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箱一体机机头的安全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271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开封箱一体机机头的安全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封箱一体机机头的安全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包装流水线上大量使用人工,随着劳动力的逐渐缺乏、人工成本的增加、包装速度慢和人工作业包装一致性差的问题逐渐凸显,急需能能够代替人工的开箱封箱一体装置。

为了提高效率,同时确保封装后箱体平整、且美观,市场上逐渐出现自动化开封箱一体机,该开封箱一体机主要包括开箱单元和封箱单元,其中封箱单元包括上封箱的机头和上机芯,其中机头能够沿着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调节设置,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机头定位在某一状态,采用卷簧保持拉力的前提下,确保稳定的定位。

然而上述的卷簧大部分是暴露在外的,因此,存在了下列几大隐患:

1、由于卷簧呈薄片状,很容易割伤、刮伤、以及夹伤操作者;

2、一旦出现绷断,容易弹出而伤害到操作者;

3、使用寿命短,进而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开封箱一体机机头的安全平衡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封箱一体机机头的安全平衡装置,机头包括直立设置的立柱、套设在立柱外周能够沿着立柱的高度方向向下移动的连接座、用于将连接座锁定在立柱上的锁定机构、以及安全平衡装置,该立柱内部中空设置,安全平衡装置包括能够保持连接座向上抬升张力的卷簧、设置在立柱上端部的定滑轮、缠绕在定滑轮上且两端部沿着定滑轮切线方向向下延伸的承重带,其中卷簧位于立柱内部,承重带一端部位于立柱内部且与卷簧的连接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部与连接座固定连接;且承重带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连接座上下移动的最大行程。

优选地,在立柱上端部设有滑轮座,定滑轮设置在滑轮座上,承重带与连接座连接的部分与立柱之间间隔设置。防止两者之间产生摩擦,延长承重带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在滑轮座上还设有将定滑轮及立柱的上端闭合封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立柱的水平截面呈正方形,定滑轮的厚度为立柱边长的1/2~3/4。

优选的,承重带的宽度与定滑轮的轮槽宽度相等。

进一步的,卷簧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承重带的宽度。

优选地,承重带与连接座之间通过固定板和螺栓件相连接,且在承重带与连接座的连接端部设有倒扣在固定板与连接座上的第一限位销。

具体的,在承重带与连接座的连接端部设有第一限位套,第一限位销插入第一限位套内,且第一限位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承重带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卷簧与承重带端部通过连接板和夹板、以及螺栓件相连接,且在承重带与卷簧的连接端部设有倒扣在夹板上的第二限位销。

具体的,在承重带与卷簧的连接端部设有第二限位套,第二限位销插入第二限位套内,且第二限位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承重带的宽度。

此外,承重带为尼龙带。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将卷簧内置且将卷簧暴露在外的部分替换为承重带,防止卷簧对操作者造成的意外伤害,安全性较高,同时延长卷簧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承重带和卷簧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立柱;2、连接座;3、锁定机构;4、安全平衡装置;40、卷簧; 41、定滑轮;42、承重带;43、滑轮座;44、封盖;45、固定板;46、螺栓件;47、第一限位销;48、第一限位套;49、连接板;50、夹板;51、螺栓件;52、第二限位销;53、第二限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开封箱一体机机头的安全平衡装置,机头包括直立设置的立柱1、套设在立柱1外周能够沿着立柱1的高度方向向下移动的连接座2、用于将连接座2锁定在立柱1上的锁定机构3、以及安全平衡装置4。

本例中,立柱1内部中空设置,安全平衡装置4包括能够保持连接座向上抬升张力的卷簧40、设置在立柱1上端部的定滑轮41、缠绕在定滑轮41上且两端部沿着定滑轮41切线方向向下延伸的承重带42,其中卷簧40位于立柱1内部;承重带42一端部位于立柱1内部且与卷簧40的连接端部a固定连接、另一端部与连接座2固定连接;且承重带4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连接座2上下移动的最大行程。

同时,本例中所涉及的承重带42为尼龙带。该尼龙带的长度大于连接座2上下移动的最大行程。尽可能减小卷簧40的形变,沿着卷簧4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在立柱1上端部设有滑轮座43,定滑轮41设置在滑轮座43上,承重带42与连接座2连接的部分与立柱1之间间隔设置。防止两者之间产生摩擦,延长承重带的使用寿命。具体的,两者之间的间距在1cm左右。

进一步的,在滑轮座43上还设有将定滑轮41及立柱1的上端闭合封盖44。便于各部件的组装和更换。

本例中,立柱1的水平截面呈正方形,定滑轮41的厚度为立柱1边长的1/2~3/4。

在定滑轮41上设置有轮槽,承重带42的宽度与轮槽宽度相等。

卷簧40的宽度大于承重带42的宽度。

本例中连接座2与承重带42之间固定连接,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承重带42与连接座2之间通过固定板45和螺栓件46相连接,且在承重带42与连接座2的连接端部设有倒扣在固定板45与连接座2上的第一限位销47。

具体的,在承重带42与连接座2的连接端部设有第一限位套48,第一限位销47插入第一限位套48内,且第一限位销47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承重带42的宽度。

本例中卷簧40与承重带42之间固定连接,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在卷簧40与承重带42端部通过连接板49和夹板50、以及螺栓件51相连接,且在承重带42与卷簧40的连接端部设有倒扣在夹板50上的第二限位销52。

具体的,在承重带42与卷簧40的连接端部设有第二限位套53,第二限位销52插入第二限位套53内,且第二限位销5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承重带42的宽度。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