并使用该轿厢5内的操作盘18进行预定的操作,就能够再次接受电梯4的分配。

图3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轿厢5内的设备的例示图。如图3所示,在轿厢5内设置有操作盘18和轿厢侧报知装置14。操作盘18是构成为能够受理由在轿厢5内乘坐的利用者进行的目的层的登记的例如按钮等目的层 登记装置。轿厢侧报知装置14是能够向在轿厢5内乘坐的利用者报知信息的显示装置、扬声器等输出装置。

利用者在错过搭乘通过安全门220时自动分配的电梯4的情况下,乘入到达乘降厅10的其他电梯4的轿厢5,操作该轿厢5内的操作盘18,输入目的层。在此,在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由组管理控制装置2进行分配时按每台电梯4而设定目的层,所以即使利用者进入上述的其他电梯4进行目的层的输入,该其他电梯4也有可能不会在所输入的目的层停止。因此,组管理控制装置2在操作盘18受理了由错过搭乘电梯4的利用者进行的目的层的输入的情况下,执行再呼梯登记处理,所述再呼梯登记处理是从该利用者错过搭乘的电梯4以外的多个电梯4(包含被输入了目的层的上述其他电梯4)中,将前往所输入的目的层的电梯4新分配给该利用者的处理。

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接受由上述的再呼梯登记处理进行的该电梯4的新分配的利用者正乘坐的轿厢5内的轿厢侧报知装置14报知向该新分配的电梯4的引导。例如,在利用者正乘坐的轿厢5与新分配的电梯4的轿厢5一致的情况下,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利用者正乘坐的轿厢5内的轿厢侧报知装置14报知促使利用者就这样在正乘坐的轿厢5内等待的消息等。另外,在利用者正乘坐的轿厢5与新分配的电梯4的轿厢5不一致的情况下,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利用者正乘坐的轿厢5内的轿厢侧报知装置14报知促使利用者向新分配的电梯4的轿厢5换乘的消息。

上述那样的换乘引导通过使轿厢侧报知装置14显示换乘目的地的电梯4的号机的识别信息、或者一并显示该号机在乘降厅10内的位置和乘降厅10内的地图来实现。由此,利用者通过确认进行了目的层的登记的轿厢5内的轿厢侧报知装置14,能够容易地确认到自己应乘入的其他电梯4的走法。

在此,在实施方式中,向换乘目的地的电梯4的引导不仅通过利用者正乘坐的轿厢5内的轿厢侧报知装置14报知,也能通过如接下来要说明那样的乘降厅10内的设备来报知。

图4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乘降厅10内的设备的例示图。如图4所示,在乘降厅10设置有乘降厅侧报知装置12和轿厢位置层显示装置13。乘降厅侧报知装置12例如是使利用者识别电梯4的号机的指示灯(lantern)等标识。另外,轿厢位置层显示装置13构成为能够显示对应的轿厢5当前位于哪一层。这些乘降厅侧报知装置12和轿厢位置层显示装置13分别与多个电梯4对应地设置有多个。

实施方式的组管理控制装置2在通过再呼梯登记处理产生了促使利用者换乘轿厢5的需要的情况下,在轿厢5内的轿厢侧报知装置14显示向换乘目的地的电梯4的引导,并且使与换乘目的地的电梯4对应的乘降厅侧报知装置12以能够与其他乘降厅侧报知装置12区分的方式点亮。由此,利用者在从轿厢5出来之后,即使在乘降厅10移动,也能够得到换乘目的地的电梯4的信息。此外,乘降厅侧报知装置12不仅可以用于向通过再呼梯登记处理分配的号机的引导,还可以用于向通过呼梯登记处理分配的号机的引导。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有时呼梯登记处理和再呼梯登记处理同时进行并且通过这2个处理分配了同一号机(电梯4)。该情况下,若该同一号机的分配次数即使通过呼梯登记处理和再呼梯登记处理这两方也没有达到预定值,则不会产生什么不妥之处。然而,该同一号机的分配次数在通过呼梯登记处理和再呼梯登记处理的任一方而达到预定值的情况下,预先决定将该同一号机优先分配给接受呼梯登记处理的分配的利用者(安全门220内的利用者)和接受再呼梯登记处理的分配的利用者(已经乘坐在轿厢5中的利用者)的哪一个的话会更高效。

因此,在实施方式中,在发生了上述那样的状况的情况下,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已经乘坐在轿厢5中的利用者一方优先。更具体而言,在发生了上述那样的状况的情况下,组管理控制装置2在安全门220内的利用者完全穿过安全门220之前,即该利用者坐入通过呼梯登记处理自动分配的号机(上述的同一号机)之前,使该号机出发。并且,组管理控制装置2向安全门220内的利用者新分配与该利用者所错过搭乘的号机(上述的同 一号机)不同的号机,使门侧报知装置223报知向该号机的引导。由此,能够一边使已经乘坐在轿厢5中的利用者优先到达目的层,一边使安全门220内的利用者也通过与最初分配的号机不同的号机到达目的层。

接着,针对在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1中所执行的控制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例示流程图。

在图5的处理流程中,首先,在s1中,认证装置210执行对要通过安全门220的利用者的认证处理。如上所述,认证处理是指,决定是否给予利用者通过安全门220的许可的处理。此外,就在s1中所执行的具体的处理而言,由于使用图6稍后进行说明,所以在此省略说明。

在s2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基于s1中的认证处理的结果,执行呼梯登记处理。如上所述,呼梯登记处理是指,对接受了认证装置210的认证的利用者分配前往根据该利用者的识别信息而预先设定的目的层的电梯4(号机)。此外,就在该s2中所执行的具体的处理而言,由于使用图7稍后进行说明,所以在此省略说明。

在s3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判断是否满足电梯4(号机)的出发条件。电梯4的出发条件是指,该电梯4成为由上述的呼梯登记处理和再呼梯登记处理进行的分配的对象的次数(分配次数)达到预定值。

在s3中判断为满足了出发条件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4。并且,在s4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满足了出发条件的号机出发。然后,处理结束。

此外,在s3中判断为没有满足出发条件的情况下,不执行s4那样的处理,直接结束处理。

图6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认证处理(在图5的s1中执行的处理)的例示流程图。

在图6的处理流程中,首先,在s11中,认证装置210从与安全门220的读取装置222接触或靠近的id卡19中读取识别信息。此外,此时,安全门220的门扇221关闭。

在s12中,认证装置210基于在s11读取出的识别信息,判断与该识别信息对应的id卡19的利用者是否是被建筑物内的公司职员等预先给予 了入场许可的人,即是否可以给予该利用者通过安全门220的许可。

在s12中判断为可以给予通过安全门220的许可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13。并且,在s13中,认证装置210打开安全门220的门扇221。然后,处理返回图5的s2。

另一方面,在s12中判断为不可给予通过安全门220的许可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14。并且,在s14中,认证装置210使安全门220的门扇221保持关闭的状态。然后,处理返回至图5的s2。

图7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呼梯登记处理(在图5的s2所执行的处理)的例示流程图。

在图7的处理流程中,首先,在s21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向接受了认证装置210的认证的利用者分配1个号机(电梯4)。具体而言,组管理控制装置2基于认证装置210的认证结果,对接受了认证的利用者,从多个电梯4中分配1个电梯4。

在s22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安全门220的门侧报知装置223报知向在s21中分配的号机的引导。例如,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门侧报知装置223显示在s21中分配的号机的识别信息,或者使门侧报知装置223一并显示该号机在乘降厅10内的位置和乘降厅10内的地图。

在s23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向在s21中分配的号机登记目的层。在此登记的目的层是根据利用者而预先设定的、该利用者乘坐电梯4(轿厢5)能够到达的目的层。

在s24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在s21中分配的号机的分配次数的计数增加。然后,处理返回至图5的s3。

图8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再呼梯登记处理的例示流程图。如上所述,再呼梯登记处理是指,对错过搭乘通过呼梯登记处理(图7参照)分配的号机(电梯4)的利用者新分配其他号机的处理。

在图8的处理流程中,首先,在s31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判断轿厢5内的操作盘18是否受理了由利用者进行的目的层的输入。在s31中判断为操作盘18没有受理目的层的输入的情况下,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 s31中判断为操作盘18受理了目的层的输入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32。

在s32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从利用者所错过搭乘的号机以外的其他号机中,向该利用者新分配前往在s31中输入的目的层的号机。

在s33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判断具备在s31中受理了目的层的输入的操作盘18的轿厢5(即进行了目的层的输入操作的利用者正乘坐的轿厢5)是否与在s32中新分配的电梯4的轿厢5一致。也就是说,组管理控制装置2判断在s31中输入的目的层是否作为进行了该目的层的输入操作的利用者正乘坐的轿厢5的停止层而已经进行了登记。

在s33中,在s31中输入的目的层已经作为停止层进行了登记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34。该情况下,利用者能够不换乘轿厢5而去往目的层。因此,在s34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利用者正乘坐的轿厢5内的轿厢侧报知装置14报知无需换乘之意。然后,在s35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与利用者正乘坐的轿厢5对应的号机的分配次数的计数增加。然后,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在s33中,在s31输入的目的层没有已经作为停止层进行登记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36。该情况下,由于利用者即使仍然乘坐当前乘坐的轿厢5也无法去往目的层,所以需要换乘轿厢5(号机)。因此,在s36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利用者当前乘坐的轿厢5内的轿厢侧报知装置14和该轿厢5外的乘降厅10内的乘降厅侧报知装置12报知向换乘目的地的号机的引导。然后,在s37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与换乘目的地的轿厢5对应的号机的分配次数的计数增加。然后,处理结束。

图9是示出了在实施方式中呼梯登记处理(参照图7)和再呼梯登记处理(图8参照)发生冲突的情况下的处理的例示流程图。

在图9的处理流程中,首先,在s41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判断是否呼梯登记处理和再呼梯登记处理同时进行、且通过这2个处理,向通过了安全门220的利用者和对轿厢5内的操作盘18进行了操作的利用者分配了同一号机(电梯4)。

在s41中判断为呼梯登记处理和再呼梯登记处理没有同时进行、或者 通过这2个处理没有分配同一号机的情况下,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s41中判断为呼梯登记处理和再呼梯登记处理同时进行、且通过这2个处理分配了同一号机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42。

在s42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分配次数的计数增加。具体而言,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上述的同一号机的分配次数的计数增加通过呼梯登记处理进行的1次和通过再呼梯登记处理进行的1次,共计2次。

在s43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判断上述的同一号机的分配次数是否通过呼梯登记处理和再呼梯登记处理的任一方达到了预定值。在s43中判断为分配次数没有达到预定值的情况下,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s43中判断为分配次数达到了预定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44。

在s44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上述的同一号机出发。更具体而言,组管理控制装置2在安全门220内的利用者完全穿过安全门220之前、即该利用者乘入通过呼梯登记处理自动分配的号机(上述的同一号机)之前,使该号机出发。该情况下,安全门220内的利用者会错过搭乘通过呼梯登记处理自动分配的号机。

因此,在s45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对安全门220内的利用者新分配与该利用者所错过搭乘的号机不同的号机(电梯4)。然后,在s46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安全门220的门侧报知装置223显示向在s45中新分配的号机的引导。

然后,在s47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向在s45中新分配的号机登记根据利用者的识别信息预先设定的目的层。然后,在s48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在s45中新分配的号机的分配次数的计数增加。然后,处理结束。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50(组管理控制装置2)在使分配给安全门220内的利用者的号机(电梯4)出发之后,在该号机以外的多个其他号机中的1个轿厢5内的操作盘18受理了由错过搭乘了该号机的利用者进行的目的层的登记的情况下,从多个其他号机中向利用者新分配前往目的层的号机,使具备受理了目的层的登记的操作盘18的轿厢5内的轿厢侧报知装置14报知向新分配的号机的引导。由此,利用者即使在 错过搭乘了在安全门220内分配的号机的情况下,也能够仅通过乘入到达乘降厅10的其他号机的轿厢5并进行预定的操作,就在该轿厢5内再次接受前往目的层的号机的分配,并且确认向新分配的号机的引导。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再次接受号机的分配时的利用者的便利性。另外,根据实施方式,由于无需在乘降厅10设置仅用于再次接受电梯4的分配的专用的装置,所以也能够提高乘降厅10内的美观。

<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向安全门220内的利用者分配的号机(电梯4)的数量为1个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作为变形例,也可考虑将向安全门220内的利用者分配的号机的数量设为多个的情况。以下,参照图10,针对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0是示出了变形例的呼梯登记处理的详细内容的例示流程图。该图10的处理流程是在认证装置210的认证结束之后所执行的处理流程,对应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图5的s2至s4的处理。

在图10的处理流程中,首先,在s51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向接受了认证装置210的认证的利用者分配多个号机。也就是说,在s51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选择能够成为搭载安全门220内的利用者前往目的层的号机的多个号机的候补。

然后,在s52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安全门220的门侧报知装置223报知向在s51中分配的多个号机的引导。此外,报知方法既可以是一次报知与多个号机相关的信息的方法,也可以是逐个按顺序报知与多个号机相关的信息的方法。

在s53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向在s51中分配的多个号机中预定最早出发的号机登记目的层。然后,在s54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该预定最早出发的号机的分配次数的计数增加。

在s55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判断上述的预定最早出发的号机的分配次数是否达到预定值。该s55的处理反复进行直到判断为分配次数达到预定值为止。并且,在s55中判断为分配次数达到预定值的情况下,处理进 入s56。

在s56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使上述的预定最早出发的号机出发。此外,在该号机的轿厢5内设置有传感器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该传感器,在进行对接受了认证装置210的认证的利用者是否乘上了轿厢5的乘坐确认之后,进行使号机出发这样的控制。

在s57中,组管理控制装置2判断在s51中分配的多个号机是否都已出发。在s57中判断为并不是多个号机都已出发的情况下,由于能够成为搭载安全门220内的利用者前往目的层的号机的候补还有剩余,所以处理返回至s53。另一方面,在s57中判断为多个号机都已出发了的情况下,可认为接受了认证装置210的认证的利用者通过所述多个号机的某一个已到达了目的层,所以处理结束。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只不过是一例,并不意在限定发明的范围。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要旨内,并且包含在专利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以及与其等同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