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对接式垃圾车及垃圾车卸料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4618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对接式垃圾车及垃圾车卸料方法与流程

在现阶段的负责垃圾运输的垃圾车越来越重要,例如,一种能够与压缩式垃圾车和垃圾压缩站对接的对接式垃圾车在垃圾转运中起到重要作用,对接式垃圾车主要包括位于车架上方的垃圾箱和举升机构,举升机构能够驱动该垃圾箱运动以进行对接和卸料作业。现阶段,对接式垃圾车主要通过设置在垃圾箱内的推铲进行卸料,或者使用油缸将垃圾箱向后倾翻实现自动卸料。

在这两种卸料方式中,在对接后通过推铲卸料的方式无法使得垃圾和污水从垃圾箱内排净,尤其是污水很难排净,而在通过举升油缸的自动卸料方式中,又存在垃圾箱的后端无法与指定区域对接的问题,从而会造成污水和垃圾在卸料过程中的泄漏到指定区域之外而造成二次污染,并且这种方式也无法将污水和垃圾从垃圾箱内排净。

因此,提供一种有效提升种卸料过程中将污水和垃圾排净程度的卸料方法、以及使用这种方法的垃圾车具有积极意义。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车的卸料方法,该垃圾车的卸料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垃圾和污水在卸料过程中发生泄漏而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并且有效提升在卸料过程中垃圾箱内的垃圾和污水的排净程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车,该垃圾车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垃圾车的卸料方法,并且控制方便、结构合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垃圾车的卸料方法,包括使容纳垃圾的垃圾箱从初始位置运动到工作位置,其中,所述工作位置包括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首先,举升所述垃圾箱的后端,以进入所述第一工作位置;然后,举升所述垃圾箱的前端,以进入所述第二工作位置,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垃圾箱的底部向后下方倾斜。

优选地,在所述初始位置,所述垃圾箱的底部向前下方倾斜地设置。

优选地,在举升所述垃圾箱的后端过程中,所述垃圾箱的后端顺时针转动并且同时所述垃圾箱整体后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垃圾车,所述垃圾车包括车架、垃圾箱和举升机构,所述举升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垃圾箱在所述车架上从初始位置进入工作位置,其中,所述举升机构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举升油缸和连杆机构,所述举升油缸能够通过所述连杆机构举升所述垃圾箱的后端,以使所述垃圾箱从所述初始位置进入所述工作位置中的第一工作位置,然后举升所述垃圾箱的前端,以使所述垃圾箱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进入所述工作位置中的第二工作位置。

优选地,当所述垃圾箱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垃圾箱的底部向前下方倾斜。

优选地,在所述垃圾箱从所述初始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一工作位置的过程中,所述垃圾箱的后端顺时针转动并且同时所述垃圾箱整体后移。

优选地,所述举升油缸的前端铰接在所述垃圾箱的前部,所述举升油缸的后端与所述连杆机构的前端相连,所述连杆机构的后端铰接在所述垃圾箱的后部,当所述举升油缸驱动所述连杆机构运动时,所述垃圾箱从所述初始位置进入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当所述连杆机构停止运动后,所述举升油缸举升所述垃圾箱的前端,以使得所述垃圾箱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进入所述第二工作位置。

优选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所述第一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举升油缸的后端铰接,所述第一杆的第二端铰接在所述车架上,所述第二杆的第一端同时与所述举升油缸的后端和所述第一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三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铰接点铰接在所述垃圾箱的后部,并且所述第三杆通过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三铰接点铰接在所述车架上。

优选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三杆,所述第二杆为等腰三角形结构,该等腰三角形结构的顶角与所述第一杆的第一端铰接,并且第一腰和第二腰分别与该两个第三杆铰接。

优选地,所述举升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第一支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垃圾箱上的第二支座,所述第三杆为三角形结构,该三角形结构的三个角分别与所述第二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支座以及所述第二支座铰接。

优选地,所述车架上设置有限定所述连杆机构向后运动的第一止挡件,该第一止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杆的后方。

优选地,所述车架上设置有限定所述连杆机构向前运动的第二止挡件,该第二止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杆的前方。

优选地,所述垃圾箱还包括第三工作位置,所述举升机构包括可解锁的锁定件,该锁定件能够在所述初始位置锁定所述连杆机构,所述举升油缸举升所述垃圾箱的前端并使所述垃圾箱的底部向后下方倾斜,从而使所述垃圾箱从所述初始位置进入所述第三工作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卸料方法包括可以实现垃圾车和相应的垃圾处理区域对接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能够举升垃圾箱前端使垃圾箱的底部向后下方倾斜的第二工作位置,因此能够在卸料过程中,使得垃圾和污水准确进入处理指定区域,并且由于垃圾箱的底部向后下方倾斜,使得垃圾和污水自身产生向后排出的趋势,因此配合推铲等卸料装置能够有效提升污水和垃圾的排净程度,另外,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卸料方法的垃圾车通过举升油缸和连杆机构的配合,控制方便、结构合理且实用性强。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垃圾车的垃圾箱位于初始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垃圾车的垃圾箱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垃圾车的垃圾箱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举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架 2 垃圾箱

3 举升机构

11 第一支座 23 后门

24 推铲 25 第二支座

33 举升油缸 34 连杆机构

35 第一杆 36 第二杆

37 第三杆 51 第一止挡件

52 第二止挡件

36a 第一腰 36b 第二腰

36c 连接杆

A 第一铰接点 B 第二铰接点

C 第三铰接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前、后”通常是在本发明提供的垃圾车正常行驶状态下定义的,具体地,可参考图1至图4所示的图面方向。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垃圾车,特别是一种与压缩式垃圾车或垃圾压缩站对接的对接式垃圾车,该垃圾车包括车架1、垃圾箱2和举升机构3,举升机构3能够驱动垃圾箱2在车架1上从初始位置进入工作位置,其中在工作位置,垃圾箱2可以进行对接作业,也可以进行卸料作业。当进行卸料作业时,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垃圾车通过设置在垃圾箱内部的推铲24实现,即在卸料时需要打开后门23,然后有推铲24由前向后将垃圾箱2内的垃圾和污水推出。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垃圾车的工作位置包括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首先,举升垃圾箱2的后端,以进入第一工作位置;此时,可根据需要对接的压缩式垃圾车等的高度位置,将垃圾箱2的后端举升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从而完成对接作业,以有效避免在卸料过程中,不发生垃圾和污水泄漏到非指定地点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在完成对接作业后,需要举升垃圾箱2的前端,以进入第二工作位置,该第二工作位置,通过举升垃圾箱2的前端,使得垃圾箱的底部向后下方倾斜。因此,垃圾箱内的污水和垃圾会产生向后移动的趋势,此时在推铲的卸料作业下,能够有效提升垃圾和污水的排净程度,从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卸料方法为首先进行垃圾箱的后举以完成对接作业,再进行垃圾箱的前举而完成卸料作业的连续式作业方法。该连续式的作业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在卸料过程中,垃圾外泄和排净程度不高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能够完成上述卸料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有多种,例如为了提升该卸料方法的效果,优选地,可在举升垃圾箱的后端过程中,同时将垃圾箱整体后移。以更方便地完成对接作业,使得垃圾箱的后端能够更深地进入例如压缩式垃圾车等指定的垃圾处理区域内部,以更加有效地避免在卸料过程中,垃圾和污水泄漏。

为了能够实现上述的卸料方法,可以采用两个不同作用的举升油缸实现,即在垃圾箱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举升油缸,在作业时首先驱动后侧的举升油缸进行垃圾箱后端的举升,然后再通过驱动前侧的举升油缸将垃圾箱的前侧举升,以完成本发明提供的卸料方法。

进一步而言,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设置的举升机构3由举升油缸33和连杆机构34相互配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的垃圾车的卸料方法,其中该举升机构3结构合理,并且设计巧妙,通过和连杆机构34的配合,可只使用一个举升油缸33即可依次实现垃圾箱的前端举升和后端举升,因此操作方便且可靠性高。

具体地,举升机构3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举升油缸33和连杆机构34,举升油缸33能够通过连杆机构34举升垃圾箱2的后端,以使垃圾箱2从初始位置进入工作位置中的第一工作位置以进行垃圾车的对接作业,然后举升垃圾箱2的前端,以使垃圾箱2从第一工作位置进入工作位置中的第二工作位置,即实现垃圾箱2的底部向后下方倾斜。

需要说明的是,能够完成本发明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有多种,例如,举升油缸和连杆机构的布置方式,连杆机构的结构等等,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在此只介绍其中的优选实施方式,该优选实施方式只用于说明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为了方便说明举升机构的设置方式,在本文中使用了术语:“车架”,该“车架”的含义包括底盘车架和为了安装车辆上装而设置在底盘上的副车架,而为了方便说明,在本文中均使用“车架”指代底盘车架和副车架,需要理解的是,这种术语的使用并不能够用于限制本发明。例如,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举升机构3设置在副车架上。

另外,在如图1至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垃圾箱2在初始位置时,为了降低垃圾箱内部的污水积存在后门23的几率,优选地,在初始位置,可以将垃圾箱2的底部向前下方倾斜地设置。因此污水会产生向前流动的趋势,因此,有效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即垃圾箱2处于初始位置时,污水从后门23泄漏的现象,进一步提升了本发明的实用性。其中实现这种设置方式的技术手段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中的举升机构3实现。另外,也可通过在垃圾箱2后部设置从底部向下凸出的支撑座,在垃圾箱2位于初始位置时,该支撑座能够可拆卸地固定在车架1上,从而通过向下凸出的支撑座实现垃圾箱2的底部向前下方倾斜。对于此类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想到的设置方式,只要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内。

回到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举升机构3中,优选地,举升油缸33的前端(如图4中的缸体端)铰接在垃圾箱2的前部,后端(如图4所示的活塞杆端)与连杆机构34的前端相连,连杆机构34的后端铰接在垃圾箱的后部。其中,当举升油缸33驱动连杆机构34运动时,即如图1到图2的向后运动时,垃圾箱从初始位置进入第一工作位置,即通过铰接在垃圾箱2后部的连杆机构34举升垃圾箱的后端,使得垃圾箱2的的后端顺时针转动以完成对接作业;其中,通过设计连杆机构34的死点位置或者其他辅助的止挡件,连杆机构34会在垃圾箱进入第一工作位置时,使连杆机构停止向后运动,当连杆机构34停止运动后,使得举升油缸33继续工作,此时铰接在垃圾箱2前部的举升油缸产生向前驱动的力,从而将以连杆机构34的后端为支点,而举升垃圾箱2的前端,以使得垃圾箱2的前端逆时针转动,从而从第一工作位置进入第二工作位置,即将垃圾箱2的底部向后下方倾斜,以使得垃圾箱内的垃圾和污水产生向后运动的趋势,此时配合推铲24的卸料作业,垃圾和污水将从打开的后门23处有效的卸出,以完成本发明的卸料作业。

能够实现上述工作过程中的连杆机构的设置方式有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各种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设计,这些设计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其中,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具体地,连杆机构34包括第一杆35、第二杆36和第三杆37,第一杆35的第一端与举升油缸33的后端铰接,第二端铰接在车架1上,第二杆36的第一端同时与举升油缸33的后端和第一杆35的第一端铰接,第二杆36的第二端与第三杆37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铰接点A铰接,第三杆37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铰接点B铰接在垃圾箱2的后部,并且第三杆37通过位于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三铰接点C铰接在车架1上。在上述具体机构中,需要理解的是,所使用的“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只是为了方便说明连杆机构的整体机构,其具体使用的部件结构不一定为“杆状”,而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想到的能够实现连杆机构作用的任意部件。

其中,在如图5所示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垃圾箱2运动的稳定和可靠,连杆机构34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三杆37,为了使得该两个第三杆37同步运动,优选地,第二杆36呈等腰三角形结构,且该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对称轴在车架1上的投影与车架1的中心轴线重合,该等腰三角形结构的顶角与第一杆35的第一端铰接,即由该顶角作为上述的第二杆36的第一端,并且该等腰三角形结构的第一腰36a和第二腰36b分别与该两个第三杆37铰接,以通过该两个腰36a、36b同步驱动该两个第三杆37,从而实现垃圾箱2的稳定举升和运动。其中,为了进一步地保证该等腰三角形结构的稳定,可设置作为底边的连接杆36c连接两个腰36a、36b。另外,可在两个第三杆37之间设置连接梁等结构,以保证连杆机构34的结构稳定以及两个第三杆37的运动同步。

因此,在上述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二杆36设置为等腰三角形结构,只需将一个举升油缸33的后端与第一杆35的第一端铰接,前端与垃圾箱2铰接即可完成垃圾箱2的稳定地后端举升和前端举升。使得本发明提供的举升机构33结构更加简单、方便操作,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垃圾箱在举升过程中的稳定。

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垃圾箱2的横向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一套举升机构33,且第二杆36为直杆,两个油缸33分别同步驱动相应的连杆机构34进行垃圾箱2的举升,因此同样能够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完成本发明的目的。对于此类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改变形式,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为了方便实现连杆机构34的运动能够和垃圾箱2的运动轨迹相配合,即实现在初始位置时,垃圾箱2的底部向前下方倾斜;在第一工作位置时,垃圾箱2的后端举升并完成和指定垃圾处理区域的对接;以及在第二工作位置时,垃圾箱2的前端举升并且使其底部向后下方倾斜。在如图1至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优选地,车架1上设置有限定连杆机构34向后运动的第一止挡件51,该第一止挡件51设置在第一杆35的后方。以及优选地,车架1上设置有限定连杆机构34向前运动的第二止挡件52,该第二止挡件51设置在第一杆35的前方。下面对连杆机构的详细运动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垃圾箱位于初始位置时,垃圾箱2的底部向前下方倾斜,以使得垃圾箱2内的垃圾和污水产生向前运动的趋势,从而使得污水不会积存在后门23处,因此有效地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污水的从后门的泄漏的问题。在此状态下,为了承受垃圾箱2向下的压力,通过合理设计连杆机构中各个杆件的关系,垃圾箱2的后部通过第二铰接点B能够将连杆机构34中的第一杆35向前抵压在第二止挡件52上,而此时位于垃圾箱2前部的举升油缸33呈现活塞杆缩回在缸体内的不工作状态,并且该举升油缸33的活塞杆端与第一杆35的第一端铰接,从而举升油缸33和连杆机构34(即举升机构3)能够共同维持垃圾箱2处于初始位置中,此时位于车架1上的第三铰接点C、第一杆35与车架1的铰接点以及第二止挡件52共同承受垃圾箱1向下的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计连杆机构34向前运动的死点位置,或者将第二止挡件52设置在其他能够止挡连杆机构34向前运动的位置,同样可以完成上述工作状态。另外在实际中,在垃圾箱2上述的初始状态时,为了减小垃圾箱2在运输过程中对举升机构3的冲击,可以将垃圾箱2的前端直接抵压在车架1上,使得举升机构3只需承受来自垃圾箱2后端的压力,从而有效降低举升机构所受的压力,有利于提升其使用寿命,以及垃圾箱2的稳定性。诸如此类,在本发明的构思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方式同样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2所示,在垃圾箱2从初始位置进入第一工作位置的过程中,即在举升机构3举升垃圾箱2的后端的过程中,通过合理利用垃圾箱2的重心位置,在油缸开始工作时,即活塞杆伸出时,将首先驱动连杆机构34的第一杆35脱离第二止挡件52,并逆时针转动到抵压在第一止挡件51上,从而通过第二杆36将油缸的力向后传递,此时由于第三杆37通过第三铰接点C铰接在车架1上,因此,在驱动油缸33的作用下,第二铰接点B将以第三铰接点C为圆心顺时针转动,即通过合理设计第一铰接点A、第二铰接点B和第三铰接点C的位置关系,实现通过第三杆37的第二铰接点B使垃圾箱2的后端顺时针转动,以完成向上举升。从而通过设置连杆机构34的向后运动的死点位置或第一止挡件51的位置,使得垃圾箱2进入第一工作位置,即与指定的垃圾处理区域对接,例如与压缩式垃圾车或垃圾压缩站对接。

需要注重强调的是,此时第二铰接点B的运动轨迹为顺时针转动的弧形,即具有向后上方运动的弧形轨迹,因此垃圾箱2的后端在顺时针转动以向上举升的同时,垃圾箱2的整体也向后移动,即垃圾箱2可以更进一步地接近或进入指定的垃圾处理区域,例如压缩式垃圾车的填装器内,使得垃圾箱整体对接工作更加精确,从而更加有效地避免在卸料过程中,垃圾泄漏到非指定区域而造成的二次污染现象。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设计连杆机构34尤其是第三杆37上第一、第二和第三铰接点A、B、C的位置关系而增加在垃圾箱2后端举升的后移程度。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举升机构3包括设置在车架1上的第一支座11,以及设置在垃圾箱2上的第二支座25,并且将第三杆37设计为三角形结构,该三角形结构的三个角分别与第二杆36的第二端、第一支座11以及第二支座25铰接。更优选地,该三角形机构为钝角三角形,其中钝角部与第一支座铰接,即作为第三铰接点C,而其他两个锐角部分别与第二支座和第二杆36的第二端铰接,即分别作为第一铰接点A和第二铰接B。因此,相比直线杆,该三角形结构能够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有效地提升了第三杆37的结构强度;

2)在保证垃圾箱的底部在初始位置先前下方倾斜的情况下,能够使得垃圾箱2的后端更靠近车架1,使得对接式垃圾车的更加紧凑,从而增加整车稳定性;

3)通过该三角形结构,能够增加第二铰接点B的举升高度和后移长度,更加方便对接式垃圾车的垃圾箱的对接工作;

4)能够改变举升垃圾箱后端的力臂长度,从而加大举升垃圾箱后端和举升前端所需力大小的差值。从而能够更方便地实现本发明卸料方法中首先进行垃圾箱的后端举升再进行前端举升的目的。

如图3所示,在垃圾箱2从第一工作位置进入第二工作位置时,由于第一杆35抵压在第一止挡件51上,连杆机构34不能继续向后运动,此时举升油缸33继续工作,即活塞杆继续伸出,此时铰接在垃圾箱2前部的举升油缸33将举升垃圾箱2的前端,此时垃圾箱2的前端将以连杆机构34中第三杆37的第二铰接点B为圆点进行逆时针转动,此时通过设置举升油缸33的行程能够实现垃圾箱2的底部向后下方倾斜,即,使得垃圾箱2进入第二工作位置。此时配合推铲24的由前向后运动,垃圾和污水将从打开的后门23处卸出垃圾箱2,从而进入指定的垃圾处理区域,例如压缩式垃圾车中。至此本发明提供的垃圾车的卸料过程完成。并可以在卸料完成后,通过收缩驱动油缸,而使得垃圾箱2通过第一工作位置恢复到初始位置。

除了上述的工作过程之外,在本发明提供的垃圾车还可以在不需要对接作业时直接进行卸料作业,此时,本发明的垃圾箱2可以直接进行向后下方倾斜而完成卸料,即本发明提供的垃圾车的垃圾箱还包括第三工作位置,在本发明提的举升机构3的基础上,举升机构3包括可解锁的锁定件(未图示),该锁定件能够在初始位置时锁定连杆机构34,此时,当举升油缸33工作时,举升油缸33将直接举升垃圾箱2的前端,使得垃圾箱2的前端以举升油缸22的的后端为圆心逆时针转动,以使垃圾箱2的底部向后下方倾斜,从而使垃圾箱2从初始位置直接进入第三工作位置,而完成卸料工作。虽然没有图示上述工作过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多种相应的技术方案,例如在初始位置时,将上述锁定件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一杆35的后方,即可锁定连杆机构34使之在举升油缸33工作时不向后运动。当需要连杆机构34运动时,只需将该锁定件拆卸即可实现对连杆机构34的解锁。本发明对这种方式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工作工程,各种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垃圾车在卸料过程中,能够完成本发明提供的卸料方法,即实现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的的高位卸料,同时也可以进行第三工作位置的低位卸料,并且举升机构的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特别是,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地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和连杆机构34的配合,不仅只需要设置一个举升油缸33即可更加稳定地完成垃圾箱2的举升运动,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并且可靠性高,而且能够使得垃圾箱2在从初始位置运动到第一工作位置的过程中,既能够实现后端举升还能同时实现整体后移,从而效果更好地完成卸料之前的对接作业,避免垃圾洒落造成的二次污染。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对接式垃圾车及垃圾车卸料方法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