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9690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电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具备最终极限开关(finallimitswitch)的电梯。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电梯中为了确保轿厢的安全运行而设置有各种安全装置。作为安全装置之一,已知在电梯的轿厢下降至最下层的下方(过度下降)时使轿厢紧急停止的最终极限开关。

作为最终极限开关的结构,已知将在电梯的移动方向上延伸的棒状的限位凸轮(limitcam)和辊状的滑动器进行组合的结构(专利文献1)。此外,作为另一种最终极限开关的结构,已知将从最下层的门的门槛延伸至处于升降通路的底部的缓冲装置的遮挡板和安装于轿厢的位置检测传感器进行组合的结构(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7-235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6688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文献公开的最终极限开关的结构中,为了使最终极限开关保持为启动(on)状态,需要延长限位凸轮、遮挡板。因此,产生如下这样的问题,即,所安装的遮挡板等倾斜,不能由位置检测传感器准确地进行检测,致使最终极限开关的精度降低。

此外,在升降通路中以高速进行升降的电梯的情况下,需要延长缓冲装置与最下层的门的门槛的距离,因此遮挡板必然会变长,遮挡板变得更容易倾斜。此外,还产生如下这样的问题,即,安装遮挡板的作业、确认遮挡板的倾斜的作业需要耗费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具备抑制了遮挡板的大小的、精度高的最终极限开关的电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例如采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结构。本申请包括多种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若列举其中的一个例子,则具备:轿厢,其在升降通路中进行升降;控制部,其控制轿厢;位置检测传感器,其安装在轿厢,用于检测轿厢在升降通路内的位置;第一被检测体,其设置在升降通路内,由位置检测传感器来感测;第二被检测体,其在升降通路内设置在比第一被检测体高的位置,由位置检测传感器来感测;以及最终极限开关,其感测轿厢在最下层上的越位,使轿厢停止。在轿厢在升降通路内下降时,在位置检测传感器感测到第一被检测体的情况下,输出将最终极限开关设为启动状态的信号,切断对轿厢的驱动部的电力供给,此后,在轿厢在升降通路内上升时,在位置检测传感器感测到第二被检测体的情况下,输出将最终极限开关设为关闭状态的信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能够抑制构成最终极限开关的被检测体的尺寸,并能够提高最终极限开关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的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轿厢所搭载的位置检测传感器的俯视图和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被检测体即遮挡板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位置检测传感器的输出模式的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的动作流程图。

符号说明

1-电梯,10-曳引机,11-升降通路,12-轿厢,13-缆绳,14-平衡锤,16-机械室,20-控制部,21-存储部,50、51-电梯乘梯厅,60-最终极限开关,80-位置检测传感器,81、82、83-被感测体,101、102-乘梯厅门槛,103-底坑,104-缓冲器,105-电机,109-乘梯厅侧门,110-轿厢侧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共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

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以下,称为“本例”。)所涉及的电梯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具备基于本例的最终极限开关的电梯的整体结构图。

如图1所示,电梯1具备在形成在建筑结构体内的升降通路11内进行升降移动的轿厢12、缆绳13、以及平衡锤14。在升降通路11的顶部设置有机械室16,在机械室16设置有曳引机10和控制盘18。

在建筑结构体中,在各层均设置有具备乘梯厅侧门109的电梯乘梯厅50、51。在中间层的电梯乘梯厅50形成有地板面115和乘梯厅门槛102,在最下层的电梯乘梯厅形成有地板面115和乘梯厅门槛101。

在曳引机10连接有用于使曳引机10旋转的电机105,电机105从未图示的电源供给电力来驱动。通过被电机105驱动的曳引机10而使连接了平衡锤14的缆绳13移动,由此轿厢12在升降通路11内进行升降移动。

在控制盘18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电梯1的动作的控制部20,控制部20例如根据乘梯厅呼叫等,控制对电机105供给的电力。由此,控制对曳引机10进行驱动的电机105的驱动力,从而控制轿厢12在升降通路11内的升降移动。此外,控制部20进行使乘梯厅侧门109和轿厢侧门110同步地使门开闭的控制。

在升降通路11的底部形成有底坑(pit)103,在底坑103设置有作为缓冲装置的缓冲器104。在轿厢12由于某些原因向下方通过最下层的电梯乘梯厅51而产生了过度下降的情况下,缓冲器104接住轿厢12来缓和对轿厢12内的乘客的冲击。

此外,在升降通路11的最下层51的下方附近,设置有最终极限开关60。最终极限开关60是用于在轿厢12超过了规定的运行范围的情况(在本例中是产生了过度下降的情况)下成为启动状态而使轿厢12紧急停止的开关。最终极限开关60通常处于关闭状态,但是在轿厢12发生了过度下降的情况下会成为启动状态,并向控制部20发送fls(finallimitswitch:最终极限开关)设置信号。

在各乘梯厅门槛101、102,安装有具备形状不同的遮挡板的被检测体81~83。

在中间层的电梯乘梯厅50的乘梯厅门槛102,安装有停止层检测用的被检测体81。此外,在最下层的电梯乘梯厅51的乘梯厅门槛101,安装有停止层检测用的被检测体82以及最终极限开关用的被检测体83。最终极限开关用的检测体83设置为在升降通路11内位于被检测体82的下方。

在轿厢12的底部,搭载有检测被检测体81~83的位置检测传感器80。在轿厢12到达目标层时,位置检测传感器80通过设置在目标层的乘梯厅门槛101、102的被检测体81、82而使输出变化,将与停止位置对应的停止位置信号发送到控制部20。接收到停止位置信号的控制部20控制电机105的驱动力,进行轿厢12在目标层的停止以及乘梯厅侧门109和轿厢侧门110的开闭。另外,作为位置检测传感器80,除了光学式以外,还可以使用光电式、磁式(利用磁铁、高频磁场等)、静电电容式等非接触型检测传感器。

此外,在轿厢12发生了过度下降时,位置检测传感器80通过最终极限开关用的被检测体83而使输出变化,将与轿厢12的过度下降对应的fls设置信号发送到控制部20。接收到fls设置信号的控制部20切断对电机105的电力供给,使电机105的驱动力消失,并控制曳引机10的旋转,使轿厢12紧急停止。

图2是示出本例所涉及的电梯1的控制部20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2所示,控制部20在内部具备运算装置19和存储部21。

运算装置19由进行逻辑运算的微计算机构成,接收停止位置信号、fls设置信号、fls复位信号。运算装置19通过其运算来检测轿厢12的状况,并发送电力供给启动/关闭(on/off)信号来控制对驱动电机105的电源的电力供给,从而控制轿厢12在升降通路11内的升降移动。此外,存储部21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暂时性地保存输入到控制部20的fls设置信号。

图3是搭载在轿厢12的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俯视图和立体图。图3a是搭载在轿厢12的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俯视图,图3b是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立体图。

如图3a所示,位置检测传感器80是为了检测以下详述的被检测体81~83而并列地配置了3个传感器单元80a~80c的结构。在此,示出使用了具备发光部801和受光部802的光电传感器的例子,在轿厢12下并列地配置了3个单轴的光电传感器。图中的80a~80c表示各光电传感器的光束。此外,如图3b所示,传感器单元80a~80c是具有相同的凹形的单元,以使侧面对齐的状态配置成一列。

图4是示出配置在乘梯厅门槛部101、102的被检测体81~83的立体图。

图4a是安装在中间层的电梯乘梯厅50的乘梯厅门槛102的停止层检测用的被检测体81的立体图,图4b是安装在最下层的电梯乘梯厅51的乘梯厅门槛101的停止层检测用的被检测体82的立体图,图4c是安装在被检测体82的下方的最终极限开关用的被检测体83的立体图。

如图4a所示,被检测体81具备:用于将被检测体81安装到乘梯厅门槛102的平板状的安装部81d、和隔开规定的间隔安装于安装部81d的两块遮挡板81a、81c。遮挡板81a、81c分别与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传感器单元80a、80c对应。通过遮挡板81a来遮挡从传感器单元80a的发光部801向受光部802的光束,通过遮挡板81c来遮挡从传感器单元80c的发光部801向受光部802的光束。

如图4b所示,作为第二被检测体的被检测体82具备:用于将被检测体82安装到乘梯厅门槛101的平板状的安装部82d、和隔开规定的间隔安装于安装部82d的两块遮挡板82b、82c。遮挡板82b、81c分别与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传感器单元80b、80c对应。通过遮挡板82b来遮挡从传感器单元80b的发光部801向受光部802的光束,通过遮挡板82c来遮挡从传感器单元80c的发光部801向受光部802的光束。

如图4c所示,作为第一被检测体的被检测体83具备:用于将被检测体83安装到升降通路11内的平板状的安装部83d、和隔开规定的间隔安装于安装部83d的3块遮挡板83a、83b、83c。遮挡板83a、83b、83c分别与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传感器单元80a、80b、80c对应。通过遮挡板83a来遮挡从传感器单元80a的发光部801向受光部802的光束,通过遮挡板83b来遮挡从传感器单元80b的发光部801向受光部802的光束,通过遮挡板83c来遮挡从传感器单元80c的发光部801向受光部802的光束。

上述的被检测体81的遮挡板81a、81c和被检测体82的遮挡板82b、82c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与各电梯乘梯厅50、51的停止位置所对应的停止区的长度一致。最终极限开关用的被检测体83的遮挡板83a、83b、83c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与将最终极限开关60设为启动状态的fls设置区的长度一致。

根据本例,只要由于过度下降从而在升降通路11下降的轿厢12的位置检测传感器80能够检测到已进入到将最终极限开关60设为启动的fls设置区的情况即可,因此最终极限开关用的被检测体83的遮挡板83a、83b、83c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无需与从最下层的电梯乘梯厅51到缓冲器104的距离一致。因此,无需将被检测体83设得很长,因而遮挡板83a、83b、83c倾斜的可能性降低,能够提高最终极限开关60的精度。

此外,本例的被检测体81~83由能够遮挡从传感器单元80的发光部801向受光部802的光束的塑料等材质构成,但通过用相同的材料来构成被检测体81~83,从而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图5是示出基于本例的位置检测传感器80和被检测体81~83的感测模式的图。即,图5是例示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感测的组合模式的图,示出了识别中间层的停止区的模式、识别最下层的停止区的模式、以及识别将最终极限开关设为启动状态的fls设置区的模式。

图表的纵轴表示位置检测传感器80检测被检测体的地点,横轴表示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传感器单元80a~80c的感测结果。pos1表示传感器单元80a的感测结果,pos2表示传感器单元80b的感测结果,pos3表示传感器单元80c的感测结果。此外,图表中的“0”表示各传感器单元未感测到被检测体的遮挡板的状态,“1”表示各传感器单元感测到被检测体的遮挡板的状态。

在轿厢12处于中间层的电梯乘梯厅50的停止区时,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传感器单元80a和80c会被在中间层的电梯乘梯厅50的乘梯厅门槛102处安装的被检测体81的遮挡板81a和81c遮光,因此如图5的上栏所示,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感测模式为“1,0,1”。

在轿厢12处于最下层的电梯乘梯厅51的停止区时,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传感器单元80b和80c会被在最下层的电梯乘梯厅51的乘梯厅门槛101处安装的被检测体82的遮挡板81b和81c遮光,因此如图5的中间栏所示,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感测模式为“0,1,1”。

在轿厢12处于将最终极限开关60设为启动的fls设置区时,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传感器单元80a~80c会被安装在升降通路11内部的被检测体83的遮挡板83a~83c遮光,因此如图5的下栏所示,位置检测传感搭80的感测模式为“1,1,1”。

在位置检测传感器80感测到感测模式“1,0,1”时,位置检测传感器80向控制部20发送中间层的停止位置信号。控制部20接收中间层的停止位置信号,从而识别轿厢12处于中间层的电梯乘梯厅50的停止区,使轿厢12停止在中间层的电梯乘梯厅50,并且使轿厢侧门110和中间层的乘梯厅侧门109开闭。

在位置检测传感器80感测到感测模式“0,1,1”时,位置检测传感器80向控制部20发送最下层的停止位置信号。控制部20接收最下层的停止位置信号,从而识别轿厢12处于最下层的电梯乘梯厅51的停止区,使轿厢12停止在最下层的电梯乘梯厅51,并且使轿厢侧门110和最下层的乘梯厅侧门109开闭。

在位置检测传感器80感测到感测模式“1,1,1”时,位置检测传感器80向控制部20发送fls设置信号。控制部20接收fls设置信号,从而识别轿厢12处于最下层的电梯乘梯厅51的停止区的下方,识别由于某些原因而发生了过度下降。接收到fls设置信号的控制部20输出电力供给关闭信号,切断对电机105的电力供给,使轿厢12紧急停止。另外,为了识别产生了过度下降,可以将从感测模式“0,1,1”过渡到感测模式“1,1,1”加到识别条件中。

此外,本例的被检测体82除了具备识别轿厢12存在于最下层的电梯乘梯厅51的停止区的功能以外,还兼具用于对最终极限开关60进行复位的识别功能。

即,在通过修复作业而消除了过度下降的原因的情况下,需要将最终极限开关60从启动的状态恢复至关闭的状态。此外,在消除了过度下降的原因的情况下,还需要使由于过度下降而下降的升降通路11内的轿厢12上升,将电梯1恢复至正常运转的状态。

在进行使过度下降的原因被消除的电梯1恢复至正常运转的状态的作业时,使处于过度下降状态的位置的轿厢12上升,但在本例中,此时,会通过被检测体82的遮挡板82b来遮挡从传感器单元80b的发光部801向受光部802的光束,并通过遮挡板82c来遮挡从传感器单元80c的发光部801向受光部802的光束。结果,位置检测传感器80感测到图5的中间栏所示的感测模式“0,1,1”。

在位置检测传感器80感测到感测模式“0,1,1”时,位置检测传感器80向控制部20发送fls复位信号。控制部20接收fls复位信号,从而认识到过度下降的原因已经消除。接收到fls复位信号的控制部20输出电力供给启动信号,重新开始对电机105的电力供给,并将最终极限开关60设为关闭的状态。另外,为了识别过度下降的原因已消除而将最终极限开关60设为关闭状态,可以将从感测模式“1,1,1”过渡到感测模式“0,1,1”加到识别条件中。

像这样,在本例中,作为第二被检测体的被检测体82除了具有识别轿厢12存在于最下层的电梯乘梯厅51的停止区的功能以外,还具有对最终极限开关60进行复位的功能,因此无需为了将最终极限开关60复位而设置特别的构件。进而,即使在发生了持续发送fls设置信号的所谓启动故障的情况下,由于在对最终极限开关60进行复位时使用作为不同信号的fls复位信号,因而在最终极限开关60被进行了复位时,也能够识别发生了启动故障。

接下来,使用流程图对包括最终极限开关60的动作的本发明的电梯1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6是本例涉及的电梯1的动作流程图。

如图6所示,在电梯1产生了某些异常的情况下(步骤s1),进行轿厢12的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传感器单元80a~80c是否被最终极限开关用的被检测体83的遮挡板83a~83c遮光的检测。在电梯1产生的异常为过度下降且传感器单元80a~80c被最终极限开关用的被检测体83的遮挡板83a~83c遮光的情况(感测模式成为图5所示的“1,1,1”的情况)下,位置检测传感器80向控制部20发送fls设置信号(步骤s2的“是”)。另一方面,在电梯1产生的异常为过度下降以外的异常的情况下,继续感测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传感器单元80a~80c是否被最终极限开关用的被检测体83的遮挡板83a~83c遮光(步骤s2的“否”)。

接收到在步骤s2中从位置检测传感器80发送的fls设置信号的控制部20,向电源发送电力供给关闭信号,切断对电机105的电力供给,使轿厢12紧急停止。同时,控制部20使存储部21存储所接收到的fls设置信号,维持切断对电源的电力供给的状态(步骤s3)。由此,禁止由于自动运转而使最终极限开关60被复位。

接着,在切断了对电源的电力供给的状态(启动了最终极限开关60的状态)下,进行用于消除过度下降发生的原因的修复作业(步骤s4)。

接着,检测位置检测传感器80是否被最下层感测用的被检测体82的遮挡板82b、82c遮挡(步骤s6)。

在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传感器单元80b、80c由被检测体82的遮挡板82b、82c遮光的情况(感测模式成为图5所示的“0,1,1”的情况)下,位置检测传感器80视为修复作业已结束,向控制部20发送fls复位信号(步骤s5的“是”)。另一方面,在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传感器单元80b、80c未被遮光的情况(感测模式未成为图5所示的“0,1,1”的情况)下,继续检测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传感器单元80b、80c是否被最下层感测用的被检测体82的遮挡板82b、82c遮挡(步骤s5的“否”)。

接收到在步骤s5中从位置检测传感器80发送的fls复位信号的控制部20向电源发送电力供给启动信号,将电机105设为驱动状态,使电梯1恢复至正常运转的状态(步骤s6)。

另外,在本例中,在通过fls设置信号来发送电力供给关闭信号而切断对电源的电力供给之后,在直到通过fls复位信号来发送电力供给启动信号而对最终极限开关60进行复位为止的期间,可通过保存在控制部20的存储部21的fls设置信号来维持切断对电源的电力供给的状态。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上说明且在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实施。例如,虽然在本例中作为最终极限开关60的结构而使用了具有在位置检测传感器的发光部和受光部之间进行遮挡的遮挡板的被感测体,但是也可以使用具备对从位置检测传感器射出的光束进行反射的反射板的被感测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